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
《银川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川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6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银川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二。二一年九月总则1第一章现状与形势2第一节矿产资源概况及矿业发展现状2第二节上轮规划实施成效和存在问题8第三节形势与要求13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6第一节指导思想16第二节基本原则16第三章规划目标18第四章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保护总体布局21第一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调控方向21第二节矿产资源产业重点发展区域21第三节矿产资源勘查开采与保护布局22第五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32第一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调控32第二节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32第三节规划准入管理34第六章绿色矿山建设和矿区生态环境保护37第一节绿色矿山建设37第二节矿区生
2、态保护修复38第七章实施重点项目40第一节矿产资源调查评价40第二节矿产资源勘查41第三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43第八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44第一节规划协调性分析44第二节规划环境影响分析44第三节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48第四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重点项目的合理性评价49第五节开采规划准入条件的有效性评价51第六节环境影响评价结论52第九章规划保障措施54第一节建立完善规划实施目标责任考核制度54第二节健全完善规划实施评估调整机制54第三节加强规划实施情况监督检查55第四节提高规划管理信息化水平55第五节健全完善规划审查制度56附表1:规划基期银川市主要矿产资源储量表附表2:银川
3、市规划基期矿区(床)资源量基本情况表附表3:银川市规划基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表附表4:银川市规划基期矿山开发利用现状表附表5:银川市规划基期探矿权现状表附表6:银川市规划基期采矿权现状表附表7:银川市能源资源基地表附表8:银川市国家规划矿区表附表9:银川市矿产资源重点勘查区表附表10:银川市勘查规划区块表附表11:银川市矿产资源开采分区表附表12:银川市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块表附表13:银川市重点矿种矿山最低开采规模规划表附表14:银川市矿产资源重点项目规划表附图1:银川市矿产资源分布图1:10万附图2:银川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现状图1:10万附图3:银川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保护总体布局图1:
4、10万附图4:银川市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图1:10万附图5:银川市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图1:10万矿产资源是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的合理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事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建设。为保障矿产资源安全供应,推进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快矿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全面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促进矿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宁夏回族自治区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年)关于开展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年)编制工作的通知银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文件和规划,编制银川
5、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落实国家及自治区矿产资源战略、加强和改善矿产资源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是银川市矿产资源保护、勘查、开采、矿区生态保护修复的指导性文件,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活动的重要依据。规划适用范围为银川市境内除石油、天然气、放射性矿产以外的矿产资源。规划以2020年为基期,目标年为2025年,规划期为2021-2025年,展望到2035年。第一章现状与形势第一节矿产资源概况及矿业发展现状一、经济发展概况银川市位于黄河上游宁夏平原中部。东临黄河,与吴忠市盐池县接壤;西依贺兰山,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左旗为邻;南与吴
6、忠市利通区、青铜峡市相连;北接石嘴山市平罗县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相邻(以明长城为界)。地理坐标:北纬372938o53,东经10549,10653,行政区划面积6942.86平方千米。“十三五”时期是银川市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五年,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各项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新经济、新产业逐步兴起,新业杰、新模式不断涌现,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跻身国家级开发区百强,荣获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202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64.37亿元,比上年增长3.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
