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南阳市旅游业市场发展的问题及对策(2023年).docx
《浅谈南阳市旅游业市场发展的问题及对策(2023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南阳市旅游业市场发展的问题及对策(2023年).docx(1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浅谈南阳市旅游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在2023年1月召开河南省南阳市两会上,南阳市委书记朱是西关于“南阳挣钱、襄阳消费”的发言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南阳挣钱、襄阳消费”从表面看是襄阳市的文旅产业对南阳游客吸虹效应的显现,但其背后的根源是两地越来越大的旅游产业差距。南阳市是地处中原的一个旅游文化资源大市,拥有2.66万平方公里的秀美山川和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地形奇特,交通便利,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优势,具有良好的经济地理区位。南阳是全省旅游资源大市,虽然旅游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南阳市旅游业综合收益较低,原因是旅游业整体竞争力不强,旅游开发的投资主体相对单一,旅游+产业的融合度不够,
2、旅游产业综合附加值不高,缺乏品牌意识,行业知名度不高本文拟就此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全力使南阳旅游产业充满底气、朝气、大气、灵气,进而打造“宛若仙境,颐养天堂”历史文化旅游名城。【关键词】南阳市旅游业现状;问题;对策目录摘要绪论一、南阳旅游业市场发展现状(一)南阳市旅游业发展的优势(二)南阳市旅游市场的现状二、南阳旅游业发展问题分析(一)旅游业整体竞争力不强(二)旅游开发的投资主体相对单一(三)旅游+产业的融合度不够(四)旅游产业综合附加值不高(五)缺乏品牌意识,行业知名度不高三、加快发展南阳市旅游业的对策建议(一)规模化经营,增强旅游行业整体竞争力(二)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投资主体多
3、元化(三)加强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四)提升旅游产业综合附加值(五)全力打造精品景区结论参考文献绪论2023年在河南省南阳市两会上,南阳市委书记朱是西关于“南阳挣钱、襄阳消费”的发言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源于在2023年元旦小长假,30万南阳游客到襄阳华侨城奇幻度假区跨年过节后,该景区公开发表感谢信,感谢南阳游客的消费支持。单从这一孤立的娱乐休闲事件来说,反映了襄阳这一度假区对于跨省相邻的南阳市休闲消费者的强大吸引力,以及南阳市可能真的缺乏类似的娱乐休闲产品。但背后则是两地越来越大的经济差距。南阳市虽是人口大市、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成为制约其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
4、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实地旅游体验。南阳在发展旅游产业,需要找准定位,错位发展,重新对旅游资源进行梳理,集中力量重点打造将跨区域消费转化成本地消费的旅游场景。重点是从提高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丰富产业内涵。推动旅游+业态融合、产业融合,在城市更新中植入文旅元素,整体提高旅游产业链价值。本文仅通过对南阳发展旅游产业的存在问题分析,着重研究南阳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及提升旅游产业综合附加值的发展对策。一、南阳旅游业市场发展现状南阳简称“宛”,地理位置处于河南省西南部,位于河南、湖北、陕西三省的交界处,从地形特点分析南阳是典型的“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盆地地形。南阳一直以来就是河南省人口、地域、经济、
5、资源大市,誉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之称,而举世闻名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更是让南阳家喻户晓。历史悠久,地形奇特,交通便利,具有良好的经济地理区位,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优势,南阳发展旅游这项绿色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一)南阳市旅游业发展的优势1、地理位置南阳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伏牛山雄伟壮观,姿态万千,美景醉人,200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地质公园。南阳境内拥有国家A级景区(点)51家,包括千里淮河发源地桐柏山、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中原道教圣地五朵山、避暑胜地老界岭、山水风景七峰山、西峡恐龙遗迹园等一批名胜古迹,享
