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装备设计5.ppt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5.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装备设计5.ppt(1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第5章 机床传动系统设计,主传动系统设计,进给传动系统设计,主传动系统设计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主传动系统分类和传动方式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 无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进给传动系统特点及设计要点 进给传动链的传动精度 伺服进给系统的机械机构设计,2,5.1.1 主传动系设计应满足的基本要求,1)运动功能;2)传递动力;3)工作性能;4)产品设计经济性;5)操作灵活可靠,调整维修方便,防护性能好,寿命长。,基本原则:以最经济、合理的方式满足既定的要求。,基本要求,5.1 主传动系统设计,3,(1)按电动机类型分,交流电动机驱动,单速交流电动机,多速交流电机,直流电动机驱动,调速交流电动机,无级
2、调速,5.1.2 主传动系统分类和传动方式,1.主传动系统分类,4,分级变速传动(传动方式、特点)无级变速传动(传动方式、特点),(2)按传动装置类型,机械传动装置液压传动装置电气传动装置上述装置组合,(3)按变速的连续性,5.1.2 主传动系统分类和传动方式,5,(1)集中传动方式 结构紧凑优点:集中操纵 装调方便 振动影响平稳性缺点:易产生热变形,5.1.2 主传动系统分类和传动方式,2.主传动系统传动方式,6,(2)分离传动方式优点:减小振动、热变 形小;背轮机构:高速传动链短、运转平稳、空载损失小;低速可传递大扭矩、显著扩大变速范围。缺点:两个箱体、不便于 集中操纵;低速时转矩大、传动
3、带易打滑;调整维修不便。,5.1.2 主传动系统分类和传动方式,7,如何使机床主轴获得按等比数列排列的转速?运动参数 拟定结构式 转速图(合理分配各变速组中各传动副的传动比)确定齿轮齿数和带轮直径 绘制主变速传动系图,1.拟定转速图和结构式 1)转速图,多少根轴,轴之间的传动关系,各级转速值及传动路线,各轴转速分级及转速值,各传动副的传动比,5.1.3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8,5.1.3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图5-3,9,轴线:用来表示轴的一组间距相等的竖线;转速线:一组间距相等的水平线,表示转速的对数坐标;,5.1.3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10,转速点:是指在轴线上用来表示该轴所
4、具有的转速值的 圆点或圆圈。一般来讲转速点为轴线和转速线的交点,若不是交点应该单独标出转速值。传动线:是指轴线间转速点的连线,表示相应传动副及 其传动比值。倾斜方向和倾斜程度分别表示传动比的升降和大小;i=1,传动线水平;i1,传动线向右上方倾斜;i1,传动线向右下方倾斜;,5.1.3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11,转速图由三线一点组成:轴线、转速线、传动线、转速点。,轴的数目;主轴及传动轴的转速级数;转速值及其传动路线;变速组组数及传动顺序;各变速组的传动副数及传动比值。,转速图表示了,5.1.3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12,传动比分配方程(转速图原理),基本组:相邻传动比连线之间相差一个
5、公比,各传动比值是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使主轴获得按等比数列排列的转速而最先起作用的变速组。传动比分配方程:当x0=1时为基本组,5.1.3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13,扩大组:在基本组已经起作用的基础上,起到了再次将转速级数增加的作用。与基本组相连接的扩大组称为第一扩大组;依次称后面的扩大组为第二、三、四扩大组。若使主轴获得连续的等比数列排列的转速,级比指数应满足条件:机床的传动系统都是由若干个变速组串联而成,若任意变速组的传动比之间的关系都能满足传动比分配方程,且满足级比指数条件,这样的系统通常称为常规变速系统。除常规变速系统外,还有特殊变速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很常见;,5.1.3 分级变速
6、主传动系统设计,14,2)结构式:将变速组的两个基本参数pi和xi写成 pixi 或pixi的形式来表示一个变速组,然后按运动的传递顺序将每个变速组的基本参数写成乘积的形式,就是所谓的“传动结构式”。例如将图5-3所示的变速系统用结构式表达为:12=312326 或 12=31 23 26当扩大顺序和传动顺序不一致时,还可以写成:12=312623 12=322126 12=322621 等形式,5.1.3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15,结构网:结构网只表示传动组内传动比的相对关系、传动线不表示传动比值;轴上转速点只表示轴上转速的数目,不表示转速值(主轴除外);结构网表示了每个变速组的变速范围
7、。注意:一个结构式只对应一个结构网;一个结构网或结构式可有多个转速图;一个转速图只能有一个结构式和结构网;,5.1.3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16,R2,R1,R0,12=3123 26,5.1.3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17,2.各变速组的变速范围及极限传动比变速范围:变速组中最大与最小传动比的比值。即,基本组:,第一扩大组:,第二扩大组:,第 i扩大组:,5.1.3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18,主传动传动比确定原则:(升2降4原则),(直齿轮),(斜齿轮),进给传动传动比确定原则:,主传动的最大变速范围:,主轴的变速范围:,5.1.3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19,例如:对于结构式为
8、 12=312326 公比为1.41的主传动系统,其最后一个扩大组的变速范围为:,而对于结构式为12=212234 公比为1.41的主传动系统,其最后一个扩大组的变速范围为:,5.1.3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20,3.主变速传动系设计的一般原则(1)传动副前多后少原则(2)扩大顺序与传动顺序相一致的原则 简称“前密后疏”原则。(3)变速组的降速要前慢后快,中间轴的转速不宜超过 电动机的转速。,5.1.3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21,5.1.3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22,例:设计中型车床的主传动系统已知:主轴最低转速nmin=31.5r/min,主轴级数z=12,转速公比=1.41,要