7、长11.8%;石油加工、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18.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11.0%;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6.4%;纺织业下降549机二、矿产资源概况银川市矿产资源种类少,煤炭资源丰富,具有矿产地相对集中,少数矿种质量特优,埋藏浅,开发技术条件好,开发潜力大的优势。在全区探明资源储量的49种矿产中,银川市只有16种,以煤为主,次为建材、化工、冶金辅助原料矿产和地热资源。煤、水泥用灰岩、冶镁用白云岩等矿产,保有资源储量在全区排位居前。(专栏一)专栏一银川市规划基期主要矿产资源保有资源量序号矿产名称矿区数(个)资源量单位保有资源量1煤炭31亿吨204.702镁矿(炼镁白云岩)1矿石万
8、吨1363熔剂用灰岩1矿石万吨2430.44冶金用白云岩1矿石万吨13576.45冶金用石英岩1矿石万吨1979.086电石用灰岩1矿石万吨2682.147制碱用灰岩1矿石万吨750.758磷矿(矿石)3矿石万吨1268.129玉石(贺兰石)1矿石万吨15.3210水泥用灰岩4矿石万吨40425.711水泥配料用砂岩1矿石万吨674.812砖瓦用粘土1矿石万立方米677.113建筑用辉绿岩1矿石万立方米25314水泥配料用板岩1矿石万吨1292主要矿种分布及资源储量概况叙述如下:煤炭:市域内煤炭资源最丰富,有矿产地31处,其中大型26处、中型4处,主要分布在宁东煤田的横城矿区、灵武矿区、鸳鸯湖
9、矿区、积家井矿区、马家滩矿区和红墩子矿区,是区内主要产煤地。其中,灵武矿区的不粘结煤是气化和生产活性炭的理想原料,主采煤层厚,埋藏浅,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宜于机械化开采。截至2020年底,全市煤炭保有资源量204.70亿吨。水泥用灰岩:资源较丰富,有矿产地4处,其中大型2处,中型1处,主要分布于西夏区套门沟、永宁县高石墩等地。截至2020年底,水泥用灰岩保有资源量4.04亿吨。建筑石料用灰岩、建筑用砂、砖瓦用粘土:主要分布于西夏区套门沟、镇北堡、临河镇大岭沟、宁东镇马跑泉、马家滩镇及白土岗乡一带,资源储量较为丰富,但开采限制条件较多。地热:银川盆地地热资源较丰富,主要分布于西夏区、兴庆
10、区、永宁县。2012年至今,银川市共实施了11眼地热井,均为新生代水热型地热水,井深6173200米,单井出水量在IooO-15000立方米/天,水温35。C-68。(3。2017年实施的天山海地热井,井深600米,涌水量约L5万立方米/天,井口温度429,是银川盆地目前出水量最大的地热井。(专栏二)专栏二银川市地热产地序号矿区名称所在地区勘查程度热储规模井深(m)井口温度(0C)出水量(m3d)1御泉湾地热井兴庆区普查中型310067.5400.82铁路文化宫地热井西夏区普查中型30005514303瑞信天沐地热井西夏区普查中型2030531035.844红柳湾地热井西夏区普查中型23413
11、52538.25掌镇沙温地热井兴庆区普查中型24085919686掌镇檀溪谷地热井兴庆区普查中型2108522157.87民俗风情园地热井永宁县普查中型3005601889.68三沙源地热井永宁县普查中型3011621732.89天山海地热井兴庆区普查大型617421500010宁夏贺兰县习岗镇地热贺兰县11宁夏银川市丰登镇地热金凤区三、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一)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截止2020年底,银川市完成了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区域重力测量、综合水文地质调查与农田供水勘查,1:50万环境地质调查,1:100万航磁测量;开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4679.15平方千米、水文地质
12、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和全市供水水源地勘查评价;全面完成了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多目标化探、银川盆地地下水资源评价与银川平原地下水资源合理配置调查评价、沿黄生态经济带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效应调查评价、银川都市圈城市地质调查、银川市地热田普查、银川盆地地热资源预可行性勘查;完成了宁东油气区普查、宁东煤层气资源调查评价、灵武市耕地区富硒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完成了宁夏“十二五”生态移民安置区地下水勘查打井工程,灵武矿区、鸳鸯湖矿区老矿山找矿等项目。自2011年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在银川市共实施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项目31个,累计投入资金3.87亿元。其中,开展基础性地质调查,围绕煤
13、炭、地热和地下水等矿种共实施勘查项目22个,投入资金2.32亿元;矿山企业出资完成老矿山找矿项目9个,共投入资金1.55亿元。前期的地质勘查工作,为科学统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活动提供了充分可靠的地质依据,为银川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资源安全保障。(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长期以来,银川市形成了以开采煤炭、水泥用灰岩等矿产为主的开发利用格局,经过几十年开发,银川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体态势良好。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矿山企业31家,开采矿石量7853.55万吨,矿业总产值118.13亿元。其中煤矿19家,生产矿山14家,年产煤量5894.55万吨,主要利用方式为煤电和煤化工;水泥用灰岩矿山1家,年
14、产矿石量740万吨;建筑石料用灰岩矿4家,年产矿石量IOll.26万吨;建筑用砂矿6家,年产矿石量652.74万吨;矿泉水矿1家,停采。(专栏三)专栏三银川市主要矿种开发利用现状矿种矿山数量开发利用状态规模设计生产能力(万吨)实际产量(万吨)生产在建停产大中小煤191441152277805894.55水泥用灰岩1111000740建筑石料用灰岩444762.41011.26建筑用砂66421313.05652.74矿泉水11总计3125422424(三)矿产资源保护1、生态红线内禁止开采矿产资源。贺兰山、白芨滩等自然保护区内蕴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贺兰山已查明丰富水泥用灰岩、电石用灰岩、
15、冶镁白云岩、冶金用石英岩、磷矿、贺兰石等资源。2016年3月,“贺兰山整治“、“绿盾”等专项行动实施以来,依托自治区出台的关闭矿山补偿相关政策,联合生态环境相关部门完成了生态红线内各类矿业权清理及调整,全面解决了生态红线内矿业权清理工作,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2、依法查处超层越界及非法开采行为。扎实开展矿产资源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非法盗采得到有效遏制;依法核查矿山企业涉嫌超层越界开采行为,切实有效的保护了矿产资源。3、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使全市非煤矿产资源开发规范有序,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矿区土地复垦利用率全面提升,矿山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矿地和谐共赢发展,
