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洛阳市“十四五”文物博物馆事业创新发展规划的通知.docx
《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洛阳市“十四五”文物博物馆事业创新发展规划的通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洛阳市“十四五”文物博物馆事业创新发展规划的通知.docx(1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洛阳市“十四五”文物博物馆事业创新发展规划的通知(洛政(2023)24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洛阳市“十四五”文物博物馆事业创新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2023年8月15日洛阳市“十四五”文物博物馆事业创新发展规划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工作的批示指示精神和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切实做好洛阳市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国际人文交往中心提供支撑,为促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赋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
2、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河南省文物局关于印发河南省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及洛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编制本规划。一、发展基础(一)“十三五”文物保护利用取得新成效至“十三五”末,洛阳市文物博物馆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所设定发展指标和主要工作都圆满完成。“十三五”期间,在大遗址保护、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博物馆建设、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文物安全防范、考古研究、文物保护利用改革、革命文物利用方面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3、,文物博物馆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和长足发展,为加快推进我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人文交往中心谱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一是大遗址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成效显著。坚持保护为主、规划先行的原则,把考古遗址保护同旧城改造、文化产业、旅游发展等有机结合,持续探索大遗址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新模式。邙山陵墓群总体保护规划纲要编制完成,隋唐洛阳城遗址总体保护规划二里头遗址总体保护规划修编启动。谋划实施了一批保护展示项目,隋唐洛阳城明堂天堂、九洲池和应天门遗址等重要保护展示工程相继建成开放,已经成为我市新的城市名片和文化地标。隋唐洛阳城“两坊一街”和南城墙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初具规模;占
4、地面积约1200亩的二里头考古遗址公园建成开放;汉魏洛阳城重要遗址保护和空间格局展示效果彰显,占地2000亩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基本建成;偃师商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取得新进展。先后投资60亿元,对隋唐洛阳城宫城区占压遗址的20余家企事业单位和部分居民区实施整体搬迁,遗址周边环境得到极大改善,2019年央视戏曲晚会、2020年央视中秋晚会在此惊艳亮相,举世瞩目;搬迁占压二里头遗址核心区的560户村民和13家养殖场;偃师商城和汉魏洛阳城遗址周边环境也得到显著改善。积极推进世界文化遗产创新提升工程,完成龙门石窟总体保护规划修编,实施了潜溪寺、擂鼓台区域渗漏水治理、万佛洞区域综合治理和东山万佛沟修缮等项目
5、,开展了西北出入口的环境治理和南部生态湿地工程建设,龙门石窟周边环境大为改观,龙门石窟遗产监测年度报告连续获得“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优秀监测年度报告”O认真落实“大运河文化带”战略,全面推进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回洛仓和含嘉仓160号仓窖保护展示项目经过提升,实现全面开放。豫西石窟寺调查和隋唐大运河遗产调查取得新进展。2020年11月,全国石窟寺保护与考古工作座谈会在洛阳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并作重要讲话,对我市近年来文物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二是“东方博物馆之都”成为新的城市名片。2018年12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建设博物馆之都工作的实施意见,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
6、,将其写入加快推进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实施意见,博物馆事业发展迈出新步伐。全市博物馆、纪念馆总数达102家,三级以上博物馆12家,博物馆总数和三级以上博物馆数量均居全省第一,主体多元、特色鲜明、门类多样的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国家“十三五”重大文化工程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于2019年10月建成开放,年接待观众突破百万。“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契约文书博物馆、应天门遗址博物馆、仓窖博物馆、班超纪念馆、体育博物馆等一批特色博物馆相继建成开放。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牡丹博物馆、丝绸之路博物馆和孟津、伊川、汝阳等县域博物馆抓紧建设。洛阳博物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数字馆建设稳步推进,博物馆数字化、智能
7、化水平大幅提升。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获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依托馆藏文物资源优势,五年来,共举办、引进文物展览120余个。大力推进文物“走出去”战略,赴波兰、沙特、乌兹别克斯坦、韩国等地举办“洛阳唐三彩艺术展”、“梦回布哈拉一一唐定远将军安菩夫妇墓出土文物特展”等多个文物外展。着力打造精品展览,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基本陈列“华夏第一王都”、洛阳博物馆“丝绸之路音乐文物展”获得年度全国十大精品陈列,多个文物展览获得省级奖项。为提供优质服务,讲好“洛阳故事”,通过参与河南省讲解大赛、举办洛阳讲解导游大赛,为优秀讲解员提供绿色通道直接解决事业编制,建设了一支高质量的讲解员队伍。整合推出十条“
