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普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含答案.docx
《2023普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普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含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3普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新保密法第三条规定任何(C)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A.泄露国家秘密B.窃取国家机密C.危害国家秘密安全2 .涉密计算机安装从互联网下载或来历不明软件存在的泄密隐患主要是:(八)oA.被植入木马窃密程序B.死机C.盗版危害3 .涉密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存储数据的恢复,必须到(B)进行。A.销售单位B.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涉密数据恢复资质单位C.原生产单位4 .处理涉密信息的计算机、传真机、复印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应当在单位内部进行维修,现场有专门人员监督,严禁维修人员读取或复制涉密信息;确需送外维修的,应当(八)。A.拆除涉密信息存储部件
2、B.对涉密信息存储部件进行加密处理C.将涉密信息删除5 .涉密信息系统是指由计算机及其相关和配套设备、设施构成的,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则存储、处理、传输(八)信息的系统或者网络。A.国家秘密B.工作秘密C.商业秘密6 .涉密信息系统建设使用单位应当按照系统处理国家秘密信息的(C)确定系统密级。并按照相应密级信息系统防护要求进行保护和管理。A.最低密级B.大多数文件的等级C.最高密级7 .集中存储、处理工作秘密的信息系统和信息设备,参照(C)级信息系统和信息设备管理。A.绝密B.机密C.秘密8 .新保密法第四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A)。A.依法公开B.以公开为原则公开C.
3、经保密审查后公开9 .国家机关和涉密单位的涉密信息系统投入使用前应经过(B)审查批准。A.本单位保密工作机构B.保密行政管理部门C.主管领导10.涉密信息设备改作非涉密信息设备使用或淘汰处理时,应当(C)oA.删除涉密文件B.格式化存储部件C.将涉密信息存储部件拆除二、多项选择题:1、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实行(ABC)的方针,既依法管理,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A.积极防范B.突出重点C.依法管理D.确保国家秘密E.又便利各项工作F.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2、我国保密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依据,由(ABCD)共同构成。A、保密法B、保密行政法规C、保密规章D、其他法律中涉及保密管理的法律规范2、国
4、家秘密是指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泄露后可能损害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外交等领域的安全和利益的的事项。它包括(ABCDEFGH)。A、国家事务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B、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C、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秘密事项;D、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E、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F、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G、经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的其他秘密事项。H、政党的秘密事项中符合前款规定的,属于国家秘密。4、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分别会同(ABCD)规定。军事方面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中央军事委
5、员会规定。A、外交B、公安C、国家安全D、其他中央有关机关5、机关、单位的定密责任人是指(AC),定密责任人负责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的确定、变更和解除工作。A、机关、单位负责人B、文件起草人员C、机关、单位负责人指定的人员6、中央国家机关、省级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ABC)国家秘密。A、绝密级B、机密级C、秘密级7、国家秘密载体包含(ABC)等载体。A、纸介质B、光介质C、电磁介质8、机关、单位在定密过程中,对不明确和有争议的事项,由(CD)确定其密级。A、机关、单位定密责任人B、上级主管部门和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C、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D、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9
6、、机关、单位确定密级时,应当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具体的(ABC)。A、保密期限B、解密时间C、解密条件10、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的变更,由(AB)决定。A、原定密机关、单位B、原定密机关、单位的上级机关C、上级机关、单位11、国家秘密载体的(ABCDEFG),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A、制作B、收发C、传递D、使用E、复制F、保存G、维修和销毁12、绝密级国家秘密未经(AB)批准,不得复制和摘抄;收发、传递和外出携带,应当指定人员负责,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A、原定密机关、单位B、上级机关C、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13、涉密信息系统配备的保密设施、设备应当与涉密信息系统(ABC)oA、
7、同步规划B、同步建设C、同步运行14、下列(ABCDE)行为违反了涉密信息系统的保密管理。A、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B、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涉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交换;C、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D、擅自卸载、修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程序、管理程序;E、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赠送、出售、丢弃或者改作其他用途。15、制作涉密载体要在(BC)进行。A、环境良好、管理严格的印刷、复印单位B、机关、单位内部C、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单位16、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下列(
