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模具组件及工程结构设计.doc
《9.模具组件及工程结构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模具组件及工程结构设计.doc(3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word九 模具组件与工程结构设计9.1 镶件设计9.1.1 刃口镶件设计9.1.2 公夹,打料镶件设计9.2 折形结构设计9.2.1 向下折45设计 (无内R)9.2.2 向下折90设计(无内R)9.2.3 向上折45设计 (无内R)9.2.4 向上折90设计 (无内R)9.2.5 Z折设计9.2.6 V折设计9.2.7 楔滑块结构设计9.3 拉包设计9.4 压桥设计9.5 压字印设计9.6 凸米凸台设计9.6.1 凸米设计9.6.2 凸台设计9.6.3 碰焊定位凸米,凸台设计9.7 压筋设计9.8 避位加工与设计9.9 扣位,挂位设计9.10 骨位(压线)设计9.11 冲头设计9.12 冲
2、翻边孔设计9.13 倒角孔设计9.14 切舌设计9.15 拍披锋设计9.16 卸料弹簧设计9.17 模具配件定料与确定加工基准方法8 限高柱设计9.19 复合模中公模共享的线口镶件设计9.1 镶件设计9.1.1 刃口镶件设计为便于模具的维护与维修,降低模具的本钱,充分利用模板材料特性,降低模具本钱,积极预防模板在远低于使用寿命时因局部的损坏而报废,造成生产本钱的提高,我们的模具刃口常采用硬质镶件的形式.为保证镶件的强度,在镶件设计时须遵循以下原如此:1)镶件的壁厚B在5mm左右,一般为5mm,最小不少于3mm;2)为防止镶件的装反,需要对镶件进展防反(防呆)设计,一般将镶件的外形设计成不对称结
3、构(常采用倒角的方式);3)为提高镶件的强度,镶件的外形需倒R2的圆角,并尽量防止相邻两面垂直,如果因为位置的关系,两镶件需贴在一起时,镶件倒角处不用倒圆角,直接用尖角;4)在设计时注意保证刃口镶件的壁厚,刃口镶件内部刃口边与刃口边间的距离C2mm;5)为方便镶件的拆卸,镶件一般用5/32的螺丝固定,在螺丝布设时应注意螺丝孔与刃口边间的距离,螺丝孔与刃口边的距离D4mm,最小不能少于3mm,螺丝孔与刃口镶件边沿的距离A4mm,最少要有3mm;6)当镶件较大时镶件应锁23个螺丝;7)为防止产品上产生螺丝印,镶件上的螺丝孔尽量设置在片料的废料处,当位置较小时可以加大镶件或扣挂于片料的两侧.8)注意
4、模具的冲裁间隙一般做在刃口镶件上,模具冲头尺寸等于展开尺寸,刃口做大,镶件的材质为A88铬钢;9)下模刃口镶件与下模板的装配间隙为:0.01mm,镶件应设计得规如此便于加工;10) 当镶件上不便于加工螺丝孔时,镶件可以设计成扣挂结构;刃口镶件扣挂设计时,扣挂壁厚1mm,挂高3mm,扣挂间隙0.1mm,刃口镶件挂位厚1mm.9.1.2 公夹,打料镶件设计我们现在讨论的公夹打料镶件,不包括折形镶件,主要是快换冲头设计中所用到的公夹打料镶件.这类镶件的强度要求比刃口镶件要求低.在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设计原如此:1)镶件应注意防反防呆,特别是公夹镶件.在镶件防反防呆设计主要将镶件的外形做成不对称设计,一
5、般采用倒角方式,在设计时镶件的外形可以不倒圆角;2)螺丝孔与镶件的边沿的距离应保持3mm以上(最少应有2.5mm),螺丝孔与镶件中冲公的过孔应保证有3mm以上的间隙(最少应有2.5mm的间隙),镶件冲公过孔,与镶件边沿的间隙应3mm;3)公夹打料镶件一般通过反锁螺丝固定,打料镶件固定在中间板上,公夹镶件固定在公夹垫板上;4)打料镶件的螺丝孔尽量避开产品,防止产品上产生螺丝印,当位置不足时可以采用,扣接的方式;5)打料镶件采用扣挂固定时,扣挂壁厚1mm,挂高3mm,扣挂间隙0.1mm,打料镶件挂位厚1mm;6)镶件与模板的装配间隙为0.01mm,打料镶件与冲公的装配间隙的0.02mm,公夹镶件与
6、冲公的装配间隙为0.03mm;注意:在镶件设计时为便于模具的调试与日后生产中模具的维护,利于镶件的取出,要求所有公夹镶件全部设计为牙孔在公夹垫板上,下模垫板1镶件牙孔在下模垫板2或下模座上.所有公夹,下模垫板镶件有杯头孔的在杯头孔过孔内攻牙,无杯头孔的在镶件上攻牙.9.2 折形结构设计一般情况下90的折弯(包括向上向下折)我们常采取两次成形的方式,即第一步先预折45(向上或向下),第二步折90(向上或向下).这样设计有利于模具调试,和生产时折形角度的稳定.9.2.1 向下折45设计(无内R)注意:向下折其它锐角(无内R), 设计标准与向下折45一样.设计要求:1)向下折45时,折公一般用5/3
