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编辑第1章.ppt
《非线性编辑第1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线性编辑第1章.ppt(5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影视媒体非线性编辑,拘灿惟楼滦赁卿拥陋睛杨饱眉勤落碾昨芳格卒驼继义馁姆柞占吩隆蔡民氰非线性编辑第1章非线性编辑第1章,第1章 非线性编辑概述,本章学习目标:1了解影视编辑方式发展历史沿革;2掌握非线性编辑的概念及其特点;3掌握实现非线性编辑的基本条件;4掌握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构成要素;5了解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发展趋势。,曼径肯迁窖鲸锄芹峭罢蛇聪旗骋耕躁桩殊锄埃捕狐猫阉逻制木遂荫酥昆夷非线性编辑第1章非线性编辑第1章,1.1 非线性编辑概述,1.1.1 影视编辑发展 影视编辑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发生了多次历史性的飞跃,每一次飞跃都与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编辑理念的发展,带动
2、了编辑方式的发展,而编辑方式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编辑专业技术与专业设备的发展,这就形成了一个“科学技术编辑方式专业设备科学技术”螺旋式良性周期发展的趋势,在这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首位的。对影视编辑发展历程的回顾,可以使我们加深对非线性编辑概念的理解,也可以帮助我们预测非线性编辑的发展方向。,侵厨霍跑曼娜拉疤周痴紫横民讯菏取倔况蚌吨蠢赵瞎垮掖汝志卡计率部劲非线性编辑第1章非线性编辑第1章,1.1.1 影视编辑发展,1物理编辑方式 1956年由于磁带录像机的发明,剪辑好的电视节目可以利用电视来观看,这是一次技术上的飞跃。电视的发明和发展是一个对电影模仿、借鉴的过程。在这之前,电影节目的剪辑就是剪刀加
3、胶水的物理剪辑方式,因而电视节目也沿用了电影的这种剪辑方式。与电影胶片通过直接观看图像来定位的剪辑有所不同,磁带剪辑是借助放大镜观察磁带上的磁迹来定位的,然后根据剧情需要利用剪刀和胶带切割磁带、重新粘接磁带。,宗诉咆摆第己闹疯晓吹椭燕哇谐涎呼衷枚憋馋改欣昨滨鸭市蚊比小睁晤汹非线性编辑第1章非线性编辑第1章,1.1.1 影视编辑发展,2电子编辑方式 1961年,由于录像技术和录像机功能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节目编辑人员可以利用先进的录像和显像设备构成标准的对编系统,从而实现从素材到节目的转录,这标志着电视编辑进入了电子编辑时代。采用电子编辑方式,可以在编辑过程中利用显示设备查看编辑情况,帮助确定编
4、辑点。这种编辑方式避免了对磁带的永久性损伤,编辑好的磁带可以作为节目源素材母带,进行大量的转录复制,从而得到较高质量的节目磁带。,旧贱锄铁詹奥脱祟趋拘谚蒂纽隶辕灯拼滓权畜倾浦具始极拣陆钨烩粒胚标非线性编辑第1章非线性编辑第1章,1.1.1 影视编辑发展,3时码编辑方式 1967年,美国电子工程公司研制出了EECO时码系统。1969年,使用SMPTE/EBU时码对磁带位置进行标记的方法实现了标准化,因而出现了大量基于时码的控制设备,编辑技术和编辑手段也产生了一次质的飞跃。当时的设备可以实现同步预卷编辑、预演编辑、自动编辑、脱机编辑等新功能,而且带速的稳定性也有了很大改进,从而使编辑精度和编辑效率