8、东方博物馆之都”旅游精品线路,建设文博研学基地,打造特色文创产品,扩大文物流通渠道,全方位叫响“东方博物馆之都”品牌。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非国有博物馆建设异军突起,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加强博物馆行业管理,组建了洛阳市博物馆协会。突出博物馆、纪念馆公益属性,不断扩大免费开放范围,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自2018年以来连续举办三届世界古都论坛,已成为展示古都新形象,传播和提升河洛文化影响力的重要载体和国际品牌。五年来,我市博物馆、纪念馆累计接待观众五千万人次,为建设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作出了突出贡献。三是文物保护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大幅增加,
9、“十三五”期间,我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增至5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近500处,国家重点保护的传统村落增至25个、省级传统村落77个。一批工业遗产、农业遗产、文化景观和老字号等新型文化遗产纳入保护视野。“四有”工作日趋完善,完成110余处数字化标志碑和200余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说明牌树立工作。修订了洛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名村保护进一步增强。圆满完成全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根据普查结果,国有单位登录可移动文物419918件(套),占全省总量的23.68%。编制了全市域文物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洛阳市不可移动文物抢救性修缮工作实施方案
10、和多项文物保护单位单体规划,稳步推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全覆盖。实施了白马寺清凉台、五花寺塔、安国寺、关林、“中共洛阳组”旧址等30处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工程。孟津卫坡、洛宁程家大院等传统村落保护修缮扎实有效。涧西工业遗产和老城历史文化街区整体保护和修缮工作也取得积极进展。开展了全市革命文物资源调查工作,石窟寺、土遗址、古墓壁画的环境监测和技术保护取得新进展。龙门石窟、丝绸之路和大运河等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监测工作成果丰硕,二里头遗址、万里茶道和关圣文化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稳步推进。四是考古和科研工作成果丰硕。文物考古和科研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成就,重要考古发现层出不穷,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11、学术交流精彩纷呈,专业人才队伍不断扩大。积极参与“考古中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等项目,进一步增强了历史信度,夯实了二里头遗址作为“华夏之源、最早中国”的重要历史地位。实施了栾川旧石器、苏羊遗址、徐阳墓地、万安山曹魏大墓、邙山陵墓群、龙门唐代香山寺遗址等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取得多项重大考古成果。主动配合大遗址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实施了二里头、偃师商城、汉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回洛仓、新安汉函谷关等遗址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为大遗址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了科学的考古依据和技术支持。积极配合城乡基本建设项目开展考古工作,累计受理项目369项,勘探面积Il
12、OO万平方米,发掘面积近7万平方米,为我市城市轨道交通、新伊大街、二广高速改扩建等事关社会民生的省、市重点项目提供了优质、高效服务。新发现各类遗迹现象15000多处,包括衡山路北魏大墓、孟津新庄烧窑遗址、老城金元时期城墙等多处重要遗址。参与中蒙联合考古队在蒙古国后杭爱省高勒毛都2号墓地的考古发掘工作,该项目入选美国考古杂志评选的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发现;“洛阳东汉帝陵考古调查与发掘”获评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西朱村曹魏大墓、栾川龙泉洞旧石器遗址等多个考古发掘项目荣获全省年度考古新发现。出版考古发掘报告、科研著作68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承办第二届中国一一中东欧国家文化遗产
13、论坛,举办夏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隋唐洛阳城和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座谈会、龙门石窟申遗成功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隋唐大运河学术研讨会和“博物馆之都”学术研讨会等高规格学术会议。与郑州大学合作组建了郑州大学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大学博物馆之都研究院和郑州大学龙门石窟文化遗产研究院。在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文物保护考古学院,着力打造田野考古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发挥专业技术队伍优势,与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蒙古等国合作开展文物勘探和考古发掘,拓展了新的考古工作领域。五是文物保护能力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严守文物安全工作底线,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多次研究部署文物保护和文物安全工作,全市文物安全工
14、作大局稳定,无重大文物安全责任事故发生。修订完善了洛阳市不可移动文物管理办法洛阳市文物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等地方法规;建立全市文物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全市文物保护单位网格化信息平台,完善文物安全督查、预警和应急机制;提升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安防、技防水平;坚决打击文物犯罪,严格文物行政执法。各级文物保护经费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十三五”累计争取国家、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近20亿元,市本级累计投入近百亿元,用于文物保护利用和历史文化遗产周边环境治理。2016年起,设立每年2000万元的市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保障了一大批文物保护项目的顺利实施。文物保护管理机构更加完善。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市文物局作为单
