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醉技术.docx
《小儿麻醉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麻醉技术.docx(2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小儿麻醉技术一、概述小儿在生理学、药理学和心理学方面,与成人存在差异,年龄越小差异越大,小儿不是缩小化的成人。新生儿(0-1个月)、(1-12个月)、学步儿(1-2岁)和年幼儿童(2-12岁),麻醉需要各有不同。麻醉风险与年龄成反比。1.小儿生理学特点(1)呼吸系统:婴儿头大,舌大,颈短。鼻孔大小约与环状软骨处相等,气管导管如能通过鼻孔,一般均能进入气管。婴儿喉头位置较高,位于C3-4平面(成人CS-6平面),会厌软骨较大,与声门成45。,因此会厌常下垂,妨碍声门显露。婴儿喉头最狭窄部位是环状软骨处,但6岁以后儿童,喉头最狭窄部位在声门。婴儿呼吸节律不规则,各种形式的呼吸均可出现。胸廓不稳定,
2、肋骨呈水平位,膈肌位置高,腹部较膨隆,呼吸肌力量薄弱,纵隔在胸腔所占位置大,容易引起呼吸抑制。婴儿有效肺泡面积/千克是成人的1/3,耗氧量/千克是成人的2倍,说明换气效率不佳。(2)循环系统:新生儿由于卵圆孔和动脉导管闭合,心室做功明显增加,心肌群发育差,心室顺应性较低,心肌收缩性也差,每搏量较小,心功能曲线左移,这些特点使新生儿和婴儿有心力衰竭倾向。心脏对容量负荷敏感,对后负荷增高的耐受性差,心排血量呈心率依赖性。小儿麻醉时应测量血压,袖套宽度应是上臂长度的2/3o袖套宽,血压读数低;袖套窄,读数高。婴儿脉搏较快,6个月以下婴儿,麻醉期间如脉搏慢于100/min,应注意有无缺氧、迷走神经反射
3、或深麻醉,应减浅麻醉,纠正缺氧,用阿托品治疗,必要时暂停手术。小儿血容量按千克体重计,比成人大,但因体重低,血容量绝对值很小,手术时稍有出血,血容量明显降低(表18-1)。(3)神经系统:新生儿已有传导痛觉的神经末梢,中枢神经系髓鞘已发育完全,新生儿能感知疼痛,对伤害性刺激有应激反应,手术时要采取完善的麻醉镇痛措施。(4)肝肾和胃肠系统:新生儿肝功能发育未全,药物的酶诱导作用不足,随着年龄的增长,肝代谢药物的能力迅速增加。新生儿对药物的结合能力差,导致新生儿黄疸,对药物的降解反应减少,以致药物清除半衰期延长。肾功能逐渐发育,2岁时肾功能已达成人水平。新生儿对液体过量或脱水的耐受性低,输液及补充
4、电解质应精细调节。刚出生时新生儿胃液PH呈碱性,出生后第2天胃液PH与年长儿呈相同的生理范围。吞咽与呼吸的协调能力在出生后45个月才发育完全,故新生儿出现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率高。(5)体液平衡和代谢:小儿细胞外液在体重中所占比例较成人大,成人细胞外液占体重的20%,小儿占30%,新生儿占35%40%o新生儿及婴儿对禁食及液体限制耐受性差,机体糖及脂肪储备少,较长时间禁食易引起低血糖及代谢性酸中毒倾向,故婴儿手术前禁食时间应适当缩短,术中应适当输注葡萄糖。小儿基础代谢高,细胞外液比例大,效应器官的反应迟钝,常需应用较大剂量的药物,易于出现用药过量及毒性反应。麻醉时应考虑麻醉药的吸收和排泄,从而控制