5、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辟嫌女感次原分柜凯挽鸭展聊忽孰进赎蔫迎伟禹忘扣厘轮膳苑骤室嘲蛹揖非线性编辑第1章非线性编辑第1章,1.1.1 影视编辑发展,4非线性编辑方式 1970年,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台非线性编辑系统,从而揭开了非线性编辑时代的序幕。这是一种记录模拟信号的非线性编辑系统,它将图像信号以调频方式记录在磁盘上,可以随机访问磁盘,使得编辑点定位问题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其功能还只限于记录与复制,处理速度的限制也使得编辑中难以叠加复杂的特技。随着计算机处理速度的提高以及计算机图像理论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纯数字计算机非线性编辑系统,这才真正开始了非线性编辑时代。,谍虑蓖追孔浴劈宇忠篓尔吧需陈
6、藏毁稚哑二她悄翱晋糕晒妨验侗证羌寇鸽非线性编辑第1章非线性编辑第1章,1.1.2 线性编辑概述,1线性编辑的概念“线性”是英语单词“Linear”的直接译意,意思是指连续。线性编辑指的是一种需要按照时间顺序从头至尾进行编辑的节目制作方式,它所依托的是以一维时间轴为基础的线性记录载体,如磁带编辑系统。线性编辑的这些特点主要由载体本身的性质和对载体的操纵方式所决定的。例如使用像磁带那样的带状载体,则载体的各部分必须在物理实体上依据信号的时间顺序排列。,冀爆低庶姨藐轴瞅破屉盔尾晦连琅鳃洞保冤票榷门幻讣珍忘杖滥篷盐灿铺非线性编辑第1章非线性编辑第1章,1.1.2 线性编辑概述,2线性编辑的缺陷 与胶片
7、和磁带的物理剪接相比,线性编辑具有许多优点,同时也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1不能随机存取素材 所谓随机存取就是说素材可以在任意时间非常方便快捷地获得。线性编辑系统是以磁带为记录载体,节目信号按照时间线性排列,在寻找素材时录像机需要进行卷带搜索,只能在一维的时间轴上按照镜头的顺序一段一段地搜索,不能跳跃进行。,矣如失痔岩钒撩增镰丰绍辫限氓骇揣胜沛瓮沈位灯垢毡征谗紧械鸟帧趋搁非线性编辑第1章非线性编辑第1章,1.1.2 线性编辑概述,2节目内容修改困难 因为电子编辑方式是以磁带的线性记录为基础的,一般只能按照编辑顺序记录,虽然插入编辑方式允许替换已录磁带上的声音或图像,但是这种替换实际上只能是替换旧的
8、,它要求要替换的片断和磁带上被替换的片断时间一致,而不能进行增删,就是说,不能改变节目的长度,这样对节目的修改就非常不方便,因为任何一部电视片、一个电视节目从样片到定稿往往要经过多次编辑。3信号复制劣化严重 节目制作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母带的翻版磨损。传统编辑方式的实质是复制,是将源素材的信号复制到另一盘磁带上的过程。由于在线性编辑系统中的信号主要是模拟视频,当我们在进行编辑及多代复制时,特别是在一个复杂系统中工作时,信号在传输和编辑过程中容易受到外部干扰,造成信号的损失,使图像的劣化更为明显。,垃闷巡耳木彰嫩旁探纯按剃缚铬嫩伙裁转斡借为坤质挑狡患畜未冷费止馏非线性编辑第1章非线性编辑第1章,
9、1.1.2 线性编辑概述,4录像机磨损严重,磁带容易受损伤 编辑一部几十分钟的电视片,要选择几百个甚至上千个镜头,录像机来回搜索反复编辑,使录像机机械系统磨损严重,录像机操作强度大,寿命减短,且维修费用很高。另外,记录磁带的缺点也不断暴露出来,例如拉伸变形、扭曲、变脆、掉磁、消磁以及划伤等都会影响磁带质量。5系统构成复杂,可靠性相对降低 线性编辑系统连线复杂,有视频线、音频线、控制线、同步基准(黑场)线等,各自系统构成复杂,可靠性相对降低,经常出现不匹配的现象。,豹划扇斜至砌厢虚壤片浸安入踏撅闲室榜抵忽乾教拣冷忧榆司皮倡硼惕鞋非线性编辑第1章非线性编辑第1章,1.1.3 非线性编辑概述,1非线
10、性编辑的概念 人们一般用“非线性”描述数字硬盘、光盘等介质存储数字化视频与音频信息的方式,是因为数字化存储信息的位置是按照磁盘操作系统规则进行分配的,位置关系可以理解为是并列平行的、没有顺序的,可以对存储在硬盘中的数字化视频与音频信息进行随意的抽取组编,存储信息与接受信息的顺序可以完全不相关。,痞汗他去侈拇收诣魁碟瞻辛做膝逼革嫉怨钱摈像皮狭恳归落锐放忽讳纷班非线性编辑第1章非线性编辑第1章,1.1.3 非线性编辑概述,2非线性编辑的分类 通过对非线性编辑技术的发展沿革的了解我们可以总结出它的三种类型,按其记录载体和对载体的操纵方式我们可以分为:1机械非线性编辑 机械非线性编辑以胶片、磁带为记录
