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项目施工图设计说明书.docx
《大桥项目施工图设计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桥项目施工图设计说明书.docx(2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施工图设计说明书目录,25.5其他注意事项11混凝土耐久性设计环境保护及劳工安全卫生.2与道路衔接111212,2其他444556 -t-t 6 7 89910111概述1.1工程建设背景L2工程建设内容2设计依据和规范1.1 设计依据1.2 规范标准3 建设条件3.1 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3.2 气象与水文3.3 地质构造3.4 地层岩性3.5 基岩面及基岩风化特征3.6 水文地质条件3.7 不良地质现象3.8 岩土体参数建议值3.9 地震效应评价4 桥梁工程设计.4.1 主要材料及性能要求4.2 桥梁工程设计4.3 桥梁抗震设计5 施工注意事项5.1 施工前准备工作5.2 下部结构施工5.3
2、 上部结构施工5.4 危大工程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渔种站跨淮远河大桥项目施工图设计说明书1概述1.1 工程建设背景铜梁位于重庆西北,因“山梁横亘,其色如铜”而得名。唐长安三年(公元703年)建县, 2014年撤县设区。幅员面积1340平方公里,辖5个街道23个镇,总人口 85万。近年来,先 后获评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 点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典范区、“中国天然氧吧”、全国文明 城区提名城区等称号。区位优势突出。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轴线上,是重庆主城都市区桥头堡城市。距重 庆中心城区40公里,到成都2小时车程,至
3、渝新欧国际班列始发站25公里、重庆第二机场46 公里、中国西部地区最大深水港寸滩港60公里。境内有渝遂、渝蓉、三环等6条高速公路17 个互通口,城轨快线壁铜线、渝遂复线高速、铜安高速全线动工,成渝中线高铁在铜设站,铜 梁正加速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有庆主城都市区同城化发展。文化底蕴深厚。有距今2.5万年的“铜梁文化”,是明代名臣张佳胤、红色将军郭汝瑰、国 际主义战士邱少云、著名音乐家刘雪庵、金砂等名人故里。铜梁龙舞、铜梁龙灯彩扎入选国家 级非遗,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龙灯龙舞文化之乡。铜梁龙舞队先后4次晋京参加国 庆庆典,赴20余个国家和地区交流演出。千年安居古城历史悠久,享誉巴渝
4、。生态环境优美。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8.6C,森林覆盖率4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1平 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稔定在300天以上。境内“两山环抱、三湖点缀、三河环绕“,有巴岳 ill.毓青山、玄天湖和小北海等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玄天秀水生态画廊入选“新巴渝十二景”, 原乡中央公园、望山公园、见水公园成为市民周末休闲健身“打卡”地,是都市人群回归自然、 颐养身心的好地方。发展态势良好。坚定不移大抓工业、大抓产业、大抓实体经济、大抓开放发展,奋力打造 产业高地、文旅胜地、宜居美地、民生福地,加快建设重庆西向发展桥头堡,努力争当成渝中 部崛起排头兵。着力构建“3+N”产业体系,大力发展装备制造、
5、电子信息配套和新能源新材料 等产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进入批复程序,成功引进双门海辰、金汇能、中车、 爱玛、云丁科技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现有工业企业600余家,正加快形成2000亿级工业产业集 群。1.2 工程建设内容铜梁员渡桥渔种站跨淮远河大桥项目,晏渡桥南起中南路,北至东郭新街,道路红线宽度 为24m,道路全长267.836m,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设计时速30kmh.本次设计包含道路工 程、桥梁工程、电气工程、给排水工程以及交通工程。1.3 设计阶段意见及方案论证过程2023年4月在重庆市铜梁区区委会,召开了常委会,会上区主管领导、规划建设主管部门 领导将原设计方案采用3X3Om简
