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课件发热.ppt
《病理生理学课件发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生理学课件发热.ppt(5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发热,1.感冒,4.非典,5.手足口病,2.禽流感,3.甲流,惊 厥,登山,体温调节体系示意图,温度感受器,效应器,体温调节中枢正调节负调节,产热器官和散热器官,调节体温稳定,皮肤/内脏,下丘脑,(调定点),一、概述,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一种以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0.5为主要表现并伴有全身功能和代谢变化的病理过程。,生理性体温升高体温升高 发热(调节性升温)一般42C 病理性体温升高 过热(被动性升温)可42C人体温升高分类,牛皮癣病人,甲亢病人,甲亢病人2,发热与过热比较,病因 无致热原 有致热原 发病机制 调定点无变化,调定点上移 散热障碍防治原则 物理降温 针
2、对致热原,过热,发热,二致热原与激活物,通常把引起人体和动物发热的物质称为致热原。致热原可分为内生致热原(EP)和外生致热原(发热激活物)两种类型。EP是指在外生致热原的作用下,吞噬细胞被激活后形成并释放的致热原,它能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发热激活物是指能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并使之合成和释放EP的物质。,三发热激活物的种类,1.细菌及其毒素 革兰氏阴性细菌与内毒素 致热和毒性成分为脂多糖中的脂质A;分子量大,为10002000KD不能透过 血脑屏障;稳定性强,耐酸、耐热,干热1600C 2 小时才能灭活;,无种属特异性,对任何种属动物均可致热;潜伏期长,需2030分钟;致热剂量小,用0.11.0g
3、即可致热;有耐受性,如结核病人无持续性发热;效应部位为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作用是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使之合成和 释放EP。,G-菌细胞壁模式图,革兰氏阳性细菌与外毒素 如: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 等及其外毒素。2.病毒和其它微生物 HIV、麻疹病毒和螺旋体等。3.抗原抗体复合物4.类固醇 如本胆烷醇酮。5.致炎物 硅酸盐结晶、尿酸炎结晶和石棉纤维等。,肺炎球菌革兰染色,G+菌肽聚糖和G-菌肽聚糖结构,聚糖骨架 溶菌酶作用点 四肽侧链 青霉素作用点 DAP 五肽交联桥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H I V 结 构,(一)EP的种类和细胞来源,四、内生致热源(EP),(二)EP的特性和作用
4、,1本身成分为蛋白质;2分子量小,可透过血脑屏障;3不耐热,稳定性差;4有种属特异性;5潜伏期短,只需15分钟左右;6致热剂量很小,用3050ng即可激活;7无耐受性;8作用部位是视前区-下丘脑前部体温调节中枢;9效应作用是使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三)EP的作用部位,体温调节中枢主要是POAH,其次是延髓、脑桥、中脑和脊髓等部位。1下丘脑终板血管区神经元的作用 2EP的直接作用,(四)EP的作用方式 当EP到达下丘脑后可能有某些中枢介质参与发热的中枢机制,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改变,发热中枢调节介质可分为:1.正调节介质 2.负调节介质,1.正 调 节 介 质 1)前列腺素(PGE)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理 生理学 课件 发热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80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