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吸附..docx
《、活性炭吸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活性炭吸附..docx(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六章、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吸附是有效的去除水的臭味、自然和合成溶解有机物、微污染物质等 杂质的措施。大局部比较大的有机物分子、芳香族化合物、卤代煌等都能结实的 吸附在活性炭外表上或孔隙中,并对腐殖质、合成有机物和低分子量有机物有明 显的去除效果。实践证明,活性炭可降低总有机炭ToC、总有机卤化物TOX和 总三卤甲烷TTHM等指标。一、活性炭性能1、活性炭的制造活性炭几乎可以用含有碳的任何物质做原材料来制造,这包括木材、锯末、 煤、泥炭、果壳、果核、蔗渣、骨、石油脚、皮革废物、纸厂废物等等。近来有 的国家倾向于用自然煤和焦炭制造粒状活性炭。活性炭的制造分成碳化及活化两 步。(1)碳化也称热解,是在
2、隔绝空气条件下对原材料加热,一般温度在600 以下。有时原材料先经无机盐溶液处理后再碳化。碳化有多种作用,一是使原 材料分解放出水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氢等气体,其次个作用是使原材料分 解成碎片,并重集合成稳定的构造。活化是在有氧化剂的作用下,对碳化后的材料加热,以生产活性炭产 品。当氧化过程的温度在800900时,一般用蒸气或Co2为氧化剂,当氧化 温度在600C以下时,一般用空气做氧化剂。对于活化过程所起的作用,目前 只有大致的理解。在活化过程中,烧掉了碳化时吸附的碳氢化合物,把原有孔隙 边上的碳原子烧掉,起了扩大孔隙的作用,并把孔隙与孔隙之间烧穿。活化使活 性炭变成一种良好的多孔构造,
3、碳化及活化后的微晶片构造示意见图6-2o2、活性炭的性质活性炭分成粉末状及粒状的两种类型以供不同的用途。每克活性炭的外表积 可高达1000 m2,但99.9%以上的面积都在多孔构造颗粒的内部。活性炭的极大 吸附力量即在于它具有这样巨大的吸附比外表积。(1)粒状活性炭以吸附柱的形式来应用,一般在快滤池后建筑活性炭滤池, 去除水中有机物。当吸附力量饱和后,通过再生以恢复共吸附力量。粉末活性炭一般与混凝剂一起直接投加于水中,经混合吸附后分别出 来,由于再生技术尚未完善的关系,往往作为污泥排掉。常用于季节性水质恶化 时的间歇处理以及粉末活性炭投加量不高时。活性炭对于某一种物质的吸附力量与活性炭的原材料
4、性质、碳化及活化的整 个过程、吸附的环境因素以及再生操作过程都有亲热的关系。图6-2活性炭的微晶片构造示意二、吸附等温线为了确定活性炭对水中某种成分的吸附力量,需进展吸附试验以获得吸附等 温线。在烧杯中装入体积为V的原水,其中所含的拟被去除成分的浓度为C. (mgL),在投加m (mg)的活性炭进展搅拌后,不断测定水中该种成分的剩余 浓度,当剩余浓度到达某一数值C后,即不再下降,即平衡浓度C。吸附试验 还需转变活性炭的投加量m (见图63),以求得在同样的原水初始浓度Ci及试 验条件下的相应平衡浓度Cc0由试验结果就可以画出吸附等温线来。当到达平衡浓度Ce时,0可知m (mg)活性炭所吸附的杂
5、质量为V (Ci-C ) mg,因而每毫克活性炭所吸附的杂质量为:V(C-C) X,、,:=7叫晦(6-1)加 m式中X代表被吸附的杂质毫克数,x/m代表活性炭吸附容量。对同样的原水用不同种类的活性炭进展吸附试验,所得到的平衡浓度Ce是 不一样的,因而X/m值也不一样。但对同一种活性炭来说,试验证明x/m值是 Ce和温度T的函数,即:二二(C,T)(6-2)m e当试验的温度T不变时,x/m仅是C。的函数,即:X(6-3)-=fC)IOOIr20一Ljgg 性费-I / OmgZ LUj 口炭QOOmgL .一 1 ,12R/L34时间(b)14,5(1)l3.0Q),匚 J22 ZB卜平财度
6、T 5.4)l r-i2MA) 4852图6-3活性炭的吸附过程按上述试验过程在等温条件下得到的吸附容量x/m对平衡浓度Ce值所画出 的曲线称为吸附等温线。对同样的原水用不同型号的活性炭,或者同一种型号的 活性炭用于不同样的原水,所得的吸附等温线都可能是不一样的。常见的吸附等温线有三种类型,每种类型相应于一种吸附公式,如图6-4图64吸附等温线I型的吸附等温线可用Langmuir公式处理,II型等温线可用BranauerEmmett及TeHer(简称BET)公式处理,IlI型等温线可用FreUndliCh公式处理。最常用的吸附等温式是FreUndliCh阅历公式,该表达式为: K CVn (6
