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信息化教学三年规划实施方案.docx
《某中学信息化教学三年规划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中学信息化教学三年规划实施方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某中学信息化教学三年规划实施方案市第十七中学信息化教育教学三年发展规划(2022年7月-2025年7月)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现状分析一、学校简介兰州市第十七中学2004年建校,师资优秀、教育教学质量优秀,是一所初中义务教育学校,连续十六年荣获初中教育优秀质量奖,信息化程度逐年上升,信息化教育教学总体显性特征为:学校简介及校园动态可以通过官方微信(兰州市第十七中学)、官方抖音(Izl7zdoUyin)官方快手(兰州市第十七中学)查看。47个班均配备有多媒体设备,信息化教学每日均正常进行,但是技术手段单一,一半的教师只局限于PPT播蹒作;七年级16个班教师均开通希沃应用程序。两个微机室兼语音室网络开
2、通,安装了E听说语音操作系统,正常投入使用;17各学科组中12个学科组使用电子教案,5个学科组使用手写教案;在线课堂均采用钉钉在线课堂,5-10位老教师采用国家资源平台课程推送方式,5-10位教师采用腾讯会议方式。线上教学期间作业评价及管理观察采用班级小管家及钉钉两种方式,处室管理表格类收集采用WPS在线协作办公模式,在线测评在之前的钉钉教学中只有数学组5-10位教师在使用,心理健康类、学习成果类、劳动类、德育类、教研类活动展示交流平台为技术支持的展示与交流一一美篇报道、兰州市第十七中学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快手号报道。信息化教育教学现状分析综述如下:1.网络环境:采用光纤接入技术,实现光纤到学校
3、,有线网络覆盖到学校的每个教学、活动和办公场所;无线网络能支持移动教学、移动办公等应用;网络带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但高峰期的群体并发访问可能会发生拥堵。2 .硬件环境:学校47个教室全部已配备教学一体机,实现了班班通教学,6个实验室及各功能室均配备交互式一体机,建有多功能录播室一个、会议室和操场各有多媒体电子屏一个。全校164名教师人均一台办公电脑,师机比1:1,生机比为6.6:1,互联网覆盖率100%,学校硬件建设趋于完善。3 .软件环境:学校在现有班班通、校园网基础上,积极构建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广泛利用“国家智慧教育云平台、兰州智慧教育云平台”、“学科网”和“钉钉”等网络平台,选择优质网络
4、资源,优化学校网络教学资源。校园监控系统、好分数系统、科大讯飞英语听说训练系统、卓帆信息技术练习系统。以下为学校总体风貌介绍:1 .学校地理位置、办学性质、建校历史;兰州市第十七中位于兰州市红古区政府所在地华龙街道。红古区位于享堂峡以东的红古J11而得名,东接西固区,西临大通河,南濒涅水河与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和永靖县相望,北部黄土山岭与永登县毗邻,位于兰州、西宁两大省会城市的几何中心。学校开办于2004年8月,是区属独立初中。学校占地30795平方米,现有“融汇楼”、“砺志楼”、“勤学楼三幢教学楼,校舍建筑面积12875平方米。开办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历届校领导的精心谋划下,
5、立足“立德树人这一根本,始终以“勤学励志,敬业创优为校训,坚持快乐工作、幸福成长、和谐发展办学理念,在全体十七中人的辛勤工作和共同努力下,十七年来,学校发展迅速,规模空前扩大,教学成绩喜人。2 .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学校秉承“阳春三品”文化理念。“阳春”指所创建的学校综合环境,“三品”指最后的成果。“三品的另外一层含义,是学校的主体建筑三栋教学大楼的布局呈“品”字结构。(1)“阳春内涵。通过学校文化建设,将学校打造成如春天般温暖、如阳光般灿烂的育人学校。让孩子们在春天般温暖、如阳光般灿烂的人文环境里成长学习,形成如阳光般灿烂的内心世界,度过如阳光般灿烂的初中生活。(2)“三品内涵。通过学校文化
6、建设,做品位教师、育品质学生、创品牌校园。(3)品质学生内涵:成为思想高尚、身心健康,有较好成绩,较高技能,适应现代和未来生活的合格公民。(4)品位教师内涵:成为知识广博、人格高尚、温文尔雅、阳光向上、健康自信的人民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品质的引领者和知识技能的引领者。(5)品牌学校内涵:有突出的教学成绩;有一流的硬件建设;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有独到的创新理念;有独特的校园特色。(6)办学目标:办品牌学校、育品质学生。(7)育人理念:明礼尚德、乐学善思。(8)办学理念:快乐工作、幸福成长、和谐发展。(9)“Tll三风:校训:勤学励志、敬业创优。校风:和谐严实、蓬勃进取。教风:厚德仁爱、敬业笃行
7、。学风:敏而好学、阳光向上。(10)“五大精神。团结和谐、上下一心的团队精神;求实肯干、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锐意进取、做则做好的敬业精神;认真仔细、高度负责的主人公精神;探索交流、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3 .教职工、学生与班级数量,平均班额等概况;学校现有教职工176人,其中专任教师170人,研究生4人,本科学历137人,正高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44人,一级教师90人,省园丁1人、省级骨干教师、兰州市十佳教师楷模各1人,市级骨干教师H人,市级教学新秀3人,区级骨干教师26人,平均年龄42.9岁。学校现有4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580人,平均班额为55名/班。4 .学校所获重要荣誉奖项。学校自建校
8、以来,历届的毕业会考,全科合格率、综合评价、高中升学率遥居全区第一。2006年至2021年,连续16年获得兰州市教育质量优秀奖,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奖励。学校先后被确定为甘肃省文明单位、甘肃省语言文字示范校、全国“足球特色示范校、艺术教育特色示范校、“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廉政文化进校园示范点、甘肃省五四红旗团总支、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状,被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分别授予“两基”工作先进单位,甘肃省“绿色学校创建先进单位、兰州市“绿色学校、兰州市文明单位”、兰州市学习型组织、兰州市工人先锋号等省、市、区130多项荣誉,得到了社会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二、学校教育教学情况(一)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重点工作学
