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心得体会(共10篇).docx
《学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心得体会(共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心得体会(共10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学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心得体会(共10篇)目录篇一、学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心得体会2篇二、“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专题研讨心得体会发言4篇三、学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心得体会6篇四、2023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心得体会9篇五、基层干部学习贯彻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重要讲话表态发言H篇六、学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心得体会13篇七、“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专题研讨心得体会发言17篇八、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心得体会19篇九、2023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心得体会21篇十、学习在2023
2、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23篇一、学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心得体会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于2023年7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特别是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
3、变化,深入分析了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深刻阐述了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重大关系,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和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结合起来,进一步激发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强大动力,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美丽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
4、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绿色低碳和节能减排摆在突出位置,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我国正在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绿色答卷。从工厂到乡村,从生产到生活,如今的中国,绿色变革正在全面展开。在湖北孝感的红顺村,村民屋顶上铺满了光伏板,村委会门口建成了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村道边换上了光伏路灯,绿色电能正在让这个小乡村成为“零碳村”。在江苏泰州,这个全新升级的智慧生态平台,将30多家企业的用能数据打通整合、精准分析、高效优化,每年可减少碳排放数十万吨。从我国首个海上碳封存示范工程,到亚洲最大火电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项目,再到全国最长的二氧化碳输送管道,今年以来,一系列与降碳相关的大项目相
5、继投产,我国“降碳”工作稳步推进。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宣布,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总书记亲自决策、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双碳”工作。他强调,实现“双碳”目标,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总书记的国内考察,都高度重视“双碳”工作,指出坚持绿色发展是必由之路,并要求要在推进全面绿色转型中实现新突破。围绕“双碳”目标,一项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加速推进。从证监会加大对绿色低碳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到央行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绿色金融已形成政策规模;从不断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到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多元化的碳交易逐步落地。如今
6、的中国,能源结构持续优化,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全部装机比重达到50.9%,历史性超过化石能源。近十年,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2%的经济增长,中国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当前,我国开始推动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精准降碳。如今的中国,交通运输绿色转型步伐加快。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620万辆。上半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3128万辆,同比增长41.6%,创历史新高。如今的中国,工业绿色发展不断提速。近十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超过36%,我国目前已经在国家层面创建了绿色工厂3616家、绿色工业园区267
7、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03家。如今,绿色理念深入人心。从合理设定空调温度,到少购买使用一次性用品,再到优先选择公共交通出行,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主动践行绿色生活方式。“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一系列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加速实践。当下的中国,将“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让绿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底色。篇二、“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专题研讨心得体会发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瞩目成就,分析了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8、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锚定“方向标”,补足“助推剂二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因此,必须走好中国式现代化绿色大道,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思想指引把方向,久久为功成伟业。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只有树立科学的思想理念,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推进事业的进步。生态文明建设涵盖领域广,治理难度大,生态文明建设又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可谓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党员干部必须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牢固树立“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信念,以“
9、前人种树”为己任,谋“后人乘凉”,坚决反对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饮鸩止渴式发展,党员干部要保持思想定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并非高楼大厦才算政绩,绿水青山、蓝天白云更是造福子孙的佳绩;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长期工程,建设成果短期难以体现,要甘当愚公,久久为功,多做生态保护“潜绩”,成就百姓安居“显绩系统观念谋全局,协同发力共奋进。“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这句话体现了系统观念在决策中的重要性。系统观念要求我们要统筹好事物的矛盾,协调好全局与局部、主要与次要、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党的二十大强调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生态环境治理具有系统
10、性,一草一木的变动都可能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产生蝴蝶效应。因此,党员干部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从整体布局,统筹规划,抓纲带目,坚持山水田林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要主动扛起生态环境治理责任,林长、湖长、河长层层压实责任,上下同心;要坚持协同发力,增强生态治理部门协同、区域协同、政策协同,弹好生态建设“协奏曲”,唱响美丽中国“大合唱”。实事求是求实效,实干笃行建新功。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在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面对不同地域的不同特点,治理方法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所谓“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生态文明建设同样也要“到什么山上治什么病”,决不能寄希望于“以一方
11、治百病”的神药。党员干部要实事求是,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地区调查研究生态环境建设薄弱点,找准生态治理问题,因地制宜提出治理对策,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党员干部还要身体力行,发掘生态环境治理先进技术,支持本地绿色环保新兴产业发展,学习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地区的先进经验,从中总结和提炼可以应用到本地的生态环境治理中的“灵丹妙药:坚持俯下身子、甩开膀子、迈开步子,做勤医、慧医,不做懒医、庸医,以实事求是、实干笃行的精神,让祖国大地焕发绿色生机,建设美丽中国。篇三、学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心得体会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于2023年7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今后5年是美丽
