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体顶端南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docx
《窗体顶端南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窗体顶端南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南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徐相宜学号专业地理科学(师范)课题名称节理构造指示的石英砂岩地貌成因研究-以南通剑山为例阅读文献情况国内文献14篇开题日期2023.2.23国外文献5篇开题地点江苏南通1.文献综述与调研报告:(阐述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参考文献)1 .研究背景:岩体形成后会遭受构造运动产生一系列节理构造。因此,节理的产状对其所遭受的构造运动有很好的指示性;不仅如此,节理在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与区域应力场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区域应力场的方向在宏观角度上表现为节理的分布与产状。在这种条件下,清晰全面地
2、探查节理在岩体中的产状,对分析岩体的演化历史、预警区域地质灾害尤为重要。然而,一些节理构造会受到后期构造运动的影响,被后期产生的结构构造掩盖。这些被掩盖的前期构造运动产生的结构构造,在野外复杂的地质环境下,难以仅凭肉眼精准判断,为广大学者研究地质灾害以及推测地层和岩体的结构构造、形成环境和演化历史等造成了一定的阻碍。除此之外,一些高陡边坡,测量人员也根本无法到达所需要测量的区域。针对这个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进一步研究,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来提取节理信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地质问题研究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具有快速测量、非接触测量等特点,它的应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
3、统地质调查的不足。地质罗盘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够从宏观上对岩体产状进行概括性的判读。岩体的宏观构造在大部分地质灾害的研究中都具有重要地位。然而,岩体的宏观构造是由单个颗粒尺度上的显微特征大量聚合表现出来的,通过研究矿物的显微构造,能够进一步获得肉眼无法判读的宏观信息。2 .国内外研究现状:众多学者研究摄影法测量结构面,并取得了初步成果。Ross-Brown与MOore等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应用摄影摄像图片解译方法对节理走向和迹长进行测量。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研究者基于图像处理技术,对学子面的地质条件进行了图像处理以提炼与围岩分级有关的参数。陈才明等(2002)和李浩等(200
4、4)介绍了立体像对量测法和展示影像量测法量算岩体产状。但无论是立体像对量测法还是展示影像量测法,得到的物点数量都是有限的,而且得到物点的空间坐标精确度低,所以在实际应用中,该方法主要帮助人们感性认识,要达到精确测量结构面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被誉为“继GPS技术以来测绘领域的又一次技术革命”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被广泛运用在地质研究中,起初,董秀军等尝试基于视觉与经验判识,手动将位于同一结构面的点云数据挑选出来,并测量其几何参数,虽然易受主观因素影响,且效率较低,但使学者意识到智能识别的必要性,国内外众多学者进一步研究,实现了岩体结构面的智能识别与信息提取:S.Slob等,进行
5、点云数据三角化重构,计算每一个三角微元产状信息,然后通过模糊K均值聚类实现结构面的自动识别;何秉顺等.将岩体结构面自动识别一般步骤总结为表面重建、结构面分组、计算FiSher分布组K值、去除边界点重新聚类4个步骤;G.Gigl和N.CaSagIiM基于MatIab软件平台开发了DiAna程序,用于2D或3D结构面识别,其核心思想为设置不同尺寸搜索立方体对点云数据进行离散化处理;AdridnRiqUCbneg编制了DSE岩体不连续提取工具,利用该软件可从岩体中提取不连续集,该软件得到了一定范围的应用。3 .研究目的:判断岩体主要受力方向、判断岩体结构的薄弱处揭示区域地貌可能的成因,指导预测区域地
6、貌可能孕育的地质灾害4 .研究意义:理论意义:传统地质灾害的研究,包括滑坡与崩塌等,主要聚焦于岩体的宏观构造。本文尝试以地质罗盘、偏光显微镜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三种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来研究,为地质灾害的研窕提供新思路,丰富了地质灾害的研究内容。现实意义:本文尝试以地质罗盘、偏光显微镜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三种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来研究,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获得准确、全面的岩体信息,通过受力方向、温压特征及岩性等合理推测构造事件、岩体结构薄弱处,完善地质灾害发生发展的趋势和可能性,能为地质灾害的预防提供一定的指导。5 .参考文献:1夏立元.试论五通石英砂岩组的穿时特征J.中国区域地质,1992(02):12
7、6-130.2李星学,蔡重阳,欧阳舒.长江下游五通组研究的新进展J.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84(02):119-136.3宫龙.下扬子地区中生代构造应力场分析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3.4余晓宇,徐宏节,何治亮.江苏下扬子区中、古生界构造特征及其演化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4(02):226-230+236.5董树文,张岳桥,龙长兴等.中国侏罗纪构造变革与燕山运动新诠释J.地质学报,2007(11):1449-1461.6张涛,尹宏伟,贾东等.下扬子区构造变形特征与页岩气保存条件J.煤炭学报,2013,38(05):883-889.17孙丽静,赵中宝,王根厚等.石英显微变形机制及流变
8、学特征研究进展J地质学报,2019,93(10):2698-2714.8荆洪迪.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岩体节理信息提取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13.董秀军.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7.(DONGXiujun.Thehree-dimensionallaserscanningtechniqueandresearchonitsengineeringapplicationM.S.ThesisD.Chengdu:ChengduUniversityofTechnology,2007.(inChinese)HOJ何秉顺,丁留谦,孙平.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在岩体结
9、构面识别中的应用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7,5(1):43-48.(HEBingshun,DINGLiuqian,SUNPing.Theapplicationof3Dlaserscanningtechnologyinrockjointsetsidentification.JournalofChinaInstituteofWaterResourceandHydropowerResearch,2007,5(1):43-48.(inChinese)11邹乐君,沈晓华,沈忠悦等.宁镇山脉五通组、高郦山组的剩磁特征及构造意义JL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0(06):31-35.12葛肖
10、虹.论宁镇山脉推覆构造的特征与形成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87(02):143-154.131路洪海.鲁中南山区岱南地貌景观形成及演化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2,No.317(05):23-24.14韩艳.川东北低山方山区砂岩洞穴特征、成因分析D.西华师范大学,2020.15 AdrianJ.Riquelmea,A.AbelIanb,R.Tomdsa,etal.Anewapproachforsemi-automaticrockmassjointsrecognitionfrom3DpointdoudsJ.Computers&Geosciences,2014,68:38-52.16 Batt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窗体 顶端 南通 大学 本科生 毕业设计 论文 开题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11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