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征求意见稿).docx
《瑞昌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瑞昌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征求意见稿).docx(6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瑞昌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一、总体要求4(一)指导思想4(二)基本原则5主要目标6三、重点任务6(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7(二)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9(三)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14(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17(五)节能降碳增效行动21(六)循环经济降碳行动24(七)科技创新引领行动27(八)固碳增汇提升行动30(九)绿色低碳全民行动33(十)实施试点示范行动36四、政策保障37(一)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37(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38(三)积极参与碳排放权市场交易39五、组织实施39(一)加强统筹协调39(二)强化责任落实40(三)严格监督考核40附表:瑞昌市碳达峰实施路径及重点任务清
2、单42瑞昌市碳达峰实施方案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动我国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的重大举措。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九江市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根据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发2021)23号)、江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赣府发(202
3、2)17号)和九江市碳达峰实施方案(九府发(2022)27号),结合瑞昌市实际,扎实推进全市碳达峰行动工作,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和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部署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整体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围绕瑞昌建设“绿色示范”的发展定位,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
4、动工业、科技、城乡建设、交通运输领域低碳发展,加强节能降碳增效、循环经济降碳、生态系统碳汇等,加快形成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有力有序做好碳达峰工作,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二)基本原则一一统筹谋划,系统推进。全面准确认识碳达峰行动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坚持系统观念,全局统筹、战略谋划、整体推进,强化组织领导。强化总体设计和统筹协调,科学系统制定全市各领域、各行业碳达峰策略,规划部署重点任务。节约优先,提质增效。坚持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推进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持续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5、从源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推进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双轮驱动,协同发力。坚持双轮驱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健全以碳减排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激发市场主体低碳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先立后破、安全降碳。有序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处理好降碳与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关系,有效应对绿色低碳转型可能伴随的经济、金融、社会风险,确保安全稳定降碳。二、主要目标“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取得明显进展,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煤炭消费增长得到有效控制,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
6、的新型电力系统和能源供应系统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取得新进展,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有利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力争达到17.7%,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省市下达指标,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重点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初步建立,重点耗能行业能源效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新能源占比大幅增加,煤炭消费占比逐步减少,绿色低碳技术实现普遍应用,绿色生活方式成为公众自觉选择,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系全面建立。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
7、消费比重达到省、九江市确定的目标值,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省、九江市下达指标,确保实现碳达峰目标。三、重点任务将碳达峰的战略导向和目标要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重点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循环经济降碳行动、科技创新引领行动、固碳增汇提升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实施专项碳达峰试点行动等“碳达峰十大行动”。(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要坚持安全平稳降碳,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1.
8、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强化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不断推进节煤提效,严控新增耗煤项目,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实施煤炭减量替代,推动全市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持续下降。推行清洁能源替代,加大电能替代力度,深入推进“以电代煤”“以电代油”工程,推动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的提高。按照煤炭集中使用、清洁利用的原则,实施煤电节能减排升级改造行动,重点削减非电力用煤,支持建材、化工等行业重点用煤企业加快煤电机组改造提升,推进自备燃煤机组的锅炉掺烧沼气工程,进一步降低平均供电煤耗,推动煤炭清洁化改造,实施重点企业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推广余热发电、余热供暖,鼓励企业加大节能技改投入,改善能耗指标。统筹推进城