5、用药剂量。(6)体温调节:新生儿体温调节机制发育不全,皮下脂肪少,而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散热。体温下降时全身麻醉易加深,引起呼吸循环抑制,同时麻醉苏醒延迟,术后肺部并发症增加,易并发硬肿症,麻醉时应采取保温措施。6个月以上小儿麻醉期间体温有升高倾向,诱因有术前发热、脱水、环境温度升高,应用胆碱能抑制药、术中手术单覆盖过多及呼吸道阻塞等。体温升高,新陈代谢及氧耗量相应增高,术中易缺氧,体温过高术中可发生惊厥。2 .药理特点新生儿由于分布容积大,药物清除延长。蛋白结合率低而改变药物清除,需要大剂量以达到所需血药浓度。新生儿及婴儿脂肪及肌肉相对较少,应用依赖再分布至脂肪、肌肉而终止其作用的药物(如
6、硫喷妥钠、芬太尼)时,临床作用时效较长。小儿吸入麻醉药最低肺气泡浓度(MAC)随年龄而改变,麻醉药需要量:早产儿足月新生儿3个月婴儿年长儿、成人婴儿。小儿呼吸频率快,心脏指数高,大部分心排血量分布至血管丰富的器官,故小儿对吸入麻醉药的吸收快,麻醉诱导迅速,但也易于过量。3 .通常的术前诊断可涵盖外科手术的各种类型。二、麻醉要点1.麻醉前准备(1)术前访视:麻醉医师术前必须对病儿进行访视,与病儿建立感情,并取得小儿及家长的信任。对麻醉操作及手术的必要性进行解释,采用各种方法以减少其恐惧心理。(2)近期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前24周患有病毒感染,围术期肺部并发症,如哮喘、喉痉挛、低
7、氧血症和肺不张等风险增加。(3)一般状况:注意体重,与预计体重年龄(岁)2+8kg比较,了解病儿发育营养情况。注意牙齿有无松动,扁桃体有无肿大,心肺功能情况及有无发热、贫血、脱水等情况。(4)术前禁食:因为小儿更易发生脱水,故对小儿术前禁食水时间可适当放宽(表18-2)。(5)术前用药:术前用药应根据病情、手术时间、麻醉方法患儿状况来决定。1岁以下小儿,术前用药可仅用阿托品。1岁以上小儿,可加用镇痛药。目前常以眯达嗖仑O.250.5mgkg口服、阿托品O.02mgkg肌内注射作为小儿术前用药,可获得满意镇静效果。舌下及鼻腔内滴入也可用于小儿术前用药途径,如右美托咪定0.08g/kg滴鼻。2.麻
8、醉方法选择全身麻醉是小儿麻醉最常用的方法,小手术可用静脉或开放法吸入麻醉,中等以上手术应行气管内插管,用静吸复合麻醉维持。区域麻醉:蛛网膜下隙阻滞、硬膜外阻滞、臂丛阻滞及其他神经阻滞,在国内外的应用有增多趋势。可作为全身麻醉辅助并减少全身麻醉药用量。(1)全身麻醉常用药物七氟烷:诱导及苏醒迅速,对呼吸道无刺激性,易为病儿所接受,适合于小儿麻醉诱导及维持,其麻醉深度易于控制,合用肾上腺素不诱发心律失常。对心肌收缩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临床应用浓度,血压不下降。对呼吸有抑制,能增加非去极化肌松药的作用。对肝肾功能不全、颅内高压、恶性高热易感病儿、肥胖小儿均应慎用或不用。地氟烷:诱导及苏醒迅速,对呼吸道
9、有刺激性,单独诱导时可发生呛咳、屏气、分泌物增加及喉痉挛,临床上常先用氟烷吸入诱导后再改用地氟烷吸入,手术完毕病儿可迅速苏醒。快速吸入高浓度地氟烷时,因交感神经系激活,偶尔可出现高血压及心动过速。氯胺酮:可引起大脑皮质分离而出现镇痛和遗忘作用。不良反应为分泌物增多,常需给予抑制腺体分泌的药物。静脉注射2mgkg,注射后6090s后入睡,维持1015min,肌内注射56mgkg,28min入睡,维持20min。禁忌证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颅内高压、开放性脑外伤及精神障碍、癫痫。应用氯胺酮后咽反射消失,故不能单独用于饱胃或食管裂孔疝的麻醉。异丙酚:起效快而平顺,呛咳、呃逆发生率低,需2.53mgk
