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标识.docx
《第一部分标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部分标识.docx(2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一部分标识课题名称:当代印度高等教育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促进研究课题批准号:EDA090456课题类别: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课题资助经费:1万元学科分类:比较教育学课题鉴定时间:课题负责人:杨思帆,讲师,四川理工学院主要成员:梅仪新、张帆、武学超、万吉琼、袁利平、何玲玲、王正青第二部分简介部分1 .标题:当代印度高等教育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促进研究2 .序言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高等教育与高技术产业的关系十分密切,二者的联系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世界各国都在加强高等教育与高技术产业的联系,以促进其高等教育、高技术产业及国家经济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在经济、教育、科技等方
2、面发展迅猛,成绩显著,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而在印度崛起的过程中,高等教育作出了卓越贡献,特别表现在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促进上。作为同处亚洲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与印度在国情上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印度高等教育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促进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能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3 .摘要本课题的研究着眼于印度高等教育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促进方面。在追溯印度高等教育与高技术产业联系历史的基础上,分析归纳了印度高等教育对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的主要路径,探究了印度高等教育对高技术产业促进的条件,分析了印度高等教育对高技术产业促进的成效与不足,并总结了当代印度高等教育对高技术产业促进的经验,提出了关于我国高等教
3、育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建议。4 .内容结构图印度高等教育与高技术产也联系历史第三部分主体部分一、研究问题(一)研究目的印度可以说是发展中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典范。在印度软件、信息产业、生物制药等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印度高等教育特别是一些重点理工高校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把握印度高等教育促进高技术产业的特点及规律等,探寻其经验与教训,以为我国相关问题提供借鉴与参考。具体研究目标主要包括:印度高等教育促进高技术产业是通过哪些途径?依赖哪些因素?作出些什么贡献?有些什么样的经验与教训?能为我国提供些什么启示?等等。(二)研究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在经济、教育、科技等方面发展迅
4、猛,成绩卓越,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而在印度崛起的过程中,高等教育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表现在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促进上。作为同处亚洲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与印度在国情上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印度高等教育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能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同时,虽然我国学术界对印度高等教育有了一定关注,但总体上说关注不够,而且基本上没有高等教育对高技术产业促进的研究。本课题研究有助于加强这方面的探讨,一定程度上弥补目前研究的不足。所以,本课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三)研究假设主要研究假设有:印度高等教育对高技术产业的促进有自己的特色;印度高等教育对高技术产业的促进是多因素“合力”的结果
5、,其中有些因素是比较深层次和比较隐蔽的;印度高等教育对高技术产业的促进成效很大,但也应存在一些问题;不论是经验还是教训,对作为诸多国情相似的我国来说都是大有帮助的。(四)核心概念1 .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含义随着历史的发展曾有过多种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62年在非洲召开的高等教育会议上首次对高等教育作了解释,“高等教育是由大学、文理学院、理工学院、师范学院等机构实施的各种类型的教育“;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0届大会通过的关于国际教育统计标准的建议的基础上制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在该分类法中,对中等以上教育定名为“第三级教育(TertiaryEducation),以完成中等教育(
6、第二级教育)或具有同等学力证明为进入本级教育的最低要求。因此,一般认为与“高等教育”同义。1998年在巴黎召开的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对高等教育界定为:“国家主管当局批准的,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提供的各类中等教育后水平的学习、培训或研究性培训。”这与我们一般的理解,即“中学后教育”是基本一致的。本课题中涉及到的印度高等教育主要是指中等教育完成后进行的教育,具体形式除普通高等教育之外,也包括职业高等教育、私立高等教育等。2 .高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一般是指产业或其产品中的技术含量高,以高技术为核心的产业。实际上,高技术(High-TeCh)也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因为技术总是在不
7、断的发展提高,所以高技术的含义也在不断地变化。“高技术”作为一个专用名词,最先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界,并在1983年被收入美国出版的韦氏第三版国际词典补充9000词汇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技术含义也不尽相同。比如历史上蒸汽机、纺织机、发电机都曾属高技术范畴,而今天生物技术、生物医疗仪器、信息技术、计算机和软件应用才被认为是高技术。有学者认为,高技术是指建立在综合科学研究基础上,处于当代科技前沿的、对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文明和增强国家实力起先导作用的新技术群。高技术产业通常是指那些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因为高技术是包含着科学、技