9、乡燃气站和燃气管道建设,完成市政燃气管线连头成环工作,提高城市管网整体覆盖率和使用率。加快天然气发展利用,保障民生用气,推进瑞昌市码头调压站工程建设,稳步提升工业用气比例,支持机动车使用液化天然气作为燃料。加强成品油质量监督检查,持续开展对加油站、储油库的油品质量抽检,依法查处销售不合格油品行为,保障合格燃油市场供应。(市发改委、九江市瑞昌生态环境局、市工信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国发天然气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 .提高新能源利用占比编制瑞昌市可再生能源开发方案,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大新能源开发利用力度,因地制宜发展风电、光伏、水电、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提高光伏发电、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配置
10、效率,分片促进瑞昌光伏产业发展,分类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经开区“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完善“绿色能源+”发展模式,提高新能源在工业领域消费占比,打造光伏发电与农业种植、渔业养殖、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农业光伏产业链;大力推进风电开发利用,加快特变电工瑞昌横立山风电场项目建设,规划建设特变电工瑞昌横立山风电场二期项目;统筹推进生物质和城镇生活垃圾发电发展,实现新能源装机规模跨越式增长。鼓励企业建设厂区光伏电站和能源管理中心,优化工厂用能结构,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力争达到120万千瓦左右,非化石能源产量在一次能源生产中占比大幅提高。到2030
11、年,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和非化石能源占比进一步增长。(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住建局、市林业局、市自然资源局、市水利局,各相关乡镇按职责分工负责)3 .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积极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推动源网荷储各环节的新型技术应用和运行模式创新,推动新型储能系统建设,推广以分布式“新能源+储能”为主体的微电网,探索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等新型储能项目试点,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依托数字化、智慧化等先进的前沿技术,加快能源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系统建设,不断优化整合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储能侧资源,探索构建具有绿色高效、柔性开放、安全智能等特征的新型电力系统。到202
12、5年,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显著提升,新型电力系统初步建立。到2030年,电网调节能力进一步提升,数字电网全面建成,全市电网具备5%左右的尖峰负荷响应能力。(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市科技局、市水利局、国网电力瑞昌分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工业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对全市整体实现碳达峰具有重要影响。工业领域要加快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推进重点行业节能降碳。1.构建“3+N”产业发展体系聚焦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目标,按照“高大上、链群配”的思路,推动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构建“3+N”产业发展体系。提
13、升主导产业绿色制造水平。构建以LED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充分发挥临汾接汉区位优势,加快融入武汉光谷经济圈,在培育龙头企业和做优产业配套上双向发力,积极创建省级重点产业集群,积极申报国家级两化融合示范园区,加快打造长江经济带(瑞昌)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构建智能化为代表的木业家居产业,坚持发挥港口优势、打好板材基础、做强市场终端,在延链补链壮链上持续发力,对接引进木业全国20强企业,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增资扩能,重点发展实木套房、全屋定制、红木家具、智慧家居,推动产业“制造”变“智造”,打造长江中游知名的中高端实木家具生产基地。构建以高分子技术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非金属新材料、电
14、池材料等,聚焦产业链发展闭环和企业间产品互通,全力引进新材料头部企业,推动产业纵向链接、横向配套,打造工业增长极。做优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加快培育新经济新动能,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和工业互联网,打造中国管网产业之都。进一步推动全市重点产业链链长制纵深发展,继续实施电子信息、木业家居、新材料、现代轻纺等八大产业链链长制,进一步补链稳链强链延链,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及产业链之间低碳协同发展,推动产业循环链接,提升产业绿色配套水平。(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科技局、经开区、码头工业城,重点产业链链长单位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 .提升工业绿色低碳水平继续实施园区屋顶分
15、布式光伏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释放能耗空间,促进工业能源消费低碳化。强化用能管理,完善新引入项目能耗评估机制,鼓励已建企业优化工艺流程,排查淘汰落后工艺产能,推动低效企业“腾笼换鸟”,提升全产业低耗能设备配备比例。以龙头企业为引领,进一步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推动与传统化石能源使用密切相关的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绿色化转型升级,打造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示范区。实施中小企业绿色发展促进工程,开展中小企业节能诊断服务,在低碳产品开发、低碳技术创新等领域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推动中小纺织企业整合重组,推进纺织行业装备自动化、智能化改造,促进纺织产业低碳升级。采取“一企一策”方式,
16、为重点企业量身定制降碳解决方案,挖掘能耗潜量。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培育一批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和绿色供应链企业,推进原料无害化、能源低碳化、生产清洁化、废物资源化,加大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及集成应用,不断提升绿色化水平。(市发改委、市工信局、九江市瑞昌生态环境局、市科技局、经开区、码头工业城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 加快数字化赋能低碳发展实施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抢抓国家“新基建”投资和省获批“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契机,积极搭建功能平台,强化要素支撑,加快推进“5G+工业互联网”,着力引进一批物联网、区块链、5G通讯技术等,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和智能制造升级工程,积极推动5G与电子信
