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医学院教案小讲课-小儿麻醉舒适化技术研究进展.docx
《大学医学院教案小讲课-小儿麻醉舒适化技术研究进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医学院教案小讲课-小儿麻醉舒适化技术研究进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大学医学院教案课程名称小儿麻醉舒适化技术研究进展院系部XX第二临床学院教研室麻醉系教师姓名XX职称讲师授课时间20XX年10月19日XX大学医学院教务处一、教案基本内容1、首页:包括课程名称、授课题目、教师姓名、专业技术职称、授课对象、授课时间、教学主要内容、目的与要求、重点与难点、媒体与教具。2、续页:包括教学内容与方法以及时间安排,即教学详细内容、讲述方法和策略、教学过程、图表、媒体和教具的运用、主要专业外语词汇、各讲述部分的具体时间安排等。3、尾页:包括课堂设问、教学小结、复习思考题与作业题、教研室(科室)主任意见、教学实施情况及分析。二、教案书写要求1、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2、
2、明确教学目的与要求。3、突出重点,明确难点。4、图表规范、简洁。5、书写工整,层次清楚,项目齐全,详略得当。XX大学医学院教案课程名称临床麻醉小讲课授课题目小儿麻醉舒适化技术研究进展教师姓名XX职称讲师所属院部系第二临床学院教研室麻醉系教学层次研究生J本科生口专科成教(木科专科)学时2授课对象麻醉系(专业)2008年级麻醉二班授课时间2013年10月19日主要内容:讲述小儿麻醉舒适化的概念及目标。从术前准备、父母陪伴麻醉诱导、术前用药和术后镇痛等三个方面讲解小儿麻醉舒适化技术研究进展,讨论各种小儿麻醉舒适化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目的与要求:掌握小儿麻醉舒适化的概念及目标。了解小儿麻醉舒适化技术研
3、究进展以及各种小儿麻醉舒适化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重点与难点:重点为将讲述的内容与临床结合,培养良好的临床研究思维媒体与教具:多媒体第页总页(首页)XX大学医学院教案教学内容与方法时间分配1 .背景2 .小儿麻醉舒适化的概念及目标3 .麻醉前舒适化技术4 .麻醉诱导舒适化技术5 .麻醉复苏舒适化技术6 .小结10分钟5分钟20分钟25102分钟第页总页(续页)XX大学医学院教案课堂设问:谈谈对小儿麻醉的体会与感受课堂教学小结:今天主要讲述小儿麻醉舒适化的概念及目标。从术前准备、父母陪伴麻醉诱导、术前用药和术后镇痛等三个方面介绍小儿麻醉舒适化技术研究进展,讨论各种小儿麻醉舒适化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
4、复习思考题及作业题:如何将多种麻醉舒适化技术更合理的应用于小儿麻醉教材及参考书:现代麻醉学、小儿麻醉学教研室(科室)主任意见教研室(科室)主任签章:年月日教学实施情况及分析(此项内容在课程结束后填写):第页总页(尾页)XX大学医学院讲稿小儿麻醉舒适化技术研究进展小儿在麻醉过程中容易出现焦虑和痛苦的心理,不仅会引起小儿生理功能紊乱,还可能导致小儿术后长时间的行为障碍。早在1941年PearSOn就描述了小儿在乙醍麻醉和手术中的痛苦反应,并提出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小儿麻醉中的痛苦。此后,不断有麻醉医师关注到小儿麻醉中的痛苦反应,并且重视其可能造成的危害。KOtiniemi等对551名小儿进行了术后4
5、周的随访,结果显示60%的小儿出现噩梦、夜尿、抑郁、不愿进食、冷漠等行为障碍,并且这些行为障碍和小儿麻醉的痛苦反应有关。为了减少小儿麻醉的痛苦,麻醉医生进行了各种小儿麻醉舒适化技术的临床研究。上世纪50至80年代小儿麻醉舒适化技术的研究内容集中于术前准备、术前用药和父母陪伴麻醉诱导等方面,研究方法多为系统性回顾分析,数据分析多以主观、模糊的评定为主,可信程度和可比较程度较低,亦无法有效地指导小儿麻醉临床工作。1996年Kain等设计了耶鲁小儿术前焦虑评分,并逐渐改良订正,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同。改良耶鲁术前焦虑量表(modifiedyalepreoperationanxietyscale,mYPA