9、校以新教育十大行动为抓手,发挥课题引领的作用,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1 .学校重大课题项目目前,学校在研省级规划课题有:(1) “新教育”背景下中小学活动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2)初中班级管理及教学中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干预研究(3)新时代下初中学校思政建设路径研究(4)“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指导下的整本书思辨读写策略实践研究(5)“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探究实验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学校在研市级规划课题有:(1)“素质型音乐教育新体系”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研究(2)“深度学习”发生在初中物理课堂的策略研究(3)新中考制度改革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实践研究(4)初中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
10、探索与研究(5)新时期农村普通中学班主任职业幸福感提升策略的研究(6)家校共育模式下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策略研究(7)新时代下初中学校思政建设路径研究(8)新中考制度改革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实践研究(9)“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探究实验教学中的实践研究(10)“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指导下的整本书思辨读写策略实践研究(H)初中文言文教学中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有效性策略研究(12)农村中学利用本土实践活动助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研究在研2021个人课题21项;2022年立项个人课题16项。2 .教育教学改革计划学校积极践行教育教学改革,在兰州市推行的教育实验项目中,我校是新教
11、育实验、李庾南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实验试点校。3 .学校特色创新实践智慧教育标杆校申报、智慧校园建设、新教育十大行动结合信息技术、社团活动。(二)本学年重大活动与安排注:梳理学校本学年重大活动安排时间,力求使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贴合学校既定工作节奏。典型1.大集体备课活动新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公开课、骨干教师观摩课、其他教师常态课一一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常态课A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新教师汇报课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青年教师公开课B6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骨干教师观摩课2“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板书设计评选活动一一B6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3 .作业优化分层设计一一Bl技术支持的测试与练习4 .青蓝工
12、程-教师结对发展工程B6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C4支持学生创造性学习与表达5 .书香校园系列活动-八年级经典诵读比赛B6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Cl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6 .书香校园系列活动-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一一C4支持学生创造性学习与表达7 .家长会一一B7技术支撑的家校交流与合作8 .期中期末考试一一Bl技术支持的测试与练习。Al技术支撑的学情分析9 .省、市、区级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比赛.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10 .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各级教育教学比赛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Cl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A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B6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11 .与课题相关的培训会
13、A8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三)各组本年度校本研修主题各组名称研修主题微能力四学信息化预期点维度教学环成果境A多媒“畅想知语文课堂中巧用多媒体传承红色A3、B6教学设体教学谢十案行致远语基因;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融合A5计;学法环境例、视频文组指导B.混合学习环境学情分A多媒设计案自学.议数学课信息技术支持的在线测评A1B1A3析;教学体教学例、视频论引导数与练习设计环境学组学情分B.混合学习环境“创新融AlA3、A多媒设计案合实践英语组英语听说、语法微课设计与制作B2析;教学削体教学环境B.混合学习环境例、视频人文思技术支持的道德与法治、地理、Alx学情分A多媒设计案政传承政史地组历史学情分析;道
14、德与法治课堂信息技术支持的在线测评与练习A3、Bl析;教学蝴体教学环境B.混合学习环境例、视频“探索研技术支持的化学课堂讲授;利用Alx学情分A多媒设计案究创新W理化生组微课改善物理抽象知识的教学质B2、A6析;教学设计;体教学环境例、视频量;技术支持的生物课堂导入学法指导B.混合学习环境“艺术体技术支持的艺术类学情分析;技A3、学情分A多媒设计案魄多元音术支持的音乐、体育、美术、信A5、析;教学体教学例、视频体美信息组息技术课程的课堂导入C4、B2削环境学法指导B.混合学习环境三、学校信息化现状(一)学校信息化环境1.网络环境:采用光纤接入技术,实现光纤到学校,有线网络覆盖到学校的每个教学、
