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工作调研报告范文(9篇).docx
《防汛工作调研报告范文(9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汛工作调研报告范文(9篇).docx(3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防汛工作调研报告范文(9篇)第1篇:防汛工作调研报告洪涝灾害出现频率高,危害大,向来是政府有关部门,尤其是水利部门的重点防范内容。机构改革后,水利部门在防汛抗旱方面主要承担的职责为水旱灾害防御,主要为水情旱情监测预警、水工程防洪抗旱调度、防汛抗洪抢险技术支撑三项职责。根据多年工作实践,以及实地调查、研究分析,对于我市的水利防汛工作,报告如下:一、洪涝灾害风险洪涝灾害风险主要有三点,分别为超标洪水、水库失事、山洪灾害。(一)超标洪水超标洪水是指超过防洪系统或防洪工程设计标准的洪水。从经济合理和现实情况出发,防洪设施的保证率只能达到一定的设计标准,而洪水由于受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等影响,具有很大的随
2、机性,可能超过设计标准。一旦发生超标准洪水,而且没有有效的应对,可能发生毁灭性灾害。(二)水库失事水库一旦失事,可能造成河流洪水泛滥,淹没沿途村庄、城市等,造成严重的损失。(三)山洪灾害山洪是指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洪水。山洪灾害是指由山洪暴发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包括溪河洪水泛滥及伴随发生的泥石流、山体滑坡等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基础设施毁坏及环境资源破坏等。山洪灾害具有季节性强、频率高,区域性明显、易发性强,来势迅猛、成灾快,破坏性强、危害严重等特点。我市山区多、地形复杂,极易发生山洪灾害,是我市防御的重点。二、防汛工作存在的困难问题防汛工作点多面广,很多地方存在着困难以及不到位的地方,主要
3、有:一是防洪工程存在短板。部分重点河道没有护岸堤防,有的河道防洪能力低于设防标准。我市多年来未发生过大的洪水,各防洪工程尚未经受过较大压力下的洪水考验。河道抵御洪水能力不能完全保障。例如20_年8月14-15日,沁水县出现大暴雨,平均降水量达119.4mm。受强降水影响,沁水县县河、端氏河等河流出现10-20年一遇洪水,沁水县河油房站8月15日14时50分洪峰流量达270标so在洪水冲击下,沁水县内大量堤防被冲毁,累计62处18.2km,经济损失约3000余万元。由于资金所限,多数尚未能得到修复。二是山洪灾害防御任务艰巨。我市山区多,地形复杂,极易发生山洪灾害。水利系统建立了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
4、措施,包括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市级1个,县级6个)、162个自动雨量和水位监测站点、1056个简易雨量监测站点等。山洪灾害监测预警设备和平台主要建于20_年,年代已久,经费有限,导致部分维护不到位,有的电子设备老化失修,影响监测监控。机构改革后,山洪灾害日常防治和监测预警工作仍由水利部门负责,应急处置和抢险救灾工作由应急部门负责,具体工作由基层地方政府组织实施。在工作分工上,会有一些不明确的地方。一方面,一些工作人员对于工作分工不够了解,不清楚自己的职责和边界;另一方面,这里的分工只是一个大的方向,具体一些细的工作,到底由谁来负责还不是很明确,比如山洪灾害防御明白卡、宣传栏、培训演练等群测群
5、防工作,具体由谁负责组织,没有明确规定。三是水利系统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减弱。机构改革后,市县防办划归应急部门,大批从事防汛抗旱的业务骨干从水利系统转隶到应急系统,然而水利系统仍承担着很多方面的水旱灾害防御任务,导致水利系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呈现任务重、人员少、协调难的局面。水旱灾害防御物资储备上也不充裕,防御能力减弱。四是社会防洪意识淡薄。我市旱多涝少,多年来未出现过大的洪水,全社会的防洪意识有所淡化,特别是对山洪灾害风险重视不足。在生产生活中存在人为河道设障、堆弃垃圾、侵占河滩等现象。基层防汛力量薄弱,预案体系弱化,培训演练开展较少,全民防洪意识差,群众的防灾避险知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亟待提高。五是
6、人员流动导致干部业务不熟练。尤其今年新调整了部分县(市、区)的水利系统领导干部,时间不长,一些情况还不熟悉,业务能力尚需提高。在平时,也会有相关的干部人员流动现象,导致新来的人业务不熟练,工作质量和效率有待提高。六是预报预警准确性不高。气象预报有时不够精准,一方面是有时预报不准确,例如预报小雨实际却发生大雨之类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是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对于局地的强降水往往不能精准预测。山洪灾害预测预警难度更高,除了需要考虑降水量之外,还需要考虑下垫面条件、土壤饱和度、山洪沟现状等情况,虽然前些年做过调查评价,但由于依据不足,加之实地情况随时间产生变化,准确度不高。山洪灾害很难精准预测,现多贯彻
