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docx
《历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docx(2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历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1973年8月5日至20日)由国务院委托国家计委在北京组织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揭开了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序幕。会议通过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确定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32字方针”,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的战略方针。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1983年12月31日至1984年1月7日)国务院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将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制定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方针,实行“预防为
2、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三大政策。此外,初步规划出到本世纪末中国环境保护的主要指标、步骤和措施。会议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推进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1989年4月28日至5月1日)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评价了当前的环境保护形势,总结了环境保护工作的经验,提出了新的五项制度,加强制度建设,以推动环境保护工作上一新的台阶。提出要加强制度建设,深化环境监管,向环境污染宣战,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1996年7月)国务院召开的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保护环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国务院做出了关于
3、加强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了跨世纪环境保护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江泽民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保护环境的实质是保护生产力”。这次会议确定了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和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两大举措。全国开始展开了大规模的重点城市、流域、区域、海域的污染防治及生态建设和保护工程。环境保护工作进入了崭新的阶段。第五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2002年1月8日)国务院召开的第五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环境保护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做好这项工作。会议的主题是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部署“十五”期间的环
4、境保护工作。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2006年4月17日至18日)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保护环境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事业。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我国环境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充分认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以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第七阅读材料1-13: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资料中国环境报记者周文颖2011年12月21日北京报道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今日上午在北京圆满闭幕。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学东
5、主持会议,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江苏省、湖北省、重庆市人民政府负责同志介绍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经验,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作了会议总结。周生贤强调,各级环保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大会精神和李克强副总理重要讲话,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切实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全面开创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周生贤说,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是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为系统总结十一五环保工作,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和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全面部署十二五环境保护工作任务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
6、总理李克强出席大会发表了重要讲话,并亲自为受到表彰的全国环保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代表颁奖;31个省(区、市)人民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集团)公司主要负责人在会上正式签署了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责任书,标志着十二五减排任务层层分解并落实到地方政府、各有关企业集团。周生贤指出,会议期间,与会代表们认真学习、深入讨论了李克强副总理的重要讲话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大家一致认为,李克强副总理的重要讲话,以前瞻的战略思维和鲜明的务实风格,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新时期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
7、充分肯定了十一五环保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系统分析了当前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明确提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切实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全面推进我国环保事业新发展。讲话统揽全局、立意深远,重点突出、举措得当,思想性、针对性强,对于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环保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家普遍反映,意见既注重固化已有理念和经验做法,又将改革创新精神贯穿始终,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环境保护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是开创环保工作新局面的纲领性文件。表示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李克强副总理的重要讲话和国务院