10、g方能达到诱导效果。异丙酚有呼吸抑制作用,其发生及持续时间与剂量有关,2.5mgkg静脉注射时20%患儿有呼吸暂停。异丙酚可直接抑制心肌,心肌氧耗量下降。异丙酚可降低颅内压,脑氧耗量、脑血流及脑代谢率均有下降,眼内压也有降低。异丙酚麻醉恢复时间早,患儿清醒迅速,脑功能如精神活动、认知能力恢复完善,麻醉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异丙酚的缺点是注射时疼痛,发生率高达33%50%,应选择肘前大静脉注射,药液中加入利多卡因O.2mgkg可减轻甚或消除注射痛。由于丙泊酚含有鸡蛋和豆油成分,故对鸡蛋和豆油过敏患儿禁用。长期大量输注可致丙泊酚输注综合征。琥珀胆碱:小儿静脉注射较成人更易产生心动过缓,肌内注射则无心
11、律改变,麻醉前用阿托品可预防静脉注射后心律失常。静脉注射琥珀胆碱可引起血钾升高,对严重烧伤、创伤或截瘫患儿施行手术,禁用琥珀胆碱。小儿用琥珀胆碱后胃内压增加很少。非去极化肌松药:选择非去极化肌松药取决于其不良反应及手术时间。如需较快心率,可以选择泮库溟锭。阿曲库钱和顺式阿曲库镇经HOfnlann消除,作用时间短,适合用于新生儿和并发肝肾疾病的患儿,可作为年幼儿首选肌松药。维库澳锭、罗库溟铁不释放组胺。罗库溟锭可以肌内注射。(2)气道管理气管插管:选择合适的导管,导管内径(mm)=4.0+年龄(岁)/4。导管深度(门齿):2岁12Cnb2岁以上=12cm+年龄/2(经鼻导管增加2cm)。6岁以下
12、常不带套囊,6岁以上常用带套囊导管。小儿气管导管号码(内径)及插入长度估计导管号码内径(mm)经口插入长度(cm)经鼻插入长度(cm)新生儿3.51012111个月4.012141岁4.012142岁4.513153岁5.014164岁5.015175岁5.516186岁5.516187岁6.017198岁6.017199岁6.5182010岁6.5182011T2岁7.02022小儿短小手术用喉罩通气道,特别适用于自主呼吸下的眼耳鼻等短小手术。小儿短小手术喉罩规格喉罩大小相关体重套囊容量1.0#30kg1520ml区域麻醉:由于不同年龄小儿的解剖结构、神经距皮肤深度等都有较大差别,因而,实施
13、小儿区域麻醉难度大,对技术要求更高。此外,小儿区域麻醉的局部麻醉药中毒风险相对较成人大,如果缺乏适当的穿刺器具,更增加小儿区域麻醉的风险。同时还应意识到,在没有完善的基础麻醉下强行实施区域麻醉是不恰当的,而且增加神经损伤的风险。小儿区域麻醉有许多优点:全身麻醉复合区域麻醉,可降低吸入性麻醉药的浓度,减少,甚至不用阿片类药物,患儿苏醒迅速,恶心呕吐少;可抑制因手术产生的神经内分泌反应;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住院天数;还可作为治疗手段。(3)术中输血输液:液体治疗的目的在于维持个体24h内正常细胞内外液所需的液体量和电解质。术中输液应包括:术前禁食禁水所致的失液量;正常维持输液量;麻醉引起
14、的失液量;手术所致的失液量。患儿术前均应禁食,自禁食至手术开始患儿有液体丧失。失液量二禁食时间X每小时需要量。维持输液量指补充代谢需要量,小儿进手术室前如已有静脉输液,可能无液体丧失,但大部分小儿进手术室前不输液,故均有液体丧失,需加补充。此失液量最好由手术的最初3h补给,第Ih补给1/2缺失量,第2、3h各补充1/4缺失量。IOkg小儿禁食4h,将丧失液体160ml,故第Ih应给12OnIl(维持量40ml+失液量80ml),第2及第3h各给80ml(维持量40ml+失液量40ml)o手术创伤及出血,使细胞外液大量丢失,术中必须及时补充。术中细胞外液转移至第三间隙,根据手术大小而有不同,浅表
