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陶行知》读后有感3篇.docx
《《重读陶行知》读后有感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读陶行知》读后有感3篇.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重读陶行知读后有感认识李镇西老师是从搜狐教育开始的,我一直比较关注教育的发展动态,没事就打开搜狐教育浏览,特别爱看搜狐教育的“当代教育家个人展示页”我觉得这些作者都是教育大咖,他们高屋建航,对教育事件分析得入木三分。常常能引起人的无限遐思。无意间看到李镇西老师的一些文章,我觉得李老师敢说敢做,而且说得切合教育实际,做得扎扎实实,特别是他把自己教育的点点滴滴都能记录下来,这是我们这些教育一线的老师们很难做到的。我也关注了李老师的镇西茶馆这个暑假学校组织老师学习李镇西老师的重读陶行知我认真阅读了此书,收获颇多。我对陶行知、李镇西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特别认同他们说的:“教育乃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2、教育应给人以快乐和自由。”但是,但是,我们的教育人快乐吗?我们的学生自由吗?回答肯定是:NO,NO为什么?因为我们都太功利了,目的性太强了。我曾经看到一句话:“玫瑰为开花而开花,开花就是一切,目的登场之后,情趣只能黯然退场,美那么轻,目的那么重。我把这句话写下来,贴在我的办公桌旁,用它一直在鼓励自己,告诫自己:享受过程。多回忆和同事相处的美好瞬间,多记得学生带给我们的活力无限。笑对每一天。因为我们都太要强了。太想把事情做好了。从领导到教师再到学生以及我们的家长,我们每天都在打仗,都在和别人一决高下。我们执行上级的指示,要不折不扣;我们和同事竞争,要不甘人后;我们和学生斗智斗勇,要让他们有好的表
3、现,好的成绩。劳心费力,内卷到极致。拥有一颗平常心吧,放过自己,也放过孩子。我们只要给了他们阳光、雨露,我们就静待花开,让他们自由生长。让他们成为自由行走的花。因为我们控制欲太强。我们总想把控住局面,让事情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发展。往往用力过猛,适得其反。试着放松心态,朝着目标去努力。但愿我们每个教育人,放松心态,知道我们是教育“活”的人,他有思想有活力,他不是容器,他是我们国家以后的栋梁。在教育的过程中让他们享受到自由和快乐,让他们像鱼儿般舒畅,像鸟儿般活泼,像花儿般绽放。让我们教育者也拥有自由之思想、快乐之灵魂以及尊严和幸福。重读陶行知读后有感在假期我有幸阅读了李镇西校长的重读陶行知,在李校长
4、的引领下我对大师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有了深刻和全面的理解,使我的教育思想再次得到洗礼,也再一次唤醒了我的教育初心。这本书汇集了李镇西校长对陶行知教育理念的读书随笔75篇,书中李镇西校长结合陶行知的教育观和自己的教育经历,清晰的阐述了我国当前应具备的教育理念,同时为现代中小教育者指明了教育应有的行为准则。在读到“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好学”这一篇时,我感触很深。陶行知曾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写道:“现今青年人所以不肯努力求学的缘故,实由于学校里缺少学问上熏染和督促的力量。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以熏染为更重要。好学是传染的,一人好学,可以染起许多人好学。就地位论,好学的教师最为重要。想有好学的学生
5、,须有好学的先生。换句话说,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在这里陶行知先生为我们清晰的阐述了教师的人格魅力源于“学而不厌”和“以身作则”。其实,在我来看作为一名教师它本身就应该具备“大学问”。教师应该时刻秉承“学而不厌”终身学习的理念,将学习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生活的一部分。无论社会如何变革,教师应该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更新知识结构,实现教师的终身学习,也是真正的“为大众服务的情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已进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教师终身学习,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专业技能自我提升的需要。同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读陶行知 重读 陶行知 有感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6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