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方案.docx
《2023年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方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3年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方案为进一步优化城市发展环境,有效提升基础设施服务功能,逐步建立健全智能高效的城市管理体系,着力解决当前城市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真正实现城市各项功能设施的精细化管理,使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城市之美、生活之便,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理、源头治理、权责一致、协调创新”的原则,全面加强城市市容市貌管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新城市治理方式,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以创新“u型空间”精细化管理模式(即:对城市中两建
2、筑物外立面及其所夹平面街路所形成的“u型空间”实行三维立体化管理)为抓手,以市政公用设施、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城市容貌、拆围覆绿等五大专项治理行动为重点,进而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二、工作目标本方案适用范围为城市建成区。“U型空间”精细化管理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均为城市建成区内各行政区(以下简称“各城区”);市直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开展相关工作。“U型空间”精细化管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市民满意度,作为城市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完善城市功能为重点,开展市政公用设施专项治
3、理,实现城市持续健康运行。根据规划补齐各类公用设施,保持各项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完备,维修保养及时、到位,日常运行科学、规范,监督管理系统、智能;开展供水、供电、供气、供暖和排水及污水处理等各类市政设施的升级改造,提高信息化、数字化程度,确保城市行政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285%;完善设施数字化档案管理等基础工作,提高设施的使用功能、供应质量、稳定性和智能化水平。以清理城市脏污为重点,开展市容环境卫生专项治理,实现城市环境面貌大幅改善。城市生活垃圾设施完备、收运及时,道路清扫保洁到位,大力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市容环境卫生,保持国家卫生城市必备条件达标,确保城市行政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290%;
4、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治理达到“八个百分之百”标准;加强住宅小区物业覆盖、环境秩序、既有线路、小区道路、公共设施治理,不断深化老旧小区改造,实行精细化、智慧化管理,全面实行物业管理全覆盖,做好智慧小区建设。以提升城市美化为重点,开展园林绿化养护专项治理,实现城市绿化水平显著提升。按照园林城市建设要求,强化绿化日常维护管理,开展绿化提质,确保建成区绿化覆盖率N3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8.5%;加强绿化养护和绿化设施治理,制止人为破坏绿地及附属绿化设施,建设、改造绿地喷灌设施,在城市重要街路、广场,建设口袋公园、城市小树林、立体花坛、绿化雕塑等设施。以整治城市乱象为重点,开展城市秩序专项治理,实现城市
5、市容市貌整洁有序。对主要街路及两侧严格落实属地责任、门前“三包”责任,重点治理主街、主路秩序;对露天烧烤、占道经营、流商散贩、露天市场、户外广告牌匾,城市“五乱”实施治理,规范城市形象;加强静态停车管理,规范、合理规划停车场、施划停车泊位,严禁占用慢车道、盲道、消防通道,治理占用道路、绿地违规停车等行为。以拆除城市违建为重点,开展拆围覆绿专项治理,实现城市视觉空间完整统一。对城区内违章建筑开展专项行动,做到应拆尽拆;以绿化美化、留白留璞增绿为重点,对不必要的建筑围挡、短期内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围挡,进行拆围覆绿,彻底改变和消除建筑围挡藏污纳垢的现象,改善城市视觉空间;建筑施工现场一律采用标准围挡。
6、三、工作原则(一)以人为本、惠民利民。坚持把人民满意作为城市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加强城市体检和各种“城市病”的治理。(二)明确标准、导则先行。按照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内容、范围、标准,制定并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导则,使导则更全面、更具体且有可操作性;在试点及后续全面铺开阶段,严格依据导则开展城市管理各项工作,切实做到有章可循,全面实现依法管理。(三)科学分析、智慧管理。充分利用华为云计算大数据中心优势,通过城市智慧管理平台,以网格化管理为手段,对城市建设、管理等方面数据进行实时更新、及时分析,实现城市管理的智慧化、系统化。(
7、四)综合施策、系统治理。将五大发展理念融入城市建设管理全过程,注重城市内涵发展,坚持远近结合、标本兼治、源头治理。加强规划和建设统筹、地上和地下统筹、管理和服务统筹,增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五)创新发展、共建共享。积极推动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和模式创新,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精细化管理体系。(六)划分单元、以线带面。将城区划分成N个“U型空间”单元,按照网格化、系统化、平台化管理模式,通过城市内各个“U型空间”单元互相连接所形成的“线”,带动整个城市的“面”,从而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七)条块结合、试点先行。以专项治理和分项
8、治理为抓手,每个建成区均要确立本区域内的“U型空间”单元,并确定试点“U型空间”单元。通过试点先行先试,形成成熟经验,进而全面铺开。四、工作任务城市“U型空间”精细化管理,作为一揽子综合治理工程,需要多部门协同合作、综合整治。为此,确定5大类、40项治理任务。(一)市政公用设施专项治理。1.城市道路治理。强化城市道路及附属设施管理,提高城市道路维修、维护和保养标准,确保城市道路路基稳定无沉陷、黑色路面平整无破损、方砖路面块砖相接平顺稳固无缺失、道路边石稳固直顺无变形、树池边框与人行道相接平整,树池无裸露,路铭牌、指示牌、分隔带及护栏保持整齐,排水设施完好。2 .市政路灯治理。路灯灯杆不倾斜,不
