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白蚁防治技术规程.docx
《林木白蚁防治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木白蚁防治技术规程.docx(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ICS 65.020.01B 16DB32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XXXXX-XXXX林木白蚁防治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sforpreventionandcontroloftermiteinforestXXXX -XX-XXXX-XX-XX发布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目次前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3.1林木白蚁防治13.2蚁巢13.3泥道13.4危害调查13.5分飞孔13.6候飞室13.7通气孔13.8王台23.9砂粒屏障23.10侵入道23.11药土屏障23.12巢腔23.13蚁路23.14土栖性白蚁23.15木栖性白蚁23.16土木两柄性白蚁
2、24总则25危害调查25.1调查时间25.2调查方法35.3调查内容36白蚁危害程度划分36.1 白蚁危害程度等级36.2 无白蚁危害36.3 轻度危害(I级)36.4 中度危害(H级)46.5 重度危害(III级)46.6 严重危害(IV级)47预防措施58防治方法58.1物理防治58.2化学防治68.3生物防治79防治效果检查710档案管理7附录A(资料性附录)林木白蚁危害程度划分表8附录B(资料性附录)林木白蚁防治施工记录表10附录C(资料性附录)林木白蚁防治效果情况对照表11附录D(资料性附录)江苏省危害林木的主要白蚁种类表12本文件按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
3、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进行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苏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林业有害生物检疫防治站、江苏谢氏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镇江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检疫站、苏州市吴中区林业技术推广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钟育谦、熊大斌、仲磊、周爱东、谢勤、谢蔚刚、王岚、谢鸣荣、顾晓峰、徐元元、董务闯、王东华、叶利芹、刘俊、成聪、谢华鸣。林木白蚁防治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林木白蚁防治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总则、危害调查、危害程度划分、预防措施、防治方法、防治效果检查、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林区、城市绿地、风景名胜区林木
4、的白蚁防治,水利防护林、苗圃的白蚁防治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50768白蚁防治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1253建设工程白蚁危害评定标准1.Y/T1915诱虫灯林间使用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GB/T50768GB/T5125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林木白蚁防治preventionandcontroloftermiteinforest对危害林区、城市绿地、风景名胜区等区域林木的白蚁,采用相应的防治技术,从而预防
5、和治理白蚁对林木造成危害的活动。3.2 蚁巢nest由白蚁构建,用于集体生活,抵御外敌的巢体。3.3 泥道mudtubes白蚊为避免光线照射、自身水分流失和预防天敌,修建于林木外表或地表等暴露之处呈线状或连片状的泥质通道。3.4 危害调查damageinvestigation在林木分布区域对白蚁活动迹象、分布、种类及危害状况进行调查。3.5 分飞孔flightholes在白蚁分群季节里,白蚁临时修筑供有翅繁殖蚁分飞的专用孔洞。3.6 候飞室waitingchamber在蚁巢与分飞孔之间,白蚁专门为有翅繁殖蚁分飞前短暂停留休息而修筑的空间。3. 7通气孔ventiIationhole白蚁用于调节