16、全市绿色矿山格局基本形成。(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现状实施了石沟驿煤矿、横城矿区、镇北堡矿区和青银高速临河至水洞沟段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银川河东国际机场、银川综合保税区及白芨滩自然保护区周边砂石矿区治理项目等21个项目,共投入治理资金3.55亿元(自治区财政投入),总面积治理约2863.53公顷。通过采取人工干预治理和自然地貌恢复相结合,针对损害程度高难以恢复的区域实施削坡放坡、培土造坡、生态植被恢复等措施,消除了地质环境问题的潜在危害,改善了矿区地貌景观,形成与周围地貌和植被相协调的生态环境,使全市的矿山生态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第二节上轮规划实施成效和存在问题一、实施成效银川市矿产资源总
17、体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自发布实施以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取得成效,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显著优化,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银川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具体见专栏四。(一)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扎实推进,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完成1:5万综合地质调查面积1579.15平方千米;宁夏沿黄经济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覆盖全市);沿黄生态经济带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效应调查评价(涉及银川市面积3455.50平方千米);银川盆地地热资源预可行性勘查(涉及银川市面积3514.69平方千米);银川都市圈城市地质调查4000平方千米;灵武市耕地区富硒土地质
18、量地球化学评价351.56平方千米;宁东煤炭基地生态地质环境动态调查与评价3484平方千米。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由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向水工环地质调查、城市地质、生态地质方向持续拓展。类别指标名称2020年规划指标2020年完成情况属性基础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基础地质调查工作覆盖率(%)1:5万区域地质调查6167.39预期性1:1万土地质量调查605.06预期性1:5万区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平方千米)36006942.86预期性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处)30预期性新增水源地(处)42预期性新增资源储量煤炭(亿吨)10预期性砂岩型铀矿(万吨)0.2预期性地热(亿吨标准煤)1预期性矿产资源合
19、理开发与利用开采总量煤炭(亿吨/年)0.550.59预期性水泥用灰岩(万吨/年)600740预期性建筑用砂(万立方米/年)1700383.96预期性建筑石料用灰岩(万吨/年)10001361.26预期性砖瓦用粘土(万立方米/年)150预期性矿业转型升级与绿色矿业发展矿山数量(个)煤1519预期性非煤(三类)5312预期性大中型矿煤8789预期性专栏四“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山比例(%)非煤(三类)6083预期性矿山“三率”水平达标率开采回采率(%)大中型77-83%,露天90-95%大中型87%,露天97%约束性绿色矿山比率(%)煤矿及非煤二类矿山9037预期性砂石粘土矿山600预期性矿
20、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恢复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面积(公顷)1897734.26约束性矿区土地复垦面积(公顷)379146.85预期性(二)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布局更趋合理,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全市矿山数量一直保持逐年减少的态势,与2015年相比,2020年全市矿山企业数量由66个减少到31个,其中大中型矿山数量由23个增加到27个,大中型矿山所占比例由34.84提高到87.09乐矿山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的局面得到明显改善,矿山布局更趋合理,矿山结构更加优化。矿山开采规模与矿床储量规模基本相适应,小型矿山关停、并转与资源整合工作成效显著,大中型矿山比例显著提高,矿业规模
21、和结构日趋合理。滥采乱挖、破坏性开采的情况基本消除,节约与综合利用取得明显成效。(三)矿业绿色发展格局完成,绿色矿山建设初显成效自治区制定了煤矿、非金属矿、砂石土矿、水泥用灰岩矿绿色矿山建设规范,为银川市绿色矿山建设提供了标准依据;银川市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编制了绿色矿山建设行动方案;截止2020年底,银川市已建成了国家级绿色矿山7家,生产矿山绿色矿山建成率达到28%,走在了全区前列,为全区绿色矿山建设树立了标杆,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为构建全区绿色矿业发展格局奠定了基础。(四)矿山生杰环境治理稳步推进,生态环境明显好转。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贺兰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修复工作部署以来,银川
22、市编制了银川市露天矿山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实施方案、银川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规划(2018-2022年)、银川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实施方案等。先后开展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51处,累计投入资金1.14亿元,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面积734.26公顷,矿区土地复垦面积146.85公顷。矿山开采产生的煤秆石、尾矿、废渣、废水不合理堆(排)放造成的地质环境污染破坏以及采矿引起的次生地质灾害逐步得到有效治理。(五)矿产资源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能力现代化效果显著“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持续优化矿产资源审批程序,着力推行矿业权竞争性出让;深化权益金制度改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银川市 矿产资源 总体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52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