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羧酸.ppt
《第10章羧酸.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章羧酸.ppt(12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10章 羧酸及取代羧酸,羧酸:是分子中含有羧基,并且具有酸性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结构通式:,取代羧酸:羧酸分子中的烃基上的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后的化合物。,羧基,卤代酸,羟基酸,羰基酸,氨基酸,第一节 羧酸,一、分类和命名二、羧酸的结构三、化学性质,一、羧酸的分类和命名,(一)分类,脂肪酸芳香酸,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饱和酸不饱和酸,(二)命名,1、俗名2、系统命名法,一元酸 系统命名 俗名HCOOH 甲酸 蚁酸CH3COOH 乙酸 醋酸CH3CH2COOH 丙酸 初油酸CH3CH2CH2COOH 丁酸 酪酸CH3(CH2)14COOH 十六酸 软脂酸CH3(CH2)16COOH 十八酸
2、硬脂酸,一些常见的酸,可根据它的来源命名。,1、俗名,二元酸 系统命名 俗名HOOCCOOH 乙二酸 草酸HOOCCH2COOH 丙二酸 缩苹果酸HOOC(CH2)2COOH 丁二酸 琥珀酸(Z)-HOOCCH=CHCOOH 顺丁烯二酸 马来酸(E)-HOOCCH=CHCOOH 反丁烯二酸 富马酸,含有二个羧基的羧酸称为二元酸。,2、系统命名:,CH3CH=CHCOOH 2-丁烯酸HOOCCH2CH=CHCH2COOH 3-己烯二酸,母体为羧酸,从羧基端开始编号,编号为阿拉伯数字或希腊字母,3-甲基丁酸(-甲基丁酸),命名含脂环和芳环的羧酸时,以脂环和芳环做取代基,脂肪酸做母体。,2萘甲酸 3
3、环己基丁酸,反-1,3-环己基二甲酸,4-苯基-4-羟基-2-戊烯酸,高级烯酸在碳数后加“碳”字,CH3(CH2)4CH=CHCH2CH=CH-(CH2)7 COOH,9,12-十八碳二烯酸,CH3(CH2)7CH=CH(CH2)7 COOH,9-十八碳烯酸,二、羧酸的结构,1、不与羰基试剂作用,2、酸性比水强,从形式上来看,羧基由羰基和羟基所组成,但是羧酸没有典型的醛、酮性质,有明显区别于醇的性质。,羧基碳、氧采用sp2杂化3个sp2杂化轨道形成3个键,未杂化的p轨道与羰基O的p轨道形成一个键羟基氧的p电子与键形成p-共轭,官能团羧基的结构特征,p-共轭,羰基中p-共轭形成结果:,(1)键长
4、平均化(CO键增长,CO缩短)(2)羰基碳正电性降低,不利于羰基的亲核加成反应。(3)氧氢键极性增强,表现出明显的酸性。,Na+,甲酸钠结构,_,三、羧酸的物理性质,C1C3 液体,可溶于水,具有刺鼻的气味。C4C9 液体,部分溶于水,具有难闻的气味。C9蜡状固体,无味,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液态脂肪酸以二聚体形式存在。所以羧酸的沸点比相对分子质量相当的烷烃高。,所有的二元酸都是结晶化合物。,2熔点有一定规律,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增加呈锯齿状的变化。乙酸熔点16.6,当室温低于此温度时,立即凝成冰状结晶,故纯乙酸又称为冰醋酸。,3沸点比相应的醇的沸点高。原因:通过氢键形成二聚体。,-H的反应,
5、酸性及成盐,羰基的亲核加成,然后再消除(表现为羟基的取代),羰基的还原,四、羧酸的化学性质,脱羧反应,二元羧酸热解,酸性:RCOOH H2CO3 C6H5OH H2O,用途:分离、鉴别羧酸与酚增加药物的水溶性,提高药效。,35,pka,6.35,10,15.7,RCOOH+NaHCO3 RCOO-Na+CO2+H2O,(一)酸性(acidity),青霉素,NaOH,主要有电子效应:凡是能使羧基电子云密度降低的基团,OH键的极性增加,酸性增大。,电子效应空间效应溶剂化效应,羧酸酸性强弱的影响因素:取代基的性质、数目及与羧基的相对位置。可用电子效应和场效应来解释。,1、诱导效应的影响,当A为吸电子
6、基团 酸性增强,当D为推电子基团 酸性减弱,pKa:2.662.862.89 3.16,FCH2COOHClCH2COOHBrCH2COOHICH2COOH,CH3COOH,pKa:4.76,(1)吸电子诱导效应使酸性增强,CH3COOH CH3CH2COOH(CH3)3CCOOHpKa:4.76 4.87 5.05,(2)供电子诱导效应使酸性减弱,(3)吸电子基增多酸性增强,ClCH2COOHCl2CHCOOHCl3CCOOH,pKa:2.86 1.29 0.65,(4)取代基的位置距羧基越远,酸性越小,pKa:2.86 4.41 4.70,(二)共扼效应对酸性的影响。,HCOOH,pKa
7、4.17 3.77,苯甲酸分子中的苯基是吸电子基团,酸性应比甲酸强,但由于苯环大键与羧基形成共轭体系,电子云稍向羧基偏移,因此苯甲酸的酸性比甲酸弱,但比其他脂肪族一元羧酸强。,共轭效应:-C越大,酸性越大(使-COO-负电荷分散),pKa 3.42 4.47 4.20,二元酸的酸性及场效应,HOOC-COOH,HOOCCH2COOH,CH3COOH,pKa=4.74,pKa1=1.23 pKa2=4.19,pKa1=2.83 pKa2=5.70,酸性:二元酸一元酸,二元酸的pKa1 比 pKa2 大得多。因为羧基有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对另一个羧基的离解产生影响,且距离愈近影响愈大。丙二酸一级电
