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课程教材《国际经济合作理论与实务》.docx
《高等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课程教材《国际经济合作理论与实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课程教材《国际经济合作理论与实务》.docx(2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高等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课程教材国际经济合作理论与实务卢进勇杜奇华赵囱囱编著试题库第一章国际经济合作概述一、名词解释1.国际经济合作指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区)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和超越国家界限的自然人与法人为了共同利益,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侧重生产领域)内所进行的以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重新合理组合配置为主要内容的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2 .生产要素指使具体的生产过程得以正常进行所必需的各种物质条件和非物质条件,通常包括资本、劳动力、技术、土地、经济信息和经济管理等六种。3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有时又被称为“赫克歇尔俄林定理”,该理论认为不同的商品需要不同的生
2、产要素比例,而不同国家拥有的生产要素相对来说是不同的,因此,各国应生产那些能密集地利用其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以换取那些需要密集地使用其较稀缺的生产要素的进口商品。4 .生产要素的非同一性每种生产要素都不是同一的,它包含着许多小类或亚种,这些小类或亚种的组合也是千差万别。因此,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不仅有数量供应的差异,还有质量上的差异。5 .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是指资本、劳动力、技术、经济管理和经济信息等要素在国与国之间的转移。二、复习思考题1 .国际经济合作的概念和含义是什么?它有哪些方式?答:国际经济合作是指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区)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和超越国家界限的自然人与法
3、人为了共同利益,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侧重生产领域)内所进行的以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重新合理组合配置为主要内容的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具有以下五方面含义:(1)国际经济合作的主体是不同国家(地区)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和各国的企业与个人。(2)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原则是平等互利。(3)国际经济合作的范围主要是生产领域。(4)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内容是不同国家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与配置。(5)国际经济合作是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其方式主要包括:(1)国际工程承包。(2)国际劳务合作。(3)国际技术合作。(4)国际发展援助。(5)国际直接投资。(6)国际间接投资。(7)其他方式。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促
4、进国际经济合作产生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1)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出现及其影响。(2)跨国公司的大发展。(3)战后国际分工的新变化。(4)经济生活国际化和国家间的相互依赖的加强。3 .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移动的主要原因。答:(1)各国(地区)间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性。(2)各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3)各国(地区)政府的干预。4 .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与国际经济合作是什么关系?答:生产要素的国际直接移动,使各国原本相互独立的生产过程走向国际化和一体化,使国家间经济关系的重心由传统的流通领域进入生产领域,各个国家在生产领域依据一定的原则进行较长期较稳定的经济合作活动。国家间借助于生产
5、要素的直接移动与重新合理组合配置而进行的活动就是国际经济合作。生产要素的国际直接移动与重新合理组合配置是国际经济合作的实质和主要内容。5 .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的区别和联系。答:区别:(1)两种的研究对象不同。(2)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商品贸易开展的领域不同。(3)国际经济合作业务与国际商品贸易的交易方式不同。(4)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商品贸易对各国国民经济所起的作用不同。联系:(1)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是一国对外经济交往的两种主要形式。(2)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贸易都与生产要素禀赋相关。(3)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贸易都与商品生产有关。(4)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常常结合在一起
