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党员干部学习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的心得体会5篇.docx
《2023年党员干部学习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的心得体会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党员干部学习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的心得体会5篇.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学习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心得体会学习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让我深受启发。这部条例是浙江省政府为了确保社会的安全稳定,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制定的法规。我从中获得了以下几点体会:一是综合治理:条例强调了综合治理的重要性,要求各个部门和机构之间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合力。这种综合治理的理念,可以更好地发挥各方的优势,从根本上解决平安建设中的各种问题。二是预防为主:条例提出了预防为主的原则,强调要采取积极措施,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等方式,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各类安全事件的发生。三是制度保障:条例规定了平安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责任制度,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要履行好自
2、己的职责,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措施的贯彻执行。这种制度保障为平安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增强了条例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力。四是社会参与:条例强调社会参与的重要性,鼓励广大公民积极参与平安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同时,条例还规定了相关单位和个人在平安建设中的义务和责任,使全社会形成共同关心平安的良好氛围。总而言之,学习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让我深刻认识到平安建设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只有通过综合治理、预防为主、制度保障和社会参与等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实现社会的安全稳定,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学习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心得体会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对2019年来平安浙江建设实践经验的固化总结,将“枫桥经
3、验”“浦江经验”等极具浙江特色的社会治理做法上升为法规内容,为基层推进平安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行动指南、法治保障。经过对条例9个章节66条细则的逐句研读,深学深悟,个人几点心得体会汇报如下:一、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是平安建设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条例中多次提及平安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且在各章节中均明确了党委政府、社会组织、群众自治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平安建设职能,这为我们基层平安法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必须依托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推动平安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破解层出不穷的社会治理难题。从基层实践来看,离退休干部、龙游大妈等群体,法学会、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行业协会、商会等
4、社会组织,在平安建设当中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维护了社会大局平安有序。二、社会治理法治化是平安建设现代化的根本保障。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贯穿整部条例,在条例第七章保障措施中更是直接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应当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和司法,这就表明,平安建设必须走法治化的道路,才能保证其规范性、科学性、稳定性。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应当融入基层组织、基层干部的日常办事服务中去,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来处理各类平安问题,治理难题更应通过法治手段转化为执法司法问题加以解决,才能不断增强平安建设工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三、数字赋能社会治理是平安建设现代化的重要方式。大数据是破解平安建
5、设难题的革命性力量,条例第六章专门阐述了数字平安系统建设内容,明确以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为底座,整合资源搭建全省统一的数字平安系统。县乡层级作为平安建设的底层触角,还需进一步找准数字技术服务平安建设的切入点,开发诸如“综合飞一次,“吹哨人”等特色应用场景,让平安建设更精准、处置更有效。目前数字平安系统建设过程中,仍有数据孤岛、条块割裂的情况,后续也应统筹平安建设数字资源,打破数据壁垒,特别是推动部门数据为属地赋能,发挥大数据在社会风险防控、基层社会治理以及平安建设决策、管理和服务方面的作用。学习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心得体会今年是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浦江经验”诞生20周年,在这个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党员干部 学习 浙江省 平安 建设 条例 心得体会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08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