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体系核查指南新旧对比.docx
《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体系核查指南新旧对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体系核查指南新旧对比.docx(2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正式稿新增征求意见稿新增文字性变化红色除2022正式版2022征求意见版2020发布版Comments一、目的和依据为加强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体系核查管理,保证核查工作质量,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体外诊断试剂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注册自检管理规定等,制定本指南。1.目的和依据为加强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体系核查管理,保证核查工作质量,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体外诊断试剂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医
2、疗器械注册自检管理规定等,制定本指南。一、目的和依据为加强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工作的监督和指导,进一步提高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体系核查工作质量,根据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其附录,制定本指南。按照739的规定增加了GMPGCP和自检的规定。二、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医疗器械监管部门对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开展的注册质量管理体系现场核查。2.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医疗器械监管部门对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开展的注册质量管理体系现场核查。二、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医疗器械监管部门对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体系现场核查。无变化三、基本要求3.1(质量管理体
3、系)注册申请人(简称申请人)应当按照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附录的要求,基于科学知识、经抬以及风险管理原则建立与产品实现过程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委托生产(如有*)、临床评价(含临床试验)等环节,以确保其在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有效运行,保证设计开发、生产等过程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和可追溯,并与注册申报资料一致。3.基本要求3.1(质量管理体系)注册申请人应当按照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附录的要求,基于科学知识、经验以及质量风险管理原则,建立与产品实现过程相适应当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委托生产(如有)、临床评价(含临床试验)等环节,以确保其在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有效运行,保
4、证设计开发、生产等过程数据真实、完整、可追溯,并与注册申报资料一致。三、基本原则(一)应当在遵循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其附录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南。(二)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以下简称申请人),应当建立与产品实现过程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其在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有效运行,保证设计开发、生产等过程数据真实可靠、完整、可追溯,并与注册时提交的全部注册申报资料一致。明确了委托生产和临床,呼应范围里的新增。3.2(注册核查要求)应当结合注册申报资料组织开展注册质量管理体系核查,重点关注与产品研制、生产有关的设计开发、采购、生产管理、质量3.2(注册核查要求)应当结合注册申报资料组织开展注册质