6、进行。6 .生产要素国际移动与重新组合配置的机制。答:生产要素国际移动与重新组合配置有市场机制和非市场机制两种主要机制。市场机制是一种自发的过程,它主要通过价格杠杆来进行调节;非市场机制主要指政府和有关国际经济组织的调节,它是一种自觉的过程,主要通过法律、行政、计划等手段和政策协调来实现调节。7 .在历史上人们对生产要素进行过哪些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生产要素分析在深度和广度方面有哪些新的进展?答: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和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采用的都是单个要素,即劳动要素分析法,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以及里昂惕夫之谜采用的是资本和劳动的双要素分析法。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生产要素分
7、析在深度方面的新发展表现在:(1)生产要素的非同一性(异质性)。(2)生产要素禀赋的变动性。(3)生产要素配置比例密集性特征的变换。(4)技术进步与生产要素密集特征的转移。生产要素分析在广度方面的新发展表现在:提出了新要素观点,认为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和规模经济等可以作为新的生产要素。第二章国际直接投资一、名词解释1 .国际直接投资指的是以控制国(境)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为核心的对外投资。2 .国际合资企业国际合资企业是指外国投资者和东道国投资者为了一个共同的投资项目,联合出资按东道国有关法律在东道国境内建立的企业。3 .国际独资企业国际独资企业是指外国投资者依照东道国法律在东道国设立的全部资本
8、为外国投资者所有的企业。4 .投资动机有时也称为国际直接投资的目的,它主要是从必要性的角度阐明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所考虑的主要因素,也就是说明投资者为什么要进行某一特定类型的投资。5 .垄断优势理论是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独立理论,由美国学者海默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认为跨国公司拥有的垄断优势是它们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6 .内部化理论由英国学者巴克莱、卡森以及加拿大学者拉格曼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认为由于市场存在不完整性和交易成本上升,企业通过外部市场的买卖关系不能保证企业获利,并导致许多附加成本。因此,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建立企业内部市场,即通过跨国公司内部形成的公司内市场,
9、克服外部市场上的交易障碍,弥补市场机制不完整缺陷所造成的风险与损失。7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维农在1966年提出,认为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变动与产品的生命周期有密切的联系,他把国际直接投资同国际贸易和产品的生命周期结合起来,利用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解释美国战后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与区位的选择。8 .比较优势理论有时也称为边际产业扩张论,是日本一桥大学小岛清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他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边际产业)依次进行。这些产业是指己处于比较劣势的劳动力密集部门或者某些行业中装配或生产特定部件的劳动力密集的生产环节或工序。即使这些
10、产业在投资国已处于不利地位,但在东道国却拥有比较优势。凡是在本国已趋于比较劣势的生产活动都应通过直接投资依次向国外转移。9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又称国际生产综合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由英国里丁大学国际投资和国际企业教授邓宁提出的。他认为一个企业要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同时具有3个优势,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10 .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条件下,一国的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是紧密相联的两个发展过程,具体可以依据人均GDP的多少划分为4个阶段,并且指出,一国的海外投资地位与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呈正比关系,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逐步提高,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先落后于外商对该国的直接投资