6、支小箱梁方案调整为一跨过河连续梁方案,即本次设计方案。2023年4月在重庆市铜梁区,召开了行洪论证专家会。会议要求河滩上桥墩采用斜交方式, 且墩柱采用圆端型设计,已利于河道行洪。2023年4月在重庆市铜梁区建设委员会,召开了本项目推进会,要求尽快出具施工图。2023年6月初收到聿庆市铜梁区水利局关于铜梁区渔种站跨淮远河大桥项目洪水影响评 价的批熨1.4 依据和规范2.1 设计依据1、项目委托书;2、业主提供的项目相关资料;3、现场调研的资料;4、相关的合同文件;5、铜梁区渔种站跨淮远河大桥项目洪水影响评价报告:6、铜梁晏渡桥渔种站跨淮远河大桥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7、关于铜梁区渔种站跨准远河大
7、桥项日洪水影响评价的批免(铜水许可(2023) 19号)8、关于铜梁区渔种站跨淮远河大桥立项的批复(铜专改委审(2023) 158号)(5)设计基准期:IOO年:(6)桥梁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7)地震基本烈度:6度;(8)桥梁抗震设防类别:丁类(9)淮远河大桥标准宽度:4m (人行道)+8m (机动车道)+8 (机动车道)+4m (人行道) =24m;(10)设计洪水频率:50年一遇;(11)设计洪水位:265.51 (P=l50):3建设条件3.1 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3.1.1 场地位置本工程位于重庆市铜梁区,南起中南路,北至东郭新街,交通便利。3.1.2 场地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属河
8、流侵蚀堆积地貌区,地形整体较平缓。淮远河穿过场地,河床宽度约7m, 岸坡均以条石挡墙支挡。表层被第四系土层覆盖,地形坡度510。,局部地段达到45。地面 高程介于260.85m270.39m之间,相对高差约9.54m03.2 气象与水文铜梁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资源丰富,立体气候明显。气候总体特征表现为春早夏 热,秋雨冬暖,雨热同季,日照少、风速小、多云雾,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暴雨、雷雹、冰雹:、 霜冻、结冰等,气候风险总体偏低。铜梁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空气湿润、温差大、 舒适度高、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是生活休闲、旅游、疗养之胜地。年平均气温为18.4,C,年, 平均最高气温为22.
9、C,年平均最低气温为I5.7C,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4.1 (2(X)6年9月 1日),年极端最低气温为-2SC (1975年12月15日)。年平均降水量为1082.4空米, 最:大年降水量为1482.2卷米(1968年),最小年降水量为680.8亮米(2006年),最大日2.2 规范标准1)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2)城市桥梁设计规范(2019版)(CJJ 11-2011)3)城市桥梁工程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22008)4)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I66-2011)5)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 55002-2021)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ol-2
10、014)7)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8)公路钢筋混凝上及预应力混凝上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9)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10)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UTG“2231-01-2020)11)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JTGfT3310-2019)1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0)13)公路桥梁各向异性摩擦摆减隔震支座(T/CHTS 20016-2021)14)桥梁支座用高分子材料滑板(JTT9012023)15)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2016)1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1