6、S)可用于观测评定2岁以上儿童的术前焦虑状态,从活动状态、语言、表情、觉醒状态到对父母的依赖程度共5个评定内容,分为27项,每项对应的分值不同,其综合分值范围是21100。mYPAS评分越高,表明焦虑越明显。mYPAS可以在Imin内完成评定,并且具有较高的观测者重复测量内信度(加权K=0.73-0.91)和真实性(LO.64)皿1。Kain等汇总了1613名手术患儿资料,评估术前焦虑状态与苏醒后谙妄和术后适应不良行为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mYPAS评分每增加10分,患儿苏醒后的澹妄危险即随之增加10%;mYPAS评分每增加10分,患儿术后行为障碍发生率则增加12.5%o此后,随着小儿麻醉诱
7、导顺应性评分、术后疼痛评分以及术后行为异常评分等小儿痛苦程度量表的发展完善,给近10年来许多小儿麻醉舒适化技术的前瞻性随机性对照研究提供的基础。使得小儿麻醉舒适化技术的临床研究进人飞速发展阶段,这些研究主要可以分为3个方面:麻醉前舒适化技术、麻醉诱导舒适化、技术和麻醉复苏舒适化技术。1麻醉前舒适化技术1.1术前准备欧美的小儿麻醉术前准备包括很多内容:术前录像放映、木偶表演、手术室参观、模型角色扮演、卡通故事展示等。这些术前准备的项目被认为可以减低小儿术前焦虑和增加小儿合作程度。一项对美国123家医疗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78%的医疗机构常规进行录像放映、模型演示和手术室参观等小儿术前准备项目。需
8、要注意的是,麻醉医生在设计术前准备项目时需要综合考虑小儿的年龄、项目进行的时机和小儿的手术史等。近年来,术前准项目侧重于父母的参与和家庭的作用。父母的参与不仅可以减少父母的焦虑,更可以指导其如何更好地处理小儿术前心理问题。家庭的作用是指将术前准备工作从医院转移到小儿家里进行,通过家庭所有成员共同参与,帮助小儿学习和理解麻醉过程,减轻其焦虑和恐惧的心理。麻醉的对象不仅仅是小儿本人还必须包括其全家人员,对小儿及家人的术前准备越好,麻醉的诱导就越平稳,更安全,小儿不同于成人,他们要确定自己不会疼痛,手术中不会苏醒,而且术毕醒来就能见到自己的父母。家庭中心术前准备项目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小儿术前焦虑,还
9、可以减少小儿麻醉诱导期间的痛苦反应和改善术后恢复的情况。家庭中心术前准备项目可以缩写为ADVACNCE:A代表项目的目的(anxietyreduction).D代表恐惧焦虑的转移(distraction)、V代表术前教育视频(Video)、A代表父母和全家庭的参与(addingparents)N代表避免过多的安慰(noexcessivereassurance)、C代表指导父母配合麻醉医生(CoaChingparents)E是使小儿熟悉面罩exposuremaskpractice)o加拿大的一家医疗机构的网站上专门提供术前准备项目设计成的游戏程序,给择期手术患儿及其父母在家中学习使用。更有学者指
10、出,不仅仅是在术前准备项目时需要以家庭为中心进行,在麻醉诱导阶段和术后麻醉恢复阶段也需要全家庭的参与,这样才能做大限度地减少小儿麻醉痛苦反应。1.2术前用药1.21咪达哇仑美国小儿术前用药主要是咪达嗖仑(96%),其次是芬太尼和氯胺酮。咪达嗖仑有抗焦虑、催眠、抗惊厥、肌肉松弛、顺行性遗忘的作用,而呼吸抑制作用较轻微,是较理想的小儿术前用药。咪达嗖仑为水溶性,术前可以经口服。25mgL0mg/kg,最大剂量20mg)、肌内注射(0.1mg/kg-0.15mg/kg,最大剂量7.5mg)、直肠(O.75mgL0mgkg,最大剂量20mg)或鼻腔(0.2mg/kg)途径给药。所有的途径都可靠而有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 医学院 教案 讲课 小儿 麻醉 舒适 技术研究 进展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89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