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疾病.心律失常1x.ppt
《循环系统疾病.心律失常1x.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循环系统疾病.心律失常1x.ppt(5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循环系统疾病 心律失常,传导图,心律失常,定义 心脏冲动的起源部位、冲动传导、心搏节律和频率任何一项异常病因器质性心脏病电解质或内分泌失调、麻醉、低温、胸腔或心脏手术 药物作用和中枢系统疾病 病因不明,第二节 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 ECG特点:P波在I、II、aVF导联直立,aVR倒置,P-R间期0.12-0.20秒窦性心动过速定义:窦性心律;频率100次/分临床意义:决定于病因(生理性、病理状态、药物影响)治疗:祛除病因,图,窦性心动过缓,定义 窦性心律且频率60次/分,可伴窦性心律不齐即最长P-P间期与最短P-P间期相差0.12s以上病因生理性:运动员、老年人、睡眠病理性:颅内疾患、甲减
2、、阻塞性黄疸、窦房结病变、急性下壁心梗药物影响及电解质紊乱,窦性心动过缓,临床意义临床意义取决于病因无症状无需治疗有低心排症状,可用阿托品、异丙肾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者植入永久起搏器,图,窦性停搏,定义 窦房结冲动形成暂停或中断,导致心房及心室活动相应暂停的现象病因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或颈动脉窦过敏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急性下壁心梗、颅内疾患药物影响及电解质紊乱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取决于病因,图,窦房阻滞,体表心电图不能诊断度窦房阻滞度型窦房阻滞:PP间期进行性缩短,直至出现长的PP间期,该长的PP间期小于最短的PP间期的2倍度型窦房阻滞:长的PP间期是最短的PP间期的整倍数,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定
3、义 是窦房结及其邻近组织病变引起窦房结起搏功能和(或)窦房传导障碍,从而引起以心动过缓为主要特征的多种心律失常和症状的综合病征病因 凡能导致窦房结及其邻近组织发生缺血、炎症、纤维化和退行性变的疾病,均可引起本病,临床表现,心动过缓心排血量过少所致的脑、心、肾等脏器供血不足的症状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慢-快综合征的表现辅助检查心电图检查持续而显著的心动过缓窦性停搏 窦房阻滞心动过缓与室上性心动过速 房颤 房扑交替发生,即慢-快综合征交界性逸搏 房室阻滞,辅助检查,动态心电图阿托品试验 阿托品2mg静推,其前 后1 3 5 7 10 15min行ECG,心率2000ms有意义,诊断,依据心电图和动态心
4、电图的典型表现以及临床症状与心电图改变存在明确关联性,结合窦房结功能的测定,一般可作出诊断治疗病因治疗药物治疗 拟交感神经药(异丙肾上腺素)迷走神经抑制药(阿托品)电学治疗 临时性或永久性心脏起搏,房性心律失常,房性期前收缩 ECG特点提前出现的P波.PR间期0.12秒.P波后的QRS波多正常.早博后常为不完全代偿间歇.房早伴差传 房早未下传,治疗偶发无症状无需治疗去除诱因发作频繁 症状明显尤其 触发室上速者首选-受体阻滞剂;次选普罗帕酮、维拉帕米,图,房性心动过速,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又称早博型房性心动过速,由房内异位起搏点自律性提高引
5、起病因器质性心脏病 肺心病、风心病、冠心病、高心病等心房异常负荷的情况功能性药物毒性反应 洋地黄 低血钾全身性疾病 甲亢临床表现 心悸,心电图检查,心房率150200次/分异位P波,形态与窦P不同,P-R0.12s常有AVB,尤其是洋地黄过量者兴奋迷走神经不会中止发作,但会加重AVB程度P波间存在等电位线,图,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由于心房局部组织病变,房内传导速度和不应期不一致,形成房内折返.手术瘢痕、解剖缺陷突发突止,120240次/分P形态和激动顺序与窦性不同有房内阻滞兴奋迷走神经不能中止发作,但能减慢房室传导,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又称多源性房速,心房起搏点为多个时引起,常常是房颤前兆,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循环系统 疾病 心律失常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75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