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2021-2030年).docx
《新时代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2021-2030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2021-2030年).docx(13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新时代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2021-2030年)前言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九大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纳入中国共产党章程,作为行动纲领。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有力推动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新的发展。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2019年9月,生态环境部修订并发布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管理规程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建设指标,鼓励和指导各地以国家生态
2、文明示范区建设为载体,以市、县为重点,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评选,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截至目前,生态环境部分五批命名了364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其中地级市40个,县区324个,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示范作用。市按照国家、省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切实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省委、省政府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全方位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是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构建辽东山地丘陵生态屏障必然选择,是市转型发展、绿色发展的最佳路径,对
3、于优化城市发展空间格局、促进环境资源合理利用、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保障区域环境安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现代化新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在制定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宏观战略、确定生态文明建设任务部署、建立健全生态文明体系等方面具有指导性、纲领性作用。为此,市人民政府建立规划编制工作机制,成立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委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规划研究与编制工作。规划编制组依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管理规程、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建设指标(环生态(2019)76号)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等文件要求,结合市区域定位、生态文明建设基础,开展生态环境现状、趋势预测和压力分析,研判面临
4、的机遇与挑战,确定了规划目标、指标。规划以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导向,以建设“生态山城、美丽”的为定位,从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6个领域,提出了目标责任体系与制度建设、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环境风险防范、空间格局优化、资源节约与利用、产业循环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生活方式绿色化、观念意识普及等10大任务,建设“生态山城、美丽”。目录第一章工作基础与形势分析第一条建设基础第二条存在问题与机遇挑战第二章规划总则第三条指导思想第四条规划原则第五条规划范围第六条规划期限第七条规划目标第八条建设指标第三章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生态安全第九条深化水污染防治
5、第十条精准治理大气污染第十一条逐步强化土壤环境治理第十二条推动固废减量资源化第十三条改善声环境质量第四章优化生态空间格局,严守生态红线第十四条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第十五条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第十六条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第十七条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第十八条加强河道和水利工程管理第十九条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第五章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生态经济第二十条生态产业发展第二十一条优化产业结构第二十二条优化能源结构第二十三条优化运输结构第二十四条推进清洁生产第二十五条园区循环改造第二十六条应对气候变化第六章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倡导生态生活第二十七条加强人居环境改善第二十八条开展绿色生活创建第二十九条建设绿色交通体
6、系第三十条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第七章创新体制机制,健全生态制度第三十一条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第三十二条资源高效利用制度第三十三条碳达峰碳中和制度第三十四条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第三十五条建立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第八章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弘扬生态文化第三十六条加快建设生态文化载体第三十七条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第三十八条实现生态文明共建共享第九章重点工程与效益分析第三十九条工程内容与投资估算第四十条效益分析第十章规划实施保障第四十一条加强组织保障第四十二条强化制度保障第四十三条健全资金保障第四十四条加快科技创新第四十五条推动社会参与第一章工作基础与形势分析第一条建设基础(一)区域特征自然条件。市位于省东部,北
7、靠沈阳、抚顺,南接丹东,西邻辽阳、鞍山,东傍吉林。全境总面积8413.94平方公里,山地、耕地、水面和其他用地面积占比分别为80%、8.7%、11.3%,构成了“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地貌。市属于中温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境内河流密布,有大小河流近200条,分属太子河段、细河、北沙河、浑江河段四个水系。全境土壤处于棕壤带,境内各地的土壤类包括暗棕壤土、棕壤土、白浆化棕壤土、草甸土、沼泽土以及水稻土(以暗棕壤土和棕壤土为主)。资源禀赋。市在全省范围内属于降水量较丰沛地区,全市水资源总量为40.59亿立方米。境内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1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7种
8、;国家一级保护植物3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4种。市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矿种多样,全市已经发现各类矿产46种,探明储量的矿产32种。境内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拥有中国全部的景系、景类和84%的景型,素有“燕东胜境”之称。社会经济。2020年末,市市户籍总人口142.3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82%0。地区生产总值810.4亿元,比上年增长2.5%o绿化覆盖面积88292.65公顷,绿地面积24258.09公顷;公园24个,总面积669.00公顷。城市供水管道长度1490.59公里,城市供水总量8563.15万立方米。城市天然气供气总量11152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5747.45万立方
9、米。城市道路长度951.44公里,有桥梁120座。(二)工作基础生态文明制度不断完善,颁布生态立市条例。坚持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真正转化为具体实践,在全国率先制定并实施了市生态立市条例,将“生态立市”战略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落实,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列入重大议事日程,ErI发了中共市委关于生态立市推进绿色发展的意见,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和问题整改工作。实施了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等制度
