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劳动教育案例职业生涯体验.docx
《中学劳动教育案例职业生涯体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劳动教育案例职业生涯体验.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学劳动教育案例职业生涯体验案例概述“跟着家长去上班”职业体验活动是上海市宜川中学开展劳动教育、生涯教育和感恩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组织学生跟着家长去上班,体验各类劳动岗位,让学生对劳动的价值与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各行业的普通劳动者增添了一份特殊的亲近感和认同感,明白了“劳动不分贵贱”的道理。对于相关行业的发展现状、工作特点有了感性的认识,对从业者所需具备的核心品质与关键能力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于自身的职业兴趣、能力、特长有了基本的判断,从而为规划自我职业方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家长的工作辛劳与压力有了感同身受的体会,进而学会体谅父母、感恩父母。该活动彰显了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创新了家校协
2、同合力育人机制。关键词劳动教育职业体验家校协同案例内容一、时代背景当前高中生普遍存在劳动观念薄弱、劳动精神淡漠、劳动能力不足、自我职业规划意识欠缺等问题,国家和上海出台的一系列有关劳动教育的文件中指出,高中劳动教育要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与创新实践,熟练掌握一定的劳动本领,适当开展职业训练,增强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责任感。二、教育思想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学校认为家校协同是推进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既能拓展教育时空和资源,又能通过学生与家长的“同频共振”提升
3、教育实效。“跟着家长去上班”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涵育丰富的劳动情感、培养扎实的劳动能力、培育高尚的劳动精神,了解父母职业特点与现状,探寻胜任职业所需的核心品质与关键能力,结合自身兴趣与能力,学会规划自我未来职业方向。三、前期准备学校制定了“跟着家长去上班”活动方案、“跟着家长去上班”学生职业体验学习单(以下简称“学习单”),召开了班主任会,明确活动目的和意义、班主任工作职责和要求。各班主任召开“跟着父母去上班”学生动员会,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活动目的、活动要求,知晓活动评价方式及相关活动纪律与安全注意事项。学校发放了“跟着父母去上班”活动的告家长书。学生还在活动前根据与家长的交流
4、,填写学习单中的“职业体验前的问题”,并做好相关准备。四、活动实施每年6月初利用学校承担高考考务任务、高一高二停课的时间,高一高二学生跟随家长到单位上班,独立或协助家长完成相关工作,全程体验家长一日工作历程。学生有的进入工厂当起了工人,有的进入居委当起了社工,有的进入餐厅当起了服务员,有的进入医院当起了护士,有的进入农田当起了农民据统计,三年来学生们参加了涉及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业等16个行业的1200余个岗位的工作体验。在这一劳动体验过程中,学生们每天详细记录往返交通、工作内容、作息情况及劳动体会与感受,并拍摄相关的工作照片与视频,对各行业的发展现状与从
5、业者所需具备的知识、品质与能力有了较深入的认识。每日工作结束,学生填写学习单中的“职业体验后的问题”,包括“父亲或母亲每日工作内容主要有哪些?”“胜任父亲或母亲的工作,你认为应具备哪些核心品质和关键能力?”“长大后你会选择从事父亲或母亲的职业吗?”“你认为高中生开展劳动教育有哪些意义?”等。重在引导学生小结一天劳动的收获与问题,感悟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凸显自我教育功能。再邀请家长填写“家长留言”,促进家长与孩子的心理沟通。最后选择23张最能反映自己工作状况的照片微信发送至班主任。各班主任每晚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学生家长联系,了解学生当日工作表现,梳理相关优秀典型事例或针对学生暴露的问题与家长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 劳动教育 案例 职业生涯 体验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42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