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诊断.ppt
《症状诊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症状诊断.ppt(4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症 状 诊 断,症状诊断是从症状角度探讨疾病现象与本质的一门学科,其内容包括症状的涵义、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等,是临床诊断的基本功。症状:患者主观感的异常感觉体征:是患者出现的各种客观病变,发 热,定义正常体温调节机理正常体温及其生理变化正常成人体温维持在3637左右体温可因机体内外因素的影响而稍有波动:昼夜、年龄、性别、体力活动、精神紧张等。,发热的病因及机理一、病因感染性发热 最常见非感染性发热1、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2、抗原抗体反应3、内分泌与代谢障碍4、皮肤散热减少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 物理性、化学性、机械性6、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不明原因发热,二、发病机理1、致
2、热原学说体温调定点上升 致热原:仅需微量进入体内即可引起机体发热的物质。分为外致热原和内生致热原。2、体温调节中枢受损3、产热过多或散热减少,临床表现一、发热的临床分度 低热:37.538 中等度热:38.139 高热:39.141 超高热:41以上二、发热的分期1、体温上升期:产热散热 分为骤升型 缓升型2、高热持续期:在高水平上产热散热3、体温下降期:产热散热 分为骤降型 缓降型三、热型1、定义2、常见热型,诊断要点一、问诊要点 摸清发热规律1、发热的缓急1急性起病:体温呈骤升型,可伴有寒战。见于急性传染病:流脑、疟疾等;急性感染性疾病:大叶肺炎、急性肾盂肾炎等。2缓慢起病:体温呈缓升型。
3、见于伤寒、结核等。2、热程与热度1急性发热:病程在2周以内,体温在39以上。常见于急性感染2长期发热:病程在2周以上,体温在3940之间。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血液病;癌性发热;结缔组织病:SLE、风湿热等。3长期低热:病程在2周以上,体温在38以下。见于:慢性感染:腔道器官及五官的感染;肝脏疾病;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疾病;功能性低热:需排出器质性病变方可诊断,3、热型:许多疾病有其特殊的热型4、伴随症状:伴有某一系统的症状,多为该系统的疾病,有定位诊断的意义。5、传染病接触史:发病季节、地区6、饮食习惯:7、外伤、手术史:8、职业:,检查要点一、体格检查:对发热病人应进行系统而全面的体检。二
4、、实验室与器械检查1、血常规:重点是白细胞计数和分类。2、尿常规:注意尿蛋白和白细胞、管型等。必要时作清洁中段尿培养。3、粪便常规:注意外观、细胞和虫卵。4、病原体检查:5、对原因不明的发热,特别是伴有胸部体征时,常规作X线胸片检查。6、其他:,疼 痛,定义疼痛的类型1、皮肤痛:定位明确,具“双重痛感”,性质尖锐。2、内脏痛:定位不明确,无“双重痛感”,多为钝痛。3、牵涉痛:当某些内脏器官发生病变时,常在体表的一定区域产生感觉过敏或疼痛。,胸 痛,定义:由胸内外器官病变所引起的胸部疼痛。病因与疼痛特点一、病因1、炎症2、内脏缺血3、肿瘤4、其他原因:自发性气胸、胸主动脉瘤、夹层动脉瘤、过度换气
5、综合征、外伤等。5、心脏官能症,二、疼痛的部位与特点1、胸壁疾患与特点:胸壁的皮肤、神经、肌肉、骨骼等处的病变均可致胸痛。其特点是:疼痛部位多固定于病变处;局部常有压痛;胸廓活动时加重:如深呼吸、咳嗽、举臂等。2、呼吸系统疾病与特点:包括肺部疾病累及胸膜,或胸膜病变时。胸痛特点:局部无压痛;咳嗽及深呼吸时加重;伴有咳嗽和原发疾病的症状和体征。3、心血管疾病与特点:尤以心肌缺血和梗死最常见,特点是:多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可向左肩部及左前臂放射;疼痛常因情绪激动、体力活动而诱发,并一般具有心血管疾病的体征。4、食道、纵膈疾病:食道、纵膈的炎症、肿瘤等可引起胸痛,其特点是:疼痛位于胸骨后;常伴吞咽困