7、-4)式中Kf和n为常数。求吸附公式中的常数时,可将式(6-4)变为: Y Ilg_ = _lgC + lgK65)m n c f在双对数坐标纸上依据试验数据绘图,见图6-5,在图中就可求出常数Kf 和noIgG图65 求Freundlich公式的常数由吸附等温线可以比较不同活性炭对各种溶质的吸附效果,并由此计算所需 去除的溶质从初始浓度C.降低到要求的浓度C时,需投加的粉末活性炭数量为: 1e6-c_ J (mgL)(66)qe式中q,为吸附等温线上对应于Ce的吸附容量。三、活性炭吸附柱试验活性炭池设计时,水和炭的接触时间以及泄漏时间是两个重要的参数。接触 时间指活性炭床容积除以流量或炭床厚
8、度除以流速所得的时间;泄漏时间指流 量肯定时,从活性炭池开头进水到出水开头不符合水质要求时所经受的时间。当设计流量确定后,由接触时间可计算活性炭床厚度和确定活性炭池的容 积;由泄漏时间可计算活性炭床的利用率及再生系统的规模。一般接触时间短, 则活性炭床容积小,但泄漏时间提前以致再生周期较短;接触时间长,则活性炭 床容积较大,但可延缓泄漏时间,延长再生周期。通常通过活性炭吸附柱试验来确定炭床容积和再生频率的选择。活性炭吸附柱有以下三种类型:重力固定床、压力固定床以及流化床,如图 66所示。无论哪一种类型,进水都是先经过吸附有机物最多的那局部活性炭。GO 力IS定床(b)压力固定床S)波化床图6-
9、6活性炭吸附柱的类型活性炭吸附柱的高度与吸附柱吸附过程的相关关系定义了一个吸附带的高 度,并说明可以依据吸附过程曲线来设计吸附柱。假设将出水的有机物浓度与吸 附柱的产水量与相应的运行时间间的关系绘成曲线,则得到图6-7的吸附过程 曲线。图67中表示了出水有机物浓度从零开头渐渐增加的过程。当增加到允 许的有机物出水最高浓度Cb (运行时间tb)时,吸附柱即停顿运行,柱内的活 性炭需经再生恢复活性后,才能重使用。允许的最高出水浓度Cb则称为吸附 柱的泄漏浓度,所生产的总水量为Vb,它相应的运行时间称为吸附周期。如 果将已到达Cb的吸附柱连续通过原水,出水的有机物浓度将快速上升,以致很 快接近进水浓
10、度C ,说明吸附柱的力量已经耗竭。产水累计曼V图6-7 吸附柱的泄漏和耗竭曲线图中泄漏点所对应的吸附柱所吸附有机物总量为吸附柱的有效容量,耗竭点所对应的吸附柱所吸附有机物总量为吸附柱所具有的总吸附力量。图6-7从浓度Cb到CX消灭了一道S形曲线。由于Cb及CX分别接近O及 C.,为了说明便利,图68中把吸附过程曲线的末端画成从浓度O到Cj整个 破附过程曲线的外形主要反响吸附过程的特点,但也和水的流速以及吸附*主的高 与直径的比有关系。下面按仅与吸附过程的关系来说明它的物理涵义,并由此得 出它与吸附柱高度的关系。V匕PJ产水累计应 h仇)丫官行时间电饱和分数为7的柱求 新鲜活性炭 勿 完全饱和活
11、性炭国图6-8 泄漏耗竭曲线的物理意义图6 8说明白在吸附柱的运行过程中,有一个的吸附厚度从吸附开头渐 渐从柱顶向下运动,在泄漏时间到达柱底,并在耗竭时间t完全消逝掉。这个 厚度称为吸附带。吸附带代表了原水中有机物浓度从CX被去除到出水允许浓度Cb所必需通过 的最小吸附柱厚度。当吸附带还未到达吸附柱底部时,由于它下面的活性炭的吸 附作用,有机物的浓度可从Cb进一步降低以至为0,当吸附带到达柱底后,它 只能起把水中有机物浓度CX降低为Cb的作用。图6-8表示出吸附带从吸附柱顶向下运动的过程和泄漏与耗竭曲线的关 系。当吸附带到达柱底时,出水总量及运行时间分别为Vb及吸附带的厚度 越大,炭床的利用率
12、越低,吸附带的厚度可按下式计算: =L(l-)(6-7)tX式中,L炭床厚度(m);tb从开头进水到吸附柱泄漏的时间;tx从开头进水到吸附柱耗竭的时间。吸附带厚度受以下因素影响:(1)流量越大,吸附带厚度越大,则炭床的利用率下降;(2)活性炭的粒径减小,吸附带的厚度也减小,则炭床的利用率提高。一般活性炭的平均粒径以0.81.7mm较好,既有良好的水力性能,又能减 小吸附带的厚度。四、活性炭的再生活性炭再生的目的是恢复活性炭的吸附活性。所谓再生,就是在吸附剂本身 构造不发生成极少发生变化的状况下,用某种方法将被吸附的物质,从吸附剂的 孔隙中除去,以到达能够重复使用的目的。活性炭的再生主要有以下几