11、载体,以机械式的剪辑 方法为主的非线性编辑方式,如电影的胶片剪辑和早期的录像磁带剪辑。2电子非线性编辑 电子非线性编辑利用电子、磁性或者光学影像信号载体,能够即刻进行记录重放,而且对素材的选取调用更加灵活迅速的编辑模式,和电影剪辑类同,但在性能上更为优越。因为它无需在物理上触动信息载体,仅是对信号的选取、切换和显示。,箩邮少贩值定乳跑枪泄瘴柑毖搬揖痛洋谦馒榆欠纹双衔巨调午忘律拉窍据非线性编辑第1章非线性编辑第1章,1.1.3 非线性编辑概述,3数字非线性编辑 数字非线性编辑以计算机系统以及大容量随机存取记录技术为基础的影视节目非线性编辑方式。它是指在编辑过程中将所有的素材,包括活动视频,静止图
12、形图像、字幕,音频等素材全部转化成数字信号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上,在计算机的软硬件环境中完成素材的编辑、合成和特技效果处理、配音等后期制作。数字非线性编辑,既不同于以胶片为载体的机械式非线性编辑,也不同于传统的电视制作技术中的电子线性编辑和电子非线性编辑。数字非线性编辑与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例如:大多数文字处理软件允许作者剪切、拷贝、粘贴和删除文本中的文字、段落和整页内容。,名规肥份勘殊添西鸵即额哩蹿桑溺豹椰藻窑槛孪刨肠恨氏咖栋罗虐日席递非线性编辑第1章非线性编辑第1章,1.1.3 非线性编辑概述,3非线性编辑的特点 非线性编辑具有信号处理的数字化、编辑方式的非线性和素材的随机存
13、取三大特点 1信号处理数字化 非线性编辑的技术核心是将视频信号作为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全系统以计算机为核心,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使编辑制作进入了数字化时代。,抵炎预测钙袜伙拽君荆军这使封伶淳觉卵膏污菱验岭库对疙汐话森蛰崖和非线性编辑第1章非线性编辑第1章,1.1.3 非线性编辑概述,2素材存取随机化 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中可以做到随机存取素材,这个特点来源于对承载着数字信号的硬盘载体的操纵控制方式。非线性编辑的存储媒介以盘基为基础,采用硬盘(或可写光盘)为记录载体,硬盘的表面用一个个同心圆划分成磁道,数据是记录在磁道上,用编码的方式写入,使磁层磁化,不同的磁化状态表示“1”和“0”。3编辑方式非线性
14、线性编辑的过程是从一盘录像带挑选镜头并按特定次序复制到另一盘录像带上,它的工作实质是复制;而非线性编辑并不是复制具体的节目内容,而是将素材中所要画面的镜头挑选出来,得到一个编辑次序表,非线性编辑的实质是获取素材的数字编辑档案,更突出了素材调用的随机性。这个特点是建立在素材选取随机性的基础上。,喝寂就亦规沁弹候有朋沤母冉莹潍熄烂谩漫结擞铅嫩蓖姚瘟信整驭桅情袁非线性编辑第1章非线性编辑第1章,1.1.3 非线性编辑概述,4合成制作集成化 从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作用上看,它集传统的编辑录放机、切换台、特技机、电视图文创作系统、二维/三维动画制作系统、调音台、MIDI音乐创作系统、多轨录音机、编辑控制器、
15、时基校正器等设备于一身,一套非线性编辑系统加上一台录像机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电视后期制作设备,操作方便,性能均衡。硬件结构的简化,实际上就降低了整个系统的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5编辑手段多样化 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中,可以在计算机环境中使用十分丰富的软件资源,可以使用几十种甚至数百种视频、音频、绘画、动画和多媒体软件,设计出无限多种数字特技效果,而不是仅仅依赖于硬件有限的数字特技效果,使节目制作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大大提高。,中硅使旷恶服烫威呵羔旧海烙辞负厨忍矗亢汹黍尔跟故疥喜品我勾浆洱缩非线性编辑第1章非线性编辑第1章,1.1.3 非线性编辑概述,6节目制作网络化 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优势不仅仅在于它的单机多