15、列的市政府组成部门予以保留,并增设文物资源利用管理科,增加行政编制3名;偃师市文物管理部门得以巩固和加强。组建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正县级),增加50名全供事业编制;进一步理顺龙门石窟研究院管理体制,强化职能,升格为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新增15名全供事业编制;进一步加强文物执法力量,增设市公安局文物犯罪刑侦大队,编制10名,文物执法大队增加3名编制。组建仓窖博物馆、市隋唐城遗址管理处、市汉魏故城遗址管理处等多个文物保护管理专门机构。文物工作始终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通过扎实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活动,全面落实从严治党各项制度和要求,在全市文博系统形成了团结向上、风清
16、气正、务实重干的优良作风,党风廉政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二)文旅融合发展和社会大众有新需求新的发展阶段,市委市政府对加快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人文交往中心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优秀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迫切需要我们发挥文物资源优势,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为推动河洛文化繁荣兴盛,凝聚强大精神力量。新的时期建设幸福美好家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迫切需要把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结合起来,让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广大民众。新时代迫切需要让文物活起来,使文物通过科技创新手段发挥更大作用。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建设全国沉浸式文旅目的地,都为文物博物馆事业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三)
17、国家和河南省重大战略是新引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文物保护、研究、管理、利用等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性安排部署,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批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发展利好政策。党的二十大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明确要求“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为新时代文物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文化遗产保护和古都城市发展明确了路径。“一带一路”战略,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以及大运河、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战略的实施,为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迫切需要以河洛文化、黄河文
18、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中坚支撑作用,守正创新,凝聚民心。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习近平视察河南时的重要指示和关于河南文物工作的批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贯彻落实“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和中央、省、市工作部署,深入挖掘和系统阐发文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
19、发展中保护,为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和建设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做出应有贡献。(二)基本原则1 .坚持政治引领。全面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站在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文化支撑的政治高度,肩负起新时代党的文化使命,加大文物保护利用力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更好发挥文物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作用。2 .坚持保护第一。始终把文物保护放在首要位置,引导全社会增强对文物的敬畏之心,推动各级政府树牢保护文化遗产责任重大的观念,强化各级文物部门使命担当,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提高保护
20、管理水平,坚持依法保护、系统性保护,加快实现“两个转变”,坚守安全底线,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文化遗产保护大格局。3 .坚持改革创新。处理好保护、发展、改革的关系,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加强文物价值研究阐释和传播利用,让文物活起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健全博物馆、纪念馆和文物开放单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社会服务能力。4 .坚持融入大局。主动融入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战略,统筹保护与利用,统筹研究与阐释,统筹安全与发展,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全市文物事业积极融入产业发展、城市提质、乡村振兴等全市重点工作,使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更好
21、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三)总体目标到2025年,全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再上新台阶。强化洛阳片区大遗址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健全大遗址预防性保护机制,全面建立监测预警体系,制度政策和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实现重点大遗址基础信息一张图,建成3-5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旅品牌。打造“五大都城遗址博物馆群”,彰显古都城市特色,“东方博物馆之都”体系布局进一步优化,类型丰富、形式多样的博物馆体系更加完善,全市博物馆、纪念馆总数达到110家,建成15家精品博物馆,博物馆万人拥有量位居全国前列。博物馆精品旅游线路和文博研学品牌更加成熟,特色文创品牌产业链更加完整。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洛阳市 人民政府 关于 印发 十四 文物 博物馆 事业 创新 发展规划 通知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24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