7、“宁听骂声,不听哭声”的原则,预警阈值取偏低值,久之容易造成群众麻痹心理。三、我市水利系统防汛工作情况及成效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汛期我市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极易发生区域性暴雨洪水和阶段性干旱,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尤为重要。面对严峻的水旱灾害防御形势,我市水利系统积极担当,全面开展了各项工作:一是早谋划早部署。4月9日,市水务局组织召开全市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全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4月19日下发了关于做好2021年全市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通知,从提高政治站位,明确职责任务,抓好防汛备汛,加强监测预警,加强组织领导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再部署、再要求,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工作的通
8、知,对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工作进行了细化的安排部署。二是抓落实抓排查。为确保汛期充分发挥水利工程防洪防汛作用,3月份以来,全市水务系统就加快推进水毁项目修复、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沟道治理、中小河流治理等工程项目建设;对所有水库及淤地坝,落实了“三个责任人”,重点山洪灾害点,落实了县(市、区)、乡(镇)、村三级责任人。市县水利部门扎实开展了隐患排查工作,市水务局专门成立了6个专班工作组,深入各县(市、区)开展防汛备汛督导检查,截至目前,市级检查30余人次、县级272人次,发现隐患80处,已经整改45处,剩余35处正在整改。三是强支撑强备战。今年,在往年水旱灾害防御专家库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水旱灾
9、害防御专家库,并设立了防汛抢险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三支水利抢险分队,负责水利行业的防汛应急抢险工作;同时,各有关单位落实了防汛抢险物资。修订了95座中小型水库的汛期调度运用方案和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以及县(市、区)、乡(镇)、村三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开展了演练与培训。对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开展了排查维护,完善了监测预警体系。通过积极的防汛备汛工作,夯实了基础,提高了对于洪涝灾害的抵御应对能力。确保了在洪水来前,能及时有效发出预警;洪水来时,能通过工程及非工程措施有效抵御,避免或削弱灾情;发生灾情时,能及时有效地支持开展抢险工作,降低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四、对于防汛工作的建议一是进一步巩
10、固提升防洪工程。做好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工作,对于病险水库,要及时进行除险加固;完善河道堤防,加固或新建重要河段的堤防设施,提高防洪能力。二是抓好山洪灾害防御。持续进行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及工程措施建设,加强运行维护。多进行实地调查与研究,提高预测精准度。三是充实水旱灾害防御力量。在人员、物资、技术等方面,加强水利系统的水旱灾害防御力量,建立完善水旱灾害防御专家库。四是加强相关干部的培训与锻炼。积极开展对防汛相关干部的培训,老人要对新人多指导帮助,使尽快上手熟悉工作。五是要加强防洪防灾知识宣传。通过主流媒体、公众号、宣传栏,以及群测群防体系等方式进行防洪防灾宣传,加强培训和演练。第2篇:防汛工作
11、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极端气候影响,我区旱涝交替的情况时有发生,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快速发展,全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防汛物资储备与管理工作是防汛抗旱工作非工程措施中的重要环节,是防汛抢险工作顺利展开的基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一、基本情况我区有大中小型水库91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南川水库),中型水库1座(四门楼水库),小(一)型水库6座,小(二)型水库83座,防汛抗旱物资防汛物资主要储存在区水利和湖泊局仓库、一个乡镇物资仓库、部分大中型水库如南川水库、四门楼水库和四邑公堤管理段。通过实地调研和统计,区应急管理局以社会代储的形式,采购了砂石料7500立方米,无人机一台和冲锋
