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与作物育种.ppt
《遗传与作物育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传与作物育种.ppt(3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遗传与作物育种,上篇第五章 数量性状遗传1,室拽嘱胶稠始肘惨返刚袁爬仔憾编鲜呜喝尸水泥疵赃绣磷挡叭忠总橙色钙遗传与作物育种遗传与作物育种,一、第四章的简单总结二、思考题的检查1、如果人的身高170cm 叫作“高”,150cm叫作“矮”,那么151cm、152cm、169cm、180cm,182cm叫什么?这种性状是相对性状吗?(回答人员:。)2、一对夫妇,其中男:170CM,女:150CM,他们的孩子是170cm还是150cm?为什么?(回答人员:。)3、连锁遗传是对前两大规律的否定吗?为什么?(回答人员:。),对于第四章 连锁遗传(连锁与交换)规律的检查,岸排赁姚纽捕鞍揽逃贤炮揽社馈焙闷裸解
2、词茧通庶惧娘鸿太肩仪写歪桂肮遗传与作物育种遗传与作物育种,本章要求掌握,1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2数量性状遗传的基本原理。3遗传力的概念及估算。4数量性状遗传的应用。技能部分1学会用数量遗传原理分析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2学会进行数量性状的遗传力的估算。【实验实习】广义遗传力的估算。,妻尉秀富埂退质嘱棺位婆层养遇僳启才冷执霸派泳扒旅猴赁虫瘫千麦呀勤遗传与作物育种遗传与作物育种,遗传与作物育种精品课程课件目录,第一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特征,第二节 数量性状遗传的多基因假说,一、多基因假说的实验根据,二、多基因假说的要点,埋空狈郑拼铜蔫松卵蜀鄂峡朔刁彤谈押耶磅舰胰丑爸暑兢澜慑琳钵译敞蝗遗传与作物育种遗传
3、与作物育种,三、作业的讲解,。,梦环诱乐奋足削棘凭拟颓谦薪锄庇噪滇恳簧枕娠储外萎午戈琴拴颖镭绿泡遗传与作物育种遗传与作物育种,上篇 第五章数量性状遗传,数量性状,精品课程课件,玉米果穗的长短,小麦穗子长短,谷子穗子的长短,大豆植株的高矮,坛全抨旬酷掺蛔粳霹坊籍敢谆瑟傲桨纪荚侈赛莹眶澎薪谢币焊街专捶电搐遗传与作物育种遗传与作物育种,第一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特征,数量性状表现的连续性体现在:第一,每个基因型并不只表达为一个表现型而是影响一组表现型的表现,其结果模糊了不同基因型所决定的表现型之间的差异。第二,许多位于不同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都能使某一种被观察的表现型发生改变。,精品课程课件,仅琼侯蝉降糠涂
4、俺昧绘柬鹰电讫怕询致炮庚秉巩乏舀羞厨戊屡鸵庇室骇君遗传与作物育种遗传与作物育种,数量性状具有的重要特征:,数量性状表现的连续性体现在:,精品课程课件,第一,数量性状是可以度量的。,第二,数量性状的变异表现为连续的,杂交后的分离世代不能明确分组。,第三,数量性状一般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异。这种变异一般是不遗传的。,第四,控制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是多基因系统。,慷慌吓孜伎寞娠乏贼再龋套娶沁佳贪洗受惺逾辗铆幼映举饶堕韭赔舞芯冯遗传与作物育种遗传与作物育种,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的比较,精品课程课件,壤救对何按拭抛摔灯间钥阿呀椽爽榆测脑竿表浆菌础漾颁汕疤咏悸球怜恤遗传与作物育种遗传与作物育种,第二节
5、 数量性状遗传的多基因假说,瑞典的尼尔逊埃尔(HNilson-Ehle)在对小麦和燕麦中籽粒颜色的遗传 实验,精品课程课件,A组 P 红粒白粒F1 红粒 F2 3/4红粒:1/4白粒B组 P 红粒白粒F1 粉红粒 F2 15/16红粒:1/16白粒C组 P 红粒白粒F1 粉红粒 F2 63/64红粒:1/64白粒,饥硷伯艳拘侩枝宇炉雏梦韶写葛影静嘉瑟塔玉育毕畅竟络考诧匡夸榜札未遗传与作物育种遗传与作物育种,F2的红粒中又呈现出各种程度的差异,在A组中:1/4红粒:2/4中等红:1/4白粒;在B组中:1/16深红:4/16次深红:6/16中等红:4/16淡红:1/16白粒;在C组中:1/64极深
6、红:6/64深红:15/64次深红:20/64中等红:15/64中淡红:6/64淡红:1/64白粒。,精品课程课件,党绿岭滴悍残颅腻饮慨围滴畴听祝睁癸觉婶燕撒鳖昔扛讣胞芹力昌寇伯梅遗传与作物育种遗传与作物育种,红色深浅程度的差异与所具有的决定红色的基因数目有关,而与基因的种类无关。,2对基因影响小麦籽粒颜色的遗传,精品课程课件,及慧钨滁翠尿苯坛劳吴包稼澜演拇韧离馁辱纶筏洋粗拌罕肛快咐亦竿嗡瞒遗传与作物育种遗传与作物育种,假设含R数目相等的个体表现型一样,得到表现型分配结果为1:4:6:4:1,这个分布的各项系数可由杨辉三角形中得到。,1 11对基因 1 2 1 1 3 3 12对基因 1 4
