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与智慧专项解决方案.docx
《智慧城市与智慧专项解决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城市与智慧专项解决方案.docx(43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智慧城市与智慧专项解决方案第一篇智慧城市总体设计10第一章概述101.1 智慧城市背景及发展机遇101.1.1 背景101.1.2 智慧城市的提出及相关定义111.1.3 内智慧城市发展情况121.1.4 国外智慧城市发展情况131.1.5 其他运营商智慧城市推进情况151.1.6 智慧城市建设的必要性151.2 智慧城市项目概述161.3 智慧城市建设原则161.3.1 统一领导、统一部署161.3.2 统一标准、统筹规划171.3.3 全面覆盖、资源共享171.3.4 建章立制、严格管理171.3.5 立足实战、深化应用171.3.6 稳定可靠、创新发展171.3智慧城市建设依据18第二章
2、智慧城市总体设计212.1 智慧城市核心技术212.1.1 物联网212.1.2 云计算222.1.3 移动互联网222.2 智慧城市的体系架构222.2.1 感知层232.2.2 通信层242.2.3 据层252.2.4 应用层252.3 智慧城市的应用系统设计262.3.1 智慧城市平台系统262.3.2 平安城市子系统262.3.3 智能交通子系统27231数字城管子系统27第三章智慧城市基础平台设计273.1 系统概述273.2 智慧城市基础平台构架283.3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平台建设29331网络与通信系统建设293.3.2 主机存储与备份系统建设403.3.3 呼叫中心系统建设41
3、3.3.4 视频监控系统建设433.3.5 大屏显示系统建设443.3.6 安全系统设计45第四章智慧城市数据中心机房建设604.1 概述604.2 建设目标604.3 建设内容614.4 机房装饰装修614.4.1 地面工程634.4.2 吊顶工程64443机房墙、柱面设计654.4.4 门窗工程664.4.5 机房防水664.5 机房供配电及照明系统66451机房供配电系统设计663.2机房照明系统设计683.4机房配线系统设计694.6 UPS不间断电源系统69461UP3设计需求69462UPS系统设计694.6.3UPS系统的基本组成704.7 精密空调系统714.8 机房消防系统7
4、4481消防系统概况74482消防系统设计754.8.3无管网灭火系统介绍754.9 机房防雷及安全接地系统814.9.1 概述814.9.2 机房电源系统防雷设计824.9.3 机房信号系统防雷设计824.9.4 接地系统构成及其要求834.9.5 接地要求844.9.6 本工程接地系统设计854.10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管理系统864.10.1 概述864.10.2 需求分析864.10.3 统设计及说明89第二篇平安城市95第一章概述951.1 项目概况951.2 需求分析951.3 建设内容961.3.1 城区治安监控系统961.3.2 治安卡口防控系统971.3.3 监控中心建设971
5、34智能视频分析系统971.1.5 综合平台系统981.1.6 传输网络991.4 建设目标991.5 建设原则99第二章平安城市子系统总体设计IOl2.1 设计思路1012.1.1 多层次防控策略1012.1.2 统一管理平台1022.1.3 多级管理架构1032.2 体系架构104第三章城市治安监控系统1053.1 城市治安监控系统概述1053.2 城市治安监控系统建设内容1053.3 城市治安监控前端点位分布1063.4 城市治安监控系统结构1153.5 城市治安监控系统前端设计1153.5.1 前端系统组成1153.5.2 监控点分类1163.5.3 高清监控点分布1173.5.4 点
6、位设置原则1183.5.5 摄像机选择1183.5.6 高清点位部署原则1193.5.7 杆件设计1223.5.8 前端防雷设计1253.5.9 供配电系统设计1263.5.10 监控点夜间补光要求1283.5.11 布线设计1323.6 智能视频分析系统设计1333.6.1 运动目标事件检测和分析1343.6.2 运动目标的检测轨迹追踪1353.6.3 运动物体流的统计135364周界警戒及入侵检测135第四章高清治安卡口系统1364.1 系统概述1364.2 建设内容1364.3 高清治安卡口系统设计136第五章监控中心系统1375.1 乡镇派出所监控中心设计1375.2 XX监控中心设计
7、1375.2.1 监控中心总体设计1375.2.2 监控中心系统组成138第六章平安城市综合管理平台系统1396.1 总体需求分析1396.2 平台软件设计概述1406.3 平台软件总体架构1416.4 视频监控基础子系统1436.4.1 常规功能模块1436.4.2 系统管理模块设计1496.4.3 系统互联模块1526.4.4 智能分析模块设计1606.4.5 GIS地图应用1626.4.6 卡口应用子系统1676.4.7 统计分析1716.4.8 六合一平台对接1736.4.9 移动无线监控子系统174第七章视频传输网络建设方案1797.1 视频传输网络概述1797.2 视频传输方式18