8、ABCDE)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A、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载体;B、买卖、转送或者私自销毁国家秘密载体;C、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无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国家秘密载体;D、邮寄、托运国家秘密载体出境;E、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携带、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出境。17、在国内传递涉密载体必须通过(ABD)传递;在市内传递机密级、秘密级涉密载体,也可通过机要交换站进行;向境外传递涉密载体,应通过外交信使传递。A、机要交通B、机要通信C、邮寄、托运D、专人专车18、涉密信息系统与公共信息系统的区别在于(ABCD)。A、信息内容不同B、设施、设备标准不同C、检测审批要求不同D、使用权限不同19、机关、单位对外交往与
9、合作中需要提供国家秘密事项,或任用、聘用的境外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报(AB)批准,并与对方签订保密协议。A、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C、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保密行政管理部门20、涉密会议、活动的保密管理应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涉密会议、活动的主单位应采取的保密措施包括(ABCDE)。A、严格参加人员审查B、严格涉密载体管理C、严格场所设备检查D、严格保密要求E、严格新闻报道审查21、机关、单位确定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应坚持(BD)原则。A、谁使用、谁确定B、分级确定C、最大化&nbnbsp;D、最小化22、涉密人员应当具有(BCD)。A、
10、良好的人际关系B、良好的政治素质C、良好的品行D、胜任涉密岗位所要求的工作能力23、涉密人员按照涉密程度分为:(ABC)oA、核心涉密人员B、重要涉密人员C、一般涉密人员24、涉密人员保密管理主要包括(ABCD)。A、分类管理B、上岗审查培训C、出境管理D、脱密期管理25、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公民发现国家秘密已经泄露或者可能泄露时,应当(AB)oA、及时报告有关机关、单位B、立即采取补救措施C、立即作出处理26、有(ABCDEFGHJ)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A、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载体的;B、买卖、转送或者私自销毁国家秘密载体的;C、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无保
11、密措施的渠道传递国家秘密载体的;D、邮寄、托运国家秘密载体出境,或者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携带、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出境的;E、非法复制、记录、存储国家秘密的;F、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国家秘密的;G、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或者未采取保密措施的有线和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的;H、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的;I、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的;J、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赠送、出售、丢弃或者改作其他用途的。27、机关、单位违反保密法规定,(AB),由有关机关、单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给予处分
12、。A、发生重大失泄密案件B、对应当定密的不定密,不应当定密的事项定密,造成严重后果的C、发生泄密隐瞒不报28、军事禁区和属于国家秘密不对外开放的其他场所、部位,应当采取保密措施,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擅自决定(AB)。A、对外开放B、扩大开放范围C、有条件开放29、设区的市、自治州一级的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BC)国家秘密。A、绝密级B、机密级C、秘密级30、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ABD)。A、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B、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C、机密级不超过十五年D、秘密级不超过十年31、涉密信息系统应当按照国家保密标准配备保密设施、设备。保密设施、设备应当与涉密信息系统(A
13、CD)。A、同步规划B、同步投资C、同步建设D、同步运行三、填空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_2010年4月29日一修订通过,自一2010年10月1日一起施行。2、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3、国家机关和涉及国家秘密的单位保守国家秘密的日常工作,由本机关和本单位管理。4、新保密法共有_六_章五十三条。5、新保密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6、新保密法的立法依据是宪法。7、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主管
14、全国的保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保密工作。国家机关和涉及国家秘密的单位(简称机关、单位)管理本机关和本单位的保密工作。8、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分别会同外交、公安、国家安全和其他中央有关机关规定。9、机关、单位确定、变更和解除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应当由承办人提出具体意见,经定密责任人审核批准。10、机关、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的规定确定密级,同时确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不能确定保密期限的,应当确定解密的条件。11、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不超过十年。12、国家
15、秘密解密方式包括自动解密和审查解密。在审查解密过程中,机关、单位对一些保密期限即将届满、仍需继续保密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在原保密期限届满前重新确定保密期限。13、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小范围。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能够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具体人员;不能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机关、单位,由机关、单位限定到具体人员。14、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以外的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经过机关、单位负责人批准。15、涉密信息系统按照系统涉密程度实行分级保护。16、因工作需要携带涉密载体外出,要经本机关、单位的主管领导批准;禁止携带绝密级涉密载体参加涉外活动。17、根据现有规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普法 知识竞赛 试题库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75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