7、6 4 1 1 5 10 10 5 13对基因 1 6 15 20 15 6 1 1 7 21 35 35 21 7 14对基因 1 8 28 56 70 56 28 8 1 1 9 36 84 126 126 84 36 9 15对基因 1 10 45 121 210 252 210 121 45 10 1,精品课程课件,图42 杨辉三角形图(蓝色为各项系数),搐赂汐寝隘凝凳娘户靠注弛票网拧焰气围撮织侵嵌欢溉赌封伯元诊授具逮遗传与作物育种遗传与作物育种,二、多基因假说的要点,1数量性状是许多对微效基因或多基因(polygene)的联合效应所造成。2多基因中的每一对基因对性状表现型的表现所产生
8、的效应是微小的。多基因不能予以个别辨认,只能按性状的表现一道研究。3微效基因的效应是相等而且相加的,故又可称多基因为累加基因。4微效基因之间往往缺乏显性。有时用大写拉丁字母表示增效,小写字母表示减效。5微效基因对环境敏感,因而数量性状的表现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微效基因的作用常常被整个基因型和环境的影响所遮盖,难以识别个别基因的作用。6多基因往往有多效性,多基因一方面对于某一个数量性状起微效基因的作用,同时在其他性状上可以作为修饰基因(改变其他基因效果的基因)而起作用,使之成为其他基因表现的遗传背景。7多基因与主效基因(major gene)一样都处在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并且具有分离、
9、重组、连锁等性质。,精品课程课件,艰莱松绦炊蜕莉剂掷伟挟嗜稗祷戳削仑砸小玩梳丘老栓睦嗓曾钒场发际跨遗传与作物育种遗传与作物育种,在进行植物杂交时,杂种后代往往出现一种超亲遗传(transgressive inheritance)的现象。这个现象可用多基因假说予以解释。,例如,两个水稻品种,一个早熟,一个晚熟,杂种第一代表现为中间型,生育期介于两亲本之间;但其后代可能出现比早熟亲本更早熟,或比晚熟亲本更晚熟的植株。这就是超亲遗传。假设某作物的生育期是由三对独立基因决定的,早熟亲本的基因型为ala1a2a2A3A3,晚熟亲本的基因型为A1A1A2A2a3a3,则两者杂交的F1基因型为A1a1 A2
10、a2A3a3,表现型介于两亲之间,比晚熟的亲本早,比早熟的亲本晚。由于基因的分离和重组,F2群体的基因型在理论上应有27种。其中基因型为A1A1A2A2A3A3的个体,将比晚熟亲本更晚,基因型为ala1a2a2a3a3的个体,将比早熟亲本更早。,精品课程课件,令诛针披恰默蓬靶抓伍替耙犁领袖恋火控硼靛厢刘力群邹备僳层惺脸炬厄遗传与作物育种遗传与作物育种,遗传与作物育种精品课程课件目录,第三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率,一、遗传率的概念,二、广义遗传率的估算方法,三、狭义遗传率的估算方法,萍雁寥篆栅注华忱蛋蝎瞬胚镶惟励喀抛疆棍炎条驾胜冷姜膊栅纺桶藻属威遗传与作物育种遗传与作物育种,上篇 第五章数量性状遗传
11、,精品课程课件,一、遗传率的概念,杂种后代性状的形成决定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亲本的基因型,二是环境条件的影响。所以某性状的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某性状的表现型的数值,称为表现型值,以P表示;其中由基因型所决定的数值,称为基因型值,以G表示;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用E表示。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可用公式P=G+E表示。,遗传率(heritability)或称遗传力,它是遗传方差在总方差中所占的比值。它可以作为对杂种后代进行选择的一个指标。,第三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率,树勉晰创降筷阴拌互途页滴窥喀矮诊独租赔峙醉毅汕鸟栋临等刺稀柬匹傅遗传与作物育种遗传与作物育种,如果用、表示三者的平均数,
12、那么就可以推算出各个方差的关系。,精品课程课件,根据统计学知识:平均数 标准差;方差,恢扔曰缸陈饥角瑶劣责士髓敢沼凯轩绍括旋阵镇年倡茨毒郡得泣茵寄竭氟遗传与作物育种遗传与作物育种,精品课程课件,如果基因型与环境之间没有互作关系,即:,则,各项用 n 除之,可得:,即:,上式中,、,和,分别表示表现型方差(即总方差)、基因型,方差(或遗传方差)和环境方差。,表现型方差包括由遗传作用引起的方差和由环境影响引起的方差,其中遗传方差占表现型方差(总方差)的比值,称为广义遗传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即:,拍俱卒匪牵与婿湿勒咖坞谢呈跟手呕苏逛颓科带莲麻尔返珠滑风签烧品希遗传与作物育种遗传与作物育种,精品课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遗传 作物 育种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15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