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的治疗进展.ppt
《痤疮的治疗进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痤疮的治疗进展.ppt(4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痤疮治疗近况及进展,病理生理学因素,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的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 痤疮发生的基本病理生理基础是皮脂腺的快速发育和皮脂的过量分泌,而皮脂腺的发育是直接受雄性激素支配的进入青春期后雄性激素特别是睾酮的水平快速上升,睾酮在皮肤中经5-还原酶的作用转化为二氢睾酮,后者与皮脂腺细胞的雄激素受体结合促进皮脂腺发育并产生大量皮脂 皮脂主要由角沙烯、蜡酯、甘油三酯和少量固醇及胆固醇组成,痤疮患者的皮脂中,蜡酯含量较高,亚油酸含量较低,而亚油酸含量的降低可使毛囊周围的必需脂肪酸减少,并促使毛囊上皮的角化。,病理生理学因素,毛囊皮脂腺导管的异常角化是另一个重要因素 粉
2、刺的形成始于皮脂腺毛囊的扩大,这种扩张继发于异常角化的角层细胞。在毛囊漏斗下部,角质形成细胞细胞中板层颗粒减少,代之以大量张力细丝、桥粒和脂质包含体,这种角质细胞不易脱落,导致角层增厚和角质物堆积,使得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皮脂排出障碍,最终形成角质栓即微粉刺。,病理生理学因素,大量皮脂的分泌和排出障碍继发细菌感染 毛囊中存在多种微生物如痤疮丙酸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和糠秕马拉色菌,其中以痤疮丙酸杆菌为最重要,该菌为厌氧菌,皮脂的排出受阻正好为其创造了良好的局部厌氧环境,使得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脂酶可分解皮脂中的甘油三酯,产生游离脂肪酸,后者是导致痤疮炎症性损害形成的主要因素。此
3、外,痤疮丙酸杆菌还可产生多肽类物质,趋化嗜中性白细胞、活化补体和使白细胞释放各种酶类,诱发或加重炎症。,病理生理学因素,除上述因素外,部分患者痤疮的发生还与机体的免疫状况等有关,特别是在一些特殊类型的痤疮如聚合性痤疮和爆发性痤疮,免疫反应发挥重要作用。,痤疮的分级,根据痤疮皮损性质及严重程度可将痤疮分为三度、四级:1级(轻度):仅有粉刺2级(中度):除粉刺外还有炎性丘疹3级(中度):除有粉刺、炎性丘疹外还有脓疱4级(重度):除粉刺、炎性丘疹、脓疱外还有结节、囊肿或瘢痕,痤疮的局部治疗,局部清洗:应注意清水洗脸,除去皮肤表面的油脂及皮屑和细菌的混合物,但不能过分清洗。忌用手挤压、搔抓粉刺,此外,
4、忌用油脂类、粉类护肤美容化妆品及含有激素成分的软膏和霜剂。,维A酸类,a)0.025%0.1%维A酸霜或凝胶:此剂可以调节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使粉刺溶解和排出。开始用药5-12d时皮肤有轻度刺激反应,如局部潮红、脱屑绷紧或烧灼感,但逐渐可以消失。故应从低浓度开始,每日晚上应用一次,避免光照后增加刺激性,症状改善后每周外用1次。b)13-顺维A酸凝胶:调节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减少皮脂分泌,每日1-2次,维A酸类,c)第三代维A酸类药:0.1%阿达怕林凝胶,每晚一次,治疗轻、中度痤疮有较好治疗。0.1%他扎罗丁乳膏或凝胶,隔天晚上使用一次,以减少局部刺激。,过氧化苯甲酰,此药为过氧化物,外
5、用后缓慢释放出新生态和苯甲酸,可杀灭痤疮丙酸杆菌、溶解粉刺及收敛作用。可配成2.5%、5%和10%不同浓度洗剂、乳剂或凝胶,应从低浓度开始应用。含5%过氧化苯甲酰及3%红霉素的凝胶可提高疗效。,外用抗生素,红霉素、氯霉素或氯洁霉素,用酒精或丙二醇配制,浓度为1%-2%,疗效较好。1%氯林可霉素磷酸酯溶液系不含油脂和酒精的水溶性乳液,适用于皮肤干燥和敏感的痤疮患者。1%盐酸氯林可霉素溶液也同样有效。,壬二酸:,能减少皮肤表面、毛囊及皮脂腺内的菌群,尤其是对痤疮丙酸杆菌有抑制作用及粉刺溶解作用,对不同类型的痤疮均有效。可配制成15%-20%霜外用,其副作用为局部红斑与刺痛。,二硫化硒,2.5%二硫
