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选择题检测题.docx
《中国史选择题检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史选择题检测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国史选择题检测题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在名前旨在说明()A郡县制影响深远B中西方书写习惯不同C-专制主义的强大D家族宗法制观念浓厚2在我国,北起辽宁,南至广东,东至山东半岛,西到陕西、四川等广大地区,都有战国时期的铁器出土,而且种类、数量都很多。这反映出战国时期()A开始出现铁农具B各地均衡发展C农耕技术成熟D生产力提高3 古代某思想家主张:“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该思想家属于()A道家B法家C儒家D墨家4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禁止地方郡国铸钱
2、,把铸币大权收归中央,由上林三官专门负责铸钱事宜,铸造新的五铢钱,各地私铸的钱币全部销毁。汉武帝这样做的目的是()A平抑市场物价B加强中央集权,C促进商业发展D削弱宰相权力5 为配合对匈奴的战争,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下列对张骞出使西域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A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B促进了与东南亚各国友好往来C加强了对岭南地区的治理D加强了对东北地区的有效管理6 5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采取了迁都洛阳、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改鲜卑姓为汉姓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由此可以推断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是()单选题A.导致南朝政权的更迭B.加强了民族交融JC-促进了江南经济开发D取消了士
3、族特权7唐太宗在君臣论治过程中,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为君之道,必须首先安养百姓,如果为了一己之私去损害百姓的利益,就像是割自己的肉来填饱肚子,肚子饱了,人也就死了。这表明,唐太宗()A知人善任,虚怀纳谏B选贤任能,整顿吏治C-发展生产,改革兵制D以民为本,政得其民确8唐朝时,汉人吃胡饼、戴胡帽,周边各族习汉礼、穿汉袍的情景都很常见。这主要体现了当时()A阶层分化显著B战争连绵不断C政局动荡不安D民族日趋交融(9曹魏创立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它逐渐发展成为维护土族特权的工具。该制度是()A宗法制B察举制C科举制D九品中正制(10唐代中期实行赋税改革,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新的赋税制
4、度是()A租庸调制B两税法(C均田制D井田制H唐朝时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新罗、日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以上史实描述的是()A政治制度的创新B经济的迅速发展C-中外文化的交流,D文学艺术的繁荣12北宋初年统治者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扩大科举规模,提高士人的地位。这些措施反映出宋朝治国的特点是()A无为而治B戒奢从简C崇文抑武:D严刑峻法13*台湾历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为了便于对“台湾”的管理,设置的机构是()A枢密院B澎湖巡检司俐DC-理藩院D台湾府14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行省间犬牙交错的局面,从而使行省长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
5、理条件。这一举措有利于()A加强中央集权B,强化地方权力C-改善自然环境D完善选官制度15 自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越北方。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少格局也已定型。南宋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这一变化反映出()A,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B门第观念日渐淡化C-社会成员的身份趋于平等D美洲白银大量流入16 宋人著作中提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据此可知,当时指南针已用于()A战争B陶瓷制造C航海,D粮食种植17明会典卷二载:“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鉴于此
6、,明太祖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三省六部制B设立南北面官C废丞相,权分六部一力D设置军机处18 内阁制度确立后,内阁逐渐获得票拟权,以致“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由此可知,当时()A中央集权受到削弱B六部执行效率不断降低C宰相制度得到重建D-中枢决策程序发生变化19 下图所示为某历史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呈现的材料。()张骞出使西域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平定大小和叛乱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理落院A.中央集权的加强B.多民族政权的对峙斗争C.经济重心的转移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20乾隆在写给英国国王的敕谕中,将英国称为“夷”,并明确表示“天朝”不欢迎西方国家扩大对华贸易
7、,通商也只能在广东一省进行。这反映出清朝()A-秉持平等外交理念B科技水平远超西方C-禁绝一切对外交流D-日益走向闭关自守21从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这是由于()A程朱理学衰弱B商品经济发展(C-农耕经济的强化D西学的传播22下列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蔡伦改进造纸术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贾思勰写成齐民要术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单选题A.B.C.D.23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1843年,英国向中国输入棉布便援引这一条款完成了交易。这一案例说明该条款破坏了中国的()A领土主权B驻军主权C-司法主权D关税
8、主权24 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资政新篇最突出的特点是主张()A发展资本主义(:B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C-平均分配土地D实行男女平等25 洋务派创办了福州船政局、上海轮船招商局等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其目的是()A自强求富B削夺君权C实现共和D废除科举26 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然而20世纪初,它们放弃直接瓜分中国的企图,实行“以华治华”策略。促使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军民顽强抵抗(B国际社会积极调停C清政府的外交努力D列强之间矛盾重重27-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8晚清时期,国
9、家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社会各阶层为寻求国家出路进行了探索。以下时间轴展示了其中的四件大事,方框处应填入()金田起义洋务运动开始“百日雄新”IlIli1851年1861年1898年1911年A.虎门销烟B.左宗棠收复新疆C.义和团运动起义29有学者认为,“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这个“变化”是指()A结束君主专制的统治制;)B开启新民主主义革命C推翻北洋军阀统治D实现中华民族独立30下表为19131919年中国近代棉纺织业纱锭数量统计表。该状况出现的原因是()时间1913年1914年1918年1919年纱锭数1841925
10、44780647570658748A.官僚资本借助权力巧取豪夺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C.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侵略jD.临时政府对经济控制加强31傅斯年说:“中国人从发现世界以后,这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的现在”是指()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涮容幻D国民革命时期32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事件是()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南昌起义33嘉兴南湖的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其蕴含的“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红船精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史 选择题 检测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87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