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生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023年备案建设方案.docx
《陕西生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023年备案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生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023年备案建设方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陕西生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023年备案建设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生猪稳产保供为首要任务,按照补短板、延链条、提质量、增效益发展方向,以生猪全产业链建设为重点,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核心,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生猪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和突出短板,集中资源要素,加快构建完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现代养殖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加工流通体系、综合服务体系,推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生猪产品供给水平、绿色循环发展水平、质量安全和动物疫病风险防控水
2、平,提升生猪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把产业集群打造成千万头千亿级黄河流域农区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二、建设思路紧紧围绕生猪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主题,聚焦产业链上游生猪养殖规模优势不够突出、优势产能释放不足,中游“链主龙头企业少、精深加工水平低,下游市场品牌培育不足等短板弱项,按照“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促增收”总体目标,坚持“两高、一优”(高质量、高速度、优结构)一条主线,抓住“规模标准化建设、产品供给能力提升、全产业链现代化发展”三项重点,聚焦“增量增产增效、优质饲料供给、加工能力提升、龙头企业壮大、强化品牌创建、质量安全与疫病防控保障”六个环节,在产业链上中下游共同发力,推进“农牧结合、
3、种养循环”绿色发展模式,组织实施“良种繁育、高效养殖、绿色发展、屠宰加工、市场流通、品牌营销、主体培育、配套服务”八大工程,全面建成“现代生猪养殖体系、屠宰加工流通体系、全产业链发展体系、高质量经营体系、支撑保障体系”五大体系,增强陕西生猪综合生产能力、供给保障能力,打造成为黄河流域“千万头千亿级”生猪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国重点猪肉生产供应基地,示范带动西部农区生猪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三、建设范围集群范围覆盖咸阳市、渭南市、汉中市、安康市4个市的8个县市区,即咸阳市的旬邑县、永寿县,渭南市的澄城县、蒲城县,汉中市的勉县、西乡县,安康市的汉滨区、旬阳市。产业集群内各县区功能及任务分工表所在
4、市县区名称在集群中承担的功能及分工在全省生猪产业链补短板的作用咸阳市永寿县按照“稳定总量、提质增效、生态养殖”的总体思路,发挥温氏、正大、永香、正能等产业化龙头企业引领作用,以推进生猪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管理为抓手,以生态绿色养殖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为着力点,大力提升生猪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机械化水平,建设生猪绿色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县,促进畜牧产业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群众持续增收。补齐生猪产业链养殖标准化规模化水平不高、绿色生态发展不足的短板所在市县区名称在集群中承担的功能及分工在全省生猪产业链补短板的作用咸阳市旬邑县充分发挥土地广阔、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盛产粮食等得天独厚的资源
5、禀赋优势,以温氏、新希望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大力推广“公司+家庭农场”模式,建设提升一批年出栏6万、2万、8万、2万头生猪养殖小区及中型生猪养殖场,加快提高养殖集约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创建国家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抓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黄河流域面源污染治理实施,做好非洲猪瘟等疫病常态化防控,建设生猪绿色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县,促进生猪产业优质产能释放。补齐生猪产业链养殖标准化规模化水平不高、绿色生态发展不足的短板渭南市澄城县立足作为全国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全国首批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全国瘦肉型生猪基地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省级生猪养殖重点基地县的良好产业基础条件,以正
6、大、石羊等龙头企业为引领,围绕持续巩固提升百万头生猪大县目标,通过发展养殖量带动一二三产业发展壮大,发展形成从饲粮种植、饲料加工、仔猪繁育、育肥饲养、屠宰加工、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为一体的绿色全产业链条,打造生猪全产业链示范县,做大做靓澄城县生态猪品牌。补齐生猪产业链良种不足、养殖标准化规模化水平不商、屠宰加工能力不够的短板。蒲城县按照“扩大总量、调优结构、延伸链条、保障安全”思路,强化优良种猪引进,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大力实施蒲城牧原100万头生猪养殖产业化体系建设项目、新六科技40万头生猪全产业体系建设项目、石羊农科30万头生猪“云养殖”项目,推行“公司+村集体+农户”“公司+合
7、作社+农户”模式,建立健全粪污综合处理资源化利用、绿色循环发展、动物疫病防控等配套体系,构建现代化生猪养殖体系,加快建设百万头优质生猪生产供应基地,不断完善集饲料生产、原种猪饲养、仔猪繁育、生猪育肥、屠宰加工、冷链物流、品牌塑造和市场营销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建设,打造生猪全产业链示范县,强力推动全县生猪产业提质增效。补齐生猪产业链良种不足、养殖标准化规模化水平不高、屠宰加工能力不够的短板。汉中市勉县充分挖掘黑河猪作为地方特色品种、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资源优势,建立健全生猪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建设国家级种质资源优势区、国家级生猪优质种源基地、国家级生猪保种场,为我国的生猪改良及产能恢复提供有
