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材料:优化党建考核机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验材料:优化党建考核机制.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经验材料:优化党建考核机制紧盯关键明标尺,精准化制定考核标准。一是紧盯考核范围。结合*工作实际,新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为村级组织明责减负增效、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工作主要考核农村领域,将村(社区)分为党建领航型、经济领跑型、产业兴旺型、“三治”融合型、环境宜居型5个类别,坚持“统一组织、综合考核”的工作原则,不断完善考核工作机制,强化考核过程管理“写实”,确保考出压力、考出动力、考出活力。二是紧盯考核指标。实施差异化考核,将考核指标分为共性指标、个性指标、满意度评价,其中:共性指标包括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工作、党建重点工作;个性指标结合村级发展定位,每年明确1个专项任务纳入考核,并细化为具体工作任
2、务,明确村级组织职能职责服务事项清单16条,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24条,按照工作量大小、难易程度、岗位风险等,逐项确定评价分值,做到客观、公正、透明。三是紧盯考核模式。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模式,结合每个村(社区)承担任务不同,逐村单独核算基础分值,通过列出评价要点、制定正反向清单、实行加减分等方式,采取常态化开展日常督导调研,年终开展一次实地考核。优化机制促提升,体系化推动常态长效。一是健全平时考核制度。年初按照行政村、农村社区分类制定考核内容及目标任务,年终抽调业务骨干组成考核组,采取查阅资料、集中测评、入户访谈、满意度评价等方式,组织对各村(社区)完成情况进行实地核查,重点考核村(社区)
3、党组织在政治建设、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落实情况。二是建立指标调整机制。坚持以实际考核为重点,结合阶段性重点工作和任务量的变化,动态增减考核指标,适当调整各项任务工作量系数和指标权重系数,并以制度或清单的形式固定下来,有效避免各项任务的分值权重与实际紧急重要程度不匹配,让考核办法更加贴合实际。三是实行考核通报机制。每季度对平时考核情况进行一次梳理汇总,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和多方印证,综合评价分析,提出考核结果等次建议,并及时通报考核结果和存在问题,对排名靠后、重点任务拖延等情况进行“亮灯提醒“,做到考核过程公开透明,增强考核对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正反激
4、励严奖惩,导向化运用考核结果。一是与评先推优相结合。对考核表现优秀的,优先推荐参加各级各类评先选优活动,强化正向激励,努力营造见贤思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带动全镇村集体经济创收222.6万元,22个村党组织下设支部完成“五星级”支部创建。二是与教育培训相结合。结合考核结果对村(社区)进行综合分析,查找班子和干部在经济建设、乡村振兴、平安建设等方面的差距及不足,分批次、分层次、分重点进行教育培训,选派2名党组织书记到市外和市直部门跟岗锻炼,持续举办“年轻干部综合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33期,组织领导班子和村(居)负责人集中学习62次,2名党组织书记参加市级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均获三等奖。三是与
5、干部使用相结合。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对考核结果连续获得优秀等次的,在干部选拔使用上给予倾斜,对考核结果连续为较差等次或排名末尾的,对班子成员进行诫勉谈话、组织调整,选优配强2名村党组织书记,培养10名优秀青年党员任村支书助理,储备后备干部Ilo名。经验做法:突出“抓乡促村”赋能乡村振兴近年来,*县坚持系统思维、问题导向,围绕明责定责、扩权赋能、强筋壮骨三要素,强化政策、资源和力量配备,强力推进抓乡促村工作,赋能乡村振兴。明责定责,做到“抓”有方向。打造县级“新引擎”。制定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清单,将“抓乡促村”细化为32项具体任务、IOo条推进措施,纳入基层党建绩效管理,作为
6、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出台职责任务指导目录,明确县委书记履行职责事项7项,乡镇党委书记履行职责事项5项、村党组织书记履行职责事项4项,构建起“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制定乡级“责任单”。根据“抓村必先抓乡、强村必先强乡”工作思路,严格落实乡镇党委工作运行规则,健全人岗相适班子成员分工机制和报备制度,规范细化“三重一大”事项,重点对乡镇党委议事决策的范围、程序和责任追究等进行细化明确,确保乡镇党委知规懂规、依规运行。画好村级“规划图”。以实施村常职干部“三诺三评双结合”任期目标管理机制为统揽,由村党组织围绕基层组织建设、经济产业发展、民生保障服务等5个方面,
7、按照每月、每季度、每年、每五年为时间节点,明确村级“五大振兴”目标任务,量化村集体经济增长率、回引培育优秀农民工人数、组织群众文体活动次数等27小项振兴目标,确保干有方向、比有目标。扩权赋能,做到“促”有措施。权力下放添活力。健全县委统筹、乡村配合、部门协同机制,制定下放乡镇行政权力事项清单动态管理办法,按照基础权力共同定、特色权力乡镇定、权力边界依法定的原则,“两上两下”优先下放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行政权力事项43项,明确62个领域乡镇承担主体责任、47个领域乡镇承担配合责任,同步建立村(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备案制度,让乡村“腰杆”更硬、底气更足。机构下沉聚合力。完善乡镇机构分级管、派驻机
8、构属地管、同类机构统一管的管理体系,一类乡镇保留“九办五中心”、三类乡镇保留“七办四中心”,基层组织架构总体一致、上下贯通;针对派驻机构“管得住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住”问题,赋予乡镇日常管理权、任免建议权、考核决定权;构建镇村组三级便民服务体系,2129名村(社区)常职干部全部担任民事代办员,群众不出镇就能办成事。编制下调挖潜力。出台行政编制动态管理办法,严格“领导职数对应编制+基本编制+机动编制”管理模式,推动乡镇行政编制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各乡镇纳入“动态编制池”编制达30%。探索“县管乡用”“县管校用”机制,水利、广电等4个领域、67个派驻站所、354名编制一沉到底,与乡镇事业编
9、制整合使用,177所乡镇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统一核定到督学责任区。强筋壮骨,做到“创”有成效。坚持强村先强镇。研究制定关于加强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十项措施,重点提拔35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或双一流高校毕业的干部担任乡镇领导干部,从县级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34名优秀人才到乡镇任职,33个乡镇“五方面人员”全覆盖配备。目前,乡镇领导班子中具有专业素养干部、本科及以上学历干部占比分别提升至30.2%、83.8%o坚持富民先富村。健全“村呼乡应、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乡村,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乡村,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乡村,仅2022年全县就有58.09%的中央衔接资金1117万元、52.46%的省级衔接资金7700余万元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启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拟用3年时间“跳起摸高”,实现全县279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20万元以上、占比72.85%。坚持减压先鼓劲。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控制“一票否决”事项,探索根据不同类型乡村特点实行差异化考核,分类制定乡镇干部考核评价和村(社区)干部考核评价办法,增强考核工作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落实公务员、事业人员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向乡镇倾斜和从村(社区)干部中定向招录公务员(事业人员)等要求,为乡村干部晋升拓展空间,推动基层干部愿意留在乡村、扎根乡村。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44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