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docx
《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单元检测姓名学号得分一、单选题(共15题;共45分)1、(3分)有学者说:“罗马法学家的力量不仅仅在于他们有能力在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上创建和操纵这些抽象原则,而且在于他们清楚地觉察到社会生活和贸易的需要,注意到如何采用最简单的立法取得所希冀的实际结果。”该学者意在()A.说明罗马法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B.称颂罗马法体系的成熟与完善C.赞扬罗马法学家注重实践的精神D.强调法学家促进罗马法的发达2、(3分)罗马立国之初,依靠公民集体内部团结,以武力和外交手段使自己摆脱了困境。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新建行省的居民只承担向帝国纳税的义务,而不享有罗马市民的相应权利,导致罗马帝国内
2、部矛盾加剧。为此,罗马人制订了一系列法律。这些法律()A.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B.有利于增强罗马社会的活力C.反映了罗马成文法律的形成D.消除了罗马社会的各种矛盾3、(3分)秦律规定:“同官而各有主殿(也),各坐其所主。”“为(伪)听命书,法(废)弗行,耐为侯(候),不辟(避)席立,费二甲,法(废)”。同时还规定“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秦朝法律的这些规定()A.有利于端正官吏的作风B.推动了官僚政治逐步确立C.提高了政权的运行效率D.折射出法律体系十分完备4、(3分)公民法时代的罗马法程序极其繁琐。例如买卖不动产和奴隶时,当事人双方必须亲自到场,还必须邀请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参加
3、,要讲规定的语言,做规定的动作,交易才能生效。据此推断当时()A.罗马地区商品经济水平较低B.罗马人对交易安全不够重视C.法律程序受自然法精神影响D.罗马法律适用范围较为广泛5、(3分)公元6世纪的查土丁尼法学总论明确界定:“法学是关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识,是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科学。”“人生而平等,任何人都享有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这说明罗马法()A.具有人文精神的价值追求B.以封建神学思想为指导C.否定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D.是近代欧洲民法的基础6、(3分)下表所示为宪法的部分规定与“文革”中的现象的对比。据此可以得出,当时()宪法“文革,规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权限,规不按任何程序地
4、“打倒一切”,“全面夺权”使国家机关陷于瘫痪定了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程序规定了国家主席、人大代表和公民的权利与地位国家主席等国家领导人被排挤到一边,干部群众被肆意迫害A.“文革”严重践踏法治成果B.全国人大是最高权力机关C.“文革”意在重建法治秩序D.国家法治建设基础未形成7、(3分)明代吕坤的新吾吕先生实政录乡甲约记载:民间纠纷,“甲长报知约正副,即与扶理”。清代亦沿袭此制。比如,牧令书记载:约长“一闻地方有口角吵嚷之事,即行飞往排解,务使民勿斗争”。由此可知,乡约()A.取代了里甲组织B.有利于稳定地方秩序C.以官方法律为基础D.反映了社会动荡8、(3分)为限制挥霍财产的罗马公民,十二铜表法
5、中规定了浪费人保佐制度:“浪费人(不善于保管和喜欢随意挥霍财物的人)不得管理其财产,应由其族亲为他的保佐人。”该规定()A.违背了罗马法的核心原则B.旨在增强罗马公民的血缘亲情C.体现了罗马宗法制的影响D.彰显了罗马法的人文主义精神9、(3分)罗马遗嘱继承法规定,遗嘱人可以自由安排他所控制的家族财产,后来又规定遗嘱人必须在给近亲属留足遗产后,才能根据自己意愿处理剩余财产,以保护家庭其他成员的法定继承权。这表明罗马法()A.坚持公平公正的继承原则B.尊重遗嘱人的自由支配C.关注民生和人性的解放D.综合考量权利主体的利益10、(3分)明代继承前代“以例辅律”的传统。律一经颁行,即成定制,因而难以应
6、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故朝廷不得不大量增补各类“例”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甚至将六部办定的“成案”提升为“现行则例”。此举()A.提升了社会治理的能力B.杜绝了司法腐败的可能C.确保了审判结果的公正D.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11、(3分)随着罗马契约法的出台,契约因素逐渐压倒了血缘因素。罗马法关于经济交往中的契约,比如商业贸易、借贷、租赁、财产转让、遗嘱继承等等,强调以双方意思一致为契约基础。这体现出古罗马法()A.以自然法观念为核心理论B.特别注重对个人权利的保护C.重视法的形而上学的研究D.建立了发达的民主政治体制12、(3分)罗马帝国时代,出现了这样一种流行趋势:不允许分离奴隶的家庭,不能单独
7、出卖丈夫而留下妻子和孩子;人们正式地埋葬奴隶,而不是让他们暴尸荒野或是让其他奴隶埋郭他们。这种趋势说明()A.罗马奴隶政治地位的提高B.罗马侧重民事纠纷的调解C.自然法精神渗入罗马社会D.万民法逐步取代了公民法13、(3分)以下关于世界古代史的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史实结论A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城,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宣扬君权神授B公元前8世纪,亚述大举向外扩张,建立亚述帝国,不仅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城地区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农耕文明的优势使其具有扩张潜能,使文明区城不断扩大C7世纪中期到8世纪中期
8、,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手工业和商业得到较大发展阿拉伯人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D1011世纪,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一些城市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赢得了一定程度的自治权西欧封建社会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在多方面取得进步A.AB.BC.CD.D14、(3分)在后人感叹于罗马民法大全(编纂于6世纪)的特殊历史地位和历史影响时,我们应清楚,任何法律“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必须服从“经济关系的无声强制”。据此,罗马民法大全的“特殊”主要根源于其().适应了社会经济变革的需要B.顺应了强化专制王权的潮流C.维护了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D.加速了新兴生产关系的建立15、(3分
9、)1352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颁布诏令,在民众中选出12人组成陪审团。陪审团依据证人证词及相关证据做出裁决,由法院的见证人演变成具有司法权的裁决人,近代陪审团制度诞生。这一制度()A.有利于法院裁判获得社会认同B.破坏了三权分立原则C.保证了判决结果的公平公正D.意在扩大民众的权利二、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55分)16、(2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孟泰(1898-1967),河北省丰润县(今唐山市丰润区)人,早年曾进入鞍山炼铁厂做工。辽沈战役胜利后,回到鞍山炼铁厂担任管配组副组长。孟泰成天围着早已被反动派破坏的高炉转,发现许多残材废料只要经过修理或改造后就可使用。于是他带领班组翻
10、掘一切可用的材料。他说:“工厂是咱自己的了,能省就得省呀!”不久,就准备够了足够修复四个高炉用的器材。恢复生产后,他总结以往的规律和经验,根治了冷却设备上20多处经常容易发生事故的地方。在他的影响下,全班近3年来没有发生过责任事故。他想,要使中国很快工业化,不积极改进技术,单凭热情劳动是不行的。3年来孟泰进行了许多次技术设备和操作上的创造和改进,仅就5项就给国家创造了近60亿元(旧币)的财富。他还研究降低消耗水量的办法,使工厂用水比以前节省一半。-摘编自何平主编新华社记者笔下的新中国材料二在炼铁厂,他那爱国精神已经贯彻到每个工人的行动中。电工组在他的影响下,利用废料做成的电动机就有33台。仅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选择性 必修 第三 单元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66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