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率先实现现代化.docx
《专题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率先实现现代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率先实现现代化.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专题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率先实现现代化【背景材料】1 .十六大报告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从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形成从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J这就为我国的工业道路指出了方向。2 .2004年12月7日,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在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省委常委会议上指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实现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
2、步,继续当好排头兵。广东省各级党组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全省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3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要实现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超常规的快速发展,必须坚持两创并举,双轮驱动,即自立创新和引进创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升级。【学科分析】问题解释1 .什么叫工业化?工业化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不同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标准和道路有所不同。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先工业化后信息化。我国是一个后发展的国家,近年信息化发展很快,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我们完全可以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2 .
3、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含义和特点(1)含义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时代特点,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即从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从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来看,它是综合科学技术应用的资源合理利用及环境得以保护,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它适应世界科技进步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2)特点(与传统工业化道路相比,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新”在下面几点:)是充分这用最新科学技术和依靠科技进步的工业化(动力),“新”在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信息技
4、术和科学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是实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工业化(基本要求),“新”在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控制和资源,环境保护的关子。做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并实现这几方面的和统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能够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特色)“新”在工业化过程中,尽力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而不是造成大量劳动者失业。既不改变工业化以重工业为主导的资金密集型,又强调发展劳动密集型转移农村劳动力。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生产力的工业化(目的)3 .当前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注意的问题、目标和措施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针对我国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而作
5、出的战略部署,为我国推动工业化、现代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指明了方向。(1)目标: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2)为什么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我国全面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教训作出的重大决策;这是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必然趋势;这是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得出的正确结论。我国的国情:人口数量大,人均资源不足,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矛盾突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利于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就业和劳动者福利的增加。符合方:大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3)怎样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先发展信息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
6、产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如金融、物流、旅游、咨询,大力发展服务业是加快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这对于促进围绕经济协调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扩大劳动就业,加快城镇化进程,改善人民生活,都有着重大作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7、,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还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处理好工业化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必须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进一步消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相关知识从经济常识角度分析(1)运用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的知识,理解“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理解“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二项目国家、X科技投入GDP比例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高科技术企业的利润率工业化国家2%3%
8、70%80%50%80%中国0.5%0.8%30%左右20%左右(2)运用第三产业的地位、作用的知识,理解“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理解“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3)运用资源优化配置的两种方式的有关知识和经济效益的有关知识理解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标志和落脚点,即: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4)运用三大产业的相互关系的理论,理解工业化任务是在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中完成的。从哲学常识角度分析(1)运用哲学观点分析各种关系(为什么、如何处理、意义与作用)。(2)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的知识,理解我国新型工业化道
9、路的要求和目标、技术手段、处理各种关系的新思路,新型工业化战略的提出是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3)运用普遍联系的原理,理解工业的发展和农业、服务业的发展协调统一起来,在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中完成工业化的任务,而不是孤立片面地实现工业化;理解工业化与信息化的相互关系。(4)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要求,理解在不同体制下,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可以有不同的发展道路和模式;理解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型”表现及特点。(5)运用实践与认识辨证关系原理,分析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的积极作用。从政治常识角度分析(1)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对内对
10、外职能都是为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走新工业化道路,重视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体现了下列国家职能和国家机关的工作原则:经济职能,即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体现国家机关的对人民负责原则。(2)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可以极大地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3)从政治角度分析推进新型工业化与建立小康社会、解决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关系或意义。【典型例题】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本题根据五年高考盐城题改编)材料一:目前我国和工业化国家科技与经济发展关系情况对照表注:发达国家都是在工业化
11、之后发展信息化的材料材料二:中国与工业化国家单位产值资源消耗情况对照表国家内容原材料消耗指数能源利用率钢材水泥木材工业化国家1001001005060中国6009003100710050060030注: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大多付出过资源过量消耗和环境生态破坏的沉重代价。材料三:2004年12月7日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指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实现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继续当好排头兵,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根据材料一二,运用所学经济学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企业应如何提高经济效益?(3)结合材料三,说明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新型 工业化 道路 率先 实现 现代化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62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