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区位选择》公开课教学设计-陈慧.docx
《《农业的区位选择》公开课教学设计-陈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的区位选择》公开课教学设计-陈慧.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培英中学2016年中学青年老师比武决赛教学设计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第1课时)学科:地理设计人:陈慧设计时间:2016年5月I教学信息课题农业的区位选择课型新授课类型人文地理授课年级高一教材版本人教版中学必修2章节第三章第一节第1课时n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中学地理必修2第三章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第1课时。是在学习过人口、城市之后关于生产活动的第一部分内容,是整个章节内容学习的基础,之后是学习工业地域类型,所以,这一章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系统地分析了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及其发展改变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从而使学生了解农业区位选择必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
2、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本节第一次接触到区位的概念,理解区位的概念,是学习“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基础,将有利于中学人文地理部分工业区位等内容的学习。教材无论是阐述基本原理,还是分析详细案例,都是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本节内容学的是与生活休戚相关的学科学问,有利于学生在课后开展对于生活实际的探究活动,了解当地的乡土、人文信息。(二)学情分析:高一阶段的学生思想活跃、情感丰富,具有肯定的人文地理学问和人文素养。大多生活在城市,对城市及城郊地区的农业生产耳闻目睹,初步具备理性的思维实力,而且有肯定学问储备,但尚不成熟。(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3、;(2)农业区位因素改变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教学难点(1)运用所学原理合理地进行农业区位选择。In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从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等方面,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2)理解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及其发展改变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培育案例分析及读图的实力,理解农业区位因素及其改变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学会运用这一理论学问合理进行农业区位选择;(2)通过详细案例理解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地区发展的影响,学会分析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和发展方向的选择。【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促进合作精神和探究观念的培育;(2)通过区位因素的改变,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
4、念;(3)结合与生活贴近的实际案例,培育学生酷爱祖国、酷爱家乡的情怀。IV教学方法分析【教法分析】(1)创设情境通过“吃货地图”具有显明地域特色的美食导入新课,既能刺激学生的精神,又能有效导入新课的学习。(2)小组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探讨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生产布局、改变的影响因素,供应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机会,也有利于增进课堂中良好教学氛围。【学法分析】(1)读图分析法通过提取材料和图表中的有效信息,说明农业区位因素和影响布局的区位因素,可以有效提高提取地理信息、综合分析问题的实力。(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通过小组内的合作、组内探究的方法,有利于培育合作和探究的精神。V教学
5、过程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课前准备老师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调查珠三角地区主要农业景观的改变状况【调查】以“小记者”的角色,对珠三角地区主要农业景观的改变状况做相关调查,并以视频的形式把采访过程记录下来为课堂教学做打算,拉近教学与生活的距离课前新课导入展示:“吃货地图”,以具有显明地域特色的美食导入新课【读图、思索】既能刺激学生的精神,又能有效导入新课的学习2,提问:为什么不同地区的美食会具有它独特的地域特色呢?自主探究引导:读教材42页图3.1和图3.2分别找出图中农业活动的劳动对象;【读图、思索】通过讲授“农业”的概念入手,营造良好的开端3,引出农业概念:指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的区位选择 农业 区位 选择 公开 教学 设计 陈慧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67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