6、誉中原内外。2、交通优势优越的区位和便利的交通也使得游客更易往来。南阳南接荆楚,西连秦川,二广高速与沪陕高速、焦枝铁路与宁西铁路在境内呈“双十”字交织,南阳机场四通八达。随着郑万高铁、最美“云中高速”尧栾西高速栾双段正式开通,更是极大缩短了南阳与外界的距离,极大方便了八方游客前来旅游观光,这也直接成就了南阳游客数量位居全省第二的光辉战绩。3、旅游资源南阳是河南省旅游资源大市,拥有2、66万平方公里的秀美山川和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旅游绿色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南阳自古雄踞于中原大地,长江、黄河之间,地处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是名副其实的文化旅游资源大市。4、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富
7、矿”,叫响“南阳,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城市文旅品牌,南阳市蕴含黄河文化、长江文化、淮河文化内涵价值,传承创新发展楚汉文化、“四圣”文化、官德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商埠文化、根亲文化等特色文化内涵,;“山水圣贤”包装老界岭、宝天曼、五朵山、丹江湖等山水景区,发挥医圣张仲景故里、世界中医药文化发祥地、全国中药材主产区优势,让游客三顾忘返,享受康养之乐。5、历史名城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阳文物古迹和文保单位众多,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2处,博物馆23个,文保单位和文物数量均居河南省前列。黄山、不见冢、岩石文、楚长城、万里茶道、丝绸之路、楚始都等遗址(遗迹)丰富
8、。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完备,是全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多的省辖市之一。6、营商环境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2年印发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支持南阳推进文旅融合加快建设副中心城市的意见,南阳市委、市政府对文化旅游产业高度重视,提出要建设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一项重要的支柱产业,使之成为全省新亮点,社会各界要求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舆论环境对发展旅游业十分有利。(二)南阳市旅游市场的现状1、旅游业的规模南阳自古雄踞于中原大地,长江、黄河之间,地处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是名副其实的文化旅游资源大市,有国家A级景区(点)47家,其中5A级景区1家,4
9、A级景区21家;星级宾馆68家,其中5星级酒店1家,四星级宾馆9家;旅行社66家,其中国际社4家;各类旅游接待车辆500多辆,出租车1500多辆;命名了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30家、省级休闲观光园12家、省级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6家、省级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1家。先后获得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金字招牌。2、旅游业的市场开发2022年,南阳市实现旅游收入44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6%,旅游人数8381、7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3、71%0旅游市场以省内市民为主。外地游客所占比不大。在旅游行发展方面,处在旅游产业粗放经营,与周边省市的旅游资源联动互
10、动不足,旅游产业综合收益较低,主要是旅游产业的融合度不够,旅游开发的投资主体相对单一,旅游+产业的融合度不够,旅游产业综合附加值不高,行业知名度不高。3、旅游业的管理南阳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发展,政府出台了南阳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旅游观光带概念性规划、南阳市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一系列促进旅游发展政策文件。政府强化对南阳文化旅游工作的统筹规划和政策支持,在编制河南省文化旅游各类规划中,强化南阳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优先将南阳优质文旅资源、重大文旅项目纳入高质量发展规划中,加强对文旅产业的政策支持。但还存在部门联动不足、政策配套不足等问题。二、南阳旅游业发展问题分析(一)旅游业整体竞
11、争力不强1、旅游业整体竞争力不强。南阳旅游行业多以中小企业为主,缺乏大型的文旅集团,市场规模小,资金实力弱。南阳旅游业很难按支柱产业的要求发挥大资本、大运作的作用与效能,形不成规模效应,旅游产业没有有效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南阳市没有一家旅游板块的上市公司;南阳没有一家全国百强旅行社;五星级饭店中仅占1家。南阳旅游产业没有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旅游企业产业规模化、集团化、市场化程度较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叫得响的旅游景区、旅行社、星级饭店等精品名牌不多,整体竞争力不强。而周边省份特别是襄阳、西安在旅游发展上已经先行一步,而且举措越来越多,力度越来越大,使南阳在旅游市