8、07.3 视频传输网络总体设计1817.3.1 星形拓扑结构1817.3.2 树形/总线形拓扑结构1827.3.3 环形拓扑结构1837.4 星形拓扑视频监控网络详细设计1837.4.1 方案模型1837.4.2 详细说明18S7.5 树形/总线形拓扑视频监控网络详细设计1887.5.1 方案模型1887.5.2 详细说明1897.5.3 方案优缺点及适用范围1907.6 环形拓扑视频监控网络详细设计1917.6.1 方案模型1917.6.2 详细说明1927.6.3 方案优缺点及适用范围193第三篇智能交通194第一章概述1941.1 项目概述1941.2 项目需求分析1951.2.1 项目
9、总体需求1951.2.2 各子系统功能需求1951.3 建设内容1991.4 建设原则2001.5 方案设计依据和参考标准201第二章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方案2022.1 系统概述2022.2 点位分布2032.3 系统结构设计2052.3.1 系统总体结构2052.3.2 三级控制结构2052.4 信号控制系统平台2072.4.1 平台概述2072.4.2 平台架构与技术路线2072.43平台主要功能2082.5信号机主要功能214251信号机启动自检功能2142.5.2 设置功能2142.5.3 控制功能214第三章高清电子警察系统方案2213.1 系统概述2213.2 点位分布2223.3
10、系统原理224331车辆检测原理2253.3.2 红绿灯检测原理2273.3.3 车牌识别原理2283.4 系统构架2293.4.2 前端采集子系统2303.4.3 网络传输子系统2313.4.4 中心管理子系统2313.5 系统设计232351前端结构示意图2323.5.2前端系统功能233第四章高清卡口系统2484.1 系统概述2484.2 建设内容2494.3 点位分布2494.4 整体设计2504.4.1 系统架构2504.4.2 系统组成2504.5 详细设计2554.5.1 系统原理2554.5.2 前端系统功能2594.5.3 前端系统功能详解2604.5.4 系统性能2694.
11、5.5 平台软件系统设计270第五章道路监控系统2885.1 系统概述2885.2 点位分布2895.3 系统结构2905.4 系统设计2925.4.1 前端设计2925.4.2 前端防雷设计2935.4.3 传输系统设计2935.4.4 后台管理设计2945.5 系统功能2945.5.1 图像监控2945.5.2 录像与回放功能2945.5.3 大屏显示2955.5.4 远程控制2955.5.5 电子地图2965.5.6 事件记录296第六章交通流量采集系统2976.1 系统概述2976.2 点位分布2996.3 系统结构3006.4 系统功能设计3016.4.1 车流量检测系统的功能301
12、6.4.2 流量检测软件主要功能3016.4.3 与集成软件的接口说明302第七章交通诱导及信息发布系统3047.1 系统概述3047.2 建设点位3057.3 系统结构3057.4 系统功能3077.4.1 系统管理及远程控制功能3077.4.2 中心控制功能3077.23本地控制功能308724信息发布功能3087.2.5系统调光功能309第七章公共车辆GPS检测系统3097.1 系统概述3097.2 建设内容3107.3 系统结构3107.4 系统功能3117.4.1 平台管理功能3117.4.2 车载终端功能313第八章高清移动车载电子警察系统3168.1 系统概述3168.2 建设内
13、容3178.3 建设目标3178.4 系统设计3188.5 系统功能320851前端设备功能:3208.5.2后台服务功能3248.6 系统特点325第九章智能交通综合管理平台3279.1 系统概述3279.2 系统构架3279.3 平台功能设计32893.1各子系统与管理平台信息交互3289.3.2交通管理控制功能332933交通指挥调度功能340第四篇数字城管342第一章项目概述3421.1 系统概述3421.2 项目建设目标34313项目建设意义3451.4 XX城市管理现状3461.4.1 XX城市管理的基本情况3461.4.2 XX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3461.5 项目需求分析3471
14、51项目业务需求3471.5.1 管理流程需求3481.5.2 评价体系需求349154拓展应用需求3491.5.5 安全需求分析3511.5.6 手持终端需求分析3521.5.7 呼叫中心需求分析3521.5.8 基础设施平台需求3521.5.9 数据保密性和安全需求353第二章总体设计3542.1 指导思想3542.2 设计原则3552.3 参考依据3572.4 主要建设内容3572.4.1 确立数字城市管理业务流程3572.4.2 建设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和监督中心3572.4.3 建立数字城管部件、事件数据库3572.4.4 建立数字城管业务应用系统3582.4.5 建立数字城管网络基础平
15、台3582.4.6 建立数字城管安全体系3582.4.7 建立数字城管综合评价体系3582.5 总体架构设计3582.6 系统安全设计3602.6.1 概述3602.6.2 技术防护措施汇总3602.6.3 目标和原则3612.6.4 应用系统安全解决方案3612.7 内部接口规范设计3622.7.1无线数据传输接口3622.7.2无线数据采集设备、监督受理子系统与协同工作子系统接口3622.7.3无线数据采集设备、协同工作子系统与地理编码子系统接口3632.7.4监督指挥子系统和无线数据采集设备GPS定位监控子系统接口3642.7.5视频监控系统和监督受理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接口3642.