13、种方法:1、加热再生法加热再生法分低温顺高温两种方法。前者适用于吸附浓度较高的简洁低分子 量的碳氢化合物和芳香族有机物的活性炭的再生。由于沸点较低,一船加热到 200C即可脱附。多承受水蒸汽再生,再生可直接在塔内进展。被吸附有机物脱 附 后可利用。后者适于水处理粒状炭的再生。高温加热再生过程分5步进展:(1)脱水使活性炭和输送液体进展分别。(2)枯燥加温到100150,将吸附在活性炭细孔中的水分蒸发出来,同时局部低 沸点的有机物也能够挥发出来。(3)炭化加热到300-700oC,高沸点的有机物由于热分解,一局部成为低沸点的有 机物进展挥发;另一局部被炭化,留在活性炭的细孔中。(4)活化将炭化留
14、在活性炭细孔中的残留炭,用活化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及氧) 进展气化,到达重造孔的目的。活化温度一般为700IOO(TC。(5)冷却活化后的活性炭用水急剧冷却,防止氧化。活性炭高温加热再生系统由再生炉、活性炭贮罐、活性炭输送及脱水装置等 组成。高温加热再生法的优点:几乎全部有机物都可承受此法;再生炭质量均 匀,再生性能恢复率高,一般在95%以上;再生时间短,粉状炭需几秒钟, 粒状炭3060min;不产生有机再生废液。缺点有:再生损失率高,再生一次活性炭损失率达3% 10%;在高温 下进展,再生炉内内衬材料的耗量大;需严格掌握温度和气体条件;再生设 备造价高。2、药剂再生法药剂再生法可分为无机
15、药剂再生法和有机溶剂再生法两类。(1)无机药剂再生法用无机酸IHzSOq HQ)或碱(NaOH)等无机药剂使吸附在活性炭上的污 染物脱附。如,吸附高浓度酚的饱和炭,用NaoH再生,脱附下来的酚为酚钠 盐,可回收利用。(2)有机溶剂再生法用苯、丙酮及甲醇等有机溶剂萃取吸附在活性炭上的有机物。例如吸附含二硝 基氯苯的染料废水饱和活性炭,用有机溶剂氯苯脱附后,再用热蒸汽吹扫氯苯,脱 附率可达93%o药剂再生可在吸附塔内进展,设备和操作治理简洁,但药剂再生,一般随再 生次数的增加,吸附性能明显降低,需要补充炭,废弃一局部饱和炭。3、化学氧化法(1)电解氧化法将碳作阳极,进展水的电解,在活性炭外表产生的
16、氧气把吸附质氧化分解。(2)臭氧氧化法利用强氧化剂臭氧,将吸附在活性炭上的有机物加以分解。第三节、中和一、概述1、酸碱废水的来源(1)酸性工业废水的来源化工厂、化纤厂、电镀厂、煤加工厂及金属酸洗车间等都排出酸性废水。有 的废水含无机酸,有的含有机酸,有的同时含无机酸和有机酸。含酸废水浓度差 异很大,从小于1%到10%以上。(2)碱性工业废水的来源印染厂、金属加工厂、炼油厂、造纸厂等排出碱性废水,其中有有机碱,也 有无机碱,浓度可高达百分之几。废水中除含酸或碱外,还可能含有酸式盐、碱式盐,以及其他的无机和有机 等物质。2、酸碱废水的危害酸具有腐蚀性,能够腐蚀钢管、混凝土、纺织品,烧灼皮肤,还能转
17、变环境 介质的pH值。碱所造成的危害程度较小。将酸和碱随便排放不仅会造成污染、腐 蚀管道、毁坏农作物,危害渔业生产,破坏生物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也是 极大的铺张。因此,对酸或碱废水首先应当考虑回收和综合利用,当必需排放时, 需要进展无害化处理。当酸或碱废水的浓度很高时,例如在3%5%以上,应考虑回用和综合利 用的可能性,例如用其制造硫酸亚铁、硫酸铁、石膏、化肥,也可以考虑供其他 工厂使用等。当浓度不高例如小于3%),回收或综合利用经济意义不大时, 才考虑中和处理。3、中和处理的应用用化学法去除废水中的酸或碱,使其PH值到达中性左右的过程称为中和。 处理含酸废水以碱为中和剂,处理碱性废水以酸
18、作中和剂,被处理的酸与碱主要 是无机酸或无机碱。在工业废水处理中,中和处理常用于以下几种状况:(1)废水排入水体之前,由于水生生物对PH值的变化格外敏感,即使PH 值与7略有偏离,也会产生不良影响。(2)废水排入城市排水管道之前,由于酸或碱会对排水管道产生腐蚀作用, 废水的PH值应符合排放标准。(3)化学处理或生物处理前,由于有的化学处理法(例如混凝)要求废水的 PH值升到或降低到某一个最正确值,生物处理要求废水的PH值应在某一范围内。 4、中和方法酸性废水的中和方法可分为酸性废水与碱性废水相互和、药剂中和及过滤中 和3种方法;碱性废水的中和方法可分为碱性废水与酸性废水相互中和、药剂中 和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活性炭 吸附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37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