11、,而后赶上并超过。IL跨国并购跨国并购是指外国投资者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取得东道国某企业的全部或部分所有权的投资行为。12 .国际直接投资环境国际直接投资环境是指一国的投资者进行国际直接投资活动时所面对的各种外部条件和因素,它既包括经济方面的,也包括自然、政治、法律、社会、文化和科技方面的。13 .投资环境等级评分法投资环境等级评分法又称多因素等级评分法,它是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斯托色夫于1969年提出的。等级评分法的特点是,首先将直接影响投资环境的重要因素分为八项,然后再根据八项关键项目所起的作用和影响程度的不同而确定其不同的等级分数,再按每一个因素中的有利或不利的程度给予不同的评分,最后把各因
12、素的等级得分进行加总作为对其投资环境的总体评价,总分越高表示其投资环境越好,越低则其投资环境越差。二、复习思考题1 .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形式有哪些?答:包括国际合资企业、国际合作企业、国际独资企业三种基本形式。2 .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动机是什么?主要理论有哪些?答:市场导向型动机、降低成本导向型动机、技术与管理导向型动机、分散投资风险导向型动机、优惠政策导向型动机。3 .跨国并购的概念、类型与动因。跨国并购是指外国投资者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取得东道国某企业的全部或部分所有权的投资行为。跨国并购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1)按并购双方产品或产业的联系划分。(2)按并购的出资方式划分。(
13、3)按涉及被并购企业的范围划分。(4)按并购是否取得目标公司的同意划分。(5)按并购交易是否通过交易所划分。(6)按并购公司收购目标公司股份是否受到法律规范强制划分。(7)按并购公司与目标公司是否同属于一国企业划分。跨国并购行为的根本动机就是为了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即股东权益的最大化。当然,并购的具体动因多种多样,主要有: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实现规模经济,追求更高的利润回报;消灭竞争对手,减轻竞争压力,增加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占有份额;迅速进入新的行业领域,实现企业的多元化和综合化经营;将被并购企业出售或包装上市,谋取更多的利益;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成长,谋划和落实企业的未来发展战略等。4 .创建与
14、收购海外企业方式的利弊分别是什么?答:创建海外企业方式的优点是:(1)创建新的海外企业不易受到东道国法律和政策上的限制,也不易受到当地舆论的抵制。(2)在多数国家,创建海外企业比收购海外企业的手续要简单。(3)在东道国创建新的企业,尤其是合资企业,常会享受到东道国的优惠政策。(4)对新创立海外企业所需要的资金一般能作出准确的估价,不会像收购海外当地企业那样会遇到烦琐的后续工作。创建海外企业方式的缺点是:(1)创建海外企业常常需要一段时间的项目营建期,所以投产开业比较慢。(2)创建海外企业不像收购海外企业那样可以利用原有企业的销售渠道,因此不利于迅速进入东道国以及其他国家市场。(3)不利于迅速进
15、行跨行业经营和迅速实现产品与服务的多样化。并购海外企业方式的优点是:(1)可以利用目标企业现有的生产设备、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可以获得对并购企业发展非常有用的技术、专利和商标等无形资产,同时还可以大大缩短项目的建设周期(2)可以利用目标企业原有的销售渠道,较快地进入当地以及它国市场,不必经过艰难的市场开拓阶段。(3)通过跨行业的并购活动,可以迅速扩大经营范围和经营地点,增加经营方式,促进产品的多样化和生产规模的扩大。(4)可以减少市场上的竞争对手。(5)通过并购后再次出售目标公司的股票或资产,可以使并购公司获得更多利润。并购海外企业方式的缺点是:(1)由于被并购企业所在国的会计准则与财务制度往
16、往与投资者所在国存在差异,所以有时难以准确评估被并购企业的真实情况,导致并购目标企业的实际投资金额提高。(2)东道国反托拉斯法的存在,以及对外来资本股权和被并购企业行业的限制,是并购行为在法律和政策上的限制因素。(3)当对一国企业的并购数量和并购金额较大时,常会受到当地舆论的抵制。(4)被并购企业原有契约或传统关系的存在,会成为对其进行改造的障碍,如被并购企业剩余人员的安置问题。5 .国际直接投资环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投资环境的主要评估方法有哪些?答:投资环境主要内容包括:(1)政治环境。(2)法制环境。(3)经济环境。(4)社会环境。(5)文化环境。(6)自然环境。(7)基础设施状况。(8)
17、产业配套环境。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比较典型的评估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投资障碍分析法、国别冷热比较法、投资环境等级评分法、动态分析法、加权等级评分法、抽样评估法和体制评估法等。第三章跨国公司一、名词解释1.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是指这样一种企业,它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从事经营活动,它有一个统一的中央决策体系和全球战略目标,其遍布全球的各个实体分享资源和信息并分担相应的责任。6 .归核化跨国公司把自己的业务集中在最具竞争优势的行业上;把经营重点放在核心行业价值链上自己优势最大的环节上;强调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维护和发展;对非核心业务实施战略性外包。7 .战略联盟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跨国企业在共同投入、互补优势