9、缺失;路灯灯具完好,照明正常;路灯灯罩完好,无破碎和裂纹,保持灯罩的透光性。3 .交通信号灯治理。交通信号设置规范,无缺失、损坏。4 .检查井治理。市政检查井和雨水口安装牢固并与路面平顺相接,井体无沉陷、凸起,井盖无缺失、破损、移位、震响等问题。实施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各城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城建集团、市园林集团5 .供水输配水管线治理。加强供水管网巡查工作,及时发现并维修供水管网故障,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IK以内,供水管网的抢修及时率大于97%;定期检修城市供水设施,确保设施运行安全;在城市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地面和地下的安全
10、距离范围内,禁止挖坑取土、修建建筑物或构筑物,及其他危害供水设施安全的行为。6 .供水设施维修、抢修治理。除紧急抢修外,因工程施工、设备维修等确需计划性停水或者降压供水时,应根据相关规定经供水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维修、抢修完毕后,应清理现场,并在24小时内通知其他相关部门处理现场;维修、抢修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7 .供水设施质量治理。建立健全施工监督管理制度,严格竣工验收监督,针对公用工程施工建设履行监督检查职能,保障公用工程始终按照相应的施工目标、质量要求开展,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公用工程,不得交付使用。实施单位:市水务集团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市建设服务中心8
11、.燃煤供暖锅炉治理。燃煤供暖锅炉拆除须达到“三断”标准(即:断水、断电、断网)。9 .智慧供热平台管理。对热网和各换热站的运行参数及实时变化情况进行监控,指导热网调度中心进行热网平衡调整。10 .供热计量管理。落实“两部制”收费管理办法。实施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各城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局、各城区供热行业主管部门、各热源及供热企业(二)环境卫生专项治理。IL环境卫生设施治理。完善环卫设施配置,垃圾收运、收集设施设备完好、生活垃圾转运站配置合理数量充足、房舍、设施及时更新维修,垃圾收集容器整洁密闭,摆放整齐,设置规范。12 .城市公厕治
12、理。城市公厕设置规范,布局基本合理、数量基本满足使用要求,日常管理达到“四净三无两通一明”。13 .道路清扫保洁治理。清扫保洁人员着装规范、作业工具实用,垃圾清扫、清运及时,未见扬尘作业,机械化清扫车辆定时规范工作,达到“十净”标准。14 .生活垃圾收运治理。应做到密闭运输、日产日清,垃圾收集容器应密闭、箱体和周边环境干净整洁,做到无散落垃圾和污渍。15 .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到2022年底,松山新区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其他县(市)区至少有1个街道基本建成分类示范片区。16 .城市除运雪治理。坚持“统一指挥、分级预警、强化督导、属地负责”的原则,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优化作业方式,构建科学预警、行动
13、高效、规范有序的除运雪管理体系,达到规定时间内“雪中路通、雪停路畅”的标准。实施单位:各城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城市建设服务中心、市园林集团、市城建集团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团市委、市机关保障服务中心(三)园林绿化专项治理。17 .绿化提质和秋季补植治理。结合“拆围覆绿”专项行动,精心谋划城区绿化新补植工作,推动老旧公园绿地提质改造,通过新建、改建绿地,实现建成区绿地率,3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9平方米/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N70%等关键指标满足省园林城市建设标准。18
14、.绿化养护治理。无裸露地块,树木无残缺、死株,草坪无干黄、枯萎,无种植农作物现象,绿地无人为占用、践踏、破坏,绿化带内无散落垃圾;根据植物生长习性定期开展整形修剪、灌溉排水、有害生物防治、松土除草等养护作业,树木生长旺盛、树形整齐美观。19 .绿化设施治理。协调执法部门加强巡察管护,制止人为破坏绿地及附属绿化设施,保障绿化成果;逐步建设、改造自动喷灌设施,实施树木生态修复监测及土壤改良。20 .绿地卫生保洁治理。保洁人员统一着装,绿化垃圾日产日清,绿化设施干净整洁。实施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市林草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园林集团、各城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四)城市容貌专项治理。21 .建
15、(构)筑物外墙立面治理。对城市建(构)筑物外墙立面的粉饰、清洁和违规搭设等开展治理。确保现有建(构)筑物立面保持外形完好、整洁,保持设计建造时的形态和色彩,符合街景要求,无脏污、破损、脱落等影响市容容貌问题,按照有关规定定期粉刷、修饰、修复;建(构)筑物顶部无堆放杂物、搭棚设架等行为;建(构)筑物立面及门窗无喷涂、刻画和“小粘贴”。22 .主要街路清障治理。拆除主要街路征收拆迁遗留建筑物和构筑物;拆除废置的铁、水泥、木质等各类路杆和线杆;拆除各类废弃线路,并安全规范悬挂。实施单位:各城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各开发公司、运营公司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23 .街路两侧违法行为治理。拆
16、除街路两侧私搭乱建;拆除沿街擅自搭设的各种亭棚、围栏、擅自饲养禽类的设施;清理店外加工和经营;清理店外、屋外沿街堆放杂物;清理店外占道修车、洗车;清理街路私设杂修摊点和移位经营;清理小张贴、各种违法违规喷涂;清理沿街商铺内外立面宣传字画;清理私自占用公共场地、绿地置放设施和堆放物料。实施单位:各城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责任单位:市公安局24 .露天烧烤治理。整治露天烧烤,合理规范店外摆桌经营,彻底整治店外吹炭,规范设置防烟尘设备。25 .占道经营治理。整治占道经营商品、食品等经营行为;整治各类以开业、店庆等形式的占道促销行为。26 .流商散贩治理。整治城区街路各类流商散贩,整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城市 精细 管理工作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41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