8、术、生产、贸易等环节的一个综合技术系统,因而作为生产高技术产品的产业部门的高技术产业也是通常是科学、技术、生产、贸易一体化的集合统。由于人们对高技术的认识还未能完全一致,这使得目前对于高技术产业的界定也存在不同的看法。美国商务部提出的判定高技术产业的主要指标有两个:一是研发与开发强度,即研究与开发费用在销售收入中所占比重;二是研发人员(包括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工人)占总员工数的比重。此外,产品的主导技术必须属于所确定的高技术领域,而且必须包括高技术领域中处于技术前沿的工艺或技术突破。根据这一标准,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三大领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199
9、4年选用R&D(Research&Development)总费用(直接R&D费用加上间接R&D费用)占总产值比重、直接R&D经费占产值比重和直接R&D占增加值比重3个指标,提出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四分类法:即将航空航天制造业、计算机与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与通讯设备制造业、医药品制造业等确定为高新技术产业。这一分法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接受。此外,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等都对此有一些界定。但总体来说,他们在界定高技术产业时,一般都有两项主要指标:一是研发强度,即研发支出占其年销售额的比例。二是科学家与工程师等工程技术人员占其就业人员的比例。美国学者马克森等曾指出:“凡工程师、工程技术人员、计算机科学家、
10、生命科学家和数学家比例超过制造业工业平均水平的产业,就该确定为高技术产业。”胡弼成.高等教育学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110-112.,曾华锋.经济腾飞的双翼一一科学技术与教育ML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223.工蔡兵.高技术竞争时代的企业战略联盟1.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2.吴林海.高技术产业界定的方法与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9(6).s,马克森等.美国高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10.我国通常是按照产业的技术密集度和复杂程度作为衡量标准来界定高技术产业的.根据2002年7月国家统计局印发的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的通知,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统
11、计范围包括航天航空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等行业。2006年,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共同组织开展了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2000的修订工作。经过公开征集、专家评审,并对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的重点领域、优先主题和前沿技术等,形成了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2006,将高新技术产业产品领域分为11类:电子信息、现代交通、航空航天、先进制造、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旱井保护、地球空间与海洋、核应用技术、农业共11领域。这些高新技术产品对应的产业就是高新技术产业。2007年,
12、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联合发布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确定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包括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先进能源、现代农业、先进制造、先进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海洋等十大产业。对于印度,其政府长期将高技术产业锁定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材料技术等方面。因此,本论文研究的印度高技术产业也把这三种产业作为一个主要的研究对象。二、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一)理论基础1 .三.重螺旋理论三螺旋理论是以美国学者依茨科维茨(HcnryEtzkowitz)为代表的一批创新管理专家提出的一套以大学一产业一政府三螺旋相互作用为核心的创新系统模式。该理论的要旨是:大学、产业、
13、政府这三个机构范围内,每一个都表现出有别于另外两个的一些能力,但同时保留自己的原有作用与独特身份。由于联系与相互作用,代表这些机构范围的每个螺旋线都获得更大的能力,进一步相互作用与合作,支持在其它螺旋线里产生创新,由此形成持续创新流、共同发展。“三重螺旋”理论是从生物学中发展而来的。美国著名遗传学家理查德.列万廷(RichardLewontin)使用三螺旋隐喻来模式化基因、组织和环境的关系。后来,在一个完全不同的背景下,亨利埃茨科维兹(HenryEtzkowitz)和(LOetLeydesdorff)引进三螺旋模式来分析大学-产业-政府之间的关系的动力学。此后,三螺旋理论被认为是创新研究中的一
14、个新范式。埃茨科维兹等人认为,大学、企业和政府是推动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基本要素,在创新过程中三方密切合作、相互作用,代表这些机构范围的每个螺线都获得更大的能力进一步相互作用与合作,支持在其他螺线里产生的创新,由此形成持续创新流,共同发展。就创新主体而言,与国家创新系统强调产业部门的创新主体作用,“三元模型”突出国家要素等有所不同,三重螺旋模型除了对大学寄予更大的期望外,并不特别强调谁是主体。学术界、产业界、政府都可以是创新的组织者、主体和参与者。无论以哪一方为主,最终都是要形成动态的三重螺旋,和谐地相互作用、协作创新,共同发展,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但埃茨科维兹也指出,现代大学的地位与作用己经发
15、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构成了大学的三大使命,大学己由社会次要机构上升为社会主要机构,成为与产业、政府同样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学应当与产业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而政府应当支持这种关系的形成。本研究主要借用三重螺旋的框架,从国家创新系统的视角研究印度高等教育与高技术产业的关系。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国家发改委等.2007年优先发展130项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EBOL.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网Etzkowitz,Henry,andLoetTripleHelixofUniversity-Industry-