7、2杯头孔反锁固定在公夹垫板上,杯头孔离折公边沿应5mm,常取5mm(即杯头孔离折弯线2mm以上,最少要有1.5mm);2)折公的宽度比折形区域宽12mm(单边宽0.51mm),下模比折公宽12mm(单边宽0.51mm);3)折深(H)应根据材料的厚度确定,一般为35mm(一般不超过5mm),材料较厚时折深H可以适当加大;4)折形公与下模上的杯头孔,应设置在折形位的侧边或后部,以使折形时模具能将材料压死,以利于材料的成形,同时防止在产品上留下螺丝印;5)当产品折形高度较大,或因产品避位的需要,折公上满足不了折形避位的需要,同时为降低本钱,一般将下模配件设计成挂扣锁杯头的方式,挂扣宽3mm以上,一
8、般为5mm,挂扣厚度一般为2mm(如上图所示);6)为便于模具的调试,折形组件不用销钉定位;7)折形尺寸较小时,折形下模斜面的长度比产品长12mm;8)设计折形组件时应注意工件的防呆防反,特别是折公的形状比拟规如此很容易做成对称结构,在设计时常使用倒角的方式进展防呆防反;9)设计时应使模具闭合后折公平位处离模板0.5mm;10)为防止折公刮花产品,在折公的下部需要倒R1以上的圆角.11)在做折45设计时,公与模完全与产品贴合,公上斜面与垂面的交线为产品片外交线(虚交线,实际上片外为圆弧过渡,圆弧R最小为t);12)折公同公夹板的装配间隙为0.01mm(双边),中间板过孔大1mm(单边0.5mm
9、),折公与打料板的装配间隙为0.02mm,折弯母模镶件与下模板的装配间隙为0.01mm(双边间隙);13)设计过程中应进展模拟成形以确定准确的避位尺寸;14)当垫板选用王牌时,为防止折公座底,可以在垫板中镶一块较大的油钢,或将折公做宽做大.9.2.2 向下折90设计(无内R)设计要求:1)向下折90时,折公一般用5/32杯头孔反锁固定在公夹垫板上,杯头孔离冲公边沿应5mm,常取5mm;2)折公的宽度比折形区域宽12mm(单边宽0.51mm),下模避位比折公宽12mm(单边宽0.51.0mm),下模座比下模板避位宽2mm;3)折深(H)应根据材料的厚度,为35mm,一般不超过5mm;4)折形公与
10、下模上的杯头孔,应设置在折形位的侧边或后部,以使折形时模具能将材料压死,以利于材料的成形,同时防止在产品上留下螺丝印;5)折90时,下模必须设置顶件,一般为方形(也可以选用顶针),方顶件宽C一般为2.5mm或3mm,方顶件离折形边距离B一般为1.5mm或2mm,顶件离下模侧边的距离A2mm,顶件顶出产品高度为23mm;折形位也可以设置顶针(常为3mm),孔边到镶件折形边距离常取1.5mm,顶针顶出产品高度一般为23mm;6)为便于模具的调试,折形组件不能用销钉固定;7)设计折形组件时应注意工件的防呆防反,特别是折公的形状比拟规如此很容易做成对称结构,在设计时常使用倒角的方式进展防呆防反;8)设
11、计时应使模具闭合后折公平位处离模板0.5mm;9)为防止折公刮花产品,在折公的下部需要倒R1以上的圆角;10)在做折90设计时,公与模完全与产品贴合;11)为便于模具的调试,折形公在靠近折形边一侧设置高出折形位0.2mm台阶,以便于试模移片位;12)为防止折形后折形的回弹,一般在折形下模上设置骨位,骨位宽0.51mm,骨位高0.050.3mm,详见后续骨位设计标准;13) 折公同公夹板的装配间隙为0.01mm(双边),中间板过孔大1mm(单边0.5mm),折公与打料板的装配间隙为0.02mm, 折弯母模镶件与下模板的装配间隙为0.01mm(双边间隙);14)设计过程中应进展模拟成形以确定准确的
12、避位尺寸;15)当垫板选用王牌时,为防止折公座底,可以在垫板中镶一块较大的油钢,或将折公做宽做大.9.2.3 向上折45设计(无内R)注意:1)向上折其它锐角(无内R),设计标准与向下折45一样.2)所有折宽在10mm以下的脚仔,顶件弹弓最小为10的TB弹弓,弹弓尽量锁下模盖板.设计要求:1)向上折45时,折形凹模一般用5/32螺丝反锁固定在中间板上,杯头孔离折形凹模边沿应5mm,常取5mm(即杯头孔离折弯线2mm以上,最少要有1.5mm),折公用5/32的螺丝锁在下模垫板上,露出下模面高H为35mm,一般不超过5mm;2)折公的宽度比折形区域宽12mm(单边宽0.51mm),折形凹模比折公宽