8、力的种源保障。大力扶持生猪产业龙头企业发展,鼓励其做大做强,着力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健全种养结合、健康养殖、生态高效、资源循环、协调发展的现代生猪产业体系,促进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打造生猪绿色生态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县,引领周边县区加快产业绿色发展步伐。补齐产业链良种供应不足、优质饲料供应不够的短板所在市县区名称在集群中承担的功能及分工在全省生猪产业链补短板的作用汉中市西乡县围绕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方向,大力推广应用生态养殖方式,依托石羊农科、新汉扬翔、大牧人等产业化龙头企业,配套新改建15万头育肥场建设,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
9、,带动100个以上适度规模养殖户和新型经营主体升级改造,打造生猪绿色生态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县,增强生猪生态养殖高质量产能。推动西乡县乡村振兴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石羊集团加强合作,实施数字化生猪“云养殖”体系建设项目,建设全封闭、全漏粪、自动通风、自动温控的养殖场,从繁育、养殖、加工、销售、饲料、粪污循环利用等环节全部采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方式,建立从“养殖育肥到屠宰加工再到餐饮消费”的全过程智能化、数字化科学管理体系,形成生猪闭合式全产业链体系,创建国家数字生猪产业创新示范县,使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数字”活力。补齐生猪产业链养殖标准化
10、规模化水平不高、绿色生态发展不足、创新发展能力不强的短板。安康市汉滨区一是立足作为省级生猪养殖重点基地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陕西省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生猪产业链)的良好产业基础条件,依托6家市级以上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一大批规模养殖企业,大力发展形成从饲粮种植、饲料加工、仔猪繁育、育肥饲养、屠宰加工、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为一体的绿色全产业箱条,打造生猪全产业链示范县,全方位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依托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康阳晨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的阳晨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联合相关核心育种场、安康猪保种场和大型种猪场,构建链条完整、安全高效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国家级
11、生猪保种场、国家级种质资源优势区、具有国际水平的国家级生猪优质种源基地,着力解决生猪良种自给率低的“卡脖子”难题。三是按照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就近消纳、综合利用的思路,坚持以地定量,狠大力推行“山上建畜场、山下建园区”“猪沼果、猪沼茶、猪沼菜、猪沼粮油”等生态循环种养模式,推动畜牧产业绿色循环发展,围绕“安康林下猪”生态富硒公共品牌和“安康猪”农产品地理标志,建成全国富硒猪肉产品品牌名区,把安康生态富硒资源转化为知名生猪产品品牌优势。补齐生猪产业链良种不足、养殖标准化规模化水平不高、屠宰加工能力不够、品牌知名度不高的短板。旬阳市充分发挥境内重峦叠嶂、沟壑密布、自然屏障优良条件,按照“育龙头、强
12、链主、补链条、搭平台、保要素、建集群”的思路,建立健全以骨干企业为支撑的养殖体系、以“猪沼园”为特征的循环种养体系、以“富硒猪肉”为代表的品牌体系、以重点企业为支撑的良种繁育体系,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产业链条长、绿色底色足、安全可控制、联农带农紧的肉业全产业链企业,形成育种、扩繁、饲料、屠宰、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建设生猪全产业链示范县,确保生猪生产规模稳步扩张、肉类供应市场稳定,成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补齐生猪产业链养殖标准化规模化水平不高、屠宰加工能力不够的短板。所在市县区名称在集群中承担的功能及分工在全省生猪产业链补短板的作用支撑产业。四、发展目标集
13、群建设期为2023-2025年。到2025年,集群内生猪存栏达到290.60万头,能繁母猪存栏稳定在25.52万头左右,生猪出栏达到427.77万头,猪肉产量达到47.17万吨,屠宰总量326.20万头。集群全产业链总产值达449.11亿元,其中一产产值126.19亿元,二产产值274.24亿元,三产产值48.68亿元。集群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889.37元,其中养猪农民总人数144624人,养殖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523.91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以上。陕西生猪产业集群与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强镇组合发展,形成陕西生猪产业集群成链、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多级板块、区域、地带连通一
14、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带动全省生猪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100O亿元以上。五、建设内容(一)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工程。把良种繁育放到产业链建设的重要位置,加快完善核心育种群一良种扩繁群一商品生产群“金字塔”型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采取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相结合措施,加大纯繁选育力度,全面提高种质质量,大力建设良种扩繁场、商品场等,提高良种扩繁生产供应能力,满足生产群发展对良种的需求。(二)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工程。依据集群内各县市区养殖基础、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容量等条件,建立健全生猪标准化生产体系,落实场址布局、圈舍建设、生产设施配备、良种选择、投入品使用、卫生防疫、粪污处理等方面规范要求,大力推进标准化规
15、模化养殖,开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创建行动,实现生猪品种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和监管常态化,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三)生态循环绿色发展工程。支持养猪密度较大的县区,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原则,推进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建设区域性养殖废弃物处理中心,成立专业化粪肥收运施用服务机构,推行养殖场户付费处理,种植户付费用肥,密切种养双方的利益联结机制。因地制宜推广经济实用的施肥机械,提高粪肥还田效率。(四)精深加工延链增值工程。按照“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冷鲜加工”的模式,推进生猪屠宰加工标准化生产,健全养殖、运输、屠宰、分割、加