11、2)17)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14)18)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 55001-2021)19)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 55003-2021)20)混凝I:结构通用规范(GB 55008-2021)21)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 550112021)2.3 设计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支路;(2)设计时速:30kmh;(3)荷载等级:汽车:城一B级:人群:3. OKPa,人行道栏杆荷载:l.2KNm(4)桥梁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一级:3.4.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J2s-5):紫红色,矿物成分主要为粘土矿物,泥质结构,中厚层构造。强风化带岩 芯较
12、破碎,呈块状、短柱状,岩质较软;中风化带岩芯较完整,岩芯呈柱状、短柱状,岩芯节 长为530cm。分布整个场地,为场地主要岩层,该层在场区内分布广泛,厚度较大,本次 钻探未揭穿。砂岩(J2s-Ss):褐灰浅灰色,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少量云母,中粗粒结构, 钙泥质股结,中厚层状构造。岩芯较破碎,呈碎块状,岩质软,呈强风化状态;中风化带岩 芯较完整,岩芯呈柱状、短柱状,一般节长432 cm。该层在场区内小部分地段分布,厚度 较大,本次钻探未揭穿。3.5 基岩面及基岩风化特征3.5.1 基岩面特征场地表层除局部地段有基岩出露外,绝大多数地段被第四系土层覆盅,覆盅层最大为9.90m (ZK26),
13、通过钻探揭露及地质调查,拟建场地岩层产状330。N4。,纵剖面的基岩面总体较为 平缓,上基岩面般均呈波状起伏,相邻钻孔间基岩面坡度般为110。,局部地段达到35。3.5.2 基岩风化带特征据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O43-2016表3.1.2将场地基岩划分为强风化带、中等风 化带。基岩强风化带:岩心破碎,岩质较软,手捻易碎,风化裂隙很发育,用镐可挖,干钻不易 钻进,岩芯多呈碎块状及短柱状。基岩中等风化带:岩层较完整,锤击声不清脆,无回弹,较易击碎,岩芯较易钻进,岩芯 呈短柱状、柱状,岩体较完整。基岩面与上覆土层呈不整合接触。各风化带具体情况见勘探点数据情况一览表及工程地质剖面图。3.6
14、水文地质条件3.6.1 地表水降水量233.4亳米(2009年8月3日)。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091.4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 为804%,年平均风速为LO米/秒。在拟建场地中部处有条淮远河,勘察期间河水水位260.684m,根据现场调查,50年 遇最高洪水位高程约为265.50mO3.3 地质构造50西山背斜勘察区位于西山背斜北西翼,在基岩出露地段测得岩层产状为倾向330。,倾角4。岩层产 状较平缓,层面结合程度差,为软弱结构面。地层分布连续完整,未见断层。据观测岩体中见主 要发育两组裂隙:裂隙LX1: 57。/70。,裂面近平直,较光滑,凹而、上陡下缓,裂隙间距L502.00m,裂 面粗糙,张
15、开13mm,局部粘土半充填,结合程度很差,属软弱结构面;裂隙LX2: 212。/53。,裂隙面较平整,张开26mm,局部粘土半充填,般间距0.30 1.00m,最宽达4.00m,可见延伸1.506.00m,结合程度很差,属软弱结构面。根据钻探及调查成果,场地大部分地段内岩层层面结合程度很差,为软弱结构面。场区未 见断层通过,地质构造简单。3.4 地层岩性根据地表调杳及勘探的揭露,场地大部分地段被第四系全新统覆盖。结合钻探资料表明, 场区下覆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泥岩、砂岩(岩土分布见附表1)。现将各岩土层工程特 征自上而下(从新到老)分述如下:3.4.1 第四系全新统(Qa素填土(Q严):杂
16、色,稍湿、主要由粉质粘土夹砂泥岩等进行回填,粒径3090mm,整体 含量大于20%,机械抛填,回填时间10年以上,呈松散状稍密状。该层在场地均有分布,根 据钻探揭露层厚度2.9m (ZK32) -9.9m (ZK26),层底高程252.1426094m,为场地主要上层。粉质黏土(Q7):褐色,主要由粘粒及粉粒组成。稍有光泽,无摇短反应,干强度中等, 韧性中等,呈可塑状,母岩主要为侏罗系泥岩。该层在场地小部分地段分布,根据钻探揭露层厚 度LIm (ZKll) -5.0m (ZKlO),层底高程258.29262.50m。其分布和厚度详见钻孔柱状图和 工程地质剖面图。(5)中等风化岩体地基承载力特