5、量管理体系核查,重点关注与产品研制、生产有关的设计开发、采购、生(三)应当结合注册申报资料,重点关注与产品研制、生产有关的设计开发、采购、生产管理、质量控制等内容,以及真实词语修改更科学。控制等内容。产品真实性核查应当全面、客观。产管理、质量控制等内容。产品真实性核查应当全面、客观。性核查要求。3.3(自检核查要求)对提交自检报告的,应当按照医疗器械注册自检管理规定,结合提交的产品技术要求,对申请人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能力逐项进行核实。3.3(自检核查要求)对提交自检报告的,应当按照医疗器械注册自检管理规定,结合提交的产品技术要求,对注册申请人的质量控制体系和能力逐项进行确认。/根据范围新增。与征
6、求意见稿相比3.4(委托活动检查、延伸检查要求)对存在设计开发、产品生产等活动委托其他企业的申请人,核查范围应当涵盖受托研发、受托生产活动。必要时应当对为医疗器械研发、生产活动提供产品或者服务的其他单位开展延伸检查。3.4(延伸检查要求)对存在设计开发、产品生产等活动委托其他企业的注册申请人,核查范围应当涵盖受托研发或者受托生产企业。必要时,应当对为医疗器械研制活动提供产品或者服务的其他单位开展延伸检查。/依照条例和生产管理办法的规定。与征求意见稿相比增加“委托活动检查”(四)核查结论按照M般质量管理体系核查工作程(暂行)的要求,分为通过核查、未通过核查、整改后通过核查、整改后未通过核查4种情
7、形。四、重点核查内容4.1质量管理体系原则4.1.1(质量管理体系)申请人应当结合产品特点,建立涵盖设计开发、生产、质量控制和放行审核等与产品实现过程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且应当包括委托生产(如有)、临床评价(含临床试验)等。4.1.2(风险管理)申请人应当建立风险管理制度,根据科学知识及经验对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风险进行评估,以保证4.重点核查内容4.1 质量管理体系原则4.Ll(质量管理体系)申请人应当结合产品特点,建立涵盖设计开发、生产、质量控制和放行审核等产品实现过程相适应当的质量管理体系,且应当包括委托生产(如有)、临床评价(含临床试验)等。4.1.2(风险管理)申请人应当建立质量风险
8、管理制度,根据科学知识及经验对/增加了总体原则部分产品质量。4.1.3(自检)申请人开展自检的,自检工作应当纳入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并符合要求。产品实现过程质量风险进行评估,以保证产品质量。4.1.3(自检)申请人开展自检的,自检工作应当纳入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并符合要求。4.2机构与人员4.2.1(组织机构)申请人应当建立与医疗器械研发、生产相适应的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设计开发和技术转换合理并可追溯。4.2.2 (人员)申请人应当配备适当数量并具有相应的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人员,人员应当具有与申报注册产品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4.2.3 (关键人员)管理者代表、生产负责人、质量负责人
9、技术负责人、产品放行审核人等关键人员应当熟悉更报注册产品的关键质量控制、关键生产操作要求。4.2.4 (自检人员)申请人提交自检报告的,质量检验部门应当配备足够数量的专职检验人员。检验人员的教育背景、技术能力应当与产品检验工作相匹配。检验人员、审核人员批准人员等应当经申请人依规定授权。4.2机构与人员4.2.1(组织机构)申请人应当建立与医疗器械设计开发、生产相适应当的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设计开发知识和技术转换合理并可追溯。4.2.2(人员)申请人应当配备适当数量并具有相应当资质的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人员,人员应当具有与申报注册产品相适应当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4.2.3(关键人员)
10、管理者代表、生产负责人、质量负责人、产品放行审核等关键人员应当熟悉本产品的关键质量控制、关键生产操作要求。4.2.4(自检人员)申请人提交自检报告的,质量检验部门应当配备有足够数量的专职检验人员。检验人员的教育背景、技术能力应当与产品检验工作相匹配。检验人员、审核人员、批准人员等应当经申请人依规定授权。四、重点核查内容(一)机构与人员应当配备与产品要求相适应的医疗器械设计研发人员,人员应当具有与所开发产品相适宜的专业知识、工作技能。针对机构和不同人员给出更细的要求。与征求意见稿相比在关键人员一节增加“技术负责人”规范“本产品”为“申报注册产品”4.3厂房、设施和设备4.3.1(厂房设施)申请人
