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酶对羊毛织物多酚类天然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docx
《漆酶对羊毛织物多酚类天然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漆酶对羊毛织物多酚类天然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漆酶对羊毛织物多酚类天然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摘要:化学媒染剂通常用于染色过程中,以提高天然染料的吸收率。传统的媒染剂包括金属盐,如铜、铁、铝、格和其他金属离子。生物工程技术的持续发展集中在降低对环境影响的方法上。在这方面,酸法因其高效、温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在纺织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漆酶是一种多铜氧化还原酶,可以催化小酚单体原位聚合形成彩色聚合物。本文研究了漆酶处理对天然染料(姜黄、葡萄籽提取物和五倍子)染色的羊毛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在不同的条件下,包括漆酶的化学计量、温度、PH值和反应时间,对染色羊毛织物的染色性能进行了评估。用FT-IR分析了漆酶催化剂对天然染料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漆酶
2、对五倍子的染色性能影响较大。此外,在相同条件下,后媒染法的染色效果优于其他两种方法。经漆酶处理后,五倍子的染色性能得到改善。最后,对五倍子染色工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染色工艺的优化条件。关键词:天然染料,漆酶,五倍子,媒染剂,羊毛绪论用天然染料给织物染色是古代人发明的一种传统方法。从天然来源(根、树皮、叶、花和果实)中提取的天然染料被用于纺织品的染色。天然染料也用于食物、皮革、木材以及羊毛、丝绸、棉花和亚麻等天然纤维的染色。YUSUf等人报道了一种从印度茜草粉末中提取的染料的商业接受度,因为它耐光照、洗涤和染色样品的摩擦。Kamel等人认为,用媒染剂和媒染剂的组合进行染
3、色应该具有中等至非常好的色牢度。几种金属盐通常用作媒染剂,用于天然染料对纺织品的染色,以增加天然染料在织物上的吸附。然而,由于添加了重金属离子,天然染色方法对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近年来,寻找利用天然染料进行纺织品染色的替代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酶催化被认为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合成方法,在较温和的反应条件下为“绿色聚合物化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漆酶(EC1.10.3.2)是一种能够催化酚羟基和各种伯胺聚合的多铜酶。这些酶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真菌和微生物中。漆酶已被用于纺织品漂白中提高织物的白度,有色废水的脱色,以及促进羊毛织物的防毡工艺。酚类物质可以通过漆酶催化的自聚合或与外源分子聚合产生自由基。理论上
4、,漆酶可以催化含有酚羟基的天然染料的偶联或聚合,从而产生新的或更深的颜色,并提高染料的牢度。这项技术可以作为传统媒染剂的替代应用于织物染色。在用漆酶催化的聚合物进行罩染时,牛仔布织物可以获得不同的颜色,这取决于所使用的酚类物质,根据所使用的儿茶酚和儿茶素的比例,从深棕色到黄绿色不等。KaranikaS等人揭示了两种蛋白酶可用作羊毛低温染色的助剂。然而,关于漆酶对天然染料染色性能影响的报道相对较少。VankarffiShanker指出,与金属处理的织物相比,天然染料(即儿茶和柚木)对棉织物的染色在酶预处理后显示出更高和更快的上染率。Zhang和Kai报道了在酶和苏木染料之间发生了一些相互作用,因
5、为苏木染料和转谷氨酰胺酶的溶液混合物在540nm处的吸光度值增加了。作为一种具有经济和环境效益的新型高效方法,织物的酶促染色有待全面探索。本文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三种天然染料(姜黄、葡萄籽提取物和五倍子)在漆酶催化剂作用下的催化性能。此外,还详细研究了漆酶对五倍子羊毛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实验材料羊毛面料(100%华达呢),密度220gm2,由无锡市协新毛纺织染有限公司提供。来自子囊菌真菌M.Thermophila的漆酶(EC1.10.3.2)由诺维信(中国上海)提供。姜黄、葡萄籽提取物、五倍子为工业级。所有其他使用的化学品均为分析级,从国药控股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中国上海)获得,使用时未进行
6、进一步纯化。漆酶活性的测定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漆酶活性,方法是在pH5.()、5()mM醋酸缓冲液中监测22-氮氮基-双-(3-乙基嘎唾咻-6-磺酸盐)(ABTS)(42Onm=36,OOOMLCnrl)在42Onm处的酶氧化,如NikU-PaaVoIa等所描述的(进行了一些修改)。3ml反应混合物的最终体积包括0.1ml漆酶(5g/1)、2.9mlABTS(0.5mM)和5()mM乙酸缓冲液(PH5)作为溶剂。通过记录每005吸光度增量的周期来进行分光光度测量。1单位漆酶(U)可以定义为每分钟氧化1molABTS所需的酶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天然染料在NieoletiS10红外分光光度计(The
7、rmoNicolet,USA)上获得了FT-IR光谱。采集前使用KBr粉进行背景扫描。在漆酶处理前后,将天然染料与少量KBr粉混合作为基质。至少进行32次扫描,以达到足够的信噪比。光谱范围为4504000CmL室温分辨率为8cmL媒染方法以漆酶为“媒染剂”,用五倍子对羊毛织物进行染色。预媒染色漆酶在浴比为50:1的水浴中溶解。用醋酸将溶液的PH调至5.5。将织物在50C(漆酶的最佳温度)的媒染液中浸泡1小时。然后将织物转移到含有1%(o.w.f)天然染料的浴液中,在60C和pH5.5下,以50:1的浴比染色3小时。最后,对织物进行清洗和风干。间媒染色将漆酶在含1%天然染料的浴比为50:1的水浴
8、中溶解。用醋酸将浴液的PH调至5.5o然后将织物在50的媒染剂溶液中浸泡1小时,然后将整个系统缓慢升温至60并染色3小时。最后,对织物进行清洗和风干。后媒染色将织物浸泡在含有1%(o.w.f)天然染料的水浴中,浴比为50:1,在90C下浸泡1小时。用醋酸将浴液的PH调至5.5。然后在浴液中加入漆前作为“媒染剂”,在整个系统缓慢冷却至60后对织物进行3小时的处理。最后,将染色的织物清洗和风干。染料上染率的测定通过测量染色前后染料溶液的吸光度(在最大吸光度的波长处)来确定上染率。染料上染率通过给定的公式计算:Dyeexhaustion(%)=(o-4)oXloo(I)其中AO和Al分别为染色前后染
9、料溶液的吸光度。测色染色完成后,用1:3(vv)丙酮/去离子水溶液对染色样品进行多次彻底清洗,以去除残留的漆酶或不固定染料。在测量K/S值之前,样品在室温下干燥一夜。采用美国GretagMaCbeth色眼700()a分光光度计对染色羊毛织物的比色性能进行了CIELab值(L*,a*和b)的研究。AL、Aa、Ab的V值也在表中给出。用K/S值的变异系数(CV%)评价颜色均匀性。每个样本测量20个点的K/S值。根据KUbeIkaMUnk方程计算K/S值,如下所示:KZS=Q-酢12R(2)其中K是吸光度系数,S是散射系数,R是反射率。染色后羊毛织物样品的总色差使用以下关系式获得:ColorDif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羊毛 织物 多酚类 天然 染料 染色 性能 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10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