18、资源的基础上,在某些方面(如研发、生产、开拓市场等方面)形成协力运作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8 .法律组织形式指母公司与国外各分支机构的法律和所有权关系、分支机构在国外的法律地位、财务税收的管理等。9 .母公司又称总公司,通常是指掌握其他公司的股份,从而实际上控制其他公司业务活动并使它们成为自己的附属公司的公司。10 子公司指按当地法律登记注册成立,由母公司控制但在法律上是一个独立的法律实体的企业机构。11 分公司是母公司的一个分支机构或附属机构,在法律上和经济上没有独立性,不是法人。12 联络办事处是母公司在海外建立企业的初级形式,是为进一步打开海外市场而设立的一个非法律实体性的机构,它不构成企
19、业。13 全球性产品结构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立各种产品部,全权负责其产品的全球性计划、管理和控制。14 .全球性地区结构跨国公司以地区为单位,设立地区分部从事经营,每个地区都对公司总裁负责。IL非股权投资也称非股权安排,指在不涉及股权或企业产权的条件下,通过契约转让一项或几项无形资产而进入目标国市场,对相关企业进行管理和控制。二、复习思考题1 .跨国公司是如何产生与发展的?答:跨国公司的产生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统一的世界市场被逐渐开拓出来以后,为了争夺市场和获得原材料,一些西方国家的公司开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于是产生了现代跨国公司的雏形。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对外直接投资有了相当的增长,比
20、一战前增加了两倍,制造业吸引了更多的国际直接投资,制造业的跨国公司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的大公司开始在海外建立子公司。在这一时期,美国跨国公司的发展较快,美国在国外直接投资的比重逐渐超过英国而居世界首位。然而,由于战争、经济危机和国家管制,跨国公司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整体速度仍然较慢。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这使得对外直接投资在深度和广度上迅速发展,跨国公司的数量和规模大大增加。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加速走向市场化、自由化和网络化,跨国公司的全球影响越来越大,作为国际直接投资主要载体的跨国公司是连接发
21、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与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廉价劳动力和广阔市场的一条不可替代的紧密纽带,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 .跨国公司的概念、类型与主要特征。答:跨国公司是指这样一种企业,它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从事经营活动,它有一个统一的中央决策体系和全球战略目标,其遍布全球的各个实体分享资源和信息并分担相应的责任。从不同的角度,跨国公司可以被划分成不同的类型,可以(1)按法律形式划分,跨国公司可以分为母分公司型和母子公司型。(2)按经营项目的重点划分,跨国公司可以分为资源开发型、加工制造型和服务型。(3)按决策机构的策略取向划分,跨国公司可以分为民族中心型、民族多元型、全球战略
22、型。(4)按公司内部的经营结构划分,跨国公司分为横向型、垂直型和混合型。(5)按跨国公司生产经营的空间分布范围划分,可以分为区域型和全球型。跨国公司的特征主要有:(1)国际化经营战略。(2)在全球战略指导下的集中管理。(3)明显的内部化优势。(4)以直接投资为基础的经营手段。3 .跨国公司发展呈现出的一些新特点和新动向。答:(1)跨国公司的发展战略重新出现了回归高度专业化的趋势,即归核化。(2)投资方式多样化,跨国并购成为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主要手段。(3)跨国公司的当地化战略成为重要的趋势。(4)跨国公司的跨国化程度不断提高。(5)战略联盟成为跨国公司的重要发展模式。(6)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加
23、速向第三产业和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倾斜。(7)互联网等现代技术的出现,促使跨国公司开始采用新型的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8)跨国公司是当代国际技术转让的主体。(9)跨国公司的研究与开发(R&D)更趋国际化。4 .分公司和子公司各有什么法律特征?设立分公司和子公司的利弊分别是什么?答:分公司没有自己独立的公司名称和公司章程,只能使用母公司的名称和章程;它的全部资产都属于母公司,没有自己独立的财产权,所以母公司对分公司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分公司的业务活动由母公司主宰,它只是以母公司的名义并根据它的委托开展业务。子公司有自己独立的公司名称、章程和行政管理机构;子公司有能独立支配的财产,有自己的财务
24、报表,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子公司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开展业务,进行各种民事法律活动,包括起诉和应诉。设立分公司的有利之处在于:(1)设立手续比较简单。(2)可享受税收优惠。(3)便于管理。(4)在某些方面受东道国管制较少。设立分公司的不利之处有:(1)对于母公司的不利影响。(2)对分公司的不利影响。(3)对母国的不利影响。设立子公司的有利之处在于:(1)有利于开展业务。(2)融资比较便利。(3)有利于进行创造性的经营管理。(4)有利于收回投资。(5)有利于进行国际避税。如果在国际避税地设立避税地子公司则有利于母公司开展避税活动。设立子公司的不利之处在于:(1)手续比较复杂。(2)行政管理费用较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经济合作理论与实务 高等学校 国际 经济 贸易 专业 主要 课程 教材 经济合作 理论 实务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79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