最新: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防治(全文).docx
《最新: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防治(全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防治(全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最新: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防治(全文)自1860年Roktansky首次报道子宫内膜异位症以来至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一直为妇科临床常见病之一。由于真正的病因不清,虽在诊治上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有许多问题存有争议、尚未解决或临床又有新的问题出现。所以,至今世界各国妇产科医师和相关学科或亚学科每年均有世界性、地区性的学术研讨会议交流。我国也不例外,全国性、各省市、各专业学会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专题会议应接不暇。但国内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书籍仍不多见:20世纪80年代上海张惜英教授首先翻译了子宫内膜异位症专著(16万字),1999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石一复主编的科普书籍子宫内膜异位症
2、(5万余字),2002年8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石一复主编的国内第1本子宫内膜异位症专著(39万字);同年9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徐丛剑和金志军主编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专著(10万余字);2003年协和出版社出版了郎景和院士主编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40万字),该书是有关基础、临床、国际专题会议以及已发表文章等的汇总;2014年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了石一复主审、郝敏主编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新进展(55万字);201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徐丛剑、郭孙伟主编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第2版)(39万字),其余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内容均在相关参考书中仅以章节形式出现,远不能满足基础和临床的需要。
3、实际还有一些经验和(或)研究结果尚未收集和载入,影响相互的交流。国内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中心是以郎景和院士为首的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团队,自2000年接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重点项目后,先后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涉及的基础和临床多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系列的研究,取得到国内外瞩目的成果,对国内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诊治等起到了指导作用,在制定历版中国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规范中也发挥了主导作用,现今仍继续进行着更加深入的研究,在临床诊治上带动和促进了我国妇产科临床医师们不断深化工作。临床医师(主要是各级妇产科医师,也包括妇科、产科、计划生育、甚至生殖医学医生,也涉及少数非妇产科医师)在日常诊
4、治中必须重视对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认识和防治,必须遵循医疗原则,精细手术操作,做好相应防范措施,避免或尽量减少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医源性疾病主要是指因医务人员的措施不适当引起的疾病。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与Samppon种植学说相关,指因医源性穿刺、破裂、手术局部创伤,手术切口未予保护,操作粗糙,未按操作规程,经期妇科检查等引起疾病发生或播散。具体如下。1经期妇科检查虽属小事件但若对月经史询问不清,尤对后位后屈子宫等,检查子宫时,挤压易致经血经输卵管逆流至盆腔或留置在输卵管,引起相应病变。2穿刺目前,仍存在一些医师不详细询问病史便进行妇科检查,更对超声检查不重视,不会读片或不亲自阅看
5、超声图像,仅依赖超声医师报告的结论,对肿块性质分辨不清,对肿块的诊断更是采用老观念而行肿块穿刺、抽吸囊液。众所周知,卵巢子宫内膜样囊肿(卵巢巧克力囊肿)的囊液黏稠,细小针头难以抽吸,即使采用输血针头样粗的穿刺针也难以吸净,更不能抽吸完全。但不论针头粗细,拔除后,由于囊内压相对较高,均有囊液会自穿刺口溢出,易致子宫内膜在其他部位种植,致疾病扩散,也是造成粘连及相应盆腔疼痛、影响生育、包裹性积液等一系列问题的原因。穿刺针通过腹壁也可在腹膜、腹壁各层内种植形成医源性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此外羊膜腔穿刺,甚至取卵等均应注意医源性问题。3开腹或腹腔镜手术术时切口等未保护,均可能因牵拉、挤压使子宫内膜在
6、盆腹腔、腹壁、肠道、浅表膀胱浆膜层等部位种植,或收集标本袋在盛装标本或取出腹壁时有泄漏,或剥离时囊肿破裂,囊内液外溢,手术中未冲洗干净或使用冲洗液少,均有形成医源性疾病的危险,使临床上原有病灶复发或医源性播散后形成新病灶,有时两者难以区分。4人工流产术采用负压吸引时,如取出吸管时未解除负压强行拨出吸刮管,宫颈管外突然转为正压,而宫腔处于明显负压状态,瞬时宫腔内由负压突然转为正压,易致宫内血液和子宫内膜组织、蜕膜等经输卵管进入输卵管或流入盆腔,日后形成输卵管或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诊刮或宫腔操作时使用有齿宫颈抓钳等,对宫颈造成损伤,日后可能形成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也不能忽视。5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
7、因妇科疾病行输卵管切除术或有各种输卵管绝育术史者,病检可发现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其中不少病例有人工流产史和或放置宫内节育器史,约50%有输卵管结扎史,也有合并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也有合并输卵管炎,输卵管积水。早在1930年Sampson已描述输卵管结才味后诱发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也提示有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者,输卵管也是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可忽视的部位。也与选择输卵管结扎术的手术时机不当(如选择近经期或经期)或感染(如衣原体IgG抗体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或结扎时存在感染)有关。近来研究发现:输卵管至少作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透明细胞癌、内膜样癌及浆液性癌的部分来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性子宫 内膜 异位症 防治 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0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