10、,扎实开展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深入,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十三五”期间,综合利用各类工业固体废弃物大幅提升,其中利用水渣4067万吨、废钢铁598万吨。通过等量或减量置换钢铁产能567万吨,并淘汰钢铁落后产能8万吨,淘汰水泥落后产能407万吨。关闭煤矿34座,化解煤炭落后产能197万吨,煤炭行业在市实现了彻底退出。福耀玻璃、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华岳精工等18户企业获评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加大文旅产业提档升级进程,服务业态不断丰富,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编制了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紧紧依托水洞、枫叶、温泉、冰雪、红色旅游等资源优
11、势,持续加强品牌建设。农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加快特色产业发展,重点发展中药材、食用菌、山野菜、果树、优质米等特色产业,优质特色产业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打造中药材、酿酒葡萄、食用菌、山野菜、干坚果、设施果蔬、优质米七大农业产业经济区。污染防治攻坚成效明显,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重点工业企业本钢集团先后完成了本钢板材焦化厂东风厂区8#、9#焦炉生物脱氮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和本钢板材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及回用工程,保证了兴安断面水质达标。城镇污水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全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到46万吨/日,城市建成区收集处理率达到90%以上,县城收集处理率达到80%以上,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体。颁布实施市观
12、音阁水源保护条例,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虬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积极推进清洁取暖,充分利用工业余热,实现集中清洁供暖2420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小锅炉的淘汰及提标改造工作,全市火电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全部完成,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项目17个,完成工业炉窑治理28家;印发了市秸秆焚烧污染管控工作实施方案,完善了三级秸秆禁烧网格责任体系,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8.6%;制定并实施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推进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扎实有序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全面启动工业企业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详查,开展重点污染源(区域)地下水监测现状调查,全市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为
13、100%o人居环境整治效果突出,生活质量提质升级。城市建成区范围内污水管网覆盖率达到99%,城区污水筹集率达到70%,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8%。完成桓仁县、县、南芬区污水厂提标改造,全市7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实现达标运行,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45万吨以上。全市范围内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51723台,城区出租汽车双燃料更新达100%,新能源、清洁能源公交车占比80%,300台新能源公交车陆续上线运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扎实开展“千村美丽、万村整洁”行动,先后印发了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市“千村美丽,万村整洁”行动实施方案(2019-
14、2020年),288个村实现了整村整洁,创建省级美丽示范村31个。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已实现288个行政村全覆盖,建成5000座无害化卫生厕所,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23%o生态文化建设不断推进,生态素养不断提升。市通过生态立市条例以法规文件形式将每年5月确定为生态文明活动月,让生态文明理念根植于心、落实于行。2020年首个“生态文明活动月”以“绿色发展?健康生活”为主题,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传播绿色生产生活理念,让每一位群众都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全市128家单位及近万名志愿者开展“清洁爱我山城”志愿服务活动,城乡广泛开展微电影赛、知识竞赛、专题讲座、主题团
15、日、法治宣传、绿色生活先行区创建等群众性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生态文明思想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景区、进家庭,深入人心。全市首批39所学校参与绿色学校创建,打造节能环保绿色校园,绿化美化校园。第二条存在问题与机遇挑战(一)存在问题产业经济绿色化转型压力大。市冶金、建材等资源型产业和化工业比重较高,黑色金属加工及水泥两个行业耗能占全市工业企业耗能90%以上,高资源利用、高污染排放、高环境代价的发展模式难以发生根本性扭转,且传统减排空间收窄,减排难度倍增。“十三五”期间,通过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随着持续性、大规模、集中化工程减排项目的陆续实施,减排的潜力空间越来越小,如钢铁、建材、
16、火电等行业有组织大气污染物削减比例均达到90%,需要在继续深化工程减排同时,实施精细化治污。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任务重。虽然市环境空气质量位于全省前列,但细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仍是空气污染的主要问题,供暖期时有超标现象,且臭氧污染有加重趋势,以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公路运输为主的交通结构短时间难以得到根本性改变,大气环境质量持续向好难度大,巩固成果任务艰巨。在水环境质量方面,细河等部分支流河稳定达标压力大,部分地区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还存在短板。老工业基地历史上重化工业和采矿业发展的大背景下,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为严重,风险管控难度较大。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在垃
17、圾处理方面,有些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年代较早,建设标准较低,目前已不符合卫生填埋要求;农村地区部分小型垃圾填埋场防渗及管理措施不到位,带来较大环境隐患。垃圾焚烧项目建设滞后。污水处理设施存在“重建设、轻运行”和管理体制不顺畅、资金保障不到位等问题。地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滞后,部分污水没有得到有效收集和处理,汛期强排时有发生。环境风险隐患仍未彻底消除。产业集中分布于太子河干流主城区、细河流域桥北地区及南芬城区、北沙河流域沈本新城,环境应急防范设施不完善、环境安全意识不牢固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防范环境风险压力仍然很大,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对环境权益的诉求越来越高,把一些环境隐患问题解
18、决在萌芽状态已成为当务之急。(二)机遇与挑战1 .面临机遇新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顶层设计、制度安排和决策部署,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当前,全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建设,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为市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提供了重要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东北、振兴作出重要指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时代 国家 生态 文明 建设 示范 规划 2021 2030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43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