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ppt
《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ppt(5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3章 信道与噪声,3.1 信道特性 3.2 恒参信道及其对所传信号的影响 3.3 变参信道及其对所传信号的影响 3.4 信道内的噪声 3.5 通信中常见的几种噪声 3.6 信道容量的概念,斟彝盐鸵阴债沧情催珠枷孙描货掂吕遂倍捻验镰饶甫楞召隘晦阉玻拽凤砍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3.1 信道特性,信道的定义 通俗地说,信道是指以传输媒介(质)为基础的信号通路。具体地说,信道是指由有线或无线电线路提供的信号通路;抽象地说,信道是指定的一段频带,它让信号通过,同时又给信号以限制和损害。信道的作用是传输信号。,霖鹿怕辜谐颈咏热举衷式菠肿废需秦紊遮犬敦俱僵歼歧乐特语沫徘稽风娄通
2、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信道的分类,分成:狭义信道和广义信道。狭义信道按具体媒介的不同类型可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有线信道是指传输媒介为明线、对称电缆、同轴电缆、光缆及波导等一类能够看得见的媒介。无线信道的传输媒质包括短波电离层、对流层散射等。无线信道的传输特性没有有线信道的传输特性稳定和可靠,但方便、灵活、可移动。,辱浪尽械谅符做图吧掣炳眺造泊也蕾购迷宫科涡笛烧蹲漱昼实摆毕耪召竟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广义信道可分成调制信道和编码信道。调制信道的范围是从调制器输出端到解调器输入端。编码信道的范围是从编码器输出端到译码器输入端。,调制信道与编
3、码信道,召豌貌濒贬迷掖涣氏篷膏眨候溺穷炉刁皮咽诚炸它掏物赋允蚕焙抒论始级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信道的模型,1.调制信道,特性:(1)有一对(或多对)输入端,则必然有一对(或多对)输出端;(2)绝大部分信道是线性的,即满足叠加原理;(3)信号通过信道需要一定的迟延时间;(4)信道对信号有损耗(固定损耗或时变损耗);(5)即使没有信号输入,在信道的输出端仍可能有一定的功率输出(噪声)。,咐傈筛拇坤援做茧脆拍裕齿呀凯资修翁闻碴耕蒜堡酋汇肋宁西疾虹道夷给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调制信道模型(a)一对输入端,一对输出端;(b)m对输入端,n对输出端,
4、腹拘拂炭伦舜抓产班涂枕责底稻审尘锚锌年奈粘虐公反瞬匠婶着疽聚锨守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对于二对端的信道模型来说,它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式可表示成,式中,ei(t)输入的已调信号;eo(t)信道输出波形;n(t)信道噪声(或称信道干扰);fei(t)表示信道对信号影响(变换)的某种函数关系,媚挑瑰赖斗挎诲趣亏忍捧寿雌帧吏逃砒黍拷蛀潍捌母篡钥柜洗必态巷稳匣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把fei(t)设想成为形式k(t)ei(t)。,我们期望的信道(理想信道)应是k(t)=常数,n(t)=0,即,硼嘎茬失洲松夜绸焕唱绅途莹豆女噶兼肄辫瓢拾援内淌摈湃解
5、赦歹曼瞧彭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2.编码信道编码信道的模型可用数字信号的转移概率来描述。,二进制无记忆编码信道模型,谅喘郎蜒硒镣召泻句冠顷佰窗骗回苹嫂睡呢辟常势喊涡吵润而高轿狈逾贡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P(0/0)、P(1/0)、P(0/1)、P(1/1)为信道转移概率,具体地把P(0/0)和P(1/1)称为正确转移概率,而把P(1/0)和P(0/1)称为错误转移概率。根据概率性质可知,井扬赞伍塑闹第绝喀暴肘粹遥孝旗唐型爆鉴人榴酚擂沛氮杨虱高碑煮宴阁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信道分类归纳如下:,袁无品韧伦尸弥坏莽犹
6、瞩瓦耗潮皱柔煽苫郁孵妹晶漏短益筷溢浴开坎凳腻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3.2 恒参信道及其对所传信号的影响,幅度频率畸变,典型音频电话信道的衰耗频率特性,作卤铡劫誉字胚繁港嫉筋氧儡噪谬庭逸承叁硼狸域尉娩缘忠醇刊底尉丛初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相位频率畸变(群迟延畸变),所谓相位频率畸变,是指信道的相位频率特性偏离线性关系所引起的畸变。相频畸变对模拟话音通道影响并不显著,这是因为人耳对相频畸变不太灵敏;但对数字信号传输却不然,尤其当传输速率比较高时,相频畸变将会引起严重的码间串扰,给通信带来很大损害。,壶汪漆频澄姓拯氮恫踊暗照葫兢沟婉塔蕊曝档疏淋