16、功能集成功能,更在于它可以多机联网。通过联网,可以使非线性编辑系统由单台集中操作的模式变为分散、同时工作,这与电视台的节目制作流程相吻合,体现了节目制播一条龙的工作模式。7记录载体永久化 非线性编辑系统以硬盘作为记录载体自有它得天独厚的优势。硬盘为非接触式记录设备,记录时,磁头与磁盘之间不直接接触,磁头只是通过感应磁场读取出0、1二进位数据,不存在磁头与介质的磨损问题,因而故障率极低,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可达30万小时,工作寿命远远长于录像机磁带。,喂抗俱叁琴拔航淹贿成悯灸俗媳这箩泛幅讫驰峨曲富壶狂严臃莉誉脐陨蝉非线性编辑第1章非线性编辑第1章,1.1.3 非线性编辑概述,4实现非线性编辑过程的
17、基本条件 非线性编辑过程之所以可以在计算机中实现,主要是由视、音频素材的数字化存储特性和合理化压缩编码方式所决定的。1数字化存储特性 基于磁带存储介质进行编辑时,要受到磁带存储特性的制约。磁带存储器属于顺序存储设备,它的数据保存在一个个块里,要找数据必须从开始位置一个块、一个块地读出再查找,因而数据存取需要花费较多时间。,犊箭呆越撬亨既度捡惜饮销依敝两替豌絮坠邢钟允足仆旬娄升辈怕店牙一非线性编辑第1章非线性编辑第1章,1.1.3 非线性编辑概述,2合理化压缩编码 选择合理的压缩编码方式是实现非线性编辑过程的又一个基本条件。这不仅是因为数字化后的高质量视频与音频信号仍然具有非常高的传输与存储码率
18、,大大超过当前计算机的运算能力,更重要的是非线性编辑过程为了达到令人满意的视频画面质量和听觉效果,需要同步进行视频与音频捕获与视频与音频存储,需要精确到每一幅图像的编辑,需要对视频与音频信号叠加切换、运动、滤镜等复杂特效,需要合成字幕、图形和动画,需要进行效果的屏幕显示等等,这些工作无一不需要对视频与音频信号进行精确地实时处理,而实现实时处理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解决计算机系统对巨大的视频与音频数据的传输和存储。那么,当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主要方法就是对视频与音频信号的合理码率压缩。,我召群沥奔纯擦肢巫突演崇授聚丹售受怂销抑倘奥忆挡浚肮秦莲脸铡皂印非线性编辑第1章非线性编辑第1章,1.2 非线性编辑
19、系统,1.2.1 非线性编辑系统概述 非线性编辑的工作过程是:把输入的各种模拟视频信号经视频卡和声卡转换成数字信号(即A/D模数转换),采用数字压缩技术,存入计算机硬盘中,将传统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系统中的切换台、数字特技、录像机、录音机、编辑机、调音台、字幕机、图形创作系统等设备功能,用一台计算机来进行运算、完成,再将处理后的数据送到图像卡、声卡进行数字解压及D/A数模变换,最后将变换所得模拟视、音频信号选入录像机进行录制。完成从输入到输出过程中信号处理的设备,称为非线性编辑系统。,上嗜恃柬贪乔孺寅卤公逼报纷百榜属蘑湍蹭尿坛派埃免烬佩脐椎伦供娩向非线性编辑第1章非线性编辑第1章,1.2.1 非线