16、GovernmentRelations:ALaboratoryfbrKnowledge-BasedEconomicDevelopmentIJ.EASSTReview1995,14(1)母周春彦.大学一产业一政府三螺旋创新模式一亨利埃茨科维兹三螺旋评介J自然辩证法研窕,2006(4):75-52.2 .人力资本理论20世纪60年代,随着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人们高度重视,教育由滞后跨入超前发展,并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概念一一人力资本和一个新的经济理论一一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之父”西奥多W舒尔茨首次揭示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巨大贡献,而且发现小学、中学、大学三种不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17、率是不同的,并呈递增趋势,从而明确了高等教育在各国社会经济增长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学者认为人力资本实际是与物质资本相对应的概念,指的是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人力理论开发理论源于发展经济理论的创新,是基于人力资源理论之上来说人的发展。其实,人力资本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概念,早期古典经济学家和亚当斯密时代就已经提出来了。舒尔茨丹尼森和贝克尔等人的开创性的系统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使人力资本理论开始形成。人力资本理论把人力资源视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它强调人力资源的素质方面,并得出人力资本即人力资本的知识技能是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它认为人力资本的素质提高程度取决于对人力资本
18、的状况。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本投资,将自然形态的人力资本转化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近年来,有关人力资源开发的学术论文都证明,即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不再依赖其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本,而取决于其人力资本的质量高低、管理水平和开发程度。综合上述有关人力资本的观点,本课题认为人力资本开发是指国家、地方或组织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和培训等活动,并经过与开发对象的有机结合,使特定范围内的人力资本能够得以充分发掘、有效发展与合理使用。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使之更加适应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印度高等教育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过
19、程,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着开发其人力资源这一核心问题而进行,人力资本理论是理解研究印度高等教育和高技术产业关系的一把有效钥匙。(二)相关研究成果1 .国外研究关于高等教育与产业的关系问题,是20世纪80年代后印度政府部门、教育界、产业界逐渐兴起的一个研究关注点。关于产业的研究,印度研究者的关注较多集中在高新产业和服务业上,也有一些对工业和农业的研究。印度以外的学者对印度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信息产业,特别是印度的软件产业。而对于印度高等教育与产业的联系,目前在印度国内或国外都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印度国内的研究人员较多地关注了印度高等教育与产业联系的不足及问题。印度高等教育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主要体现在劳动
20、力市场,而除此之外,二者的联系是非常少而脆弱的。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等教育管理结构,包括大学研究的分离、缺乏对优秀研究人员的鼓励等,这种差劲的大学管理对劳动力市场和非劳动力市场的联系都起着很大的限制作用。而在联系看似比较强的劳动力市场,其实也暗含着一些弱点,如高等教育与产业的联系很多程度上是私立高等教育在应付着蓬勃发展的产业的需求,其质量令人堪忧。总之,印度高等教育管理上的弱势需要改变,这也是应当加强高等教育与产业特别是高技术产业联系的重要原因。印度政策研究中心的ParthaMukhopadhyay与印度管理学院(AhnICdabad)的RakeshBasant教授在南非开普敦召开的“发展经济
21、的年度银行会议”上提交了一份高等教育与高技术产业的研究报告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其中对以高等教育和高技术产业分别为主体论述了二者的联系途径。其中,高等教育对高技术产业实施的联系途径包括五类:为产业与政府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为产业界提供诸如测试、培训、认证等方面的服务;创造知识;创建新公司;为企业提供劳动力。而高技术产业对高等教育的影响途径也包括五类:提供产品与服务;提供业界师资;影响高校课程设置与调整;提供各种资助;聘用高校毕业生。ParthaMukhopadhyaylRakeshArrestedVirtuousCircle7HigherEducationandHigh-TechIndu
22、stryinIndiaR.CapeTowniAnnualBankConferenceonDevelopmentEconomics.2008-6.印度管理学院(班加罗尔)教授MUraIiPatibandIa和美国斯坦福大学的RafiqDossani教授于2008年的“产业研究”年度会议上,提交了一份报告为服务经济作准备:印度高等教育评估。这份报告是作为评估印度高等教育成功促进其全球贸易服务研究的一部分。在报告中,研究者特别评估了印度软件工程教育的质量,并认为印度当前的教育结构能够产生符合市场质量要求的工程师。这是一个在包括私立高等教育在内的教育因素和劳动力需求共同作用下印度取得的巨大成就。但是,
23、研究者也认为社会形势在急剧变化,将来印度高等教育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如研究、项目管理和企业间的结构与关系问题。特别是作为管理者一一国家政府的角色更具有挑战性。在这篇报告中,研究者通过较多的数字与表格、并进行了统计分析与实证研究,研究具有较好的说服力。有研究者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在研究印度产业创新与出口问题时,对高等教育与产业的联系做了一定的分析。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AnthonyP.Dcosta在对印度班加罗尔产业发展进行个案研究时,论及了印度大学与产业联系问题。他认为,印度的软件产业的成功已经得到了国际承认,这是学者、政策制定者和产业官员共同参与提高印度高技术产业的竞争力的结果。但是,通过一个结构性
24、框架分析可以看到,班加罗尔(包括整个印度)的IT产业已如早先的预言那样:印度商业模式没有促进像“三螺旋模型”那样机构联系。当然,在现在这种印度商业模式中,也有一些新思想的交流及工业、学术界、及政府之间的交互,班加罗尔几百个IT公司的周边环境也是大量的理工大学和高层次的公共研究中心。但是,这种表面现象之下的实际情况是这些机构之间的实质性联系还是很弱的。作者认为,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印度产业的“出口导向模式”,而且主要服务目标是美国。既没有注重国内市场也没有注重国外非美国市场(如东亚地区)。所以结果班加罗尔IT等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就形成了线性(即单一的)和外生性特征。作者指出,班加罗尔的大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 部分 标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11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