8、意见精神,不折不扣地认真执行,切实抓好保护环境这件关系当前和长远、国计与民生、和谐与稳定的大事,为科学发展固本强基,为经济增长添加动力,为人民幸福增进保障。周生贤强调,现在,环保大政方针已定,任务措施明确,关键是心无旁鹫狠抓落实。一要在统一思想认识上抓落实。李克强副总理的重要讲话和国务院意见都提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全面开创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这是第七次环保大会的标志性成果,也是做好十二五环保工作的重要指南。全国环保系统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对环境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统一到对环保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的部署要求上来,统一到对第七次环保大会标志性成果的准确把握上来,牢
9、固树立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发展和繁荣,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无视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走出一条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保新道路。二要在组织实施环保规划上抓落实。各地区、各部门要依据国务院意见和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要求,抓紧编制并组织实施环境保护各专项规划。环保部门要会同其他部门科学编制节能减排、农村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加强与规划主管部门的沟通,积极配合各有关部门完成相关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各地区要制定十二五环境保护重点工程项目实施计划,建立项目责任制,明确各项工程的责任单位、进度要求和资金来源,确保领导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三要在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10、上抓落实。十二五是我国环保事业充满希望的5年,李克强副总理的重要讲话和国务院意见对此作出了全面部署。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务院的工作部署,统筹谋划,牢牢把握十二五环保工作的难点,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突破重点,切实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应对热点,继续抓好污染减排,不断推动环保事业迈上新台阶。四要在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上抓落实。要下更大决心,集中人力物力,优先解决大气、重金属、化学品、土壤、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问题,力求尽早取得突破。进一步深化以奖促治和以奖代补政策,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继续加强环境监测、监察、应急、信息、宣教等基础能力建设,有效
11、防范环境风险和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切实保障环境安全。五要在提高环保监管水平上抓落实。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科学设定环境准入门槛,制定实施分区域分阶段的环境保护标准,加强对产业布局、结构和规模的统筹。强化环境执法监管,继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和日常执法检查,严格依法办事,坚决清理地方土政策,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六要在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协作上抓落实。地方各级政府要严格履行环境保护责任,进一步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出台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将环保任务完成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环保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环保综合管理,统一环境
12、规划,统一执法监督,统一发布环境信息,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动,形成部门间共同推进环保工作的强大合力。丁学东在讲话中对贯彻落实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提出了3点要求:一要迅速传达贯彻。各地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尽快进行传达部署,认真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大会精神和国务院意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二要明确职责目标。要按照大会和国务院意见的要求,明确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完善配套政策,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要强化责任制,把任务逐级分解到基层,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务求年年有进展,确保十二五环保目标如期实现。三要加强督促检查。环境保护部
13、要会同监察部,加强对大会精神和国务院意见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向国务院报告检查情况。地方各级环保部门也要会同监察部门加强监督检查,并向同级人民政府作出报告。摘引自:推动经济转型提升生活质量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要点与亮点解读作者:徐琦原二军陈湘静杨奕萍2011-12-22编者按在刚刚闭幕的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发表了重要讲话。根据大会精神和李克强副总理的重要讲话,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和学者,对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的要点和亮点进行解读,以飨读者。关键词全社会关心生态文明理念应
14、植入价值观要逐步影响和引导决策管理行为和社会风尚,逐渐诱导人们的价值取向从金钱、功利转向社会的富足、健康与文明,生产方式从资源掠夺型向保育再生型转变,消费行为从高能耗、高消费向低能耗、适度消费转型,塑造新型的企业文化、消费文化、决策文化、社区文化和媒体文化。要建立和完善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的工作机制,使全社会都关心环境、珍惜环境、保护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应逐步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植入社会生活和思想价值观中。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和攻坚方向。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说,我们应该构建生态文明的理论体系和文化内涵,这是一个重要命题。我们把这种系统
15、性的部署称为整体优化的环保战略,从经济、政治、社会、区域等方面全面纳入环境保护的要求,使这些对环境有重要影响的领域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优化和转变,最终实现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并将其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发展战略,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必将产生重大影响。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与全球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那么,生态文明建设应从哪里入手?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研究员王如松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包括5