9、求拟定转速图。1、确定转速数列:查表法(见表4-2),1.41=1.066,31.5,45,63,90,125,180,250,355,500,710,1000,1400,5.1.3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23,表4-2 标准数列,5.1.3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24,最佳方案的选定应遵循传动副“前多后少”的原则。有利于减小结构尺寸。因此方案最合理。,2、定传动组数和传动副数,可能的方案有:,12=34;12=43;12=322;12=232;12=223,5.1.3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25,3、写传动结构式、画结构网实质是安排扩大顺序:,(a)12=31 23 26(b)12=3
10、2 21 26(c)12=32 26 21(d)12=31 26 23(e)12=34 21 22(f)12=34 22 21,5.1.3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26,5.1.3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27,最佳方案的选择:1)用变速范围r2=(p2-1)x2,筛选可用的方案;只需对最后一个扩大组进行评价。2)对可用方案进行评价;综合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转速高,可以使结构尺寸减小,但是有可能带 来噪声;二是转速低,可以减小噪声,但是结构尺寸加大。,5.1.3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28,4、选电动机转速n0 原则上选用和主轴最高转速相近的电动机。普通交流异步电动机在额定功率相同时,其同
11、步转速一般有:3000r/min(2级)、1500r/min(4级)、1000r/min(6级)、750r/min(8级)。因此,可选用1500r/min。,5.1.3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29,小型机床和精密机床:应主要考虑噪声、振动和发热问题,因此转速也不易过高。,1)总趋势是降速传动:要遵循“前慢后快”的原则,即:iaminibminicmin。但是转速也不能过高,一般齿轮的线速度不超过1215m/s。,5、定中间轴转速 在满足升速imax2、降速imin1/4条件下分配各传动组的传动比。,中型机床:中间轴的最高转速不易超过电机转速;,5.1.3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30,2)总
12、趋势是升速传动,5.1.3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31,电机轴,R2,(r/min),1400,1000,710,500,355,250,180,125,90,63,45,31.5,0,1440(r/min),i=1/4,5.1.3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32,(r/min),1400,1000,710,500,355,250,180,125,90,63,45,31.5,电机轴,0,1440(r/min),R2,5.1.3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33,(r/min),1400,1000,710,500,355,250,180,125,90,63,45,31.5,电机轴,0,1440(r/
13、min),R2,5.1.3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34,(r/min),1400,1000,710,500,355,250,180,125,90,63,45,31.5,电机轴,0,1440(r/min),R2,5.1.3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35,24=2132(1+(26 26-1),5.1.3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36,4.主变速传动系的几种特殊设计(1)具有多速电动机的主变速传动系设计,特点:可以简化结构,运转中变速,适用范围:半自动、自动机床、普通机床,常用电机转速:同步转速(750/1500)r/min,同步转速(750/1500/3000)r/min,(1500/3000
14、)r/min,(1000/1500)r/min,(750/1000/1500)r/min,三速电机,双速电机,5.1.3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37,8=2221 24,5.1.3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38,(2)具有交换齿轮的变速传动系,特点:,应用范围:,大大简化结构,不需操纵机构,变速费时、麻烦,自动或半自动车床,专用机床,齿轮加工机床,5.1.3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39,5.1.3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40,(3)采用公用齿轮的变速传动系 在变速传动系中,即是前一变速组的被动齿轮,又是后一变速组的主动齿轮,称为公用齿轮。,5.1.3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41,5.扩
15、大传动系变速范围的方法(1)增加变速组 在原有的变速传动系 内再增加一个变速组,是扩大变速范围最简 便的方法。,重复,5.1.3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42,(2)采用背轮机构 背轮机构又称回曲机构,注意“超速”现象,5.1.3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43,5.1.3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44,(3)采用双公比的传动系 在通用机床的使用中,每级转速使用的机会不太相同。经常使用的转速一般是在转速范围的中段,转速范围 的高、低段使用较少。双公比传动系就是针对这一情 况而设计的。主轴的转速数列有两个公比,转速范围 中经常使用的中段采用小公比,不经常使用的高、低 段用大公比。,5.1.3 分级
16、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45,5.1.3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46,(4)采用分支传动 分支传动是指在串联型式变速传动系的基础上,增加并联分支以扩大变速范围。,5.1.3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47,24=2132(1+(26 26-1),5.1.3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48,6.齿轮齿数的确定1)定比传动齿轮齿数的确定 满足传动比要求,依据机械设计手册推荐的方法。2)滑移齿轮变速组中齿数的确定 对于外联系传动链,当传动比是标准公比的整数次方时,可采用查表法。对于传动比要求准确的传动链(如内联系传动链),可通过计算法确定各变速组内齿轮副的齿数。当各对齿轮模数相同,且不变位,则各对齿轮副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制造 装备 设计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70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