12、舟1艘等物资;区水利和湖泊局储备仓库160平米,现有储存有编织袋万条,编织布万平方米,砂石料500立方米,救生衣100件,发电机5台,汽柴油10吨,送水车2辆等防汛抗旱物资;咸安消防大队储备仓库100o平方米,现有救生衣48件,送水车6辆等物资;双溪桥镇仓库20平方米,储存有编织袋万条,救生衣30件,砂石料200立方米,桩木200立方米,铁锹手电雨衣40套等物资;高桥镇仓库40平方米,储存有编织袋万条,编织布200平方米,块石500立方,毛竹3000根,发电机1台等物资;大幕乡储存有编织布1000平方,砂石料和块石各200立方,毛竹1000根,水泵10台等物资;汀泗桥镇仓库面积210平米,储存
13、有编织袋1万条,救生衣20件,桩木50立方,水泵50台,铁锹140件等物资;向阳湖镇仓库面积300平米,储存有彩条布20件,救生衣5件,块石50立方,桩木60立方,发电机2台,水泵10台,工作灯5盏等物资;马桥镇仓库100平米,储存有编织袋1万条,编织布1500立方米,篷布200平方米,救生衣100件,救生圈30件,桩木IoOo立方米,发电机2台,水泵10台,铁锹200把等物资;官埠桥镇仓库面积500平方米,储存有麻袋1万条,编织袋5万条,救生衣和救生圈50套,抛绳器10只,砂石料100立方米,块石50立方米,电动机21台,水泵110台等物资;桂花镇仓库20平方米,储存有编织袋1万条,编织布2
14、00平方米,救生衣救生圈25套,发电机1台,水泵20台,安全帽20顶等物资;永安办事处仓库18平米,储存有编织袋_万条,编织布200平方,救生衣27件,砂石料100立方米,桩木200立方米,水泵9台,铁锹140把等物资;浮山办事处仓库100平方,储存有编织袋万条,救生衣30件,毛竹100O根,发电机1台,水泵8台,铁锹30把等物资;温泉办事处仓库30平方,储存有编织袋万条,篷布600平方,救生衣60件,发电机1台,水泵2台,铁锹35把等物资;其他防汛抗旱成员单位基本储存的是铁锹、雨衣和胶鞋等物资。二、物资储备存在的问题在防汛抗旱日常检查和巡查督查工作中发现,各单位在防汛抗旱物资储备量上有进一步
15、增加,但现有的物资储备不能满足“防大讯、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的应急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储备仓库建设滞后全区普遍存在防汛抗旱应急专用物资储备库数量较少、面积少、储备能力弱、设施简陋等问题,部分乡镇和单位无防汛抗旱专用仓库,或者借用其他单位仓库代储,仓库面积较小,导致物资难管理,管理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调度不便等。2、物资储备数量不足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全区物资储备的结构不尽合理,传统常规物资储备较多,大部分是泵站、发电机、胶鞋、铁铲、救生衣等,砂石料和冲锋舟等重要物资储存量明显不足,科技含量较高的防汛物资占比较少。3、管理水平尚待提高由于防汛物资管理经费不固定,物资管理缺乏专业、专职
16、管理人员,各单位基本上都是负责防汛抗旱的同志兼职物资管理,在物资更新及调拨方面都存在管理滞后的情况。三、物资储备及管理工作建议1、完善物资储备体系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防汛抗旱物资分级储备管理体系。分解储备任务,明确储备责任,确保各级都有一定规模的物资储备。按照分级储备、分级管理的原则,切实抓好本级防汛抗旱物资的储备管理体系。2、加强物资的补充储备转变传统思维模式,防汛物资与抗旱物资储备并举,传统物资储备和高科技物资同储,由实物储备向实物储备和社会代储相结合转变,由仓库储备向仓库储备和工程储备相结合转变,将储备任务分配到具体工程,加大物资保障力度。3、提升物资管理水平建立防汛抗旱物资管理各项规
17、章制度,落实管理经费,明确专职人员,物资做到分类存放并进行编号、定位、记账,做到物资摆放、库容干净“两整齐”,材料、数量、规格标识“三清楚”,按区、按排、按架、按位“四定位”,一目了然,家底清楚。并定期对物资进行检查,失效的进行更换补充,确保防汛物资、设备性能处于最佳状态。4、落实监督检查责任区防办根据实际情况,对全区各单位的防汛旱物资存放情况开展不定期抽查,检查过程中发现物资存放不规范的单位,及时督促整改达标,使所有储备物资、器材按质按量都处于良好状态。第3篇:防汛工作调研报告根据2021年县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安排,5月份常委会成立了以梅代军主任为组长,王逸副主任为副组长,农工委及相关单位负
18、责人为成员的调研组,对我县防汛抗旱应急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实地察看了丰乐水库、上丰丰源水库和地面人影烟炉(地面增雨),查看了相关资料和台账,并召开座谈会。现将调研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县防汛抗旱应急体系建设情况根据机构改革的要求,20年4月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从县水利局转隶至县应急管理局,县应急管理局根据职责要求,克服种种困难,不等不靠,认真开展工作,相关单位分工协作、积极配合,不足百天就经历了“七.七”洪水的考验。(一)防汛抗旱应急管理机构基本建立。调整充实了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明确指挥部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去年汛前,改造提升了县防汛抗旱指挥预警中心。防汛工作实行重点村