11、应当配备与申报注册产品生产相适应的厂房与设施。产品设计开发应当在适宜的厂房与设施中进行。申请注册的检验用产4.3厂房、设施和设备4.3.1(厂房设施)申请人应当配备有与申报注册产品生产相适应当的厂房与设施。产品设计和开发应当在适宜的厂房与设施中进(二)厂房、设施、设备1.产品设计和开发应当在适宜的厂房与设施进行,用于检验和临床试验样品生产的厂房与设施,应当满足研发与生产产在原有基础上的扩写,更加细致。与征求意见稿相比明确品(简称注册检验产品)和临行。用于检验和临床试验产品的质量控制要求。了注册样品床试验产品生产的厂房与设品研制生产的厂房与设施,2.应当配备与申报注册生产应保留施,应当满足产品的
12、质量控制应当满足研发与研制产品产品相适应的场所、设备厂房设备以要求。的质量控制要求。和仪器,包括用于注册检及记录。4.3.2(生产设备)申请人应4.3.2(生产设备)申请人验和临床试验的样品试当配备有与申报注册产品生产应当配备有与申报注册产制的生产和检测设备,设相适应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品生产相适应当的生产设备能力应当能满足样品备。注册检验产品和临床试验备和工艺装备。用于注册检试制要求。产品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应验和临床试验产品研制的3.申报注册质量管理体当满足产品质量和生产规模要设备和装备,应当满足产品系核查的生产地址应当求。质量和研制规模要求。保留用于注册检验和临4.3.3(检验设备)申请人
13、应4.3.3(检验设备)申请人床试验的样品试制的厂当配备满足产品检验方法要求应当配备满足检验方法要房与设施,并满足试制的环境设施和仪器设备。开展求的仪器设备和环境设施。量、型号规格的要求。特殊专业检验的实验室,环境开展特殊专业检验的实验设施条件应当符合特定的专业室,其环境设施条件应当符要求。合其特定的专业要求。4.3.4(注册检验和临床试验产4.3.4(注册检验和临床试品生产)应当保留用于注册检验产品生产)应当保留用于验产品和临床试验产品研发、注册检验和临床试验产品生产的厂房设施与设备以及相研制的厂房设施与设备和关使用记录。如遇不可抗力无相关使用记录。如遇不可抗法保留的,应当留存可以证明力情形
14、,产品研发、样品生产品研发、生产及验证等芒品产及验证记录等应当完整、实现过程活动真实、完整和可真实和可追溯。追溯的证据资料。4.4文件管理4.4文件管理(三)文件管理按照新的范4.4.1(体系文件)申请人应4.4.1(体系文件)申请人1.设计和开发原始资料围写了文件当建立与申报注册产品相适应应当建立与申报注册产品应当纳入文件管理。申请管理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相适应当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人应当保留产品设计开删除了委托量手册、程序文件、技术文件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发或技术转让后验证的生产样品的和数据记录等。技术文件应当件、技术文件和数据记录研究数据,确保数据的真规定。但是包括产品技术要
15、求及相关标等。技术文件应当包括产品实性、完整性和可追溯在征求意见准、生产工艺规程、作业指导技术要求及相关标准、生产性;除直接输出的试验数稿4.9中一书、检验和试验操作规程等相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检据外,还应当保留设计开整个章节描关文件。数据记录应当确保产验和试验操作规程等相关发过程中的辅助记录,如述了委托生品设计开发、物料采购、生产文件。数据、记录应当确保主要物料领用记录、仪器产的要求。质量控制以及产品放行等活动产品设计开发、物料采购、设备使用记录、称量记可追溯。生产、质量控制、产品放行录、配制记录等,确保设与征求意见4.4.2(研发原始记录)设计等活动的可追溯性。计和开发过程的可追溯稿相比
16、删除开发原始资料应当纳入文件管4.4.2(研发原始记录)设性。部分重复的理。除直接输出的试验数据外还应当保留设计开发过程中的辅助记录,如主要物料领用记录、仪器设备使用记录、称量记录、配制记录等。开展临床试验的,应当保留临床试验过程有关的试验器械(试剂)出库记录、储运记录、回收处置记录等。4.4.3(验证资料)申请人应当保留产品设计开发或技术转让后验证的研究资料和诞,并应当确保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可追溯。4.4.4(临床试验文件管理)申请人应当建立临床试验基本文件管理制度,按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基本文件目录要求管理临床试验有关文件并确保其真实、完”和可追溯。计开发原始资料应当纳入文件
