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小学教育阶段课程思政的重要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小学教育阶段课程思政的重要性.docx(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论文小学教育阶段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小学教育应当把课程思政贯穿始终,围绕小学教育的特点,结合传授的内容,贯彻课程思政的理念,采用结构化模式,在授课前、授课中、授课后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在数学、语文、体育、美术等课程体系内构建课程思政系统。构建一种全员思政、全时思政、全科思政的理念,从小培养学生的思想觉悟,协同育人,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成长打好坚实基础。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不仅仅要从大学抓起,小学教育也应该树立课程思政理念。小学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建立和养成的关键
2、时期,从小学做好课程思政建设,对于我国未来接班人的文化传承、道德修养、行为规范的建立具有基础和规范的作用。(一)小学教育阶段需要课程思政。课程思政强调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又要注重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创造性转化,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传统的教育观点认为,只有语文和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才应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对于数学、美术、音乐等专业课程与学生的思想意识的树立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因此不需要思政教育。甚至于有人认为小学生思想不成熟,没有必要实施课程思政教育。小学阶段正是孩子思想逐渐成熟的阶段,良好的个性品质、行为习惯和思考方式正是在这一阶段逐渐养成
3、,也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陶行知先生说过:品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如果坏了,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用处。一个良好品德的养成是相对稳定的,终身都会起作用。(二)小学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课程思政的目标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将课堂教学和思想品德养成融合,实现价值观引领、价值观渗透,从不同角度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首先,课程思政是一种间接隐性的教育方法,将课程设计、课堂教学、课程评价与思想道德教育融合起来,一方面在教育过程中传授了正确的思想道德,更重要的是在正确的价值观指引下进行教育。现代社会价值观多元化,小学生面临各种利益的诱导很容易迷失方向,充分调动学校资源,发挥
4、全部课程的价值引领功能实施课程思政建设,既能够传播知识,又能够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实现价值引领功能,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教育目标。其次,融合了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够赋予课程更鲜活的生命力。一方面多元化的课程体系构建了鲜活的价值体系,更重要的是要求授课教师必须掌握所传授知识的价值观。文以载道,任何的知识都蕴含由一定的价值观。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小学教师知道和掌握知识的来源和背景,深入思考课程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内涵,为教师传播知识提供了判断标准,为专业研究和指明了方向。(三)小学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结构化。小学教育需要课程思政,但部分老师不知道如何将思政的内容融入课堂
5、,只能生搬硬套的做到课程+思政.小学教育的课程思政应该按照观念树立、机制创新、协同育人的逻辑深入推进。首先要树立小学教师的课程思政理念,加深思想认识。只有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才能够保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把正确的价值观传播给学生。课程思政建设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了更多的工作。学校首先要建设课程思政的长效机制和协同育人机制,建立符合课程思政需要的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提升教师的价值观引领和价值观渗透能力。其次,按照结构化的模式构建课程思政价值观体系。从教学过程角度出发,按照授课前、授课中、授课后的教学规律,采用课前收集、课中学习、课后总结的思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价值观收集、辨析、认可、施行的教育过程。从课程分类角度出发,设计出价值观的角度和重点,最终构建出能够涵盖大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程体系。如数学学科可以从诚信、严谨等角度传递价值观,音乐可以从友善、敬业等角度传递价值观。总之,小学教育应当把课程思政贯穿始终,在充分认识课程思政内涵的基础上,贯彻课程思政的理念,采用结构化模式,树立全员思政、全时思政、全科思政的教学过程,协同育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14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