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功率合成与分配.ppt
《第10章功率合成与分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章功率合成与分配.ppt(8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十章 功率合成与分配技术,功率合成:通过功率合成网络,将多个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相加;功率分配:通过功率分配网络,将高频信号功率均匀、互不影响地同时分配给多个独立的负载,使每个负载获得功率相等、相位相同(或相反)的信号。,常用方法:传输线变压器、传输线定向耦合器和1/4波长传输线等。功率合成与分配是相互联系的,用作功率合成的晶体管,必须通过功率分配而得到激励信号。合成网络与分配网络的结构是相同的,其区别不过是信号源与负载相互调换了位置。,第一节 传输线变压器功率合成与分配 特点:频带宽、结构简单、插入损耗小;用于VHF频段、小功率等级。,一、功率合成网络,1、A端和B端同时加入同频、同相
2、、大小相等的高频信号 流过RA 的电流为IA,流过RB的电流为IB。由传输线理论可知,若终端匹配并忽略传输线本身的损耗时,流过两绕组的电流大小相等,但相对于同名端而言方向相反,即一个流入同名端,一个流出同名端。,传输线变压器功率合成网络等效电路,uSA=uSB=u,RA=RB=R,IA=IB=I,UA=u-IA RA=u-I R,UB=u-IB RB=u-I R,UA=UB,UAB=0,I2=0,I1=IA=IB=I,RD上得到的功率PD=0,在匹配的状态下(RC=R/2),每一信号源送出的功率为I2R(I为有效值),负载RC得到的功率为 PC=(2 I1)2 RC=(2 I)2 R/2=2
3、I2 R,为A、B两点注入功率之和。C点对地电压:UC=2IR/2=IRu I=2 I2R,u=2 IRUA=UB=u-IR=2 IR-IR=IR=UC,说明A、B、C三点同电位。,2、A端和B端同时加入同频、同相、大小不等的高频信号 变压器两绕组的匝数相等,分析时可认为两绕组的电压大小相等,电流相等(相对于同名端而言方向相反)。,根据等效电路图可得到以下关系(注意:矢量关系):IA=I1+I2(1-1)IB=I1-I2,(1-2)UA=UAC+2I1RC=UAC+I1R(1-3)UB=UBC+2I1RC=-UCB+I1R(1-4),将式(1-3)和(1-4)相加,得UA+UB=2I1R(1-
4、5)I1=(UA+UB)/2R(1-6)而由RD支路可知:I2=(UA-UB)/2R(1-7),功率关系:设两信号源对外供出的功率分别为 PA=U2A/R 和 PB=U2B/R,RC上得到的功率 PC:PC=(2I1)2RC=2(UA+UB)/2R2 R/2=1/2(U2A/R+U2B/R)+UAUB/R=1/2(PA+PB)+(1-8),在RD上得到的功率PD:PD(1-9),由(1-8)和(1-9)可知,当UA=UB时,PA=PB,PC=PA+PB=2P,PD=0,当信号源的幅度不相等,例如令PA=2PB,尽管相差2倍,经计算可知,PC=2.9 PB(占全部功率的96.67%),PD=0.
5、1 PB(占全部功率的3.33%),负载仍能得到绝大部分功率。,在PB=0(或PA=0)的特殊情况下,则,PC=0.5 PA,PD=0.5 PA,即RC和RD各得到一半功率。这种情况代表利用两个晶体管进行同相功率合成时,其中一管损坏,其输出功率为0。另一管的输出功率只有一半送给负载PC,另一半消耗在RD上,负载上得到的功率只有双管工作时的1/4。,3、A端和B端同时加入同频、幅度相同、相位不同的高频信号 设两信号源对外供出的功率分别为PA=U2A/R 和 PB=U2B/R 两个高频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为。,RC上得到的功率 PC:PC(1-10)RD上得到的功率PD:PD(1-11),若=300,
6、则PC=PB+0.89PB=1.89 PB(占94.5%)PD=PB+0.89PB=0.11 PB(占5.5%),特例:=1800(即反相激励),则根据(1-10)和(1-11)PC(1-12)PD(1-13)此时,信号功率将在RD上合成,如PA=PB,RC上得到的功率为0。,二、功率分配网络(一)、同相功率分配,同相功率分配网络(RC为信号源内阻、RA和RB可视为两晶体管放大器的输入阻抗,RD是平衡电阻),忽略RC后的等效电路,在匹配状态下,得到下列关系:IA=I1-I2(1-1 4)IB=I1+I2,(1-15)UAC+U=IARA 及UCB+IBRB=U 得UAC=IARA-U(1-16
7、)UCB=-IBRB+U(1-17),(1-16)与(1-17)相加:UAC+UCB=UAB=IARA-IBRB=I2RD(1-18)(1-16)与(1-17)相减:IARA-2U+IBRB=0(UAC=UCB)(1-19),将式(1-16)(1-19)联立,解得四个电流分别为IA=2U(RD+2RB)/(RARD+RBRD+4 RARB)(1-20)IB=2U(RD+2RA)/(RARD+RBRD+4 RARB)(1-21)I1=2U(RA+RB+RD)/(RARD+RBRD+4 RARB)(1-22)I2=2U(RA-RB)/(RARD+RBRD+4 RARB)(1-23),令RA=nR,
8、RB=R,RD=2R(R=Z0,为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得:IA=4U/(3n+1)R(1-24)IB=2(n+1)U/(3n+1)R(1-25)I1=(n+3)U/(3n+1)R(1-26)I2=(n-1)U/(3n+1)R(1-27),根据式(1-24)和(1-25),得:IA=2/(n+1)IB(1-28)I2=(n-1)/2(n+1)IB(1-29)PA=IA 2 RA=2/(n+1)IB 2 nR=4n/(n+1)2 IB 2R=4n/(n+1)2PB(1-30)PD=I2 2 RD=(1/2)(n-1)2/(n+1)2 PB(1-31),当n=1时,即RA=RB=R:IA=IB,PA
9、=PB,PD=0,I2=0(1-32)若n=2,即RA和RB相差一倍,经过计算可知:RA和RB得到的功率分别占总功率的45.8%和51.4%,总功率的2.8%消耗在平衡电阻RD上。,(二)、反相功率分配反相功率分配网络及等效电路如图,这里,内阻为RD的信号源接在A、B之间,RC为平衡电阻。与同相功率分配网络分析相似,可以得到 IA、IB、I1 和I2的表达式。如果 RA=RB=R,RC=R/2时,PA=PB(二者的高频电压相位相反),PC=0。,第二节带状线定向耦合器 功率合成与分配,一、3dB带状线定向耦合器 带状线定向耦合器是一个四端口器件,线长为中心频率所对应的波长的1/4,各端口都接以
10、匹配负载。若信号源由端口1接入,则端口2、4有输出,而3端没有输出。,带状线定向耦合器结构示意图,带状线定向耦合器有如下特性:(1)、若信号源由端口1接入,出端2是通过电磁耦合而输出能量,称为耦合端;4端是靠传导而输出能量,称为直通端;3端无能量输出,称为隔离端。,(2)、2端输出电压与输入端1输入电压同相,电压大小之比称为电压耦合系数 K0=|U2/U1|,其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称为功率耦合系数C0=K20=|U2/U1|2,通常用dB表示为:C0=10 lg|U2/U1|2(2-2)根据带状线理论,即:P2=0.5 P1,用dB表示的耦合度:20 lg|U2/U1|=10 lg|U2/U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0 功率 合成 分配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79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