19、组“四级包保”,一般防汛村组实行“三级包保”,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全力构建防汛抗旱网格化体系,为防汛抗旱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完善。县应急管理局组织修编了歙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指导修编了20_年城区防洪预案、练江20_年防御洪水应急预案,指导完善24座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和防汛抢险应急预案,乡镇防汛抗旱预案等,基本建立了县、乡、村、组四级山洪灾害和地质灾害防御网格化体系,县防汛办建立了防汛包保干部信息平台和歙县防汛抗旱QQ工作群,实行24小时在岗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组织防汛及地质灾害应急演练40余场次。(三)抗洪抢险应急能力明显增强。在去年遭遇50年一遇的“七.七”
20、洪灾面前,各级领导身先士卒,靠前指挥,积极动员和推进全社会力量共同抵御洪水灾害,指挥部迅速争取军分区、消防救援队及省内外蓝天、山越等20余支民间专业救援队伍的支持,投入到急难险重的抗洪任务之中。各成员单位全力以赴、密切协作,使防汛抗灾工作的各个环节形成有机整体,防灾抗灾的综合能力显著提高。(四)应急物资装备逐步完善。为应对极端气候影响和我县洪灾旱灾接连发生的状况,我县防汛抗旱物资装备得到了改善,储备和管理工作得到了加强。去年“七.七”洪灾后,根据我县防汛抗旱实际需要,充实了无人机、液压照明灯、卫星电话、应急拉水车、电动(柴油机)抽水机组、打井洗井设备等防汛抗旱物资,并开展定期检查,及时查漏补缺
21、,确保物资装备状态良好。二、防汛抗洪应急体系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防汛抗洪工程体系不够完善主要集镇、村庄防洪能力不足。全县境内河流众多,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的以上的中小河流6条,分别是新安江、练江、富资河、丰乐河、昌源河和街源河,在县内总长度250余公里。通过上一轮中小河流治理及薄弱环节三年行动方案治理总长度40.23公里,治理覆盖率为16%,占总河长比例偏低,治理河段现状防洪标准基本是2-5年一遇,防洪能力低下。尽管城区修建防洪堤L49万米,也只能是基本达到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除部分沿河低洼地带交通下穿外)。抗旱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现有抗旱设施不足,特别是用于人工增雨的新技术、新设备
22、不多,不能适应当今抗旱形势的需要。(二)统一的应急管理信息平台还未建立。成功的应急平台可以帮助决策者对突发事件做出有效反应。我县面前还没有建立起统一的应急管理信息平台,气象、水文水情和山洪灾害防御等信息不能共享,信息传输和公开的渠道不宽,速度不快,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的局面尚未形成。(三)防汛抗旱应急队伍力量薄弱。在防汛抗旱抢险救援中,我县的应急队伍力量显得非常薄弱,远远不能满足防汛抗旱应急抢险的需要。尤其是乡村基层,应急队伍临时拼凑,没能经过专业培训,防汛抗旱应急抢险专业能力不强,经验不足,而且由于缺乏轻壮劳力,战斗力也不强,只能应付一般性的应急抢险工作。(四)影响城区防洪不可回避的现
23、实问题1 .城区桥梁、竭坝的建设影响城区的防洪。城区现有27座桥梁,17座堰坝,除万年桥、太平桥、紫阳桥三座古桥外,近二十年来新建了练江桥、富资桥、扬之桥、古关桥、紫霞桥、百花桥等桥梁,16座堰坝均为1996年“6.30”洪水后修建,2000年底修复渔梁坝。经过对20_年“7.7”洪水调查评价,并与同频率1996年“6.30”洪水淹没范围对比,表明城区桥梁、堰坝客观上对洪水造成阻水,壅高水位,加大了城区和经济开发区的防洪压力。2 .临河建筑较多影响防洪。由于近年来城区发展较快,临河建筑占用部分原有行洪滩地,造成行洪不畅,且自身防洪问题加大。如1996年以后建设的鸿基、富资小区、紫霞小区、徽州花
24、苑一带和经济开发区,在5-10年一遇洪水时对河道行洪影响不大,一遇超标准洪水,就将面临损失。3 .新安江水位顶托影响防洪。随着新安江水库功能逐步由防洪、发电转向防洪、供水,限制电站发电及下泄流量,新安江常年蓄水水位较以前明显提高,练江洪水如遭遇干流洪水,可能造成顶托。三、意见和建议防汛抗旱应急体系建设可以有效提高政府的组织、决策和指挥能力。为进一步做好科学防汛抗旱和减灾减损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树立一个服务于大众的服务型政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一)进一步推进防汛抗旱思路的“两个转变”。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这“两个转变”要求我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防汛 工作 调研 报告 范文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52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