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奇异的琥珀.doc
《21-奇异的琥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奇异的琥珀.doc(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教学要求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3.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与作者的想象依据,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重点难点1.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以与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的表达效果。2.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与作者的想象依据,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学课时两课时 知识点详解 奇异的琥珀(hp)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约摸算来,总有一万年了。 不能。因为“约摸表示只是估计,并非准确年代,如果去掉,就显得太绝对了,所以不能去掉。“约摸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段导读:第1自然段点明故事
2、发生的时间久远。一个夏天,太阳暖暖地照着,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绿叶在树顶上飒(s)飒地响。 环境描写,天空中的太阳、远方的大海、飒飒作响的绿叶,这一切都为下文故事的开场做好了准备。这句话的描写方法是什么?作用呢?段导读:第2自然段说明当时炎热的环境,为下文“松脂掉下来作了铺垫。一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阳光里快乐地飞舞。后来,它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进树林。那里长着许多高大的松树,太阳照得炽热,可以闻到一股松脂(zh)的香味。 对当时的环境条件作了介绍,点明了当天的炎热,为两只小虫遭遇不幸作铺垫。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特殊作用?段导读:第3自然段讲小苍蝇
3、出场,在松树林中飞舞。 掸:用掸子或别的东西轻轻地拂或抽,去掉灰尘等。那个小苍蝇停在一棵大松树上。它伸起腿来掸(dn)掸翅膀,拂拭(sh)那长着一对红眼睛的圆脑袋。它飞了大半天,身上已经沾满了灰尘。句导读:“停“掸“拂拭写出小苍蝇一心一意地在打扮自己,可想而知,它当然没有注意到别的事物。段导读:第4自然段写小苍蝇在一棵大松树上停歇着。突然,有个蜘蛛慢慢地爬过来,想把那苍蝇当做一顿美餐。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 拟人,如“慢慢地“美餐“小心地,作者用简单的词语写出了蜘蛛的鬼鬼祟祟、偷偷摸摸,让人过目难忘。这两句运用了什么修
4、辞手法?写出了什么?段导读:第5自然段写一个蜘蛛发现了苍蝇,打算吃掉它。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荣。 继续强调天气的炎热和松树的变化,推动故事的进一步开展。这两句话在文中有什么特殊作用?段导读:第6自然段讲“炽热的阳光“渗出松脂,介绍了琥珀形成的必要条件。蜘蛛刚扑过去,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句导读:“刚好说明事件发生得非常巧合。就在蜘蛛还没来得与扑住苍蝇,而苍蝇也没来得与飞走的一刹那,事情突然发生了,促使了这块奇异琥珀的
5、形成。段导读:第7自然段讲正当蜘蛛扑向苍蝇时,它俩一块儿被松脂包在里面了。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蜘蛛也不再想什么美餐了。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句导读:把滴落的松脂比作“黄色的泪珠,非常形象,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似乎是在为两只小虫的悲惨命运而叹息。它们前俯后仰地挣扎了一番,终于不动了。段导读:第8自然段生动地描述了被包在松脂里的两只小虫挣扎时的状态。松脂继续滴下来,盖住了原来的,最后积成一个松脂球,把两只小虫重重包裹在里面。 说明了时间的演变过程既漫长又短暂,也说明了琥珀的形成需要具备的一个条件:漫长的时间。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
6、就过去了。这句话说明了什么?成千上万只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谁也不会想到很久很久以前,有两只小虫被埋在一个松脂球里,挂在一棵老松树上。 不能。作者用充满趣味性的语句来强调许许多多的苍蝇和蜘蛛曾经来过这里,但像这样的巧合却一直没有出现,从侧面表现了这块琥珀确实是奇异罕见的。“谁也不会想到这句话能去掉吗?为什么?后来,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逼近那古老的森林。句导读:这是讲地壳变动。科学家根据地壳变动的原理推测出琥珀的形成过程。有一天,水把森林淹没了。波浪不断地向树干冲刷,甚至把树连根拔起。树断绝了生机,慢慢地腐烂了,剩下的只有那些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段导读:第11自然
7、段描写了大地发生了桑田沧海的变化,松脂球被埋在泥沙中。 化石: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进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又是几千年过去了,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第一局部(第112自然段):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生动地描述了这块奇特的琥珀形成的过程,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海风猛烈地吹,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段导读:第13自然段讲海浪把泥沙卷到岸边,预示着泥沙深处的琥珀也能被冲到岸边。 有个渔民带着儿子走过海滩。那孩子赤着脚,他踏着了沙里一块硬东西,就把它挖了出来。段导读:第14自然段写琥珀是怎样被发现的。“爸爸,你看!他快活地叫起来,“这是什
8、么?他爸爸接过来,仔细看了看。“这是琥珀,孩子。他快乐地说,“有两个小东西关在里面呢,一个苍蝇,一个蜘蛛。这是很少见的。 透明:(物体)能透过光线的。段导读:第1517自然段讲孩子问父亲硬东西是什么,父亲告诉他是一块奇异的琥珀。 毫毛:人或鸟兽身上的细毛。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 不能,加上这句话可以充分说明这块琥珀保存得完好无损。这句话能去掉吗?为什么?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ninchu)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
9、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这句话告诉我们从琥珀中可以了解很多远古时候的事情。而且,本句照应了课文的开头,首尾照应,使课文的结构更加完整。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段导读:第18自然段详细描述了琥珀里两只小虫的形态,指出了作者想象琥珀形成的依据。第二局部(第1318自然段):讲述了这块琥珀被发现的经过,点出了想象琥珀形成的重要依据。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2.通读课文,从总体上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文章的写作思路。3.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的根底上,采用不同的方式简要写出琥珀的形成过程。琥珀资料图片;语文课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出示琥珀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
10、吗?是的,琥珀是一种淡黄色或红褐色的装饰品。它是怎样形成的呢?2.本课就向我们介绍了琥珀的形成过程。(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文题目)为什么说是“奇异的呢?让我们去看看课文吧!二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1.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以与不好理解的词语。2.教师正音:“珀字读p,不要读b;“脂读zh,不要读zh;“湃读pi,不要读bi。易写错的字:“澎字中间局部的“士不要写成“土;“湃字中的“拜字左边不要多一横,右边不要少一横;“黏字左边笔画较复杂,左半部不要丢掉中间的一撇一点,不要把下面写成“水。3.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约摸:大约,估计。飒飒:拟声词,形容风、雨的声音。热辣辣:形容热
11、得像被烫着一样。淹没:(大水)漫过;盖过。前俯后仰:形容身体前后晃动的样子。黏稠:像胶水那样又黏又浓的样子。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远古:遥远的古代。4.想一想课文大意。主要写的是人们根据一块奇异的琥珀推测出它是怎样形成,怎样发现的,以与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是一篇说明文。理清课文层次,课文共分两局部。第一局部(第112自然段):写这块奇异的琥珀的形成过程。第二局部(第1318自然段):写这块琥珀被发现,点出了想象琥珀形成的重要依据。三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第一局部,采用不同的方式简要写出琥珀的形成过程。例如,列表格、画箭头、写小标题、文字表达等。2.说一说文中的琥珀是怎样形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1 奇异 琥珀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