12、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特别是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深入分析了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深刻阐述了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重大关系,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
13、向指引和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和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结合起来,进一步激发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强大动力,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基于历史、立足当下、面向全球、着眼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战略安排,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明晰: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锚定新目标,砥砺新征程。从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变革,到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攻坚,各行业各领域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
14、、扩绿、增长。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以深入调查研究解决发展难题,扎实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持之以恒植树造林种草,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绿色版图不断延伸。新时代十年来,全国累计造林10.2亿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4.02%,人工林保存面积达到13.14亿亩,稳居世界第一,重点治理区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荒漠化和土地沙化实现“双缩减”。“到2025年,每年实施国土绿化任务1亿亩,人工造林不低于20
15、00万亩。坚持扩面增绿与提质增效相结合,科学推进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J国家林草局有关负责人表不。从植绿护绿到垃圾分类,从“光盘”行动到节约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亿万人民踊跃参与。“绿色”成为生产方式、管理方式,也成为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最美生态护林员”持续涌现,绿色低碳新风扑面。从珠三角到长三角,从京津冀到成渝经济圈,不再简单以GDP论英雄,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推广应用节能降碳技术,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工厂车间、广袤田野的一场场绿色变革,见证中国号巨轮破浪前行的勇毅。中国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的“绿色答卷”:今年前5月,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2.8%,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增速;信
16、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113%,均保持较快增长;新能源汽车和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增长37%和53.6%o“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J中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对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创造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的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造就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万千农民群众的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先后获得联合国最高环境荣誉“地球卫士奖”。今日中国,绿色发展不断加快,绿色版图接续扩展,绿色贡献持续增加,一幅新时代的千里江山图气势恢宏。从蓝天白云、水清岸绿的图景里,世界看
17、到一个欣欣向荣的中国;从攻坚克难、闯关夺隘的图景里,世界看到一个砥砺前行的中国。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程,深刻改变着中国、影响着世界。篇四、2023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心得体会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
18、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强调“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工党建引领为美丽中国建设擘画了美好画卷,党员干部是美丽中国的建设者,要强化政治引领,提升政治能力,执好“党建之笔”,用心用情用力绘就美丽中国生态“新画卷二提好“人民之笔”,为绿色发展点亮“引航灯塔”。“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水土保持治理的是水土,改善的是民生。通过水土保持,福建省长汀县实现了从荒山到生态家园的历史性转变;河北省塞罕坝从一片荒漠变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湖北省水土保持项目治理区有220多万人解决了温饱问题加强美丽中国生态建设,曾经的沙海和荒山变成了百姓的“
19、绿宝盆”和“粮囤子”,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增进民生福祉没有完成时,只有连续不断的进行时。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人民满意为终极目标,“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橹起袖子加油干”和进取心,一以贯之地把美丽中国建设的“时代考卷”答好,切实办好民生实事。执好“创新之笔”,为美丽中国汇入“新鲜活水二“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创新是推动发展的力量。卫星遥感、无人机、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学技术与生态建设深度融合,让美丽中国建设变得更智慧、更精准。在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工作面临着更高目标、更高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发扬勤于探索、勇
20、于实践的创新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攻关,提升科技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以生态的“含绿量”提升发展的“含金量”激发“创新活水”在打造绿水青山的“赋能增效”作用。要以人民幸福为宗旨,终身学习、主动学习,提升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抓住治理的“牛鼻子”,因地制宜、分区施策,带领群众一道创造美丽的家园。落好“传承之笔”,为绿水青山开出“久久之花”。美丽中国建设是一项涉及多个领域的系统工程,实现“绿肥黄瘦”,不仅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从高西沟村奋战林草修复一线的“四任班子三代人”;到补浪河乡席彩娥一家三代的七位治沙女民兵;再到十里沙村治沙造林四十余年的石
21、光银美丽中国建设者们以绳锯木断的不懈坚持,诠释“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美丽中国建设离不开绵绵发力、久久为功。一方面要传承“滴水穿石”的奋斗精神,下足铢积寸累之功,一茬接着一茬干,兑现“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人生誓言;另一方面要巩固来之不易的治理成果,揪住治理的“老疙瘩”不松劲,盯住问题的“新变种”不懈怠,将“脱绿返黄”“死灰复燃”扼杀在萌芽中,确保绿水青山常态长。篇五、基层干部学习贯彻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重要讲话表态发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保护生态环境,大
22、量的工作要在基层落实,我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重任在肩,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自觉担责、全面尽责,奋力在书写美丽中国建设“新答卷”中展现担当与作为。甘于奉献,答好“奋斗卷: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一直以来,无数党员干部努力奉献,用奋斗的汗水浇灌绿色长城,在美丽中国筑起一座座精神丰碑。塞罕坝从“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到“青松寒不落,碧海阔逾澄”,长江从水土流失、物种灭绝到水质改善、江豚腾跃,靠的就是党员干部们一茬又一茬、一代又一代的辛劳付出。基层党员干部都要涵养和保持这种拼搏努力、甘于奉献的精神,面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毫不畏惧,要敢
23、于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在全面建设美丽中国的征程上持之以恒、接续奋斗。科技攻关,答好“创新卷二科技是推动绿色生态发展的重要支撑,创新是推动绿色技术发展的关键。基层党员干部要发扬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落实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任务,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攻关,并积极走到人民群众当中,加强科技创新宣传,当好先进技术的“引领者”“推广者”“实践者”,让群众熟知新技术、善用新技术,提升科技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为促进绿色生态发展的能力,带领人民群众一起共建设美丽家园。强化担当,答好“落实卷,基层党员干部无论从事哪
24、项具体工作,都要把坚持绿色生态发展摆在重要位置,树立正确政绩观,做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兵”,注重从绿色发展的角度谋划工作、推进工作、检验工作,在工作环节上环环相扣,在工作力度上不打折扣。要当好为民服务的“店小二”,带动人民群众养成低碳、绿色、环保的生活习惯,把全面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在耕地保护、水源治理、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及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文明城市创建等诸多领域久久为功,推动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行稳致远。篇六、学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心得体会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于2023年7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习 全国 生态环境 保护 大会 精神 心得体会 10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49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