15、小手术失液少,仅02ml(kgh),腹部大手术失液可高达15ml(kgh);对手术创伤失液小手术可按2nd/(kgh)补液,中等手术按4ml(kgh)补液,大手术按6ml(kgh)补液。输液种类:新生儿5%葡萄糖1/4生理盐水。大于8岁儿童需6mg(kgmin)的葡萄糖。术中输血:对手术出血,除注意失血量外,还应考虑失血占血容量的百分比,从表18-5中可知,新生儿失血26ml,相当于成人失血420ml。麻醉前应估计血容量,按体重计,新生儿血容量85mlkg;小儿70mlkg;肥胖小儿65mlkgo手术失血10%血容量,可不输血而仅输平衡液;失血14%血容量,应输红细胞混悬液,同时补充平衡液;失
16、血10%14%血容量,应根据病儿情况决定是否输注血液制品。术后疼痛:小儿疼痛常常得不到足够的认识或得不到合适的处理,可能是由于小儿不能准确地描述疼痛的性质或定位疼痛的部位。疼痛评估:目前常用的疼痛评估方法包括自我评估、行为评估和生理变化评估等。由于疼痛是一种主观性体验,因而尽可能采取自我评估的方法,通过询问以获得最重要的信息,以患儿本人描述为主,能够比较准确反映小儿的感受。但是大部分小儿缺乏自我评估能力,可以听取患儿父母对其先前疼痛反应行为的描述来做评估。观察小儿行为的变化也是判断小儿疼痛的主要方法,可以借用特殊的工具(疼痛评分尺)来进行疼痛的评价。疼痛治疗:儿童的疼痛治疗,由于生理及心理上尚
17、处于不断成熟的阶段因而治疗策略、药物的选择、剂量及用药途径均不同于成人,甚至在不同的年龄组(如新生儿、婴幼儿、学龄期、年长儿)还犹豫区别。儿童术后疼痛的程度常因手术部位、手术性质、创伤大小而有所不同,如腹部手术后的疼痛又分为两种类型,伴有恶心呕吐的持续性钝痛,可能对阿片类药物较为敏感;而由咳嗽或活动所致的锐痛,常对吗啡等阿片类药物不敏感而神经阻滞效果较好,对苗体消炎药也较敏感。因此,儿童的疼痛治疗计划更应该个体化和多种途径的。心理干预、家庭支持及物理治疗在儿童的疼痛管理中可能起更重要的作用。3 .非留体消炎镇痛药主要用于治疗轻度至中度疼痛,与阿片类药物合用能有效地对严重疼痛进行治疗。药物给药途
18、径剂量(mgkg)间隔最大剂量时间(h)mg(kgd)阿司匹林口服10154690对乙酰氨口服1015490基酚直肠20406120布洛芬口服6104640蔡普生口服5101220酮咯酸静脉注射0.25-0.5062双氯芬酸口服183酮洛芬口服164塞来昔布口服1.5-3126(1)儿童每日最大剂量为100mgkg,婴儿为75mgkg,足月新生儿为60mgkg,早产儿40mgkgo(2)既能口服又能静脉注射,但影响血小板聚集,有出血的危险,使用酮咯酸的时间不能超过5d,以免发生消化道溃疡和出血的危险。推荐静脉剂量为0.5mg/(kgh),每日最大剂量W2mgkg和120mgo4 .常用阿片类药
19、物(1)吗啡口服:新生儿,每46小时80g(kgh);儿童,每4小时200500g/(kgh)o静脉和皮下:起始剂量为新生儿25Ug/kg开始;儿童50g/kg开始,根据患儿反应确定静脉和皮下持续输注速率为1025ug(kgh)o患者自控镇痛(PCA):冲击剂量为1020g/kg,锁定时间为5IOnIin,背景剂量为04ug(kgh)o护土控制镇痛(NCA):冲击剂量为1020g/kg,锁定时间为2030min,背景剂量为020ug(kgh)(5kg无背景剂量)。(2)芬太尼单次静脉注射:0.51.0g/kg,新生儿减量。持续静脉输注:0.30.8g/kghoPCA:负荷剂量为0.5LoUg/