12、场竞争中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2、旅游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经营分散、各自为阵的现象,没有形成规范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缺乏抗击市场风险的整体能力。特别是南阳市旅行社的发展存在小、散、弱、差等问题。竞争手段单一,过度竞争现象严重。规模效益好的旅行社所占比例较小,普遍存在着无序和恶意竞争的现象。不仅使旅游企业的利润率普遍下降;而且造成旅游产品内容“缩水”,质量下降,游客数量减少,进一步加重旅游企业效益下滑的状况。(二)旅游开发的投资主体相对单一1、旅游开发的投资主体相对单一。南阳市旅游业发展处于快速阶段。在旅游开发上,政府主导比较突出,特别是对所有权和管理权、开发权与经营权分离等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方式
13、不够成熟。2、投融资渠道较窄,市场化运作程度较低。当前,南阳市旅游投融资渠道不畅的情形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南阳市经济基础薄弱,政府对旅游产业方面投入资金相对偏少;二是投资开发主体较为单一,投资开发摸式和市场化运作程度相对低。目前南阳市旅游资金的投入主要来自政府及少数公司,民间资金未得到有效激活,投资开发模式缺乏创新,市场化动作程度有待提高。(三)旅游+产业的融合度不够。1、旅游+自然资源的融合度不够。南阳市的旅游产业目前不能满足游客的体验性的消费需求。主要是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结合不够,呈现各自独立互不联系的状态。如宝天曼的人文内涵就很不够;老界岭以及两个漂流景区都在文化内蕴上也有明显的欠缺。2
14、、旅游+产业产品融合度低。旅游具有天然的融合性,在旅游发展中,以地方民宿等不同形式融入旅游产品中。但缺乏系统和科学的理论指导,未形成完整的产品体系,一是旅游+产业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类型较为单一;二是产业创新性不足,与市场需求结合度较低。3、合深度不够,融合层次不高。旅游+产业融合的种类较多,但融合深度与广度均不足,缺乏创新意识。文化创意、高科技元素在融合中的应用较少,产业链的纵向延伸不充分。旅游产品、工艺品、艺术作品表演等转化为文化产品的能力有限,缺乏具有竞争力及市场影响力的融合精品产(四)旅游产业综合附加值不高旅游产业的经济价值不仅体现在“吃、住、行、游”上,而且还反映在“购、娱”上。1
15、、缺乏联动意识,旅游产业综合附加值不高。当前,南阳的旅游收入还停留在门票、餐饮、住宿等低层次方面,在购物和娱乐上存在较大短板,购物方面除镇平的玉雕市场外缺少特色、精品、集中的购物场所,娱乐方面则缺少反映南阳厚重文化的特色节目。如少林寺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和武夷山的印象大红袍着实提升了其本地旅游的附加值。2、旅游产业链的价值不高。旅游产业链的价值有限。通过调研,南阳市旅游业都没有依据自身旅游资源开发出来的产品,缺乏产品设计和生产;各景区没有开发景区特色产品;购物在整个旅游花费中的比重低;对传统工艺和人才的保护和挖掘没有有效的措施。这是南阳市旅游经济效益不好的主要原因,也是旅游产业发展滞后的首要因素
16、。(五)缺乏品牌意识,行业知名度不高1、南阳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是一个旅游大市,不是旅游强市。南阳市在做强文旅产业方面,任何类型的旅游项目都做,但又做不深入,没有重新对旅游资源进行梳理,没有集中力量重点打造一些能够把跨区域消费转化成就地消费的旅游场景及核心景区,甚至是部分景区票价过高,票价与景区设施、服务不相符合。2、旅游是知名度经济、注意力、体验性经济,需要通过媒体宣传推广,提升知名度和游客的体验感。当前,南阳市景区只注重于自身景点品牌的构建,缺乏树立南阳整体旅游产业知名品牌的意识,政府在旅游品牌树立的宣传上资金投入上相对乏力,与省内其他新兴旅游强市相比差距较大。三、加快发展
17、南阳市旅游业的对策建议(一)规模化经营,增强旅游行业整体竞争力。1、强化体制机制创新。组建要打破地域、行业上的界限,通过联合、兼并等形式,逐步把有实力的宾馆、饭店和旅行社企业联合起来,组建具有本土特色且抵御市场风险的旅游集团公司,全新的解决好吃、住、行、游、购、娱等全程全域体验式的旅游服务体验市场,真正打造具有南阳特色的旅游文创航母集团。一是积极引进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到南阳落户。二是支持国内外有实力的集团对景区、酒店、旅行社等市场主体进行资产整合和资本融合,组建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如加快中原第一漂旅游集团、莲花泉旅游集团上市步伐,推动旅游产业朝着品牌化、集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三是加快推进武侯祠、
18、淮源等国有景区体制改革,实行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推行市场运作,激发国有景区发展活力。2、组建以南阳为核心的中原旅游网络集团公司。开展旅游行业互联网+业务,打造“一部手机游南阳”智慧旅游。与全国各大旅游集团、演艺集团、旅游景点、旅行社、机场、车站等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打通线下线上旅游全场景,优化旅游业务流程,把经营活动辐射到周边省区以及相关行业,进一步提高旅游业的整体效益。3、扶持旅行社的发展。争取在今后三年内,南阳市市旅行社总数发展到30家以上,到2025年敦煌市旅行社总数达到100家以上,其中经营国际业务的旅行社要达到20家以上,并尽可能地允许更多的旅行社经营出境旅游业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南阳市 旅游业 市场 发展 问题 对策 2023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18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