6、难或吞咽时加重。5、膈下病变:膈下脓肿、腹腔病变(肝炎、肝癌、脾梗塞、胆石症、胆囊炎等。特点是:部位常在胸肋下;常向肩部放射,三、诊断要点(一注意胸痛特点:部位、放射部位、疼痛性质、影响因素(二重视伴随症状:(三发病年龄与病史(四体格检查:重点是胸、腹部(五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有指征时查血脂、SR、酶学 或血PH值。2、器械检查:1心、肺、胸膜及膈下病变作X线摄片、ECG等;2腹部病变可作B超;3胸腔肿瘤、积液时可作穿刺;肿大的淋巴结可作活检。(六治疗性诊断:,腹 痛,定义:由腹内外器官疾病引起的腹部疼痛临床分为:急性腹痛和慢性腹痛病因和发病机理:一、腹部疾病腹膜炎症:由炎性分泌
7、物刺激所致。具有以下特点:疼痛定位明确,一般位于炎症部位;呈持续性锐痛;腹痛常因加压、改变体位而加重;病变部位有腹膜刺激征;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痛程度取决于刺激物的质和量。腹腔脏器炎症:由于脏器包膜牵张或周围组织炎症而致腹痛,一般腹痛部位与脏器的体表投影相符。空腔脏器梗阻或扩张:脏器扭转或破裂:,化学性刺激:肿瘤压迫与侵润:腹腔内血管梗阻:二、中毒与代谢障碍 常有以下特点:腹痛剧烈而无明确定位;腹痛剧烈但与轻微的腹部体征呈明显对比;有原发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三、变态反应性疾病 如腹型过敏性紫癜、腹型风湿热等。四、胸腔疾病的牵涉痛诊断要点一、问诊要点:1、腹痛的特点:1部位:腹痛的部位常为
8、病变部位。2性质与程度:3起病缓急与病程长短:4诱发、加剧或缓解疼痛的因素:,5牵涉痛2、发病年龄、性别、婚姻、职业3、伴随症状4、既往史及发病诱因二、检查要点1、体格检查:生命体征:T、P、R、BP及全面体检,重点是胸、腹部。必要时直肠指检。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区别感染与非感染性;过敏性紫癜及蛔虫梗阻,多有血中嗜酸细胞增多。尿常规:对泌尿系统及代谢性疾病有意义。大便常规:胃肠道疾病及寄生虫病3、器械检查:B超、纤维内窥镜4、剖腹探查:诊断未明或有手术指征(穿孔、破裂、扭转、绞榨性肠梗阻、肿瘤等须考虑及时剖腹探查。,咯 血,概述一、定义:是指喉以下的呼吸器官出血,经咳嗽由口腔排出。二、咯血
9、量:1、小量咯血:由小血管破裂引起,咯血量100ml/24小时 2、中量咯血:由微细动脉破裂引起,24小时咯血量为100500ml 3、大量咯血:24小时咯血量500ml以上。由较大血管破裂或凝血功能障碍引起。血块阻塞呼吸道可导致窒息。,病因和发病机理一、呼吸系统疾病:1、支气管疾病:常见的有支气管扩张、慢支炎、支气管癌、支气管内膜结核等。机理:炎症、肿瘤侵蚀或损伤血管所致。2、肺部疾病:肺结核、肺脓肿、肺炎、肺梗塞、恶性肿瘤、肺吸虫病等。机理:炎症侵蚀损伤血管;空洞内小血管破裂,常中等量咯血;结核钙化灶受到机械损伤,血管破裂出血,常中大咯血。二、心血管疾病:较常见的是二狭、左心衰,其机理是:
10、肺静脉压增高 肺淤血 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 血液渗出入肺泡 小量咯血;肺静脉压增高 肺静脉与支气管粘膜下静脉发生侧支循环、曲张 压力增高使血管破裂 中等量咯血。此外,肺梗塞、主动脉瘤破入呼吸道也可引起不等量咯血。,三、全身性疾病1、急性传染病 如钩体病肺出血型、流行性出血热等,由于病原体的毒素引起肺或全身毛细血管麻痹性扩张,管壁通透性增大(管壁肿胀、疏松或崩解,导致咯血。2、血液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障、DIC、白血病等,由于凝血机制障碍,也可导致出血。3、其他 少见的有结缔组织病(如结节性动脉炎、子宫内膜异位症、胸部外伤等。诊断要点一、确定是否咯血1、与口腔、咽、鼻部出血鉴别:1口腔与咽部出
11、血易观察到局部出血灶;2鼻腔后部有时出血较多,倒流入咽喉部而咯出,可被误诊为咯血,用鼻咽镜检查可见血液从后鼻孔沿咽壁下流。2、与呕血相鉴别,二、确定咯血的病因病史1、年龄:2、既往史:咯血量1、大咯血:常见于肺结核空洞、支扩、肺脓肿、肺出血型钩体病等。出血量大而骤停者见于支扩。2、小量咯血:见于支气管内膜结核、肺淤血等。3、多次反复少量咯血、痰中带血,要警惕肺癌。咯血的性状 咯血混有脓痰,与咳嗽、咯痰和体位改变有关多为支扩或肺脓肿;粉红色泡沫痰是急性肺水肿的表现;铁锈色痰见于大叶肺炎;痰中带血要考虑肺癌、肺结核。,伴随症状体格检查 1、全身情况:全身情况好常见于支扩、肺炎等;全身情况较差,如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症状 诊断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80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