16、7.6监督受理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和地理信息子系统接口3642.8外部接口设计3642.8.1 与分布式数字城管系统的接口3642.8.2 GIS共享服务接口架构3662.8.3 与其他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接口367第三章系统应用建设3673.1 建设原则3683.2 总体设计3683.3 数字城管子系统建设3693.3.1 数据采集子系统3693.3.2 业务受理子系统3713.3.3 协同工作子系统3723.3.4 监督指挥子系统3823.3.5 综合评价子系统3823.3.6 地理编码子系统4033.3.7 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4163.3.8 业务构建与维护子系统4163.3.9 数
17、据交换子系统4173.3.10 数字城管拓展应用系统建设423第四章标准规范建设4314.1 标准规范建设概述4314.2 标准规范建设的目的和意义4314.3 标准规范建设的原则4314.4 准规范建设框架4324.5 标准规范建设内容4334.5.1 数字城管业务流程标准434452部件、事件的编码标准4341.1.1 元网格的划分和编码规范4404.5.4 地理编码规则4414.5.5 数据交换标准4414.5.6 运行管理规范441第一篇智慧城市总体设计第一章概述1.1 智慧城市背景及发展机遇1.1.1 背景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城市进入加速发展期。“十二五”期间,我国城市化率将突破
18、50%,城市化对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与此同时,人口膨胀、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交通阻塞等城市病已逐渐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繁荣,一方面需要进一步顺应城市的全球化、多样化、社会化和协同化的趋势,建立新型的城市发展模式;另一方面需要借助新技术革命强大的驱动力,奠定新型发展模式的基础。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所言,“在21世纪初期,影响世界最大的两件事,一是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市化工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让新技术革命和城市化的趋势结合,迫切需要寻求有效解决城市病,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的综合解决之道,于是智慧城市就成为必然选择。上个世纪末,有人
19、提出数字城市的概念,试图以计算机技术支撑城市发展,但由于技术方案与现实需求难以结合,难以落地,大多停留在思路层面。时至今日,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大规模应用,赋予了城市新的能量、新的生命。一些国家相继提出智慧城市战略。例如:欧盟提出了“智赛城市与社区欧洲创新伙伴行动”,旨在实现“智能增长”、“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增长”;新加坡推出了“智慧国2015计划”,旨在提升政府治理效率,提升创新发展能力。这些战略举措都是以智慈城市建设为重要支撑,推动城市经济结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的调整优化,增强城市集聚经济人口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智慧城市是以具有科学城市治理理念的智慧型服务政府为主导,
20、建构在信息泛在基础之上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智慧城市建设将极大提高城市的环境承载力,有效驱动经济发展模式调整,全方位提升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美好城市生活的感知。智慧城市建设注重内生发展动力打造,不同的城市可以结合自身的区位发展优势,演进出自身的智慧路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强调指出,要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科学规划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注重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安全实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物联网、新能源技术为代表的等战略型新技术产业。今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明确提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要同步推进,深
21、度融合;明确提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及发展方向。近些年来,有关部门从技术研发、标准制定、试点示范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许多地方从实际出发进行了积极实践。统计表明,全国所有副省级以上城市、89%的地级及以上城市,47%的县级及以上城市都提出要建设智慧城市。有的已经取得了一些效果,积累了一些经验,有的已在探索之中。但也要看到,智慧城市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主要是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发展理念和路径不清晰,实际应用效果不明显,体制机制创新滞后,网络安全隐患严重,盲目建设现象突出,等等。1.1.2 智慧城市的提出及相关定义智慧城市是基于泛在化的信息网络、智能的感知技术和信息安全基础设施,透明、充分的获取
22、城市管理、行业、公众用户海量数据,为公众提供共享信息,打造智能生活、智能产业、智能管理的城市信息化应用。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通信网、移动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智慧化是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世界科技革命又一次新的突破。利用智慧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智慧城市”的理念就是把城市本身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城市中的市民、交通、能源、商业、通信、水资源构成了一个个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形成一个普遍联系、相互促进、彼此影响的整体。在过去的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科技力量的不足,这些子系统之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智慧 城市 专项 解决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86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