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分析第二部分.ppt
《重量分析第二部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量分析第二部分.ppt(2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三章 重量分析,(二)沉淀的纯度的影响因素 共沉淀 后沉淀 1、共沉淀 定义:指一种难溶的化合物沉淀时,某些可溶性杂质同时沉淀下来的现象。共沉淀是引起沉淀不纯的主要原因,也是重量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之一。原因:表面吸附、生成混晶、吸留和包夹。表面吸附:由于沉淀内部与外部的情形不同,表面颗粒电荷未被平衡,表面存在静电引力,具有吸附相反电荷离子能力的现象。,原因:在沉淀晶格中,正负离子按一定晶格顺序排列,内部的离子被相反电核包围,而沉淀表面离子电荷的作用力未达到平衡,因而产生自由静电力场,吸引溶液中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使沉淀微粒带有电荷,形成吸附层。带电荷的微粒又吸引溶液中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构成电中
2、性的分子,因此,沉淀表面吸附了杂质分子。,吸附规律 第一层优先吸附过量的构晶离子;易吸附与构晶离子大小相近,电荷相同的离子。第二层与构晶离子形成的化合物的溶解度越小越易被吸附,SBa(NO3)2SBaCl2;杂质离子的电荷越高越容易被吸附。沉淀颗粒越小,表面积越大,吸附杂质越多。杂质离子浓度越大,被吸附的量也越多。吸附作用是一个放热反应,升高溶液的温度,可减少杂质的吸附。减免方法:洗涤沉淀(吸附是可逆过程)。,生成混晶:由于杂质离子与沉淀的构晶离子半径相近,电荷相同,因而取代了构晶离子的固定位置而形成的晶体。如BaSO4 与PbSO4、AgCl与AgBr。减免方法:由混晶引起的共沉淀纯化很困难
3、,需经一系列重结晶才能逐步除去。为了减免混晶的生成,最好在沉淀前先将杂质分离除去。,吸留:指杂质离子来不及离开沉淀表面,沉淀离子将杂质离子盖住。包夹:指母液被包夹在沉淀中。原因:吸留与包夹是由于沉淀剂加入太快,使沉淀急速生长,沉淀表面吸附的杂质来不及离开就被随后生成的沉淀所覆盖,使杂质离子或母液被吸留或包藏在沉淀内部。减免方法:这类共沉淀不能用洗涤的方法将杂质除去,可以借改变沉淀条件、陈化或重结晶的方法来减免。,2、后沉淀(继沉淀)定义:在沉淀析出后,当沉淀与母液一起放置时,溶液中某些杂质离子慢慢地沉积到原沉淀上,放置时间越长,杂质析出的量越多,这种现象称为继沉淀。例如:Mg2+存在时以(NH
4、4)2C2O4沉淀Ca2+,Mg2+易形成稳定的草酸盐过饱和溶液而不立即析出,当CaC2O4析出后,MgC2O4常能沉淀在CaC2O4上产生后沉淀。若将含有Mg2+的母液与CaC2O4沉淀一起放置一段时间,则MgC2O4沉淀的量将会增多。减免方法:由继沉淀引入杂质的量比共沉淀要多,且随沉淀在溶液中放置时间的延长而增多。因此为防止继沉淀的发生,某些沉淀的陈化时间不宜过长。,(三)提高沉淀纯度的措施 选择合理的分析步骤 先沉淀低含量组分 选择合适的沉淀剂 有机沉淀剂选择性高 降低易被吸附杂质离子的浓度 BaSO4沉淀时,Fe3+易被吸附 选择合理的沉淀条件 如沉淀剂浓度、加入速度等 进行再沉淀 选
5、择适当的洗涤液洗涤沉淀 吸附是可逆的例如:Fe(OH)3吸附Mg2+,用NH4NO3稀溶液洗涤时,被吸附在表面的Mg2+与洗涤液的NH4+发生交换,吸附在沉淀表面的NH4+,可在灼烧沉淀时分解除去。,(四)沉淀的形成与沉淀条件 1、沉淀的类型 特点:结构紧密,具有明显的晶面,沉淀所占体积小、沾污少、易沉降、易过滤和洗涤。,特点:非晶形沉淀是由许多聚集在一起的微小颗粒(直径小于0.02m)组成的,内部排列杂乱无章、结构疏松、体积庞大、吸附杂质多,不能很好的沉降,无明显的晶面,难于过滤和洗涤。,2、沉淀形成过程:当沉淀剂加入到试液中,构晶离子的浓度乘积超过该沉淀的溶度积时,离子通过相互碰撞聚集成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量 分析 第二 部分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32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