20、kg;背景剂量为0.15g(kgih);单次冲击剂量为0.25g/kg;锁定时间为20min;最大剂量为12g(kgh)o(3)舒芬太尼单次静脉注射:0.050.1gkgo持续静脉输注:0.020.05g(kgh)oPCA:负荷剂量为0.050.Iug/kg;背景剂量为0.030.04g(kg-h);单次冲击剂量为0.01ug/kg;锁定时间15min;最大剂量为0.1为2Ug/(kgh)配制时,L52ug/kg溶于Ioond液体中,使用48h,背景输注为2mlh,单次冲击剂量为0.5ml。阿片类药物可引起恶心呕吐、瘙痒、尿潴留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术后使用该类药物镇痛的患儿,适当的监护是必要
21、的。(4)曲马朵:用于所有年龄的儿童缓解轻到中度疼痛。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较阿片类药物少见)、过度镇静和大小便潴留,使用过量可出现癫病样抽搐。推荐剂量为每46小时l2mgkg(最大剂量为IoOlng/次),静脉持续输注为100400g/(kgh)o5.局部麻醉药镇痛术后镇痛是外科治疗的一部分,在麻醉期间,应给予充分的镇痛药物,包括阿片类药物、局部麻醉药和其他药物。患儿的麻醉医生有责任制订具体的术后镇痛方案。术后疼痛治疗应该在麻醉复苏室(PACU)就开始,证实镇痛方案安全有效后才能让患儿离开PACUo术后早期可定时给药,后期可以根据疼痛评估结果按需给药。术后宜多模式镇痛(神经阻滞
22、和静脉内用药、几种镇痛药联合应用)。必须评估镇痛效果和可能的不良反应。使用阿片类药物的患儿,应定时监测呼吸频率,最好监测SPO2o应积极预防和治疗术后恶心呕吐,而不是简单取消镇痛药物的使用。总之,小儿术后镇痛应根据患儿年龄、手术类型和临床情况合理给药,提供安全、有效、个体化的镇痛方案,努力达到最大的镇痛效果、最小的不良反应和最佳的生理功能恢复。三、常见手术(一)腹部外科手术1.术前病情特点各年龄段的小儿均处于生长发育期,其能量代谢、营养需求旺盛,但消化系统功能尚未成熟。当罹患消化系统疾病时,婴幼儿较成人更易出现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以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等,若病程较长,还可直接影响患
23、儿的生长发育。婴幼儿膈肌位置高,腹部膨隆,腹式呼吸占优势,当腹腔器官出现病变时可以明显影响肺通气,如腹腔内巨大肿瘤、肝脾明显增大肠梗阻、腹腔积血积液等都会引起呼吸困难,造成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婴幼儿的肌肉发育不完善、功能活动协调性差,容易发生反流、呕吐、误吸。患儿由于腹腔器官出现病变或进行腹腔手术操作导致腹腔压力增高,使反流误吸的危险性进一步增加。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多影响胃排空,特别是急诊胃肠手术,胃排空时间明显延长,加之术前难以准备充分,呕吐、反流及误吸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大量胃内容物涌入各级气道,导致呼吸道梗阻或并发吸入性肺炎等。2 .麻醉原则小儿腹部手术大多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的方法。而硬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儿 麻醉 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89726.html