17、征值,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第 1432条中等风化岩体较完整,泥岩地基条件系数取1.20,砂岩地基条件系数取1.10。又根据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d047-2016第426条确定,地基极限承载力分项系数取0.33, 泥岩采用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进行折减,砂岩采用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进行折减。土质地基极 限承载力标准值按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I74-2014)表14.3.3-3的平均值乘以修 正系数确定。(6)岩土体水平抗力系数参考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表14.2.12 及表14.2.12-2并结合地方经验确定:(7)边坡临
18、时坡率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O33O2O13)表14.2.1确定;(8)岩土与挡墙底面摩擦系数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O33O-2O13)表11.2.3, 并结合经验确定;(9)岩土体与锚固体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表8.2.3-2. 8.2.3-3并结合地区经验确定。(10)表中带*号建议值为地区经验值。(11)岩土体设计参数选取依据试验成果和经验,取值如下表3.8-1。 表3.8-1岩土体设计参数取值表项目泰填土粉质黏土泥岩砂岩岩土体重度 (KN/m3)天然20.00*19.824.6*24.0*饱和20.50*/地基承载力
19、特征 值(KPa)土层现场荷数测 试140/强风化/220260中风化/19204087岩石单轴抗压强 度标准值(MPa)天然/4.8516.99饱和/2.9611.26土体水平抗力系 数的比例系数土比例系数(MN/n?)8.020*/Z强风化岩体(MNn)/80*100岩体水平抗力系 数中风化岩体(MNZm3)/50*200*枇的极限侧阻力 标准值qt* 土层(泥浆护壁钻(冲)孔桩/55*/强风化基岩(泥浆护鸵/140*150*在拟建中部有一条淮远河,勘察期间河水水位260.684m,根据现场调查,50年一遇最高洪水位高程约为265.50m。3.6.2地下水根据地下水按赋存条件可分为第四系孔
20、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未见岩溶水。第四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土体中,旱季接受河流倒灌的补给,雨季同时接受 大气降水与河流倒灌的补给,向地势低洼处排泄,部分向下部基岩渗流。拟建场地上覆第四系土层可分为素填土和粉质黏上,素填土孔隙发育,透水性强,为透水 层,粉质黏上结构致密,属相对隔水层。根据上层结构特点,拟建场地第四系孔隙水主要接受 大气降雨补给,沿土体孔隙,向地层深部溢流,局部于陡坡处沿孔隙或土岩界面渗出补给地表 水。基岩裂隙水:具有就近补给就近排泄的特点,主要受裂隙发育程度和张开程度以及汇水 面积的控制,水位水量动态变化大,受季节变化明显。主要分布于基岩强风化带裂隙及中等风化带构造裂
21、隙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泥岩为 弱透水层;砂岩裂隙张开多无充填,为中等透水层,其导水及富水性相对较好。大气降水由地 表入渗进入裂隙,向低洼处排泄,具就地补给,就近排泄,以泉的形式出露;分布不连续,不 均匀的特点,无稳定地下水位。3.7 不良地质现象经本次野外调查,拟建场区未见活动性断层通过,未见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等不良 地质作用,也未见地下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3.8 岩土体参数建议值(1)素填土重度根据经验确定,粉质黏土、砂岩和泥岩重度根据试验及经验确定;(2)素填土 C、值根据经验确定,粉质黏土和泥岩C、根据试验确定。(3)中等风化岩体地基承载
22、力特征值根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174-2014) 第14.3条确定,地基极限承载力分项系数取0.33,采用天然抗压强度标准进行折减.(4)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根据室内试验指标统许确定。钻(冲)孔桩)岩土与挡墙底面 摩擦系数0.25,0.20*/强风化/0.30*0.35中等风化/0.40*0.45*岩土 IJ锚固体极 限粘结强度标准 值(kPa) M30)(kPa)/40280*760*桩的负摩阻力系 数5土层0.25/3.9 地震效应评价根据建筑抗熊设计规范(GB50011-2010) (2016年版 附录A、建筑与市政工程抗 震设计通用规范GB552-2O21)规定并结合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桥 项目 施工图 设计 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38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