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代谢总论.ppt
《第10章代谢总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章代谢总论.ppt(5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第10章 代谢总论,2,主要内容,代谢的概念,功能,内容电子载体与ATP代谢研究方法,3,代谢(metabolism)也叫新陈代谢:发生在活细胞内的、由酶催化的,高度协调的和有目的的化学反应(生物体内一切化学变化的总称)。主要包括:将太阳能或者将来自环境的富含能量的营养物质转变成可利用的化学能;将营养分子变成细胞自身所需要的分子,包括大分子所需的前体;将小分子的前体聚合成蛋白质、核酸、多糖;合成和降解具有特定细胞功能的生物分子。,4,10.1生物圈构筑了生物间的依存关系,一、代谢的多样性反映生物的多样性 尽管大多数生物细胞主要的代谢途径是相同的,但是不同的生物或细胞在进化过程中被它们所选择
2、的途径所特化,因而赋予了代谢的多样性。,5,根据对碳的需要将生物分为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自养生物:能利用大气中的CO2作为它们唯一碳源的生物,将其转变成自身所需的含碳化合物;异养生物:不能利用大气中的CO2,必须从环境中获取相对较为复杂的有机碳(如葡萄糖),并将其转变成自身所需要的含碳化合物;,6,根据对能量的来源将生物分为光养生物和化养生物:光养生物:光合生物,能利用光作为能源;化养生物:利用有机化合物,作为能源;根据是否利用氧气作为产生能量的电子受体,分为需氧生物、厌氧生物、兼性厌氧生物;,7,原核生物比真核生物具有较大的代谢多样性。原核生物可分为化能异养、光能自养或化能自养等几种;真核生
3、物:原生动物、真菌、植物和动物;真菌和动物是化能异养、植物是光能自养;,8,二、生物圈中的代谢循环,(一)能量流动与碳和氧循环光能自养生物利用光能将CO2和H2O同化成有机物;异养生物利用光合细胞合成的有机产物作为能量的能源分子以及作为合成自身特有生物分子的前体,CO2作为异养生物的碳代谢的末端产物返回大气,被光能自养生物重新利用;生物圈中能量的流动在碳循环中运转,推动循环的原动力是光能;,9,碳素循环,10,(二)氮循环,氮对生物来说是关键元素,是蛋白质和核酸的组分;在无生命的环境中,氮以N2形式出现在大气中,以硝酸根离子NO3-的形式出现在土壤和海洋中。原核生物固氮作用:N2还原为氨离子N
4、H4+,然后掺入到碳骨架中,转变成有机氮而被生物利用;硝化细菌:NH4+转化成NO3-反硝化细菌:NO3-转化成N2植物:同化NH4+和NO3-形成氨基酸等,将NO3-还原为NH4+动物:利用含N物释放NH4+和含N有机物,11,氮循环,12,10.2 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代谢目的物质能量物质的合成与分解能量的转换、储存和释放代谢过程分解代谢,合成代谢分解代谢:产生能量,为合成代谢提供前体合成代谢:利用分解代谢前体分析合成所需生物分子,需要能量,13,有机营养物通过一系列反应步骤转变为较小的、较简单的物质的过程称为分解代谢(catabolism)。有机营养物质通过分解代谢的过程可大致划分为三个
5、阶段。第一个阶段由营养物的大分子分解为较小的分子;第二阶段是由各种小分子进一步转变为少数几种共同物质;第三个阶段由柠檬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两个共同代谢途径组成。这个阶段是形成ATP的主要阶段。分解代谢显著特点是趋同性;分解代谢反应大多数是氧化反应,通常是释放能量,所释放的化学能往往以ATP的形式捕获;,一、分解代谢(异化),14,二、合成代谢(同化),生物体利用小分子或大分子的结构元件建造成自身大分子的过程称为合成代谢(anabolism),又称生物合成(biosynthesis)。合成代谢的显著特点是趋异性;合成代谢反应通常是需要能量,ATP(腺嘌呤核苷三磷酸)和NADPH(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
6、酸磷酸)提供能量。,15,新陈代谢,指生物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过程。,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生物大分子分解为生物小分子释放能量(用于合成代谢和生理及运动需能),生物小分子合成为生物大分子需要能量(来自分解代谢及光、热等),分解代谢(异化作用),合成代谢(同化作用),物质代谢,16,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途径间的能量关系,分解代谢(氧化、放能),合成代谢(还原、吸能),糖类脂肪蛋白质,细胞大分子,产能营养素,蛋白质多糖脂类核酸,氨基酸糖脂肪酸碱基,前体分子,17,三、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具有相反的作用,但两者相互关联,即一种过程的产物为一种相反过程提供底物,许多代谢中间物
7、为两个过程所共有;这种可以公用的代谢环节称为两用代谢途径(amphibolic pathway)。柠檬酸循环(citric acid cycle)可看作是两用代谢途径的典型。两用代谢途径的存在,使机体细胞的代谢更增加了灵活性。任何物质的生物合成所需的能量要超过该物质分解代谢产生的能量,否者生物可能成为永动机。,18,四、代谢的调节,代谢的调节概括地划分为三个不同水平:分子水平的调节包括反应物和产物的调节(主要是浓度的调节和酶的调节);细胞水平的调节主要是因为细胞有特殊结构,使酶的作用具有严格的定位条理性;整体水平的调节主要包括激素的调节和神经的调节。,19,10.3 代谢与生物能学,自由能(f
8、ree energy)对生物体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不仅可用来判断机体内一过程能否自发进行,而且生物体用以作功的能也正是体内生物化学反应释放出的自由能。生物氧化所提供的能量正是可为机体利用的自由能。Gibbs将能够用于做功的能量称为自由能。,20,自由能的变化,自由能的变化(G):产物的自由能与反应物的自由能之差,与反应转变过程无关。标准自由能的变化(G):298K,101.3KPa,反应物浓度为1mol/L。生化反应中标准自由能的变化(G):298K,101.3KPa,反应物浓度为1mol/L,pH=7。,21,自由能(Free Energy),自由能(G):指一个反应体系中能够做功的那部
9、分能量。自由能对生物体重要,不仅可用以判断生物体内的某一过程能否自发进行,且生物体内能用于作功的能也正是体内生物化学反应释放出的自由能。1878年,Josiah Willard Gibbs结合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提出了自由能的公式:G=H-TSG代表体系的自由能的变化,H代表体系的热焓变化,S代表熵的变化。,22,如 A+B C+D G=(GC+GD)-(GA+GB)G=G0+RTlnCD/AB G0 反应不能自发进行,需要提供能量,自由能变化与生物化学反应,反应的G仅决定于反应物(初始状态)的自由能与产物(最终状态)的自有能,而与反应途径和反应机制无关。G是判断一个化学反应能否向某个反向进
10、行的根据,而与反应速度无关。,23,能量学在生物化学应用中的一些规定,1 水的浓度(近似于活度)规定为1.02 pH=0.0(即H+=1M),标准自由能变化为G0 标准状况pH=7.0,此时标准自由能变化为G0 3 pH 7.0,就不能用 G0值4 建议用焦耳(Joules)或kJmol-1表示标准自由能变化。1卡=4.184J。,24,氧化还原电位,氧化还原反应:凡是反应中有电子从一种物质转移到另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提供电子的分子称为还原剂接受电子的分子称为氧化剂物质失去电子后,成为氧化型氧化型再得到电子又成为还原型氧化还原电位(E):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自由能的变化与反应物供出或得到电子的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0 代谢 总论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79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