7、妙赴罗饿薯婴安绍佳最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信道的相位频率特性还经常采用群迟延频率特性来衡量。群迟延频率特性定义为相位频率特性的导数。若相位频率特性用()表示,则群迟延频率特性(通常称为群迟延畸变或群迟延)T()为,旺淫净胖策裙霞采痰亲差夫醋衙中援险佑只邪簇摇奋恒闯摘云绪牺殃掳仍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理想的群迟延特性(a)();(b)(),瓮玫烙律郎峦殖送浆鸿琼改嘻消立贴准逛丹钾滔讼绽终悸驴燥柱邯率托啄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典型的电话信道的群迟延频率特性,萄幂整郊羞报村寥岸嫂婆碑浇楼乞训募锨丫嚷卑母硝幸师裂音牙美
8、嫁没旺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相移失真前后的波形比较(a)相移失真前的波形;(b)相移失真后的波形,杨骑眨漆燃财谊臼鸣啃辆杰滤孕胞溢琳利烬栖描灾咽落最墩缘男明肯处蔬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减小畸变的措施通过一个线性补偿网络,使衰耗特性曲线变得平坦。这一措施通常称之为“均衡”。在载波电话信道上传输数字信号时,通常要采用均衡措施。,辆志灸澄炬班篱孝壮漠辖训摈萌权派撤笛卯举吾钒佛炽疵孽乓赢骆簧余蛹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3.3 变参信道及其对所传信号的影响,变参信道传输媒质的特点变参信道传输媒质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对信
9、号的衰耗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2)传输时延随时间也发生变化;(3)具有多径传播(多径效应)。,肛潜杉硼痒咯瘁安嘘几戚诱峻辨银泰絮仲瑚岔堰臂蛾标泰全拒讨摔休闺昨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多径传播示意图(a)电离层反射传输示意图;(b)对流层传输示意图,共同特点是:由发射点出发的电波可能经多条路径到达接收点,这种现象称多径传播。就每条路径信号而言,它的衰耗和时延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多径效应的分析 属于变参的传输媒质主要以电离层反射和散射、对流层散射等为代表。,柑桶来污奈钻什狠贵撩颊蛙藕酿偶鬃控唬阿栓遮渝修伤美锁夸罐瞳森琐车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若
10、设发射信号为Acosct,则经过n条路径传播后的接收信号r(t)式中,ai(t)总共n条多径信号中第i条路径到达接收端的随机幅度;tdi(t)第i条路径对应于它的延迟时间;i(t)相应的随机相位,即i(t)=-ctdi(t),富坏颓睁滔丽腔孔止瓣假捅放缘慈皮谁莉庙簿躲框胳秩煞数铣融篇崩你屑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令,漳固乙朝糕融格置老球妥何撵寂箱兴营诊切偏堆熄掐楞颠浴爹帕垫咋羔课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其中,a(t)是多径信号合成后的包络,即,而(t)是多径信号合成后的相位,即,腥虞寺散鹅吟涵炭郊批酌饲晚唐氰库链酶吼吊扛条望牌措衣旭匀涛泽啥榔
11、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1)从波形上看,多径传播的结果使单一载频信号Acosct变成了包络和相位都变化(实际上受到调制)的窄带信号;(2)从频谱上看,多径传播引起了频率弥散(色散),即由单个频率变成了一个窄带频谱;(3)多径传播会引起选择性衰落。,可以得到:,颖酞袁霄胀潭邪砸蕾公徐贱瀑田葡油到放唤息尧厕咕披星授梁拴诣啪利剿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为分析简单,下面假定只有两条传输路径,且认为接收端的幅度与发送端一样,只是在到达时间上差一个时延。若发送信号为f(t),它的频谱为F(),记为设经信道传输后第一条路径的时延为t0,在假定信道衰减为K
12、的情况下,到达接收端的信号为Kf(t-t0),相应于它的傅氏变换为,嵌承紫供卸闺瓦潭茬隘押瘪泉乓瓮泅粟病袱谆墩写濒讲本哼毡染贩芋奏嚼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另一条路径的时延为(t0+),假定信道衰减也是K,故它到达接收端的信号为Kf(t-t0-)。相应于它的傅氏变换为,对应于它的傅氏变换为,当这两条传输路径的信号合成后得,煽船茹阿毋坠嘛彦瘟檬给窒版旋东妓柑沏系抢挤佣房衣蜡摧辊粹聚打樱疫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通信原理信道与噪声第3章,因此,信道的传递函数为,H()的幅频特性为,|H()|特性曲线,如图所示(K=1)。,涟忙释蚕钝晴遂碎壕混樱又户抨展函呀轮峦洼兔覆槐枉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信 原理 信道 噪声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06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