16、工到销售全程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和追溯体系,推动屠宰与加工产业标准化、工业化、集约化、规模化、链条化发展。发展壮大饲料加工产业,支持饲料生产企业开发生产特色专用饲料,加快配合饲料普及推广。大力开发推广生猪营养调控饲料产品。推进道地中药材等特色饲料加工业发展。依托大型养殖场配套建设有机肥料生产厂,促进生猪产业绿色循环发展。(五)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工程。以提质、降本、增效为导向,推进猪肉产品冷链流通标准化示范建设,重点围绕肉类生鲜运输、原材料进出,培育一批设施先进、标准严格、操作规范、运营稳定的冷链流通标准化示范企业,支持屠宰及精深加工企业,建设仓储物流、配送营销、冷库、冷藏运输车等冷链、鲜链基础设施设
17、备。建立健全猪产品交易市场体系,提高信息化利用水平,打通产品进出省通道,形成与产业规模相配套相适应的市场流通体系。(六)品牌营销溢价增值工程。支持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村集体合作经济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商标注册和质量安全认证。推行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建设一批标准化品牌基地。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开展生猪品牌建设专题报道与推介,提升集群县生猪产品整体品牌形象,建立健全产业集群生猪产业品牌体系。(七)经营主体融合发展工程。把全产业链龙头企业培育作为产业集群建设重要支撑,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加工增值水平高、辐射带动作用好”的链主龙头企业,加强上下游合作,实现养殖、加工、冷链运输、仓
18、储销售等各环节相链接。引导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因地制宜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合作共赢。依托牧原、阳晨、新希望、温氏、正大等全产业链龙头企业,示范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区域联农带农典型模式,促进生猪产业增效、农民增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八)产业发展服务保障工程。扣紧“种猪质量检测、饲料质量管控、猪肉质量认定”任务,健全猪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实现从饲料到猪产品加工开发及市场销售等各环节质量监管全覆盖。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学院等科研院所,开展集遗传育种、疫病防控、饲料加工、环境控制、屠宰加工、数据中心和产业经济研究
19、功能等课题研究。依托省市县生猪产业链技术推广服务团队,强化养殖实用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高技能人才。强化生猪疫病防控能力建设,推进县区兽医实验室改造提升,实施强制免疫和疫病净化计划,提升动物防疫技术队伍能力,降低疫病危害。依托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建设覆盖全产业链的生猪产业信息云平台和大数据中心,推动生猪产业数字化发展。具体建设内容详见2023年陕西生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资金使用方案列表。六、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坚持省域统筹、融合发展、协同推进,省上健全完善以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省政府秘书长、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省财政厅分管厅长任副组长
20、的产业集群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项目总体事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项目专班,加强工作调度,督促市县按照进程有序推进。项目区市县参照省上机制成立相应协调机制,落实部门责任,协同推进产业集群建设。(二)强化资金管理。按照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关于修订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22)25号)要求,加强资金监管,规范使用行为,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得将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简单直接投入经营主体;不能撒胡椒面,不搞平均分配,避免面面俱到;不得用于建设楼堂馆所、市政道路,不得列支管理费,不得大量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发展休闲农业;不得与农机购置补贴等其它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
21、有交叉重复;不得用于培训、展销(营销)会等一次性不易评价的支出。(三)强化监督检查。实行“一季一调度、半年一督查、一年一考核”定期督查制度,加强工作督导和业务指导,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障项目有序推进。强化绩效考评,考评结果作为下年度项目安排的重要依据。对于考核优秀的县区,加大资金扶持;对于项目进展慢、实施结果差的县区,缩减扶持规模;对未按建设方案实施或有虚报、冒领、截留、挤占、挪用项目资金的县区,退出下年项目扶持范围,追缴财政资金,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四)强化项目管理。严格工程质量标准,执行国家环保、土地等政策,推动项目开工建设。项目实施严格执行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工程监理
22、、合同管理及竣工验收制度等。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印发的建设方案执行,不得擅自变更项目建设主体、内容、地点、规模、标准等。县级建立项目专账、专档,及时整理归档项目申报、公示、建设、验收、资金拨付、绩效考评和总结评价等全过程资料,确保档案完整、规范、可查。建档立册资料更注重实际工作过程自然产生的工作内容,不鼓励过分留痕,增加工作负担。(五)广泛宣传引导。各地要采取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方式,形成电视上有图像、广播上有声音、报纸上有专栏、网络上有阵地的立体宣传之势,开展经常性宣传报道,全面展现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重大意义、实施成效和示范典型,营造全社会共同推进,集群区内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2023年陕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 生猪 优势 特色产业 集群 2023 备案 建设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25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