8、离后,羧酸根负离子对另一羧基的影响除诱导效应外,还有场效应。两个因素均使酸性减弱。,场效应,场效应:空间的静电作用,即取代基在空间可以产生一个电场,对另一头的反应中心有影响。,eg.二元酸,其pKa1pKa2 HOOCCH2COOH:pKa1=2.85;pKa2=5.70,取代芳香酸的酸性,a.对位取代:C和I均考虑,(与 相比),当Y=OH、OCH3、NH2时,+C-I,酸性减弱 当Y=F、Cl、Br、I时,+C-I,故酸性增强 当Y=NO2、CN时,-I与-C方向一致,故酸性增强当Y=烷基时,只有+I,酸性减弱,b.间位取代:共轭受阻,以I为主,(与 相比),当 Y=CH3、H、OH、F、
9、NO2 pKa=4.27 4.20 4.08 3.86 3.49,c.邻位取代:不管吸电子基还是推电子基(氨基除外),一般均使酸性增强,当 Y=H、CH3、F、Cl、Br、OH、OCH3、NO2 pKa=4.20 3.91 3.27 2.92 2.85 2.98 4.09 2.21,邻位效应 邻位基团对活性中心的影响,邻位取代基的空间位阻使苯环与-COOH的共轭减弱。,C6H5的给电子共轭效应超过了吸电子诱导效应,共轭碱分子内形成氢键,降低了共轭碱的碱性,增强了对应的共轭酸的酸性。,总结:芳香羧酸的酸性,取代基具有吸电子共轭效应时,酸性强弱顺序为:邻 对 间取代基具有给电子共轭效应时,酸性强弱
10、顺序为:邻 间 对,具体分析:邻 位(诱导、共轭、场、氢键效应、空间效应 均要考虑。)对 位(诱导很小、共轭为主。)间 位(诱导为主、共轭很小。),羧酸的中和当量(用标准碱滴定),故:羧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中和当量 X 羧基数目,RCOO-+RX RCOOR+X-,SN2,*3.羧酸根具有碱性和亲核性 羧酸盐能与活泼卤代烷反应,生成羧酸酯,是SN2反应。只适用于1o RX和活泼RX。常用的是钠盐。(有时也用Ag盐,优点:速率快。缺点:太贵。)体系中双键不受影响。,+CH3COO-Na+,HOAc 120oC,二、羧基中羟基的取代反应羧酸衍生物的生成,生成酰卤生成酸酐生成酯生成酰胺,bp:200,
11、bp:107,bp:76,1、生成酰卤(acyl halide),酰卤易水解,不能用水洗的方法除去反应中的无机物,一般采用蒸馏法分离精制产物,卤化剂的选择,b.p=118,b.p=52,b.p=200,b.p=107,b.p=249,b.p=198,b.p=211,b.p=76,b.p=92(2KPa),2、生成酸酐,条件:脱水剂(P2O5、乙酰氯、乙酸酐)或强热。,6080,混合酸酐的制备,羧酸盐与酰氯反应:,2CH3COOH,P2O5,乙酸酐,邻苯二甲酸酐,3、生成酰胺,反应是可逆的,加热、脱水有利于正反应,为了使正反应顺利进行,常采用苯、甲苯带水的方式除去反应体系中产生的水。,室温,-H
12、2O,酰胺键,应用实例:尼龙66的合成,nHOOC(CH2)4COOH+nH2N(CH2)6NH2,270oC 1MPa,+nH2O,己二酸,己二胺,常制成圆柱状粒料,作塑料用的聚酰胺分子量一般为1.5万2万。各种聚酰胺的共同特点是耐燃,抗张强度高(达104千帕),耐磨,电绝缘性好,4、生成酯(ester)酯化反应,羧酸与醇在酸的催化作用下失去一分子水而生成酯的反应称为酯化反应。,(常用的催化剂有磷酸、硫酸、苯磺酸等),问题:如何提高产率哪个反应物脱羟基,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投料 1:1 产率 67%1:10 97%,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的反应,为了使正反
13、应有利,通常采用的手段是:使原料之一过量。不断移走产物(例如除水,乙酸乙酯、乙 酸、水可形成三元恒沸物 bp 70.4),H+,酯化反应机制的证明,同位素跟踪实验,羧酸与光活性醇的反应实验所证实。,R,R,构型不变,酯化反应的机理,*(1)加成-消除机理,双分子反应一步活化能较高,质子转移,加成,消除,四面体正离子,-H2O,-H+,按加成-消除机制进行反应,是酰氧键断裂,酸脱羟基,醇脱氢,1OROH,2OROH酯化时按加成-消除机制进行,且反应速率为:,由于反应中间体为四面体结构,空间位阻为影响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反应速度特点为酸或醇的烃基体积小、数目少,速度快。,酸相同时:CH3OHRCH
14、2OHR2CHOH,醇相同时:HCOOHCH3COOHRCH2COOH R2CHCOOHR3CCOOH,对伯醇和仲醇来说:酸脱羟基,醇脱氢,但对叔醇来说则例外,叔醇脱羟基,羧酸脱氢,碳正离子,(2)碳正离子机制,叔醇空间位阻大,该反应机制从同位素方法中得到了证明。,3oROH按此反应机制进行酯化。由于R3C+易与碱性较强的水结合,不易与羧酸结合,故逆向反应比正向反应易进行。所以3oROH的酯化 反应产率很低。,*2 碳正离子机制,属于SN1机制,该反应机制从同位素方法中得到了证明。,(CH3)3C-OH,H+,(CH3)3COH2,+,-H2O,-H+,按SN1机制进行反应,是烷氧键断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0 羧酸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79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