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7Office课件.ppt
《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7Office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7Office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1 计算机基础知识,目录,模块1 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和应用领域。了解计算机系统结构、主要技术指标及其作用。了解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方式和字符编码方式。了解常用的计算机设备。,案例1 初识计算机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领域,案例描述:,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在发明之初虽然功能强大,但是它毕竟还很不完善,比如存在着耗电多、费用高的缺点。据说那些年,只要埃尼阿克一开动,整个费城的所有电灯顿时黯然失色。埃尼阿克最致命的缺点是程序与计算分离。指挥埃尼阿克2万电子管工作的程序指令被存放在机器的外部电路里。需要计算某个题目前,埃克特必须分派几十员精兵强将,把数百条线
2、路用手接通,像一群电话接线员那样手忙脚乱地忙活好几天,才能进行几分钟运算。现在的人不应该因此而求全责难莫契利和埃克特,因为电子计算机的设计毕竟是前无古人的。然而,正是这前无古人,方才显得出英雄本色。这时,冯诺依曼仗剑而出,用绝顶高超的十八般“武艺”一举攻克了巨大的难关。,案例1 初识计算机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领域,案例描述:,在埃尼阿克尚未投入运行前,冯诺依曼就已开始着手起草一份新的设计报告,要对这台电子计算机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他把新机器的方案命名为“离散变量自动电子计算机”,英文缩写译音是“埃德瓦克”(EDVAC)。正是这份方案,奠定了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坚实的根基。方案明确规定了计算机的五大
3、部件,并用二进制替代十进制运算,大大方便了机器的电路设计。埃德瓦克方案的革命意义在于“存储程序”程序也被当作数据存进了机器内部,以便计算机能自动依次执行指令,再也不必去接通什么线路。长达101页纸洋洋万言的埃德瓦克方案,是现代计算机发展里程碑式的文献,人们后来把按这一方案思想设计的机器统称为“诺依曼机”。自冯诺依曼设计的埃德瓦克始,直到今天我们用“奔腾”芯片制作的多媒体计算机为止,计算机一代又一代的“传人”,大大小小千千万万台计算机,都没能够跳出诺依曼机“如来佛”的手掌心。在这个意义上,冯诺依曼是当之无愧的“计算机之父”。当然,随着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计算机的发展,诺依曼机一统天下的格局已经被打
4、破,但是,冯诺依曼对于发展计算机做出的巨大功绩,永远不会因此而泯灭光辉!,案例1 初识计算机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领域,案例1 初识计算机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领域,1946年2月,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用于计算弹道轨迹,它占地面积约170 m2,质量约30 t。1958年,晶体管计算机诞生了,它属于第二代电子计算机,只要几个大一点的柜子就可将它容下,运算速度也大大提高了。1965年,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出现了。1971年,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成的“克雷一号”,属于计算机的第四代,一直以来,计算机不断向着小型化、微型化、低功耗、智能化、系统化的方向更新换
5、代。到了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向智能方向发展,可以进行思维、学习、记忆、网络通信等。,案例1 初识计算机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领域,大型计算机的设计和制造能力以及安装台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它是解决军事、科研、气象、航天、银行、电信等高强度计算或存储问题的强有力工具。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型计算机常用于大型事务处理系统,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服务器一般也采用大型计算机,在电子商务系统中,也需要大型机作为电子商务服务器提供高性能、提高I/O处理能力。2009年,我国第一台国产每秒千万亿次的“天河一号”计算机问世,它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第二个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案例1
6、初识计算机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领域,案例1 初识计算机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领域,案例1 初识计算机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领域,案例2 深入了解计算机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案例描述:,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计算机硬件系统是指构成计算机的所有实体部件的集合,它们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计算机进行工作的物质基础;计算机软件系统是指在硬件设备上运行的各种程序及有关资料。人们把不装备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计算机史学家认为,微处理器的发明是促使计算机产业飞速发展的最重要的三大发明之一(另外两样是晶体管和集成电路)。而要说清楚微处理器的由来,得从美国的特德JP霍夫(Ted Hoff)
7、说起。特德霍夫,1937年10月28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的罗切斯特。其父是一名电气工程师。可能是家庭的耳濡目染,霍夫从小就对科技产生了兴趣。他经常阅读大众科学一类的科技杂志,还时不时动手搞些电器与化学之类的小实验。1954年,他考上了伦塞勒综合工学院,就读电子工程专业。1958年获学士学位,毕业论文的选题为“晶体管中的电流转换作用”。后又进入著名的斯坦福大学继续攻读晶体管理论课程,先后获电子工程硕士、博士学位。毕业后任职于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期间,获得了几项有关半导体存储器的专利。,案例2 深入了解计算机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案例描述:,1968年,霍夫加盟刚成立不久的英特尔公司,成为英特尔
8、公司的第12名雇员,担任应用研究部经理。霍夫到英特尔后接受的第一项重任就是代表公司与日本一家商业通信公司合作研制一种新型可编程台式计算器。英特尔承担的任务就是配合日方研制这种十分复杂的特殊芯片。霍夫翻阅了日本人带来的设计资料,第一感觉就是“他们这种计算器为何要搞得这么复杂”。他认为,这种简单的计算器竟然要安放近十块集成电路芯片,实在没有必要。因此,热心的霍夫主动向日方建议,能否将芯片的数目减少至三片,同时霍夫还提供了自己重新设计的方案。不料傲慢的日本人对此不屑一顾,其中一位无理的家伙还反唇相讥:“霍夫先生,谢谢您的好意,不过我们好像还明白怎样来设计计算器。”碰了软钉子的霍夫无可奈何地跑到英特尔
9、公司创始人诺依斯那儿大发了一通牢骚,埋怨日本人有眼无珠,目光短浅。没想到诺依斯耐心地听完火气正盛的霍夫的满腔牢骚后,当即表示坚决支持霍夫的新构想。深受感动的霍夫高兴地回到实验室,开始了自己的潜心研究。,案例2 深入了解计算机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案例描述:,霍夫的实验室很小,只放有一台DEC公司出品的PDP8小型计算机。霍夫就把自己日日夜夜关在这儿冥思苦想。一天,霍夫再次翻了翻日本公司那复杂、讨厌的图纸,又瞧了瞧办公桌上那台PDP8小型计算机,这时他突然冒出了一个激动人心的灵感:我设想的这种新型芯片既然日本人不识货,为什么不另寻出路将PDP8这类小型计算机的功能集成到这种新型芯片上去呢?“将计
10、算机CPU的主要功能都集中到一块芯片上”的设想立即得到英特尔公司首脑的认可与支持,同时他们也设法说服了日本公司勉强同意霍夫的方案。说来也巧,仙童公司的芯片研制专家费根(FFaggin)此时也跳槽来到英特尔公司,自然顺理成章地加入了霍夫研制组。有了费根的加盟,霍夫研制组如虎添翼。费根真不愧为芯片设计的高手,他很快把霍夫的芯片设计思想变成了可用于施工的线路蓝图,令霍夫赞不绝口。公司还专门抽调麦卓尔(SMazor)作为霍夫的助手。这个搭配合理,密切合作的三人小组在霍夫的领导下,开始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经过近一年时间的艰苦努力,霍夫研制组在1971年1月拿出了第一块能够真正运行的微处理器。,案例2 深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 应用 基础 Windows7Office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20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