17、息、木业家居、化工、建材、纺织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企业上云、两化融合、智能制造、机器换人等手段,鼓励建材、化工、电子信息等行业重点企业探索打造人、机、物全面互联,推进产业数字化赋能绿色低碳发展。推进能源和碳排放数字化管理,加强信息技术在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等领域的开发部署。大力推广智能化能源信息监控、企业能源数据中心、企业节能决策自动响应系统等能源管理信息化技术。支持高耗能企业能源管理和高污染企业污染物排放监测系统建设。(市工信局、市发改委、九江市瑞昌生态环境局、市科技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4 .推动重点行业碳达峰化工行业。大力推进码头工业城化工集中区安全整治提升工程,建设分区合理、功能齐全、产业集
18、聚、实力强劲的现代化工业园区。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引导化工企业加快发展生产体系密闭化、物料输送管道化、危险工艺自动化、企业管理信息化等生产模式,减少能源资源消耗,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化工园区集聚水平。鼓励建设化工园区和企业建设能源综合管理系统,实现能源系统优化和梯级利用。积极延伸精细化工产业链,引导化工企业进行电力集约化改造和技术改造升级,鼓励应用光伏发电、ORC低温余热发电等新工艺,优化能源结构和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加强化工行业涉挥发性有机物储罐的设备与管线组件泄漏控制,持续开展企业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工作。推进自备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有序推进重点企业碳减排。建材行业。通过数字赋能、智
19、能改造、机器换人,推动绿色建材企业改造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围绕建筑应用,健全从骨料、水泥、混凝土到装配式建筑全链条。鼓励企业研究使用替代原料促进碳减排,鼓励使用电石渣、粉煤灰、钢渣、硅钙渣、各类矿渣代替石灰石作为煨烧水泥的原料,推广低碳及高性能水泥、碳捕捉纯化等低碳技术,推动企业生产线超低排放改造。引导企业转变用能方式,做好水泥常态化错峰生产,加强原料、燃料替代,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及秸秆等生物燃料,鼓励企业利用余热发电、屋顶光伏发电等,减少煤炭消耗量,提高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重。造纸行业。加强农林生物质剩余物回收,鼓励采用可再生的生物基材料作为原料。鼓励企业加大清洁、节能、低
20、碳的制浆造纸装备与技术应用,鼓励使用高车速、大幅宽的新型造纸机以及低能耗蒸煮、氧脱木素、污泥余热干燥等低碳技术装备。通过能源替代,采购再生能源、利用工业余热等大幅度减少碳排放。电子信息行业。强化行业集聚和低碳发展,坚持把以LED为主体的电子信息产业作为首位产业,依托科技园区、智造小镇等平台,大力补齐芯片短板、拓展光电研发,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不断做优产业配套,形成链条完整、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品质高端的产业体系,力争瑞昌球泡、灯带、T管三大节能产品做到全国最大、成本最低,把瑞昌打造成“一座点亮世界的城市”。鼓励依托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以及新型研发机构等组建电子信息领域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加强科技创
21、新,强化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工作,做好废旧电子信息产品回收利用,引领电子信息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九江市瑞昌生态环境局、经开区、码头工业城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三)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加快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深入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在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中落实绿色低碳要求。1.推进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化倡导低碳规划设计理念,高起点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形成结构合理、布局优化、低碳发展的“一城三区”(中心城区滨江港区一赤湖新区)城市空间布局。全面提升城市品质,丰富风景宜人、安全宜居、美丽宜游
22、的高品质城市内涵。精心建设一批绿廊、绿带、绿园,让群众出门见绿。规划布局休闲公园,见缝插针推进小游园和节点绿化,打造“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的生态城市。实施“体育化”改造,有序提升人民公园、天嗣山公园等功能设施,健全体育健身场所。建设海绵城市,健全完善排水防涝工程系统。建设韧性城市,健全城市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应急救援信息共享机制。在城市更新和旧区改造中,倡导绿色低碳理念,坚持“留改拆”并举,防止大拆大建。推动市政环卫设施提档升级,全面完善垃圾、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完成城区水环境治理。2025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6%。(市住建
23、局、市发改委、九江市瑞昌生态环境局、市林业局、市自然资源局、市投资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 .着力提升建筑能效水平严格落实省、市关于绿色建筑的实施意见,新建民用建筑工程全部执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2019)基本级建设标准,其中国家机关、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政府投资或政府投资为主的大型公共建筑,以及单体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按照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建设,鼓励发展高星级绿色建筑。稳步推广绿色建造模式,推广应用装配式建筑、绿色建材等先进技术,探索零碳建筑建设,推动政府投资项目率先示范。提升城镇建筑和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运行管理水平,加快绿色
24、建材规模应用与循环利用。进一步完善现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体系,开展体育公园、人民医院等既有大型公共建筑能效摸底调查,对单耗过高、设备落后、能源管理粗放建筑推动开展节能改造、节能调试、设备更新等。开展公共建筑能效对标达标和能源审计,建立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制度和公示制度。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市住建局、市城管局、九江市瑞昌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市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 .大力优化建筑用能结构优化建筑能源替代比例,促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支持新建建筑节能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太阳能光伏发电、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瑞昌市 碳达峰 实施方案 通知 征求意见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78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