17、管理。除直接输出的试验数据外,还应当保留设计开发过程中的辅助记录,如主要物料领用记录、仪器设备使用记录、称量记录、配制记录等,确保设计和开发1程的可追溯。开展临床试验的,应当保留临床试验过程有关的试验器械(试剂)出库记录、储运记录、回收处置记录等。4.4.3(验证资料)申请人应当保留产品设计开发或者技术转让后验证的研究资料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非临床研究和临床研究有关综述、方案和报告等,并应当确保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可追溯。4.4.4(临床试验文件管理)申请人应当建立临床试验基本文件管理制度,按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应当保存的基本文件目录要求保留临床试验有关文件并确保其真实、准确、完
18、整及可追溯。2.对于委托生产样品的情形,申请人应当确保受报J锹制,包括移交的相初F要求。4.5设计开发4.5设计开发(四)设计和开发层级区分之4.5.1(设计开发文档)医疗4.5.1(设计开发文档)医医疗器械设计和开发文后更加清楚器械设计和开发文档应当源于疗器械设计和开发文档应档应当源于设计开发评有逻辑。增设计开发策划、输入、输出、当源于设计开发策划、输审、验证、确认和设计转加有源医疗评审、验证、确认、转换、变入、输出、设计转换活动、换活动的相关文件,包含器械、临床更的相关文件,包含设计开发验证、确认的相关文件,包设计开发程序、开发计划试验和委托过程中建立的记录,应当确保含设计开发过程中建立的
19、及建立的记录,应当保证研发的细节历次设计开发最终输出过程及其相关活动可追溯。记录,应当保证历次设计开发最终输出过程及其相关对历次设计开发最终输出过程及其相关活动的要求。4.5.2(设计开发输入)设计活动的可追溯性。可追溯性。与征求意见和开发输入一般应当包括法律4.5.2(设计开发输入)设1.设计和开发输入一般稿相比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内外指南文件、标准品或者参考物质信息(体外诊断试剂产品适用)、用户需求、产品适用范围、前代或者同类产品的技术指标、产品风险等。4.5.3(设计开发输出)设计和开发输出应当满足输入要求,以及符合用户需求和产品设计需求,应当关注产品适用范围、功能性、安全性、有
20、效性、质量可控性。4.5.3.1(无源医疗器械)无源医疗器械原材料组分应当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产品与人体接触部分应当完成生物相容性评价。可重复使用的无菌产品在进行重复灭菌时,应当对成品性能进行评估并完成可耐受重复灭菌研究。4.5.3.2(有源医疗器械)有源医疗器械应当根据标准要求完成相关研究,如电击危险防护、机械危险防护、辐射危险防护、超温危险防护、电磁兼容性、生物相容性等。4.5.3.3(动物源包括同种异体医疗器械)动物源医疗器械应当完成动物种属(若风险与品系有关还需明确品系)、地理来源(对无法确定地理来源的种属,提供来源动物生存期间的识别与追溯要求)、年龄(与风险有关时适用,例如动物对自然发
21、生的传播性海绵状脑病的易感性)、取材部位和组织的类型、动物及取材组织健康状况、病毒灭活方法适用性验证等研究。4.5.3.4(体外诊断试剂)体外诊断试剂研究过程中涉及的计和开发输入一般应当包括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内外指南文件、标准品或者参考物质信息(体外诊断试剂产品适用)、前代或者同类产品的技术指标、产品风险等,同时输/应当包含明确的适用范4.5.3(设计开发输出)设计和开发输出应当满足输入要求,以及符合用户需求和产品设计需求,应当关注产品适用范围、功能性、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4.5.3.1(无源医疗器械)无源医疗器械原材料组分应当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并完成生物相容性研究。可重
22、复使用的无菌产品在进行重复灭菌时,应当对原材料性能进行评估并完成可耐受重复灭菌研究。4.5.3.2(W源医疗器械)有源医疗器械应当也4行舟制神lFR中JnZZJV77JlJjiJJUxlPJIZLZx气设备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要求,且完成电击危险防护、机械危险防护、辐射危险防护、超温危险防护、电磁兼容性、生物相容性等研究。4.5.3.3(动物源、同种异体医疗器械)动物源医疗器械应当完成动物的种属(若风险与品系有关还需明确品系)、地理来源(对无法确定地理来源的种属,提供来源动物生存期间的识别与追溯要求)、年龄(与风险有关时适用,例如动物对自然发生的传播性海绵状应当包括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疗器械 注册 质量管理 体系 核查 指南 新旧 对比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84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