16、个方面:从科学层次认识生态,从系统层次管理生态,从工程层次建设生态,从社会层次宣传生态,从美学层次品味生态。根据中国国情,生态文明在宏观上要逐步影响和引导决策管理行为和社会风尚,在微观上要逐渐诱导人们的价值取向从金钱、功利转向社会的富足、健康与文明,生产方式从资源掠夺型向保育再生型转变,消费行为从高能耗、高消费向低能耗、适度消费转型,塑造新型的企业文化、消费文化、决策文化、社区文化和媒体文化。夏光说,环保部门理应高举生态文明的大旗,争当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和主力军,但当前还需做好两方面准备:一是机构准备。环境保护部可以考虑组建一个部门,与全面推动环境文化建设,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重要
17、任务形成对接,提高环保参与社会管理的水平。二是能力准备。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需要强大的科技、理论支撑,目前环保部门的规划、科研、政策研究能力都与实际所需相差较大,必须下大气力加强能力建设。夏光说:“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意义重大,不仅对今后一个时期的环保任务进行了部署,更重要的是为环境保护在国家社会经济全局中的位置进行定位,激励我们在新的起点上把环境保护事业推向前进。”关键词环保产业发展环保产业就是扩内需现在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安全的食物都是内需所包括的内容,这种不断增长的绿色需求,是发展环保产业才能提供的。生态保护、节能减排都属于生产性的内需。这些需求能促进、引导环保产业的发展。保护环境、促
18、进资源节约会带来大量新的需求,促进技术进步,催生新的产业,为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陈耀表示,内需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重点扩大消费需求。随着未来市场发展的要求,以及环境标准提高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环境友好型的产品会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要满足这个需求,就要大力发展环保产业。“过去,人们在消费上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这些年来随着人们环境意识大幅度提高,经济发展的各领域,如生产、消费、流通等都体现出低碳化的要求。这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陈耀说,今后的制造业、服务业都要更加注重环保需求。哪些产品体现了这个理念,市场就会
19、更大一些。从这个角度来说,扩大内需要发展环保产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赵细康表示,扩大内需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种有力支撑,是解决部分对外依靠、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的有力手段。对内需的理解不能停留在传统观点上,而要随经济发展而变化,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需求扩展而不断提高。现在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安全的食物都是内需所包括的内容,这种不断增长的绿色需求,是发展环保产业才能提供的。“内需有多种层次,包括消费性的内需和生产性的内需。”赵细康说,生态保护、节能减排都属于生产性的内需。这些需求能促进、引导环保产业的发展。另外,通过发展环保产业、低碳节能技术,能创造有效的绿色
20、供给。环保的供给通过以供拉需这个途径,引导消费者从传统消费向绿色消费转变,从而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绿色推力。要把扩大内需和发展环保产业结合起来,需要采取哪些措施?陈耀认为,在产业发展上要符合生态化、低碳化理念。在产业科技研发、技术创新中,在产业选择、技术研发上,要更加积极主动去满足、适应这样一个国际化的趋势。赵细康认为,从政府角度而言,一方面要顺应这种消费的转型,对促进绿色技术进步和创新的企业给予鼓励和支持。另一方面,要重视绿色生产服务业,“不能把发展环保产业仅仅理解为生产环保设备,现在生产型环保服务业才是环保产业的主体。”此外,政府还应为消费者提供绿色导向的咨询服务。关键词环境质量环境产品
21、提供是政府的职责基本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政府必须确保的公共服务。作为准公共物品的良好生态环境,各级政府理应成为第一生产者、提供者和分配者。将环境保护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从理论上明确了部分具有公共服务属性功能的环境产品提供应该是政府的职责。保护环境,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改善环境质量,保障人们身心健康。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既是环保工作的着力点,也是落脚点。“环保工作本身的宗旨决定其人民性,也就是说,保护环境必须依靠人民,环保工作的本质也是为了人民。”夏光这样解读环保与民生的关系。夏光认为,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提出的“基本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政府必须确保的公共服务”这一观
22、点,再次明确界定了各级地方政府保护环境的重要职责,是在“十一五”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成绩基础上的新飞跃,也是一个较长时期内的奋斗目标。对此,中国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王金南认为,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是一种准公共物品,是传统市场经济不能有效提供的一种物品。作为准公共物品的良好生态环境,各级政府理应成为第一生产者、提供者和分配者。这也就是我们在“十二五”规划中强调的基本的环境公共服务。各级政府应该有这样一些责任:一是制定一个与国际基本接轨、符合老百姓诉求的环境公共物品的质量标准,如修订国家的空气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不能简单地用发展阶段特殊性和国情来延缓环境质量标准的提高;二是发
23、布目前生态环境质量的真实状态和水平,老百姓周围的水气土与“清水蓝天净土”要求差距如何?无论是环境质量标准还是监测评价体系,都要以公众健康和生态平衡为出发点;三是在识别出这种差距后,运用我国“强政府”的行动机制,根据环境公共服务提供的事权和财权划分,加大各级公共财政用于环境保护的投入规模,提高环境公共服务效率和效果;四是建立公众环境权益维护和保障机制,特别是要加快立法和司法制度建设,建立环境风险和污染损害赔偿机制,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和污染责任保险,建立公众环境健康救助机制,真正促进企业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当前我国正进入污染事件高发期,其中有一个因素不容忽视,就是地方政府过分关注短期经济效益,而对良
24、好生态环境的价值缺乏应有的认识。中国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表示,将环境保护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从理论上明确了部分具有公共服务属性功能的环境产品提供应该是政府的职责,是公共财政保障的重点,是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补助的考量因素;也从实践上要求我们按照统筹城乡、梯度推进的原则解决农村、农民的环境问题,要把多年来城市、工业、大规模污染防治领域的经验逐步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应用于农村、农业、小而分散规模的污染防治领域。对地方政府而言,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底线,作为衡量又好又快的“好”字的最基本要求。关键词生态环保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加强生态环保,有利于我们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拓展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次 全国 环境保护 大会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48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