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卫星定位车载终端技术实施方案.docx
《北斗卫星定位车载终端技术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斗卫星定位车载终端技术实施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北斗卫星定位车载终端技术方案三、技术原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区域性有源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 (CNSS),是除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 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 务,其建设与发展则遵循开放性、自主性、兼容性、渐进性。北斗卫星定位车载 终端采用了多模块化、组合式优化设计,内置高性能芯片,各模块之间的接口采 用标准接口,充分利用系统平台、移动通讯网络、因特网络,将汽车行驶记录仪、 卫星定位、卫星导航、油耗检测功能集于一体,通过无线数据通讯接口(GSM、 GPRS、CDMA)和GPS接口,能与监控
2、中心系统进行数据通信和移动位置的定位, 能够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除具有传统行驶记录仪的功能外增加了定位导航、监控跟踪、数据实时传送、油 耗检测等功能,并且能够实现对车辆实时监管、调度,遇险报警远程网络监控, 彻底改变了现有汽车行驶记录仪只能实地监管、事后监督的弊端;GPS/北斗2 双模卫星定位模块,可以灵活配置信号处理通道工作于单GPS模式,或单北斗2 模式,或GPS/北斗2混合模式;兼容目前现有的GPS单模定位,且能实现双模 捕获、双模跟踪更加智能化、集成化.因此,基于以上原理设计的卫星车载终端监 控系统,大大超出了传统行驶记录仪的功能,具有极为光明的发展前景。四、设计方案(一)设计原则1、
3、先进性和适用性相结合系统采用成熟的高新科技,以目前较为先进的方法实现需要的功能,保证系统具 有深厚的发展潜力,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具有领先水平。2、通用性和安全性相结合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均留有相应的通信接口,系统的各个模块构成一个有机的整 体.系统数据库中的各种数据在交换和共享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系统的安全性。 对每一个用户的权限有严格的认证(司机卡身份识别)体制,对每一个用户的权 限进行分级控制和限定.3、安全可靠性在经济条件允许范围内,从系统结构、设计方案(考虑到非法用户及病毒入侵, 数据采用纠错冗余技术)、技术保障等方面综合考虑;系统尽可能地采用成熟的 技术、商品化的软硬件产品,保证系统可
4、靠稳定运行。4、实用性 整个系统的操作以方使、简捷、高效为目标,多操作平台整体设计,统一操作,既 充分体现快速反应的特点,又能便于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处理和综合管理,便于运 输交通管理层及时了解各项统计信息和决策信息,便于执法部门的远程监督。5、可扩展性考虑到业务功能在不断发展、变化,因此要求系统在结构、容量、通信和处理能 力等方面具有可扩充性和升级能力。(二)设计依据1、多样化的完备的授权模式能够满足账户和权限管理上的各种需求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3、公安部道路交通违法信息代码4、公安部道路交通违法数据交换格式5、公安部道路交通机动车违法信息规范6、符合国家关于车载终端管理要求(试行)
5、7、参考国家关于危险品车辆运输要求规范8、产品和系统同时符合公安交警部门制定的信息采集和联网传输要求.9、卫星车载终端监控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确保系统能搭载今后拓展功能。五、实施方案及采取的关键技术措施(一)硬件系统主要元件的选择及电路设计根据设想功能,主控板通过串口接口完成与GPRS和GPS数据交换,GPRS与GPS都 有独立的CPU串口接口。与铁电存储器及FLASH连接可保存用户设置资料;主控 板电源有高压(大于30V)保护电路,耐压可达IoOV左右。主控板上开关电源 电路,分别给GPRS模块和GPS模块供电。电源逻辑开关控制GPRS模块和GPS模 块的电源。后备电池电路保证主电源断电的情
6、况下,继续给主控板一定时间的供 电。后备电池电路具有自充电功能.可检测多路开关信号,并可进行油路控制。 可检测主电源断电和主电源欠压.硬件系统组成:主机部分、通信部分、定位模块部分、显示及打印扩展通信接口 部分、传感器接口五部分组成:(1)主机部分包括ARM处理器、数据存储器、数据传输信号接口组成;(2)通信部分主要由RS232接口和华为EM310无线通信模块组成,其中无线通 信模块EM310用于车载终端同监控中心之间的通信;(3)定位模块采用GPS/北斗双定位模块(CC50-BG或UM220),其主要是对车辆 进行实时定位;(4)显示及打印扩展通信接口,可外接调度屏或手柄;(5)传感器信号主
7、要是ACC油路,温度,车速,空调、劫警等信号。1、ARM处理器的选择本系统采用STM32F103VCT6芯片作为核心信号处理器,该芯片大容量片内存储 器,它采用3.3V电压供电,功耗低,宽电压范围.CPU与北斗接收模块、GPRS通 信模块之间采用串行通信.基于Cortex- M3内核的STM 32F103系列芯片是新型的32位嵌入式微处理 器,它是不需操作系统的ARM,其性能远高于51系列单片机;提供很高的代 码效率,该系列微处理器工作频率为72MHZ,内置高达128K字节的Flash存储器 和20K字节的SRAM,具有丰富的通用I/O端口。STM32F103系列微处理器主要资源和特点如下:(
8、1)多达51个快速I/O端口,所有I/O 口均可以映像到16个外部中断,几乎 所有端口都允许5V信号输入。每个端口都可以由软件配置成输出(推挽或开漏)、 输入(带或不带上拉或下拉)或其它的外设功能口。(2) 2个12位模数转换器,多达16个外部输入通道,转换速率可达IMHZ,转 换范围为0- 36V;具有双采样和保持功能;内部嵌入有温度传感器,可方便的测量 处理器温度值。(3)灵活的7路通用DMA可以管理存储器到存储器、设备到存储器和存储器 到设备的数据传输,无须CPU任何干预。通过DMA可以使数据快速地移 动,DMA控制器支持环形缓冲区的管理,避免了控制器传输到达缓冲区结尾时 所产生的中断。
9、它支持的外设包括:定时器、ADC、SPk I2C和USART等。(4)调试模式:支持标准的20脚JTAG仿真调试以及针对Cortex- M3内核的 串行单线调试(SWD)功能。通常默认的调试接口是JTAG接口。(5)内部包含多达7个定时器,具体名称和功能如表1所示。含有丰富的通信接口:三个USART异步串行通信接口、两个I2C接口、两个SPl 接口、一个CAN接口和一个USB接口 图2 STM32F103引脚功能图图3 CPU外部接口电路 2、通讯部分EM310无线通讯模块负责移动车辆和监控中心的双向通信,车辆的状态信息即 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发送到监控中心,因此,信息传输是否及时、可靠是卫星车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斗 卫星 定位 车载 终端 技术 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38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