6、化硒洗剂具有抑制真菌、寄生虫及细菌的作用,可降低皮肤游离脂肪酸含量。用法为洁净皮肤后,将药液略加稀释,均匀地涂布于脂溢明显的部位,约2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涤。5%10%硫磺洗剂:具有调节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降低皮肤游离脂肪酸等作用,对痤疮丙酸杆菌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痤疮的系统抗生素治疗,在众多定植的微生物中,只有活的痤疮丙酸杆菌明确与痤疮炎症反应加重密切关联,故选择针对痤疮丙酸杆菌敏感的抗生素是重要的出发点。除感染引起的炎症外,免疫和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也参与痤疮炎症性损害的形成过程中,因此既能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繁殖又兼顾非特异性抗炎症作用的抗生素要优先考虑。,痤疮的系统抗生素治疗,依据抗生素药代动
7、力学,首选四环素类,其次大环内酯类,其他如复方新诺明和甲硝唑也可酌情使用,但-内酰胺类抗生素不宜选择。四环素口服吸收差,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敏感性低,第二代四环素类药物如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和赖甲四环素应优先选择,两者不宜互相替代。对系统性感染目前主要或常用的抗生素如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左氧氟沙星等应注意避免选择。,痤疮的系统抗生素治疗,药物的剂量和疗程 通常米诺环素和多西环素每日剂量为100-200mg,可以一次或分2次口服;四环素每日1.0g,分2次空腹口服;红霉素1.0g,分2次口服。疗程不少于6周,但不宜超过12周。,痤疮的系统维A酸治疗,口服异维A酸的指征:1)严重的结节性囊肿性痤疮及其变
8、异形式2)伴有瘢痕形成的炎性痤疮3)对以下治疗没有效果的中度至重度的痤疮,采用联合疗法3个月,包 括全身应用四环素者4)伴有严重心理压力的痤疮患者(毁容恐惧症)5)革兰阴性菌毛囊炎6)频繁复发的需要重复和长程全身应用抗生素者7)由于某种原因想迅速痊愈的少数患者,痤疮的系统维A酸治疗,常用剂量为0.25-0.5/kg/d,为了减少副作用,剂量不应超过0.5/kg/d。疗程决定于患者的体重和每日所用的剂量。最小累积剂量是以60mg/kg为目标,但如果累积剂量达到60mg/kg尚未取得满意疗效时,可以增加至75mg/kg,。然而即使一度痤疮完全清除,在尚未达到60mg/kg时就停止使用异维A酸,则永
9、久性治愈的几率会显著降低。也有所谓的冲击疗法,就是每月的最初7天,每天使用0.5g/kg,这种方法曾经在完成全疗程后仍然复发者、慢性、病程迁延和治疗抵抗的痤疮患者中有较好的疗效。,系统维A酸治疗的副作用,致畸胎作用:治疗前一个月应严格避孕,直至治疗结束后3个月内妊娠试验阴性。如果在治疗中怀孕的话,必须进行流产。抑郁症状:有抑郁病史或家族史的患者用药要谨慎。一旦发生情绪波动或出现任何抑郁症状,应马上停药。其他副作用:主要是皮肤粘膜干燥、暂时的痤疮加重。5%光敏感,关节肌肉疼痛,夜盲,重度脱发,血甘油三酯可能升高。治疗开始前进行肝功能和血脂检查,并在治疗一个月后复查。长期大剂量应用可能引起骨骺畸形
10、,如骨质增生、脊髓韧带钙化、骨质疏松,系统维A酸治疗的副作用,异维A酸不要和四环素类药物同时应用,也不要系统应用皮质激素,因为两者有协同诱发颅内压升高的可能。维胺脂也可以替代异维A酸,但口服吸收稍差,起效慢,副作用相对较轻。,痤疮的激素治疗,雌性激素:包括雌激素和孕激素两大类目前认为雄激素在痤疮发病中起一定作用,女性中重度痤疮患者,如果同时伴有雄激素水平过高、雄激素活动旺盛的表现(皮脂溢出、痤疮、多毛、雄激素源性脱发:缩写为SAHA)或存在多囊卵巢综合症(PCO),应及早应用雌孕激素治疗。对于迟发型痤疮及在月经期前痤疮明显加重的女性患者也可以考虑联合使用避孕药。美国FDA批准避孕药用于治疗1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痤疮 治疗 进展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75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