13、12mm(单边宽0.51mm);3)折深(H)应根据材料的厚度,一般为35mm(一般不超过5mm),材料较厚时折深H可以加大;4)折形公与下模上的杯头孔,应设置在折形位的侧边或后部,以使折形时模具能将材料压死,以利于材料的成形,同时防止在产品上留下螺丝印;5)当产品折形边长度较大,或因产品避位的需要,折形下模上满足不了折形避位的需要,同时为降低本钱,一般将下模配件设计成,挂扣锁杯头的方式,挂扣宽3mm以上,一般为5mm,挂扣厚度一般为2mm(如如下图所示);6)为便于模具的调试,折形组件一般不用销钉定位;7)折形尺寸较小时,折形下模斜面的长度比产品长12mm;8)设计折形组件时应注意工件的防呆
14、防反,特别是折公的形状比拟规如此很容易做成对称结构,在设计时常使用倒角的方式进展防呆防反;9)设计时应使模具闭合后折公平位与模面平齐;10)为防止折公刮花产品,在折公的下部需要倒R1以上的圆角.11)在做折45设计时,公与模完全与产品贴合,公上斜面与垂面的交线为产品片外交线(虚交线,实际上片外为圆弧过渡,圆弧R最小为t);12)向上折形时务必在下模设置折形顶件,顶件在自由状态下,露出下模面高为折公折形高度(H)+1mm,顶件弹簧最小为10TB或TD弹簧;13)折公与下模板的装配间隙为0.01mm(双边间隙),折形凹模与打料板的装配间隙为0.01mm(双边间隙).折形顶件与下模板的装配间隙为0.
15、04mm(双边间隙),顶件与下模垫板的装配间隙为0.2mm(双边间隙);14)设计过程中应进展模拟成形以确定准确的避位尺寸;15)当垫板选用王牌钢时,为防止折公座底,可以在垫板中镶一块较大的油钢,或将折公做宽做大.9.2.4 向上折90设计(无内R)设计要求:1)向上折90时,折形凹模一般用5/32螺丝反锁固定在中间板上,杯头孔离折形凹模边沿应5mm,常取5mm(即景杯头孔离折弯线2mm以上,最少要有1.5mm),折公用5/32的螺丝锁在下模垫板上,露出下模面高H为35mm,一般不超过5mm;2)折公的宽度比折形区域宽12mm(单边宽0.51mm),折形打料避位比折形凹模大12mm(单边宽0.
16、51mm),折形凹模比折形避位宽2mm(挂位);3)折深(H)应根据材料的厚度,一般为35mm(一般不超过5mm),材料较厚时折深H可以适当加大;4)折形公与下模上的杯头孔,应设置在折形位的侧边或后部,以使折形时模具能将材料压死,以利于材料的成形,同时防止在产品上留下螺丝印;5)折形下模板在打料板的装配为挂位加杯头的固定方式,折形下模需要挂2mm以上;6)为便于模具的调试,折形组件不能用销钉固定;7)设计折形组件时应注意工件的防呆防反,特别是折公的形状比拟规如此很容易做成对称结构,在设计时常使用倒角的方式进展防呆防反;8)设计时应使模具闭合后折公平位与模面平齐;9)为防止折公刮花产品,在折公的
17、下部需要倒R1以上的圆角;10)在做折90设计时,公与模完全与产品贴合;11)向上折形时务必在下模设置折形顶件,顶件在自由状态下,露出下模面高为折公折形高度(H)+1mm,顶件弹簧最小为10TB或TD弹簧;12)折公与下模板的装配间隙为0.01mm(双边间隙),折形凹模与打料板的装配间隙为0.01mm(双边间隙).折形顶件与下模板的装配间隙为0.04mm(双边间隙), 折形顶件与下模垫板的装配间隙为0.2mm(双边间隙);13)设计过程中应进展模拟成形以确定准确的避位尺寸.14)为防止折形后折形的回弹,一般在折形下模上设置骨位,骨位宽0.51mm,骨位高0.050.3mm,详见后续骨位设计标准
18、.15)当垫板选用王牌时,为防止折公座底,可以在垫板中镶一块较大的油钢,或将折公做宽做大.9.2.5 Z折设计当材料厚度1.2mm,折形高度(两个L折间高度)H3.5mm时,通常采用Z折的复合成形方法进展加工.() 当折形高度:2mmH3.5mm时,通常采用两步成形,成形方法见如下图:a. Z折两步成形法模式一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设计时公模与产品应完全贴合,注意材料45成形时公模成形线的位置,公模成形线分别为产品内外外表的交线或虚交线;2)注意成形过程中材料的避位,特别是第二步向上折90时折公对产品的避位;3)杯头孔设置时,尽量布设在废料上,片料的外侧或成形避位处;4)模式一成形方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模具 组件 工程 结构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