15、活动和办公场所;无线网络能支持移动教学、移动办公等应用;网络带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但高峰期的群体并发访问可能会发生拥堵。2 .硬件环境:学校47个教室全部已配备教学一体机,实现了班班通教学,6个实验室及各功能室均配备交互式一体机,建有多功能录播室一个、会议室和操场各有多媒体电子屏一个。全校169名教师人均一台办公电脑,师机比1:1,生机比为6.6:1,互联网覆盖率100%,学校硬件建设趋于完善。3 .软件环境:学校在现有班班通、校园网基5出上,积极构建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广泛利用“国家智慧教育云平台、兰州智慧教育云平台、“学科网和“钉钉”等网络平台,选择优质网络资源,优化学校网络教学资源。校园监
16、控系统、好分数系统、科大讯飞英语听说训练系统、卓帆信息技术练习系统。根据以上环境分析,确定学校的信息化环境类型(直接勾选V):R多媒体教学环境R混合学习环境(二)学校信息化教学模式R“交互环境优化教学,R“数据驱动精准教学”R“后疫时代混合学习”(三)学校教师信息化水平1 .学情分析: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水平较低,技术支持的测试与练习只有数学组个别老师在用,总体水平处于中下水平,具体表现为被动以教导处成绩分析表为依据,未进行过自己所任学科的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手段单一,技术依然为传统手段。2 .教学设计:数字资源获取与评价、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数字资源管理技术手段单一,总体处于依赖学科网及网络资源
17、的教学设计及课件资源,整合创新少、技术提升缓慢。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总体水平有待提升,探究性学习活动有尝试,但是缺乏设计与实践指导、学生反馈很少收集。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较少、创设真实学习情境方面有实践,但是未进行过设计与实践指导,经验总结较少。总体教学设计呈现为有一定的教学设计能力,但与信息技术结合的程度有待提升,学法指导:简单依赖于课堂教学,技术支持的学法指导应用较少。3 .学法指导:我校教师总体在以下方面做得较好: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支持学生创造性学习与表达、家校交流与合作学生信息道德培养、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培养、学习小组的组织与管理、基于数据的个别化指导
18、。以下几方面均很薄弱: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技术支持的发现与解决问题、公平管理技术资源、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4 .学业评价:学业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及终结性评价,但是过程性评价各个学科组未指定统一的量化指标。具体表现为: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能力较低,评价数据的伴随性采集应用较少,数据可视化呈现与解读单一表现为教导处教育教学成绩分析时使用,好分数数据分析应用的人数偏少,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较少,档案袋评价表现为档案夹,电子档案袋统一表现为应用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应用数据分析模型程度低,创建数据分析模型水平较低。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三年规划(2022年7月2025年7月)一、学校发展愿景
19、兰州市第十七中学的发展愿景是:在信息技术2.0推进的过程中,打造信息技术赋能的品质学生、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和谐发展的区域品牌校园。技术赋能新教育行动,成就“三品”转型创新技术赋能三品新教育行动一一围绕管理、教学、研修展开。二、主要目标任务5 .资源成果:数据驱动的自学议论引导典型案例库、校本培训课程库;管理成果、用好国家教育资源公共平台以及区域教育资源平台、熟练应用软件优化教学,形成并完善校本资源库。6 .团队建设:打造懂教学、懂技术、懂学生的信息化教学特色团队,满足教师信息化素养成长需要,引领信息化教学发展方向.7 .能力提升:三类环境,面向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转型,选择12个能力点,扎实推
20、进校本研修,缩小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差距,推进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发展。8 .机制建设:构建教师信息化发展“校长带动-处室推动-骨干先动-全员行动”“四动”新机制,由制度管理向自觉成长转变。9 .环境支撑;巩固现有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初步尝试探索混合学习环境的实践与探索;打造信息化数字校园,满足教师、学校创新发展需要。三、年度工作安排根据三年发展愿景及主要目标任务,分解设计年度工作安排。设计思路如:新教育行动的信息化教学创新探索,围绕技术赋能的自学议论引导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1)形成覆盖全学科关键单元的典型案例库;(2)形成青蓝互助骨干创新团队;(3)基于教学关键问题
21、创新解决选择3个能力点完成作业,形成案例;(4)围绕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目标制订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教师研修计划,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每人50学时,其中实践应用25学时),立足应用、靶向学习,整校推进、全员参与,建立适应学校发展需求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新模式,激发教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内生动力,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5)本阶段教师要完成三个微能力点的研修成果上传.学校对于能力点的选择以多媒体教学环境为主.加入混合学习环境.尝试智慧学习环境中个别的微能力点的研修第一年:2022年7月-2023年7月2022年7月主题负责人及处室预期成果简报制作者及上-2023年1月及:0g人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 信息化 教学 三年 规划 实施方案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58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