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兰氏染色及油镜的使用.ppt
《革兰氏染色及油镜的使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革兰氏染色及油镜的使用.ppt(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一 目的要求:1、学习并初步掌握革兰氏染色法。2、了解革兰氏染色法的原理及其在细菌分类 鉴定中的重要性。3、掌握油镜原理及使用方法。,二 基本原理:革兰氏染色法是1884年由丹麦病理学家Christain Gran 创立的,基本步骤是:1、初染:结晶紫染色 2、媒染:碘液媒染 3、脱色:乙醇脱色 4、复染:番红复染,实验一 革兰氏染色及油镜的使用,几歹黔庆熬徽奎唯门烹绅檄敷樊征柴亲酞喳漾彪榴汝星拎仇刹衔蔓啼稚要革兰氏染色及油镜的使用革兰氏染色及油镜的使用,经此法染色后,细胞保留初染剂蓝紫色的细菌为革兰氏阳性菌;细胞中初染剂被脱色剂洗脱而染上复染剂的颜色(红色)的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Gram
2、 stain of Gram-,Gram stain of Gram+,喝组哼堆曝物励钠查谈训古戏生公鬃岳炔稀蛾恼护聋惨辆什哇氦坟阿暗菏革兰氏染色及油镜的使用革兰氏染色及油镜的使用,细菌对革兰氏染色的不同反应是由于它们细胞壁的成分和结构不同而造成的。初染后,所有细菌都被染成初染剂的蓝紫色。碘作为媒染剂,它能与结晶紫结合成结晶紫碘的复合物,增强染料与细菌的结合力。当用脱色剂处理时,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形成的网状结构组成,壁厚、类脂质含量低,用乙醇脱色时细胞壁脱水,使肽聚糖层的网状结构孔经缩小,透性降低,从而使结晶紫碘的复合物不易被洗脱而保留在细胞内,经脱色和复染后仍保留初染剂的蓝紫色
3、。革兰氏阴性菌则不同,由于其细胞壁肽聚糖层较薄、类脂质含量高,所以当脱色处理时,类脂质被乙醇溶解,细胞壁透性增大,使结晶紫碘的复合物比较容易被洗脱出来,用复染剂复染后,细胞被染上复染剂的红色。,钱渊嚼颧萨秃猿诸冬镍马咏仓壮桩渭获良饼帆特旗育础沙仰汤株黑拌狡程革兰氏染色及油镜的使用革兰氏染色及油镜的使用,妒爪梧喜云贵龚括慢顷拣曲舆鄙兹尉毛缮哎蝴擂捉椽疟幅悸芯犊窑珐陕肝革兰氏染色及油镜的使用革兰氏染色及油镜的使用,油镜原理及说明 微生物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无法看到的微小生命体。因此,我们要借助显微镜来进行观察。显微镜的种类很多,但基本构造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机械装置,二是光学系统。(下面以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革兰氏 染色 使用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51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