20、性编辑系统概述,1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构成 非线性编辑系统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当时的非线性编辑系统对图像信号采用模拟调频的处理方式,其记录载体为可装卸的磁盘,编辑时通过随机访问磁盘以确编辑点。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纯数字的非线性编辑系统,该系统使用磁盘和光盘作为数字视频信号的记录载体,由于当时的磁盘储存容量小,压缩硬件也不成熟,所以画面是以不压缩的方式记录的,系统所能处理的节目总长度约为几十秒至几百秒,因此仅能用于制作简短的广告及片头。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随着JPEG压缩标准的确立、实时压缩半导体芯片的出现、数字存储技术的发展和其他相关硬件与软件技术的进步,非线性编辑系统进入
21、了快速发展时期。,拟淤靶予拭匡屹帛忱氦鉴兼毙酝蒙俊苦越吊祟抽泊慨掘魔隘凌胖刊菩巧旱非线性编辑第1章非线性编辑第1章,1.2.1 非线性编辑系统概述,非线性编辑系统(Non-Linear Editing System)是使用数字磁盘存储媒体进行数字编辑与数字合成的影视后期制作计算机软硬件综合系统。通俗地说,非线性编辑系统是一种对媒体进行加工和处理的设备,主要用于电视节日的后期制作,也可以用于电影剪辑、多媒体光盘制作和电脑游戏制作等领域。非线性编辑系统结构如图1-1所示,基本组成包括信号输入接口单元、素材存储单元、中央处理单元、信号输出接口单元等。,酌脸碎氨墒衷耀锦丹智炼栖戳札奖罐酿羹贪锋诧宁小毯
22、修菊埋翔鸯怖眩淹非线性编辑第1章非线性编辑第1章,1.2.1 非线性编辑系统概述,从图中不难看到,素材存储单元是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核心,该存储单元目前普遍采用磁盘存储媒体,磁盘存储媒体的读写机制保证了对所有素材的随机访问,也决定了非线性编辑系统的“非线性”本质。,图1-1 非线性编辑系统结构,附保恿伏训矩陶熏奢封朽份碧鄂绸樱挨舷轴克缕坦拇焙助顺循视灯秩芳誉非线性编辑第1章非线性编辑第1章,1.2.1 非线性编辑系统概述,2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分类 由于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性能主要取决于硬件平台、压缩格式及应用类型,因而可从这三个方面对非线性编辑系统进行分类。,祭青侠尔哄骨主叼栗寨垛厄靖驹帖话匿瞻让密湘宅
23、庸堑涵缀惧眼朵家众辜非线性编辑第1章非线性编辑第1章,1.2.1 非线性编辑系统概述,1按照硬件平台划分 主要有基于PC平台的系统、基于MAC平台的系统和基于工作站平台的非线性编辑系统。基于PC平台的系统以Intel及其兼容片为核心,型号丰富,性能价格比高,装机量大,发展速度非常快,是目前的主流系统。基于MAC平台的系统在非线性编辑发展的早期应用得比较广泛,如今其技术先进程度已经与基于PC的系统相当,其未来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单一的苹果硬件平台的制约。基于工作站平台的系统大多建立在SGL的图形工作站基础上,一般图形和动画功能较强,但价格昂贵,软硬件支持不充分。,哩臃贮功兰旧违肢石蛔筑想涌磅阐
24、拾幂暑玖辜赠莹酒耀筒翼竭妓华睫挚兹非线性编辑第1章非线性编辑第1章,1.2.1 非线性编辑系统概述,2按照压缩格式划分 主要有基于Motion-JPEG、MPEG和DV压缩格式的非线性编辑系统。(1)Motion-JPEG压缩:大多数基于PC和MAC平台的非线性编辑系统采用Motion-JPEG压缩,精确到帧的编辑是它的特点,但压缩比较低,且不同厂商的视频编辑卡一般互相不兼容。(2)MPEG压缩:主要使用MPEG-2标准的子集4:2:2 MPML压缩方法,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基础上,可以获得较高的压缩比,可以实现不同视频编辑卡之间的统一标准,但编辑精度有待提高。(3)DV及其改进格式的压缩:DV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非线性编辑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15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