6、巢内温度、湿度、通风换气而修筑的孔道。3.8王台palace白蚁蚁王蚁后居住的场所,一般位于蚁巢的核心区域。3. 9砂粒屏障sandbarrier在林木周围设置的以砂粒作为阻隔材料阻止白蚁侵入,达到预防白蚁危害的一种屏隙。4. 10侵入道attackpaths白蚁侵害树木时,在树体内部取食形成的特有通道。5. 11药土屏障barrieroftoxicsoiI通过对林木白蚁防治区域及周边土壤使用药物处理,形成药物阻隔带,达到有效阻止白蚁从地下土壤侵入防治区域林木的一种白蚁预防措施。3.12巢腔nestcavity白蚁修筑巢穴时用于安置菌圃的空洞。3.13蚁路gallery白蚁进行巢外和巢间活动的
7、往返通道。3.14土栖性白蚁soi!-nestingtermite只在土壤中营巢的白蚁。3.15木栖性白蚁wood-nestingtermite只在林木中营巢的白蚁。3.16土木两栖性白蚁soiI/wood-nestingtermite既能在林木中营巢,又能在土壤中营巢的白蚁。4总则4.1 遵循“动态监测、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4.2 白蚁防治工作前,应调查白蚁危害区域环境,制定白蚁防治方案。4.3 避免规模化使用药土屏障技术,减少水源区域白蚁防治化学药剂使用。5危害调查1.1 调查时间每年的2月6月、9月10月白蚁活动高峰期进行,以现场踏查为主,由防治技术人员对检查区域进行调查,做好相
8、关记录,填写林木白蚁危害程度划分表(附录A)O1.2 调查方法1.2.1 踏查法通过踏查对调查区域林木进行观察,查找泥道、侵入道等白蚁危害痕迹,对疑似臼蚁危害树木使用工具进行规律性敲打,判断树木内部是否存在白蚁活动,如出现清脆的空洞声加之树木孔洞内出现侵入道即可初步确定树木内部有白蚁危害;也可以通过专业白蚁监测设备,如白蚁生命探测仪,探测白蚁活动范围。1.2.2 诱集法在林间地表埋设白蚁诱集装置,定期观察诱集装置内白蚁活动频率以判断蚁患情况。1.3 调查内容5. 3.1白蚁种类和分布鉴别采集的白蚁标木,确定林木检查区域的白蚁种类及其分布。6. 3.2危害情况检查白蚁上树取食后形成的泥道,根据树
9、体有泥道株数率判断白蚁对林木的危害情况;白蚁防治区域内,有泥道林木株数和监测调查林木总株数的比值,单位为百分数,有泥道株率应按下式进行计算:1.=N/JX100%式中:L:有泥道株率,单位为百分数();N:有泥道株数;J:监测调查总株数。6白蚁危害程度划分6.1 白蚁危害程度等级林木白蚁危害程度划分为无白蚁危害、轻度危害(I级)、中度危害(11级)、重度危害(In级)、严重危害(IV级)五个等级,并对应填写林木白蚁危害程度划分表(附录A)o林木白蚁危害程度等级划分应根据调查对象的不同类型确定检查和划分评定单元,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林区、风景名胜区、水利防护林、苗圃的检查单元为亩,并按具有代表
10、性的原则设置,划分评定单元为亩,且标准地内林木不少于30株;b)城市绿地的检查单元为自然株,划分评定单元为约定区域内的树木;C)古树名木及珍贵树种检查单元为自然株,划分评定单元为自然株;d)灌木草坪检查单元为约定区域,划分评定单元为约定区域内的灌木草坪,当约定区域不大于2亩时,应全部检查,超过时可抽样检查。6.2 无白蚁危害林木区域划分评定范围内无任何当年发生的白蚁活动痕迹。6.3 轻度危害(I级)符合下表情况之一且经调查属于当年发生的,白蚁危害等级应鉴定为轻度危害(I级):表1轻度危害(I级)划分表序号白蚁危害现象1发现林木有白蚁危害痕迹,未发现白蚁活体或发现白蚁活体,但危害痕迹不明显。2林
11、木上发现泥道,且林木有泥道株率(L)5%3林木周围地面3m半径范围内有泥道等白蚁活动痕迹。4灌木草坪发现零星白蚁危害痕迹及少量白蚁活体。6.4 中度危害(II级)符合下表情况之一且经调查属于当年发生的,白蚁危害等级应鉴定为中度危害(11级):表2中度危害(II级)划分表序号白蚁危害现象1发现林木有白蚁活体,且其危害痕迹较为明显。2林木上发现泥道,且5%(林木有泥道株率(L)20%o3非古树名木及珍贵树种林木内部出现白蚁侵入道,未发现白蚁活体。4古树名木及珍贵树种林木15m半径范围内发现泥道等白蚁活动痕迹。5灌木草坪发现少量白蚁危害痕迹及白蚁活体。6.5 重度危害(III级)符合下表情况之一且经
12、调查属于当年发生的,白蚁危害等级应鉴定为重度危害(In级):表3重度危害(Ill级)划分表序号白蚁危害现象1发现林木被害痕迹十分明显,部分树木枝干被蛀空。2林木上发现泥道,且20%林木有泥道株率(L)30%o3非古树名木及珍贵树种林木内部出现白蚁侵入道,发现白蚁活体。4古树名木及珍贵树种林木内部出现白蚁侵入道或其5m半径范围内发现大量白蚁活动痕迹。5灌木草坪发现多处白蚁危害痕迹。6.6 严重危害(IV级)符合下表情况之一且经调查属于当年发生的,白蚁危害等级应鉴定为严重危害(Iv级):表4严重危害(IV级)划分表序号白蚁危害现象1发现林木白蚁危害痕迹突出,树干枝干被蛀空。2林木上发现泥道,且林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林木 白蚁 防治 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58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